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29 三大场景:沟通要注意什么?

你好,我是李云。这一讲我想和你聊一聊职场中的沟通。

人是社会性动物,我们是生活在关系中的。我想你不会反对,职场中的人际关系特别重要吧。进一步我们会想到,沟通对于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看来,沟通是人际关系的浓缩。沟通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过程,更是理解、信任和亲密感构建的基石。

不过,在应对冲突等关键场合,要来一场高质量的沟通并不容易,那时沟通的最大挑战在于,如何让各方有效地理解和被理解。为了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我曾读过《非暴力沟通》《关键对话》《沟通的方法》这三本书。都读完后我发现,这三本书的核心思想其实是相通的,我为你分别简单归纳如下。

  • 《非暴力沟通》:一方,陈述观察 -> 表达感受 -> 是自己的什么需要导致了那感受 -> 提出请求;另一方,倾听 -> 共情 -> 响应请求。
  • 《关键对话》:注意观察 -> 确保安全 -> 控制情绪 -> 陈述观点 ->了解观点背后的动机 -> 用行动响应。
  • 《沟通的方法》:识别情绪、事实和期待三者,分别加以响应、确认和行动。

接下来,我并不打算为你复述这三本书中的内容,而是基于三个关键沟通场景,和你聊聊职场沟通要注意什么。我选的这三个场景都比较有针对性,包括:

  1. 接到一个有挑战的工作任务但我并不理解,怎么办?
  2. 到底要不要越级汇报?
  3. 和人发生冲突,我该怎么解决?

先来说第一个沟通场景。

别轻易挑战决策链

你在工作中有碰到直接主管安排部署来自公司层面的、挑战巨大的任务吗?碰到这种情况,你会认为公司的管理层是在瞎折腾,并产生挑战他们的冲动吗?你别说,我曾经不仅有过这样的想法,还真向直接主管发起过挑战,告诉他那挑战任务根本完不成。

那次经历的时机,正是我在阿里巴巴作为技术一号位,负责推动新技术在集团内部的大规模落地。经历之后我认识到,当初所挑战的其实不是自己的直接主管,而是整个决策链。

那什么是决策链呢?决策链是指在企业等组织中,决策过程从最高层级向下传递和执行的路径或流程。它涉及到决策的制定、传达、执行和监督,以确保决策能够迅速而有效地在组织中得到执行并产生结果。

换句话说,我当初挑战的不只是自己的直接主管,还有他的直接主管,直到整个集团的CTO。因为直接主管所安排部署的挑战任务,最终是从CTO那发出来的。

每年年初做规划时,我们都会从自己的视角制定相应的目标,通常会有相当的挑战性,否则是过不了关的。不过,咱定的目标到了高层那,最先考虑的可不是能否达成的问题了,而是价值,以及如何应对同行竞争。咱认为有挑战和有价值的目标,很有可能从他们的角度来看,完成了也价值不大,因为他们看问题的层次更高、对同行竞争的理解也更深刻。最终在定目标时,他们会基于自己的判断做调整,当然挑战只会变得更大。

一旦高层管理者做出了决策,整个决策链所希望看到的情形,可不是花时间与你解释或争执,为何要将目标定得那么高,而是希望看到你能围绕那个目标想办法去达成。如果我们仍停留于争辩目标的合理性,会导致上层怀疑你的执行力,甚至怀疑是不是用错了人。

你可能会想,接受那么有挑战的目标,我完不成不是很委屈吗?是的,基于自己的立场,是委屈;但基于公司的立场,却是执行力。话说,有这样的委屈是值得的,谁叫咱负责了这么重要的事呢。或者也反过来想,这么挑战的目标如果达成了,那么绩效结果一定很出彩。

人在职场,有时难免会进入一种摇摆的状态。一方面,希望承接公司重要的任务,但又怕压力太大;另一方面,如果所承接的任务挑战不够,又觉得没法体现自己的价值。从经历密度的角度来看,当然是选择更大的挑战更好。

当你在未来碰到想挑战决策链时,希望我的分享能帮助你做更周全的思考。

接下来,我们聊聊越级汇报这个沟通场景。

用好越级汇报

越级汇报是指跳过直接主管向更高级别的管理者汇报。与越级汇报对应的就是“直接汇报”,指向直接主管汇报工作。当直接主管安排你向他的上级汇报时,可以理解为是你的直接主管在向他的上级汇报,但委托你作为汇报人,所以不算是越级汇报。

直接汇报是个体在日常工作中所应采用的默认汇报方式,这样才能发挥组织架构的作用,否则会带来管理上的混乱。你想啊,你的直接主管对他所管理团队的事全面负责,任何团队内的事得经由他安排才对,如果旁路他越级汇报,那他是不是很尴尬?再说了,如果大家动不动就越级汇报,那更高层的管理者就得忙坏了不是。

换句话说,如果真出现了越级汇报,要不汇报人不懂职场规矩,要不真有什么事。对于管理者来说,通常会小心处理这样的状况。

我带领团队时,当有人向我越级汇报时,我会第一时间与他确认,所要汇报的内容是否与自己的直接主管沟通过。如果没有,且内容无关他与直接主管的矛盾或意见分歧,那我会直接打断,让他先与自己的直接主管沟通解决。这样做的目的,除了节省我自己的时间,还维护了他上司的管理权威,确保组织架构发挥作用。

我和你分享自己的这一工作习惯,不只是为了告诉你在越级汇报前,得先与自己的直接主管做好沟通,还想告诉你,称职的主管也得像我这样处理越级汇报。我在工作中观察到,好些管理者没有维护汇报秩序的意识,结果出现多头领导的问题,员工不知听谁的,有的管理者又指挥不动,团队自然没有执行力。知道了这一点后,你在工作中就可以多留意身边的管理者,看他是否有维护汇报秩序的行为,也算是在旁通管理吧。

哪些情况适合越级汇报呢?我给你分享自己主要碰到的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汇报人不理解工作安排,直接主管与他沟通后他仍存在困惑。面对这种情况,我会基于自己的理解与汇报人交流,如果我也解决不了他的困惑,在征得汇报人同意的情况下,安排一次与他直接主管一起的三方面对面交流。

第二种情况是,汇报人对人有不满。比如,汇报人认为自己的直接主管存在不当行为。这种情形我会以好奇心小心应对。先单方面了解汇报人的感受与观点,随后也会与另一方先单独沟通,了解情况,最后再安排一次三方面对面的交流。

第三种情况是,汇报人对自己的待遇不满。针对这一情况,我会事后向人力资源部了解汇报人的薪资水平,向他的直接主管了解工作表现,确定是否在下个调薪窗口做调整。

就我个人而言,我是拥抱并鼓励必要的越级汇报行为的。这能帮助我更好地了解员工和下属管理者的情况,让自己的工作更接地气,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另外,我认为整个组织需要有越级汇报这一途径的存在,因为这能很好地约束管理者的行为,避免出现“一手遮天”“欺上瞒下”等歪风邪气。

话说,每个公司面对越级汇报的文化氛围是不一样的,这一点需要你特别注意。无论如何,既然你认为只有越级汇报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那想清楚了可能的后果并选择承担的话,大胆做就是了。何况,如果错了还可以道歉不是?

最后一个要讲的沟通场景是怎么应对冲突。

应对冲突立场为先

我们在职场难免与人产生冲突。比如,因为做事的思路、方法与他人不同,因为内部竞争出现利益不一致,为了推动他人完成自己负责的事等,这些场景都有可能引发冲突。

不过我得告诉你,职场中的冲突处理与生活中的有很大不同。生活中,我们更多讨论的是对错,所以很容易陷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状态,最后谁都说服不了对方。如果职场也这样,那就根本谈不上执行效率了,光争执就得消耗非常大的精力了。

职场出现冲突双方无法解决冲突时,通常会上升处理,也就是请职位比冲突双方都高的管理者出面。这一点与生活场景中的冲突处理有根本差异。那你可能要说了,请更高职位的管理者出面,难道就不争对错了吗?当然要争,只是得放到下一个层次再说,因为首要层次是立场。

身处冲突中的你一定是想赢吧,那在上升处理的会议上,你要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才有更大的胜算呢?你可别一上来就列出一堆的细节、对错什么的。关键是,你得站到协调冲突的更高管理者视角来组织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这样获得他支持的可能性才更大,才更有胜算。换句话说,你得知道那位管理者更关注什么。

为了让你更好理解,我打个比方。作为冲突中的一方,你认为自己的技术方案比对方的更优,因为技术层面优势明显,所以在与对方的竞争中应当胜出,让公司投入更多的资源去发展。这样的表达,只表达了你的技术立场,与更高管理者更关注业务和客户价值的立场并不一致。

估计这时你想到了12讲中提到的技术价值,20讲中讨论到的业务价值。是的,你的表达其实更多立足于技术价值,但主管更关心的却是业务价值。所以,你的表达要拔到更高的层面,从业务和客户的视角去表达。比如,给业务发展带来什么好处,会有什么风险,对于客户会带来哪些便利,等等。

在冲突上升处理会上,更高管理者最终一定要做决策(当然,维持现状也是一种决策),他的首要原则是关注哪一方的立场更高,选择支持立场高的那一方。即便立场高的一方存在不足也不要紧,因为可以集整个大团队的力量去完善。所以啊,在与人发生冲突时,得多思考自己的立场是不是更高,这样才能站得更稳,更有可能胜出

总结时刻

现在,让我们暂停片刻,将本讲的内容做个浓缩。作为社会性动物,我们是生活在关系中的,而沟通对于建设良好的关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讲,我们聚焦于职场中的三大沟通场景,聊了在沟通中要注意什么。

对于公司层面部署的重大关键任务,我们需要特别注意做好执行,不要轻易挑战公司的决策链。当然,不轻易挑战并不意味着,咱不能花精力去了解决策链背后的决策逻辑,因为这两件事并不矛盾。

职场的规矩是尽量不要越级汇报,否则就会带来管理低效的问题,甚至出现多头管理的现象。越级汇报前,需要与自己的直接主管做充分沟通,力争在他的团队解决问题,这才体现咱的成熟。

在职场与人发生冲突是难免的,在解决冲突时,需要我们拔高自己的立场,从业务价值的角度去梳理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这样才更有可能在冲突中胜出。

最后,我想请你思考,你有越级汇报的经历吗,有哪些值得分享的体验或经验呢?期待你留言与我分享交流。

我们下一讲见。

精选留言(1)
  • 新生\ 👍(0) 💬(1)

    书单 能补充详细信息就更好了

    2024-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