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开篇词 为什么你需要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

你好,我是徐文浩,一个正在创业的工程师。目前主要是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为走向海外的中国企业提供英语的智能客服和社交网络营销服务。

2005年从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毕业之后,我一直以写代码为生。如果从7岁第一次在少年宫写程序开始算起,到今天,我的码龄快有30岁了。这些年里,我在Trilogy Software写过各种大型企业软件;在MediaV这样的广告科技公司,从零开始搭建过支撑每天百亿流量的广告算法系统;2015年,我又加入了拼多多,参与重写拼多多的交易系统。

这么多年一直在开发软件,我深感软件这个行业变化太快了。语言上,十年前流行Java,这两年流行Go;框架上,前两年流行TensorFlow,最近又流行PyTorch。我逐渐发现,学习应用层的各种语言、框架,好比在练拳法招式,可以短期给予你回报,而深入学习“底层知识”,就是在练扎马步、核心肌肉力量,是在提升你自己的“根骨”和“资质”。

正所谓“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如果越早去弄清楚计算机的底层原理,在你的知识体系中“储蓄”起这些知识,也就意味着你有越长的时间来收获学习知识的“利息”。虽然一开始可能不起眼,但是随着时间带来的复利效应,你的长线投资项目,就能让你在成长的过程中越走越快。

计算机底层知识的“第一课”

如果找出各大学计算机系的培养计划,你会发现,它们都有差不多十来门核心课程。其中,“计算机组成原理”是入门和底层层面的第一课。

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直接用肉眼来看,计算机是由CPU、内存、显示器这些设备组成的硬件,但是,计算机系的学生毕业之后,大部分却都是从事各种软件开发工作。显然,在硬件和软件之间需要一座桥梁,而“计算机组成原理”就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它既隔离了软件和硬件,也提供了让软件无需关心硬件,就能直接操作硬件的接口。

也就是说,你只需要对硬件有原理性的理解,就可以信赖硬件的可靠性,安安心心用高级语言来写程序。无论是写操作系统和编译器这样的硬核代码,还是写Web应用和手机App这样的应用层代码,你都可以做到心里有底。

除此之外,组成原理是计算机其他核心课程的一个“导引”。学习组成原理之后,向下,你可以学习数字电路相关的课程,向上,你可以学习编译原理、操作系统这些核心课程。如果想要深入理解,甚至设计一台自己的计算机,体系结构是必不可少的一门课,而组成原理是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一个入门版本。

所以说,无论你想要学习计算机的哪一门核心课程,之前你都应该先学习一下“计算机组成原理”,这样无论是对计算机的硬件原理,还是软件架构,你对计算机方方面面的知识都会有一个全局的了解。

学习这门“第一课”的过程,会为你在整个软件开发领域中打开一扇扇窗和门,让你看到更加广阔的天地。比如说,明白了高级语言是如何对应着CPU能够处理的一条条指令,能为你打开编译原理这扇门;搞清楚程序是如何加载运行的,能够让你对操作系统有更深入的理解。

因此,学好计算机组成原理,会让你对整个软件开发领域的全貌有一个系统了解,也会给你带来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像我自己的团队里,有个小伙伴开始是做算法应用开发的,因为有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后来就转去开发TVM这样的深度学习编译器了,是不是很厉害?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说了这么多计算机组成原理的重要性,但到底该怎么学呢?接下来跟你分享我的心得。

我自己对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历史一直很感兴趣,所以,我读了市面上很多组成原理相关的资料。

互联网时代,我们从来不缺少资料。无论是Coursera上北京大学的《计算机组成》开放课程,还是图灵奖作者写的《计算机组成与设计:硬件/软件接口》,都珠玉在前,是非常优秀的学习资料。不过“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从业这么多年,周围想要好好学一学组成原理的工程师不少,但是真的坚持下来学完、学好的却不多。大部分买来的书,都是前面100页已经发黄了,后面500页从来没有打开过;更有不少非科班出身的程序员,直接说“这些书根本看不懂”。

对这些问题,我都深有感触。从自己学习和工作的经验看,我找到了三个主要原因。

第一,广。组成原理中的概念非常多,每个概念的信息量也非常大。比如想要理解CPU中的算术逻辑单元(也就是ALU)是怎么实现加法的,需要牵涉到如何把整数表示成二进制,还需要了解这些表示背后的电路、逻辑门、CPU时钟、触发器等知识。

第二,深。组成原理中的很多概念,阐述开来就是计算机学科的另外一门核心课程。比如,计算机的指令是怎么从你写的C、Java这样的高级语言,变成计算机可以执行的机器码的?如果我们展开并深入讲解这个问题,就会变成《编译原理》这样一门核心课程。

第三,学不能致用。学东西是要拿来用的,但因为这门课本身的属性,很多人在学习时,常常沉溺于概念和理论中,无法和自己日常的开发工作联系起来,以此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所以,学习往往没有成就感,就很难有动力坚持下去。

考虑到这些,在这个专栏构思之初,我就给自己定了一个交付目标:我要把这些知识点和日常工作、生活以及整个计算机行业的发展史联系起来,教你真正看懂、学会、记住组成原理的核心内容,教你更多地从“为什么”这个角度,去理解这些知识点,而不是只是去记忆“是什么”。

对于这个专栏,具体我是这样设计的。

第一,我把组成原理里面的知识点,和我在应用开发和架构设计中遇到的实际案例,放到一起进行印证,通过代码和案例,让你消化理解。

比如,为什么Disruptor这个高性能队列框架里,要定义很多没有用的占位变量呢?其实这是为了确保我们唯一关心的参数,能够始终保留在CPU的高速缓存里面,而高速缓存比我们的内存要快百倍以上。

第二,我会尽可能地多举一些我们日常生活里面的例子,让你理解计算机的各个组件是怎么运作的。在真实的开发中,我们会遇到什么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什么。让你从知识到应用,最终又回到知识,让学习和实践之间形成一道闭环。

计算机组成中很多组件的设计,都不是凭空发明出来,它们中的很多都来自现实生活中的想法和比喻。而底层很多硬件设计和开发的思路,其实也和你进行软件架构的开发设计和思路是一样的。

比如说,在硬件上,我们是通过最基本的与、或、非、异或门这些最基础的门电路组合形成了强大的CPU。而在面向对象和设计模式里,我们也常常是通过定义基本的Command,然后组合来完成更复杂的功能;再比如说,CPU里面的冒险和分支预测的策略,就好像在接力赛跑里面后面几棒的选手早点起跑,如果交接棒没有问题,自然占了便宜,但是如果没能交接上,就会吃个大亏。

第三,在知识点和应用之外,我会多讲一些计算机硬件发展史上的成功和失败,让你明白很多设计的历史渊源,让你更容易记住“为什么”,更容易记住这些知识点。

比如说,奔腾4的失败,就是受限于超长流水线带来的散热和功耗问题,而移动时代ARM的崛起,则是因为Intel的芯片功耗太大,不足以在小小的手机里放下足够支撑1天的电池。计算机芯片的兴盛和衰亡,往往都是因为我们的计算机遇到了“功耗墙”这个散热和能耗上的挑战。而现代的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设计到选址,也是围绕功耗和散热的。理解了这些成功和失败背后的原因,你自然记住了这些背后的知识点。

最后,在这三种帮助你理解“为什么”的方法之上,我会把整个的计算机组成原理通过指令、计算、CPU、存储系统和I/O串起来。通过一个程序的执行过程进行逐层分解,让你能对整个系统有一个全貌的了解。

我希望这个专栏,不仅能够让你学好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知识,更能够成为引领你进入更多底层知识的大门,让你有动力、有方法、更深入地去进一步学习体系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这样的课程,成为真正的“内家高手”。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学习总不会是一件太轻松的事情,希望在这个专栏里,你能和我多交流,坚持练完这一手内功。

下面,你可以讲一讲,你对于计算机组成原理的认识是怎样的?在之前工作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计算机组成原理相关的知识呢?欢迎写在留言区,我们一起交流。

精选留言(15)
  • llody 👍(307) 💬(7)

    非科班出生,对于计算机组成原理本就是一片空白。这个领域其实是又爱又怕的地方,想了解,又怕理解不了,浪费时间。

    2019-04-26

  • 不专注的linuxer 👍(87) 💬(7)

    显然,在硬件和软件之间需要一座桥梁,而“计算机组成原理”就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它既隔离了软件和硬件,也提供了让软件无需关心硬件,就能直接操作硬件的接口。 这里的计算机组成原理改成操作系统是不是更好,而且感觉这句话说的就是操作系统呀

    2019-04-25

  • MC 👍(152) 💬(3)

    非科班出身,只在大学快毕业打算转行互联网行业时一知半解的看了一本计算机组成原理的教科书。 虽然一路靠个人努力,来到硅谷写码,但是个人感觉进步缓慢。和优秀的科班生比起来,基本就没什么地基可言,更没有复利可收。今天来此跟随作者重打基础 🔋

    2019-04-29

  • Tomcat 👍(52) 💬(2)

    这一门课我一直都想好好温习温习,因为我感觉自己的能力遇到瓶颈了。我想肯定是自己的基础出现了问题,所以赶紧补充了像数据结构和算法,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编译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原理! 很高兴在这里上听课,我觉得我像是在读研究生一样努力!

    2019-04-23

  • Scott 👍(43) 💬(4)

    年轻时把《CS:APP》的习题刷了一遍,快十年后都忘记光了

    2019-04-23

  • 王宝忠 👍(21) 💬(2)

    我是做android开发的,看了很多书籍,总感觉少了点啥,有种空中楼阁的感觉,现在开始饿补底层的原理,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操作系统原理等,希望打通编程的任督二脉。

    2019-05-05

  • coder 👍(21) 💬(2)

    刚开始是做应用开发的,后来去做TVM了?大佬说的这个人谁? 我是做编译出身的,给AI加速器写过编译器,最近也在研究TVM😁😁😁

    2019-04-22

  • 光羽隼 👍(20) 💬(1)

    很后悔当年上课的时候没有好好听课,现在要慢慢的补以前的东西。就像当年自己的第一节英语课都没有好好学,以后的很多年都在慢慢的背单词

    2019-05-12

  • 庄小P 👍(16) 💬(1)

    不知道对做算法的有哪些帮助?看老师帅帅的就购买了哈哈

    2019-05-02

  • 👍(16) 💬(5)

    老师,您好,我是一个小白,今年30岁了,想学计算机,不知道现在进入计算机行业,是不是有些晚了?我对计算机没什么太多兴趣,就是听说学了会很赚钱;我想学习一门技术,为了以后能发展的好一些,不至于40岁以后还要靠体力赚钱。 希望老师可以给我一些学习建议和职业上的建议!

    2019-04-24

  • Timo 👍(16) 💬(2)

    想到了一本书《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

    2019-04-23

  • 业余草 👍(16) 💬(1)

    很多人不相信 7 岁开始编程,尤其是上个世纪

    2019-04-23

  • 孤鹜齐飞 👍(13) 💬(1)

    大学老师讲的纯理论,非常的抽象,听的昏昏欲睡

    2019-04-23

  • Geek_5d201b 👍(11) 💬(1)

    之前没怎么学过这些知识,尝试过几次,但总是不得法,云里雾里的,后来就放弃了。可能是因为新的概念太多了,而且之前所学的东西和自己旧的知识体系产生的联结太少了。我是一个做web工程的。希望您能多照顾一下我们这个群体,能够从我们这个群体的角度解释、描述一些概念

    2019-05-09

  • 瞬时 👍(9) 💬(1)

    老师,非科班出身,移动应用开发两年,从没有接触这方面底层知识,只是一直听说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和算法、编译原理等,有资格上车吗?

    2019-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