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语 万物玄同,相“望”于道
你好,我是汤圆。
今天是课程的最后一讲了。能看到这里,说明你已经学习完了整个课程,感谢你的支持与坚持,相信你一定学到了不少干货。
还要特别感谢那些在评论区与我互动的同学们,因为有你们,这门课才能越来越完善,和你们的交流也让我获益良多。在这里,我想和你分享一下自己在B端体验设计这条路上的一些思考和感悟,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帮助。
困境:让设计师学商业,比让老板学设计还难
我一直认为学习设计是对自己人生帮助最大的一件事。我的学习成绩并不优秀,只能算是中等水平。直到大学在学习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中创新、颠覆、没有范式的思想观念,让我对既有的知识体系产生了完全不同的理解,也开始引导我更深刻地观察生活。
体验设计的价值不止于此。除了能赋能商业价值,还能更深入一层,引导人向内在自我观察。不管是我们讲过的3C业务分析、客户利益相关者还是偏好洞察,其实都是基于“以用户为中心”的思想,都是在思考如何通过设计为他人提供更好的感受。
但这条路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美好。
进入职场后,我从工业设计转为UI设计,再转为交互设计,后来成为团队的管理成员,到现在创业。我发现B端行业的设计师群体普遍不受企业重视,很多优秀的设计师在企业中通常都无法发挥出设计的价值,只能陷入每天与产品、开发不停开会,输出一些自己也觉得没有价值的内容的状态。
造成这个现状的原因两点。
一是很多B端企业本身并不重视设计,大部分只是把“重视体验”做成了口号,没有真正地落实。这一点从企业的设计师数量以及优化体验的开支就能看出来。
还有一点我认为也非常重要,甚至是更加重要。那就是作为B端体验设计师的我们本身还没有足够的能力。这个能力,指的不仅是画图的能力,而是理解客户、理解业务、理解组织,还有最重要的,理解商业的能力。在集创堂的圈子中,流传着沈毅老师这样一句话, “让设计师学商业,比让老板学设计还难”。
于是我就在想,有没有一种方式,能让设计师伙伴轻松打开商业世界的大门,并且能快速地应用在工作中,为自己争取话语权呢?
价值:让B端体验设计师被看到
提升B端体验设计师在企业中的价值,是我做这门课的初衷。原本这套B端课程的内容比较难,所以我只做了线上的录播体系课与训练营,价格都相对较高,受众也小一些。做了三年后,我发现一套入门的B端体系课程对于刚入行的小白或者想要了解B端体验设计的其他伙伴也许会更有帮助。
想要让自己的价值尽快被看到,我再给你两个学习B端体验设计的小窍门。
先说 助力商业思维形成的四个指标。这是我在和一些研究经济学、商业的伙伴们交流后,总结出来的企业商业价值最关键的四个指标。我们所设计的输出物,一定要与这四个指标有非常强的关系,否则就没有设计的意义与必要。这对你理解业务有着非常大的帮助,每次执行设计任务之前都可以问问自己,这次的设计能扩大客户数量吗?对提升客单价、复购率、利润率有帮助吗?
再说 了解业务的行动方向。 在学习B端体验设计的过程中,我建议你一定要多看业务相关的书籍。有很多伙伴之前找我推荐B端的书,其实设计方面我没有推荐的,因为B端设计本身发展的时间也并不长。但我一定会推荐大家阅读业务相关的10本书籍。并且这十本书籍最好是豆瓣上面排名比较靠前的,里面的干货也会比较多。
比如我第一次做CRM行业的时候,就把相关的业务书籍都阅读了一遍,去提炼这个业务里面的通用逻辑、典型案例、关键数据与考核指标,这样就能快速了解业务的内容。再结合我们课程中分享的B端体验设计方法,就可以很快做出优秀的B端体验设计内容了。
坦途:B端体验设计之路
让自己的价值被看到,这条路很长,也会有不少困难。所以我把B端设计师的职业发展划分为三个大阶段,如果你感到迷茫,可以回来看一看自己的方向。
第一个阶段是执行能力的积累阶段。 通常1~3年的设计师需要把这块能力打好、打扎实,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基于产品原有的设计规范和设计方向,快速、高质量地完成 界面、 组件 的设计。
业务方面,要尝试理解基础的业务逻辑,找到为产品带来更多客户数量、客单价或者复购率的关键环节,在这些环节上做出体验设计的“高光时刻”,赋能商业增长。
第二个阶段是业务思维的形成阶段。 3~5年的设计师一定要培养对业务的熟悉程度,尝试进行产品构架、产品流程的优化,有意识地规划一些设计规范、设计迭代的内容。这个需要一定的经验积累,可以帮助产品节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成本,提升净利润。
第三个阶段是商业感知的爆发阶段。 5年以上的设计师会有一个更大的转变,这个阶段一定要构建商业洞察的能力。如果你已经成为了领导者,那么更重要的是带领团队清晰地洞察出到底做哪个环节才能提升客户数量、客单价、复购率或者利润率。
听起来和第一个阶段很像,但你可以把“高光时刻”理解为“点”,这里的“洞察”理解为“面”。你要做的事变少了,洞察、分析、决策的难度却更大了。因为你不仅要具备深度的业务理解能力、客户偏好理解能力,还要保障团队协作下产品落地的效果确实能让客户有很高的价值感,为团队指出清晰的方向,成为真正有资深经验的设计“带头人”。
寄语:万物玄同,相望于道
最后,分享一句我每次结束演讲、培训都要和大家共勉的文字:万物玄同,相“望”于道。
这句话改自电视剧《觉醒年代》中的一句台词,原文是“相忘于道”,意思是人在道术上要是得到大道,也是会忘却一切的。
在课程中,它是一种对你学习的期望和祝福。体验设计是一种通用的思维方式,既可以做C端、B端的产品设计,也可以做开发的代码结构设计,还可以上升到公司的组织构架设计、业务流程设计,甚至商业模式设计。
但我不想在结束语的时候把落点放在课程里,我更想和你说的是相“望”于道。
不管你未来从事的哪个行业的工作,相信这门课程的设计方法与思维都能帮助到你,也许我们在从事不同的工作,但是万物的本质都是相同的,我们依然可以在设计这条道路上相望相伴,期待未来与你再次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