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28 守住边界:为什么要直面冲突?

你好,我是李云。这一讲我想和你聊一聊职场中的冲突问题。

一说到冲突,也许我们本能会想避免,因为身处冲突中难免让人感到不舒服。不过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冲突要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这就好比走路难免会摔跤一样。然而,冲突并非总是负面的,它也是促进个人成长、加深理解和改善关系的机会,关键在于我们如何面对和处理冲突。

就自己的经历,我发现直面冲突,才能守好自己的边界。如果没有清晰的边界,我们可能会牺牲自身的情感需要甚至是价值观,被人裹挟做那些让自己违心的事,让自己精神内耗变高,不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

接下来,我想以自己经历的一个案例,来谈谈职场环境下,我是如何直面冲突来守住自己的边界的。

来自我的一个案例

我曾服务过的这家公司规定,高管周六得出现在公司,但可以迟到早退。加入这家公司三个月后的一个周六,我因私要出差去北京讲公开课而无法到岗,所以提前向直接主管说明了情况并请好了假。周六在北京的傍晚,收到了好友、也是这家公司的投资人之一的张姐的电话,问我为何今天没去公司,从她那得知是人事总监告诉了她我没到岗这事。

与张姐结束通话后,我打电话给了人事总监,问他为何不直接找我沟通,而是绕着找张姐与我聊。人事总监给我的回复是“你不会听我的”,后来我在电话中大火,告诉他以后做事不要采用这样的方式。再后来又收到张姐的电话,说人事总监向她表达了自己的委屈,因为人事总监的“为了你好”,得到我的回应却是“好心当作驴肝肺”。

周一上班到了公司,我第一时间找人事总监面对面聊,得知了更多的细节。周末高管开会时,董事长因为我没去公司而有情绪,会后人事总监找我的直接主管,要求我周六一定要到岗,并将这事同步给了张姐,再后来就有了前面张姐打电话给我的事了。

这次与人事总监的交流,我强调以后不要有“为了你好”的做事心态,因为“我认为你为了我好”才是关键。有任何事直接找我沟通,不用绕来绕去,即便我不听他的建议也是我自己的事,有什么后果我自己承担。

警惕那些灰色地带

基于这个案例,我想提醒你的第一个边界问题是,在工作中需要特别警惕,一些人的“为了你好”其实只是为了解决他自己的问题,没有将你的问题放在心上,背后反映的是对你的不尊重,甚至是自以为是。在这个案例中,没有人真正关心我确实那周提前有安排,想到的解决方案竟然是要求我“周六一定要来”。谁能保证周末甚至是工作日,没有自己的私事要处理呢?请假处理自己的私事,本来就是公司制度下的合规操作。

这里我多说两句,如果你有了孩子,我想借这个机会告诉你,“为了你好”这个现象,在家庭育儿场景中也很常见。家长的“为了你好”,与上面的案例极为相似,“为了你好”的背后,实际是家长的傲慢、自以为是和自私,很少有家长在有这个想法之时,会想到“孩子需要什么”。不瞒你说,我曾经也是这样的家长。

回到这个案例,这事发生之后的一段时间,我进一步观察到,董事长身边的人因为被他的情绪化给折腾得不行,所以只要一出现他情绪不好,身边的人就会抱团想办法解决导致他情绪不好的人与事,而不管他的情绪不好是否合理。这就带来了另一个边界问题。

当董事长情绪不好时,他的下属是否应该帮助他解决情绪问题呢?基于我在这家公司的经历,我的答案是“不应该”。

想帮董事长解决他个人的情绪问题,无外乎两种情况:一,同情他压力大;二,害怕他的情绪化给自己带来麻烦。

如果是第一种情况,我想说:是的,创业公司的经营者大多压力大,因为创业确实艰难,可能有的连身家性命都压上了。但这是董事长自己的事,是他的选择和人生课题,没有人可以因为这个原因,为他代劳去解决属于他个人的情绪问题。如果董事长成熟,他也不会因为自己的压力大去折腾别人。下属如果真体谅董事长,更好的办法是干好自己的工作,让公司的业务发展好。

如果是第二种情况,那就更不应该了,明明是自己的怕,最终却以侵犯别人的边界而乱作为。这就有了我想提醒你的第二个边界问题:那些守不住边界的人,可能是缺乏职业能力,导致在工作中不作为或乱作为。明明是董事长的情绪管理有问题,下属却错误地帮助董事长以不合理的方式解决,这不是帮他,而是害了他,把他给惯坏了。被惯坏的董事长,只会变本加厉地折腾下属。最终会发现,这些乱作为的下属不仅是受害者,同时也是施害者。

除了这个案例中出现的边界问题,我还有另外两点要提醒你。

第三个我想提醒你的边界问题是,守护好工作与生活的边界。对于公司来说你是员工,对于家庭来说你是妻子或丈夫、妈妈或爸爸,这两种身份都得同时守好,这样才能守护好工作与生活的边界。最常见的问题是,因为工作忙而忽视了家庭。作为一名普通人,我个人非常难理解一个人因为工作而不顾及自己的家庭责任。社会上有太多案例告诉我们,城市里不少问题孩子的背后,正是缺少父母的陪伴所致,表现在孩子身上的问题,根源其实在父母身上。

每个人都应承担起平衡工作与生活的责任,否则是对家庭的不负责任。当工作压力大时,这个挑战确实非常大,这门课程的主线正是帮助你克服这一挑战。无效加班无论对公司还是家庭,甚至对我们自己的成长,实际上都是一种责任推卸。当个体建立起平衡工作与生活的意识时,才会倒逼自己提升职业素养,找出路让自己的职业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第四个我想提醒你的边界问题与关系相关,在职场要泾渭分明地分清同事关系和私人关系。职场就是职场,在职场中人与人的第一关系是同事,即便私人关系很好,也得从同事关系的视角来交往,不要因为私人关系而影响正常的同事关系,否则可能出现腐败、不作为的现象。

显然,这些提醒不只是帮助你守好自己的边界,还让你注意不要侵犯他人的边界,因为“守”与“侵”是对等的。

如何守住边界

那要如何守住自己的边界呢?我有如下五条建议。

第一,内心重视明确自己的边界。在冲突发生之前,就应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里。这包括清楚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情感需求以及不能妥协的点。只有明确了这些,我们才能在冲突中坚定地守好自己的边界。

你可能会说,会不会出现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呢?我懂你的意思。个人的边界是逐步清晰起来的,如果一时没有守住而给自己带来了麻烦,那就认这个结果,进一步调整自己的边界即可,总之我想强调要特别认真对待。只有认真对待自己的边界问题,后面碰到类似的情况,才能果断地应对,不然很可能多次踩同一个坑。

第二,力争有效沟通。在直面冲突时,有效的沟通至关重要。这意味着要清晰、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同时也要倾听对方的期待。使用主语是“我”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以便减少对方的防御心态,让对话更具建设性。

我们说人际关系良好,并不是说要做到关系中没有冲突,相反,良性的冲突是关系走向深度的必然过程。出现冲突,积极沟通,这是让关系良性发展的正确途径。

第三,注意保持冷静。冲突中情绪激动是常见的,但失去冷静只会加剧矛盾。深呼吸、暂时离开冲突现场,都是帮助自己保持冷静的有效方法。在冷静的状态下,我们更能清晰地思考和维护自己的边界。

我知道保持冷静并不容易,你看前面我在自己的案例中,就在电话里向人事总监发火了。如果让我给自己的这一不冷静的行为做解释,我会告诉你,因为人事总监的沟通逻辑让我觉得不可理喻,那时对他发飙才能体现我对捍卫自己边界的决心。冷静归冷静,但在职场也别憋屈了自己,该发飙还得发,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即可,事后准备道歉事前就没那么多的心理负担了。

第四,寻求共赢的解决方案。守住边界并不意味着完全不考虑对方的感受和需求。在可能的情况下,寻找共赢的解决方案是理想的选择。这有时需要一些创造性的思路,才能最终促进双方的理解和尊重。

第五,适当寻求帮助。有时我们可能无法独自解决冲突,这时寻求外部帮助是明智的。求助对象可以是其他部门的同事、朋友、家人,或是专业的咨询师。引入第三方的视角,也许能帮助我们把问题看得更清,进一步找到解决冲突的更佳途径。

总结时刻

在我们结束讨论之前,让我带你快速回顾一下这讲的内容。这一讲基于我自己的一个案例为引子,与你一起探讨了职场中的冲突问题。

应对好冲突的关键是建立起对冲突的健康认识,理解冲突是人际关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看到冲突有助于提升自我发展、深化与他人的相互理解和改善彼此关系的优点。此外,直面冲突才能守护好边界,避免他人不尊重我们的边界而带来麻烦,甚至让我们产生长期的精神内耗

人在职场,一定要警惕那些关乎自己边界的灰色地带,小心他人分不清是自己的课题而侵犯了我们的边界。为此,工作中需要特别重视明确自己的边界,基于自己的职业经历去不断完善,这样面对那些灰色地带才能更敏感、更具洞察力。有了这些能力除了能更好守住自己的边界,还能让我们不容易犯侵犯他人边界的错误。

最后,我想请你思考,最近你有通过冲突来捍卫自己的边界的行为吗?期待你留言与我分享交流。

我们下一讲见。

精选留言(2)
  • hebut_wolf 👍(4) 💬(1)

    感谢李老师的分享,都是干货 这一节的内容我有切身体会 以前被主管push 996和五一 十一加班,我没有原则的接受,现在回忆起来都很难受 没有自己的边界,就没有真正的职业,因为职业会吞噬生活。

    2024-05-10

  • 大匡 👍(3) 💬(1)

    我是一名程序媛,前段时间和DBA一起做一个项目,他让我给他找个用于测试的接口,我发给他之后,他又让我的同事(不参与这个项目)给他找接口,不和我沟通原因。想到一直以来他对我和其他人合作态度不一样,我终于忍不住了,当面说他。 工作7年,其实经常感受区别对待,有些因为性别。我现在虽然不会再因此心里难受,但最近总在想有没更好的处理方式。

    2024-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