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平衡:让公司活下去,是我学到的本能
你好,我是晓蕾。今天这一节,我们和道哥一起对他在安全宝的这段经历做一个总结。
业务实操方面,我们会聚焦两个问题。怎么保持技术与业务之间的相对平衡?创业期间技术趋势的变动会对业务产生什么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挖掘出了一些底层认知的东西,而这些东西一次又一次地回归到这次访谈的主题,就是工程师精神,比如今天的访谈里,会从具体的细节里继续聊责任、聊坚持。
极客时间:具体来说,你在安全宝这段经历收获了什么?
道哥:我觉得我在安全宝学到了很多东西,我学会如何做一个业务,如何做一个产品以及如何平衡好技术和业务之间的关系,让这个公司能活,这是我在安全宝学会的一些本能性的东西。
极客时间:说到平衡技术和业务之间的关系,你是怎么看这个关系的?
道哥:比如说我们都知道创新是烧钱的,但是你花那么多钱去创新,业务怎么办?这个就是阿里云早期出现的问题。阿里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挣钱,烧钱烧了这么多年是很有压力的,直到把它烧出来。这就是没有平衡好技术和业务。当年阿里云为什么会质疑云梯1和云梯2,我认为内核是在这个地方的。
当然这个故事背后有很多值得探讨的点,其中一个点就是没有平衡好业务和技术,在技术上做了重投入,业务上没开发。直到后来阿里云的业务短板补上了,稳定下来,这个时候才平衡。平衡很重要的。
还有一个例子。回到阿里之后有一个游戏盾的项目,它被叫停也是因为我不看好它的商业模式。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个产品对接的客户都是要承受很大流量攻击的。我们ROI上不平,成本太高。所以从商业角色上来说,我认为这是亏的。其实安全网络这个事是一个很大的设想,要想推进,需要的资源是相当大的。
当时资源都在我手里,我肯定可以干这事情。但是首先,整件事情如果要把它做成,需要的时间周期相对会长一点。因为还有很多工程问题需要研发,研发就涉及到周期,半年、一年,这个肯定得投出去。
其次,当时营收的主业不在这。按照比尔盖茨的经验,公司必须90%的资源投在你的主业上,10%拿去做创新,这是OK的,这样不会对你的主业产生太大的影响。千万别搞反了,你拿了50%的资源去创新,然后公司挂了,找谁哭去,这个很惨。所以保证公司的主营业务是最重要的。
不过值得肯定的是,做游戏盾的同学确实也在解决客户问题的过程中摸索出了一整套最佳实践的方法。所以场景是很重要的,必须要去解决真实存在的、别人没有遇到过的问题,这个时候自然就会有创新的。不然很多问题都是瞎想出来的。
极客时间: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想技术和业务平衡这件事的?
道哥:我觉得就是承担责任的时候就要想这些事情。像很多程序员同学,从来不需要去承担公司的责任,所以很可能大家也不会真正Care成本问题。拿着公司的一份工资,干着自己写代码的事情,公司赚还是亏,只要能发出工资和咱们也没啥关系。这种情况肯定是感受不到这个压力的。大多数人都没有在想生死的问题,这个生死既指个人生死也指公司的生死。我印象很深刻的就是,以前王坚博士会说我们不谈成败、不谈输赢,我们只谈生死。
极客时间:开始想技术和业务的相对平衡之后,具体来讲,你是怎么做到的?
道哥:比如说我现在的公司就有意控制节奏,我现在不招人了,不能够盲目扩张,因为业务没有开花结果。哪怕现在有些技术还需要资源才能做得更好,我也不会去投入。我必须要等业务上有一个阶段性的进展。就像踩单车一样,你是交替着往前,不能失去平衡,失去平衡就倒下了。当年的阿里云做云计算,可能只有阿里才能烧得起。
另外一点是,我的创业风格和其他人不一样,因为有很多团队出来融资,他们就跟投资人说我就是要烧钱,你要允许我几年不赚钱。但是我不是这样想的,我是希望能够稳一点,希望尽快有一个商业模式的设计,会有钱进来,会有流水,然后慢慢形成良性循环,这样来做。这个风格是在安全宝创业时期经历过的强烈不安全感带来的,因为创业挣扎在生死线上,所以现在就不想那么焦虑了,还是希望能够平衡一点。
极客时间:平衡这件事我们先说到这儿。
还有一个好奇的问题。你在创业期间,公众号里发了一篇文章,说的是创业的时候做了Web安全,中间看到网络安全和虚拟化安全再次成为了热点。这个对你的创业有什么影响呢?
道哥:我觉得没啥影响。
极客时间:不会因为外界的影响换方向吗?
道哥:不会换方向。因为当时写这个的时候,可能是从技术角度考虑的,多多少少技术会有一点影响,但是无非是看怎么用,但是对于主业确实是没啥影响的。后来我在产业发展方面也看到了国外的一些趋势,像国外的一些顶会,可能大家讨论的趋势只是不一样的东西而已。
当年安全宝的选择就是赌在网络CDN和Web上面的,所以公司主业不会发生变化,它们会给客户创造价值,它的价值依然在。也不会因为别人开了几个会,搞了点别的事情就改了业务的方向。那句话预测得对或者不对,实际上都是赶时髦。反过来讲,时髦的东西不一定是对的,比如说元宇宙是一个时髦,但它不一定是对的。
极客时间:其实在你写这篇文章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你都在做安全,我可以理解为即便是长时间地沉浸,也不能够准确预测这个行业的趋势吗?
道哥:预测未来是很难的。就像以前王坚博士跟我们开会老举一个例子,他说当年IBM的总裁预测世界上只会有5台计算机,但是结果完全不是这样的。后来王坚博士又补了一句话,他认为未来世界上可能真的只有5台计算机,他的意思是阿里云是其中一台,其他人不要买计算机了。今天看起来,王坚博士这个预测又实现不了了,但是如果你把时间再拉长,可能又会变成真的。
所以你说预测到底是什么呢?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相信,你相信就去做,然后把它做成真的。阿里有句土话叫“因为相信,所以看见”,未来是自己创造出来的。或者从量子力学的角度来讲,未来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因为有多元宇宙的存在,直到你观测它,它就成为了一种结局,未来就是这样的。未来唯一的确定性就是今天我们去预测了,预测之后今天就去干了,把未来做成我们要的,这是我们唯一能干的事情。
极客时间:我们总结一下安全宝的经历吧。这段经历2年之后就结束了。你说过自己有一个习惯,叫做带着成功离开,我可不可以把离开安全宝算作一个离开,但是它只是狭义上的离开?
道哥:对。其实离开某一个环境也就叫离开。我到今天都认为安全宝做得并不成功。虽然我们是被收购,可能别人说你这个公司都被收购了,那当然很成功了,但我觉得从自己的角度来看,这不是成功的定义。没有完成初心,没有完成目标,那就谈不上成功了。
比尔盖茨就很成功,因为微软的使命已经完成了,或者说前一阶段的使命已经完成了,每个家庭有一台PC。微软现在是二次重生,重新树立新的使命愿景。马云也差不多完成了,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所以我觉得他也成功了。
但是我的使命愿景没有变,一直在追求自己的目标。第一就是服务百万级的中小企业客户,把安全能力给到他们、保护他们。第二个,在安全宝有了一个更具体的目标,我们把它叫做云WAF,实际上是对标Cloud Flare或者是Akamai。这件事情在安全宝的时候虽然没有做成,但是我回到阿里云之后用了3年时间做云盾,就做成了。其实我本来以为要更长时间,结果3年就差不多了,后面都是自然增长了。
我从来没有放弃过,就是要去把这个使命愿景给实现。这中间确实有很多变化,比如说我离开了安全宝,我去安全宝和离开安全宝其实都算得上是大的变化,但是这个目标从来没变过。
极客时间:回到阿里云之后,你收获到的这些坚持、技术和业务的平衡等等本能性的东西,有起到作用吗?
道哥:回到阿里云之后,我觉得这些在安全宝学到的经验很快就发挥了作用。所以我做云盾非常顺,基本上一年的时间就把当年安全宝想做的事情做成了,就是因为拿到了阿里的资源,比如阿里的品牌、钱和物以及阿里的客户资源,一年的时间就搞定了。我觉得如果没有在安全宝的积累,即使我在阿里肯定也干不成。所以安全宝的那段经历对我来说很重要。
从以前只做技术,然后真正有机会去做产品和业务,更综合和全局性地会做一些思考。在一个公司员工的岗位上是不会去考虑一些问题的,因为没有扛过那种压力,也没有担当过那种责任。
所以我一直认为好的产品经理是烧钱烧出来的,我至今没看到过不是这样成长起来的产品经理。但是产品经理其实是个不应该存在的岗位。
极客时间:产品经理是不应该存在的岗位?我们下次好好聊聊这个问题。
互动小茶桌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创业成功的关注都是收购、上市这样的节点,基本上忽略了在做这个事的人和团队,他们到底是怎么实现目标的,这过程中又经历了哪些大风大浪,今天的访谈给我补了一课。
另外,我自己的一个认知升级是,预测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相信,相信就去做,然后把它做成真的。把未来做成我们要的,这是我们唯一能做的事情。
这次访谈最后的话茬留在了产品经理是不应该存在的岗位,你听到这个观点有什么想法?你认同吗?你认为产品经理应该做什么事呢?
欢迎你在留言区和我们互动。如果有所收获,也欢迎把内容分享给更多的朋友一起交流学习。我们下一节见。
戳此加入访谈交流群,和道哥一起探索工程师精神。
- 苏果果 👍(3) 💬(0)
🎉喜大普奔🎉 道哥将于9月20日做客「极客时间」直播间。 关于道哥,关于自己的成长,你还有什么想问的问题吗? 欢迎在任意一节课下方【留言评论】! 我们会在【赞数较高】的问题中挑选3个,在直播间给出【比留言回复更更更详细】的解答! 还等什么!快来提问吧!😉
2023-09-15 - 事已至此开始撤退 👍(12) 💬(2)
请问道哥是怎么平衡生存和想要做的事情的?
2023-09-15 - 苜蓿° 👍(4) 💬(0)
不应该存在。 需要产品经理的理由是什么: 与业务谈清楚需求? 与开发人员讲清楚需求? 与公司商定整体战略? 业务是清晰自己要求的; 一个系统的资深开发会比产品更懂整体的系统逻辑; 公司的战略更不需要产品来定义。
2023-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