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晋升认知:职场晋升的本质
你好,我是雪梅。今天我们来聊聊跟职场人切身利益相关的晋升。
职业发展道路上,升职加薪是很多人朴实的诉求。但是做了十年晋升的评委,我发现很多人对晋升存在很多误解。
有的人说,我去年工作这么努力,项目结果也不错,为什么晋升没过?有的人说,我都在这个岗位待了四五年了,而小A才三年,为什么主管提名了小A而不是我?
这些都是从打工人视角看待晋升的典型困惑,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企业让一位同学晋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晋升的本质
事实上,晋升不是奖励。如果过去功劳特别多,那也应该是用绩效、年终奖来奖励,而不是晋升。在大多数企业中,晋升也不是论资排辈,不是说你在这个岗位多少年了,就该给你晋升机会了。
跳出个人视角,站在公司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晋升是企业的一次人才选拔,选拔那些对于公司未来发展更有价值,能承担更大责任的人。
既然是人才选拔,那按照什么标准选拔呢?在我看来,大多数企业晋升的选拔是从战功、能力、影响力以及候选人与企业文化的匹配度来看的。
战功:晋升的基石
战功,就是你拿到的结果,一般会看你从上次晋升窗口到现在都做了哪些项目,拿到了哪些重要的业绩。
你可能会说,我今年一直忙忙碌碌,做了十来个项目, 项目质量 都很好呀,为什么晋升依然没有我?其实,这是你对于“结果”这个词没有理解清楚。
首先,我们所说的 项目质量 是研发的份内工作,做得好是及格要求。况且,不是说写完的代码上线之后,线上Bug少,就是项目质量好。项目质量还包括设计阶段方案合理,提测的代码Bug率比较少,发布之后还能有完整的监控方案以及相关的数据埋点等等。如果你负责的是核心模块,可能还包括故障期间的降级预案等。
而 战功 是什么呢?战功事关业务价值。想一想,在给客户创造价值这件事上,你贡献了多少?在驱动业务这方面又创造了什么价值?
对于技术人的战功评估,一般是3个维度。
最直接的是 业务数据 。 比如我是做智能营销的算法同学,那我通过模型迭代优化,帮助某产品的复购率提升了多少?或者我是客户端研发,通过线上性能优化提升了多少首页秒开率,从而提升了多少新用户转化等等。这些是硬通货,在日常的工作中需要提前做好数据埋点、数据回收。具备数据思维,会让你的工作更有目标性。
其次是 复杂度,一般来说,重构项目的复杂度会大于现有模块的维护,高并发模块的性能瓶颈优化会大于一般的日常需求开发,外部依赖多的项目复杂度大于纯内部项目,项目负责人的挑战大于一般的项目成员。
再次是 创新性,就是你的工作中哪些是你独创的。你是只把部门的成功经验复制到了你的项目中,还是从0到1做了一件全新的事情?比如部门要提升测试效率了,但公司内并没有很好的自动化测试实践,你从0到1把自动化测试框架搭建好了,而且在组内成功落地,这就是从0到1了。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你的价值会被放大。
能力 :晋升的核心
战功虽然重要,但不是唯一的,毕竟战功代表了过去且可能有幸运因素,不能完全代表未来。而且就像前面提到的战功奖赏,绩效奖金其实都已经兑现过了。作为人才选拔的晋升,最重要的考核因素其实是能力。
一般的企业都会有每个职级的能力要求说明。比如在阿里,一般校招入职是P5,对于P6的要求是能独立完成任务,P7叫技术专家,一般要求能独立带项目,具有复杂项目的设计和开发能力,具备一定的系统思考能力。
这么说可能有些抽象,举个例子,如果你是一个工作好几年的P6,你想知道自己的能力是否具备晋升到P7的条件,那么除了日常的需求开发能高质量交付,你还要看自己是否具备3项能力。
- 系统思考能力
想一想,你负责的业务域当前面临哪些问题?这些问题之间的关联关系是什么?解决这些问题的ROI如何?这些问题解决的优先顺序是什么?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你的合理规划是什么?这些问题统称为对某个方向的思考和规划能力,把这些问题思考清楚,并且形成清晰的规划文档和路线图,就没问题了。
- 带人拿结果的能力
一方面,有了规划之后,你要能针对问题设计合理的技术方案,并落地执行拿到结果,持续推进这个方向的业务。另一方面,一般P7可能是一个领域的负责人,可能还需要具备基础的带人去拿结果的能力。
- 专业技术问题
日常工作中能解决一些别人解决不了的技术难题,对于日常用到的技术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在新项目的技术选型上有比较清晰的思路。
如果你想深入了解下个职级的能力要求,除了公司内的职级文档说明,你也可以参考身边相应职级的标杆同学,对比一下自己当下有哪些差距?或者跟自己的Leader沟通,你希望有晋升机会,让他就你当前的状况给你更落地的方向指导。
影响力 :外围因素
影响力比较好理解,就是你除了自己做事,有没有把自己的能力辐射到别人,帮助别人一起成长。
最简单的,你是否带过复杂的项目或者辅导新人成长,把自己做项目的经验分享给别人?或者帮助团队改进合作中的问题?比如制定更好的规范、SOP机制等等帮助大家提效。
你可能会说,我干好自己的活,把项目做得漂亮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要管这些事呢?还是我们上一节提到的,企业对员工的期待不但有业务价值,还需要有组织价值。企业是希望组织里优秀的人才越来越多的,你个人能力强没问题,不过如果你还能帮助别人也变强或者团队提效,那就是为这个组织能力的提升做贡献,你的价值自然就放大了。
企业文化 :筛选器
候选人与企业文化的匹配程度这一项很多人容易忽视,其实它是一条隐含标准。晋升是企业选拔人,除了战功和能力,也会看这个人能不能和公司走得更远,这就需要通过企业文化评估了。认同企业文化,尊重企业的价值观,大家才能力出一孔,更好地协作拿结果。越是高阶的晋升,这部分关注得会越多。
那对于我们个人来说,要做些什么才能获取晋升机会呢?
如何获得晋升机会?
我发现很多技术人存在两类典型的心理,要么特别低调,认为我好好做好自己的事情,老板的眼睛是雪亮的,一定能获得晋升机会。要么很着急,盯着下个职级的定义,咬文嚼字,“我觉得自己都达到了,为什么还不给我晋升机会?” 这些不但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还低估了职场的复杂度。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摆正晋升的心态。
摆正晋升心态
既然晋升的本质是组织面向未来选拔人才,那在晋升这件事上,我们跟企业是命运共同体,企业业绩目标达到了,发展好了,个人才能享受企业发展的红利,才有可能获得晋升机会。
什么时候晋升机会多呢?显然是企业高速发展时期。这个时候,业务在飞速发展,每天有很多事情可以历练,团队规模也快速扩张,很多时候人被“拔着用”。
那些自身素质不错的校招小伙伴很有可能毕业后“一年P6、三年P7”,真的不是什么神话。在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时期,我所在的团队要做一条新的业务线试水。当时真的没人可用,只能让一个校招刚一年的小伙伴来当主程开发。这个小伙伴也非常靠谱,真的把这个硬骨头啃下来了,第二年他顺理成章地得到晋升。所以说,晋升机会的多少跟企业发展阶段是息息相关的。
如果一个团队从10人扩大到100人,一定会涌现很多晋升机会,需要有人上去带一带新人。而如果团队规模当下就是100人,到年底还是100,甚至变成90,那现有的人才结构很有可能就是饱和的,晋升机会一定会变少,这跟我们优不优秀没有直接关系,是环境决定的。
我一直认为, 职业发展不等于升职加薪。即使当下你没有晋升机会,不代表你没有成长。个人的职业发展需要回到自我身上。职位是一时的,只是在这个企业的一个Title而已,而能力是长在我们身上的,离开公司,跳槽也是可以带走的。
当然,如果你当下有晋升机会,就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抓住难得的机会。我们下一节会提到晋升述职这个环节,这节课就先把目光放到日常的提升上。
日常提升三要素
首先, 主动创造价值。要想获得晋升机会,最最重要的是为组织创造价值,否则你空有一身本领,但不能为企业所用,也是白搭。
这里有一个思维误区,很多人一听到要创造价值,就只想到公司、业务线的战略级项目,削尖脑袋往里挤。加入重要项目,确实有较大概率放大你创造的价值,有机会时你确实应该加入,甚至要主动争取加入。
但毕竟这种项目是可遇不可求的,尤其在业务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如果当下没有,你也不用过分沮丧。你可以看看自己的+1、+2(也就是你的直接上级、上级的上级)在完成业绩目标上存在哪些挑战,在其中你可以做些什么?可能是某个重要模块的性能未来可能有瓶颈,可能是部门要提效,但相关基础库和组件的建设还不够等等。
这些事情有的可能是一些脏活累活,但对于业绩目标达成,对于团队长期发展又是非常重要的活。只要你去做,拿到结果,照样也能创造很好的价值。
其次,主动成长,提升能力。当你知道下个职级的能力要求,可以对比自己与下个职级在能力上的Gap,主动学习和提升。一般的学习有两种途径。
第一种是定向学习。比如你觉得自己复杂架构的设计能力不够,你可以去看组内那些大的项目是如何设计的,琢磨为什么做这个技术选型,考量的是什么,在稳定性建设上又是如何提前考量的。当然,也可以向别人请教,甚至付费学习。
另一种是在做中学习。我们大多数的能力都是在实践中提升的,就像技术人学习一门新的语言,从来不是靠啃几本书就能解决的,都是上手写代码,做几个项目,在不断与各种诡异的Bug近身肉搏的时候才提升的。
因此,在日常的工作中,你也需要不断给自己创造一些更有挑战的工作,比如做更复杂的项目,主动思考现有的代码、系统有哪些优化空间?在挑战中倒逼自己去学习,在实践中去长出自己的能力。
技术人的能力提升无止境,你的能力提升最好围绕“能给公司创造价值”这件事来做,尤其是竞争激烈的当下。举个例子,你做的是ToB业务,业务面临的问题可能不是服务性能瓶颈,而是如何快速交付,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激烈、与客户谈判时有更多的筹码。你要尽快学习的不是高并发系统架构怎么设计,而是研究如何提高交付效率,你可能需要了解一些敏捷开发、研发效能提升工具,再思考在系统架构上哪些地方可以优化,哪些可以抽象?业界内相似的系统架构是如何设计的?
一句话,能力的提升一定要回到实际工作中来。
最后, 你要定期回顾自己的工作,多思考,多总结 。 做了十年的晋升评委,我发现大多数被提名晋升,最后答辩没通过的同学,失败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平时根本没有好好思考过自己的工作。想一想,你是不是一直都是埋头干活,从这个项目到下个项目,完全没有复盘思考的习惯?但是晋升的功夫在日常,不是靠晋升季突击出来的。
那日常我们应该回顾什么呢?在我看来,有三个回顾很重要。
1. 回顾你的工作与公司目标的关系。
也就是你做的模块、项目跟公司今年的目标有什么样的关系?围绕目标提升上,你这个模块做了哪些事情?还可以做什么?
在降本增效的当下,非常建议你增加一些经营视角,即主动去帮公司省钱。比如主动优化服务资源消耗,降低线上资源。主动去看业务链路中哪些环节可以线上化,降低人力成本……这些工作可以持续做。
2. 回顾你的工作在行业内、公司内的水位。
比如你是做交易系统的,那你做的交易系统在公司内有没有类似的?你做的系统和别人比,有哪些好的,哪些不足?同样也可以看看行业内的系统,这样你就能非常清晰后续的优化迭代方案。
3. 向内回顾你的工作。
也就是你过去做的工作有哪些经验、教训、形成了哪些思考和方法论?哪些是可以帮助团队内成长的?把这些成果固化下来,固化的方式可以写经验Wiki、做分享等等。
当你把这些回顾工作做得非常扎实,每一项TODO都扎实落地,等晋升答辩时,你的通过率会大幅提升。
小结时刻
这一节我们聊了晋升的本质。晋升不是奖励,也不是论资排辈,是企业的一次人才选拔,选拔那些对于公司未来发展更有价值,能承担更大责任的人。
如果你想获得晋升机会,就需要主动为企业多创造价值,把自己的能力提升到下个阶段的水平,同时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去做回顾,做复盘总结。
晋升对于职场人来说确实很重要,但不是职业发展的全部。对待晋升,我建议 从战略上藐视它,战术上重视它。跟日常生活中一样,挣钱不是目的,是结果。 晋升也不是目的,而是结果,是你创造了好的价值,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当外界环境具备时,水到渠成的结果。 不必强求,回到修内功这件事上,这才是我们职业发展中最重要的事情。
聊聊发展
学完这一节的内容,请你思考一下,过去自己成功的晋升经历中,做对了哪些事情?如果你还没有晋升过,最近有什么提升的计划吗?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觉得有所收获,也可以把课程分享给更多的朋友,一起学习程序员职业规划手册,心里不慌,脚下不乱,做好每一天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