Skip to content

开篇词 如何寻找大模型在企业业务中的价值?

本门课程为精品小课,不标配音频

你好,我是王吕,极客时间 AI 架构师。

早在 2023 年 3 月份,ChatGPT 一经问世,极客时间的产研团队就开始关注 AI,并且在同年 5 月推出了第一款 AI 产品——极客时间小助手。之后我们继续深入探索大语言模型(LLM)和知识增强检索(RAG)在企业中的落地应用,陆续把 AI 应用到业务的各个方面,大大提高了公司的运营效率,并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不过经历了一年多的迭代,LLM 技术已今非昔比,我们之前很多自己摸索的问题,如今业界都有了成熟的方法论。因此,在这门课程中,我将从极客时间的实际案例出发,不止与你分享我们之前的经验,还会基于当前最新的实践方法论对业务进行重新设计和规划,让这门课更加实用。同时,也会对极客时间的 AI 产品进行一轮迭代,一同探索大模型在企业业务中的价值。

那么就从今天开始, 准备好一起成长吧!

极客时间落地应用

在极客时间,我们最早发布的对外应用是“极客时间小助手”,这是一个能解答用户问题的对话应用。经历多次迭代,现在支持使用不同的国内大模型进行对话,同时会根据问题,向用户推荐符合用户喜好的课程。

图片

其次,你在文章详情页面看到的思维导图功能也是 AI 完成制作的,还有文章结尾处的 AI 总结,这两个功能都是利用了 AI 对文章进行处理,进而提炼文章重要信息。

图片

图片

在极客时间内部,我们也用 AI 做了很多提效相关的功能。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视频处理,包含了提取视频字幕、总结视频要点、在视频上标记打点等功能,这些功能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原来需要三天才能完成的视频处理任务,现在只需要一两个小时,降低公司运营成本的同时,也让运营同学可以把精力放到更加重要的事情上。

图片

既然 AI 在企业内部可以有这么多的应用,那么我们该如何去落地呢?

识别企业中LLM 和 RAG潜在应用场景的方法论

为了帮助你在自己的企业中发现 LLM 和 RAG 的应用潜力,我将分享我们在极客时间使用的一套场景识别方法论。

1. 分析业务流程,找出业务中依赖大量知识或信息处理的环节

企业的业务流程往往包含多个复杂的环节,涉及决策支持、数据处理、客户服务等领域。在分析时,重点关注以下几类场景:

复杂决策环节: 在需要多维度信息综合分析与判断的业务流程中,RAG可以为决策者提供实时的信息支持。例如,极客时间在课程策划以及选型的过程中,需要整合大量市场趋势、用户反馈和技术知识,我们使用 LLM 从各种来源的信息中提炼出关键点,累计权重之后,就知道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这里 LLM 的作用是压缩和整理非格式化信息。

重复性内容生成: 企业中大量重复且标准化的内容生成任务,比如极客时间的部分课程说明介绍、客户回复模板、内部报告等,适合用RAG提升效率。这类问题往往可以用程序去归纳流程,在这个流程之下,用 LLM 和 RAG 去填充每个环节,最终得到想要的内容。

用户交互场景: 传统的用户交互包含点击、选择等等操作,现在相当于增加了一种自然语言交互。想象一下,自然语言交互可以在产品的哪些场景发挥作用?哪些地方用户繁琐的操作可以用自然语言替代?

2. 识别问题,找出当前流程中的痛点,并识别 LLM 和 RAG 在解决这些痛点中的作用

在分析业务流程后,我们要进一步深入了解各流程环节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和痛点。

信息碎片化和难以系统化输出: 例如,在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都有自己的文档和知识库,甚至有的只存在于员工的大脑里,非常分散,每次需要的时候,都要去拉人沟通,难以形成一个体系化的输出。以极客时间为例,我们的编辑团队在面对内容扩展和更新时,常常需要从不同来源获取信息,并手动整合成系统化的知识。这种情况下,使用 LLM 和 RAG 能够通过自动化整合固定信息源的内容,定期获取信息,统一整理(有可能重新生成)到公司的知识库中,将分散的知识转化为结构化输出,提高效率。

人工处理效率低下: 在需要人工参与的繁琐任务中,重复操作和低效沟通是常见问题。这一点跟上边业务流程那一部分有点像,不过区别在于,上个场景指的是对外服务的重复性工作,这个节点想要表达的是面对企业内部效率的问题。通过 LLM 自动化这些任务,可以让团队成员专注于更有创造力的工作。我们在极客时间将视频提取字幕、总结视频要点等等功能都做成了流程化的工具,对于运营人员来说,上传完视频就不需要管了,一切都在后台处理完成。这个工作流我会在后边具体案例里详细地分享出来,让你也能直接使用。

3. 小步快跑,快速迭代,找到需求之后,快速做出应用,验证效果,验证成功再迭代

大模型技术的不确定性太高了,而且变化非常快,因此要采用“小步快跑”的策略。

构建最小可行产品(MVP): 在正式大规模应用之前,根据之前的分析找到对应的场景,快速开发一个原型系统,哪怕是一个 Python 脚本也可以,先进行小范围试点。以极客时间为例,我们最开始使用 AI 处理视频的时候,只是用了一个脚本,由开发指定视频 ID,线上还是编辑用传统方法处理,线下 AI 跑了一些视频,效果得到编辑认可后,才把这个做成了功能集成到管理平台中。

数据驱动的迭代优化: 在试点阶段,持续收集用户行为数据和反馈,通过A/B测试等方法不断优化系统表现。我们在极客时间小助手上,使用了多个厂家的 LLM,有开源的也有公司产品。通过 A/B 测试默认模型的表现,不断收集问题反馈,最终评估选择默认模型,而且还在持续迭代。

这些方法是我们在极客时间应用 AI 产品的一些思考和经验,涉及到挖掘需求、确认问题,再到如何实践,课程中覆盖多个通用的完整案例,相信也能为你的业务有效赋能。

最后,如果你有大模型应用方面的问题和经验,也欢迎分享出来,我们一起交流!接下来,就让我们正式开启本次课程的学习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