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27 相互成就:与直接主管如何相处?

你好,我是李云。这一讲我想和你聊一聊,每位职场人士都得面对的,如何与直接主管相处的问题。为了表述方便,接下来“直接主管”将简称为“主管”。

一说到主管,你想到的人是曾经对自己的职业成长帮助特别大的,还是让你经历了一段特别糟糕职场经历的呢?就我自己来说,有前者而没有后者。当然,也有些主管并没有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不在一起工作就过去了。以自己的职业经历,我认为碰到对自己的职业成长帮助特别大的主管,是件非常幸运的事。

等到我成了别人的主管后,我就有了换位思考的机会和经历,让我对希望下属如何与自己相处有了更多的思考,也有了更为具体的期待。如果以那些期待看待成为主管之前的自己,我认为自己做得远远不够,完全是凭着本能向前走。也是,我也算是国内很早的一批软件工程师,不过也没有接受到前人的指点,也是懵懵懂懂一路走过来的。

那与主管相处,最核心的一条原则是什么呢?

相处的核心原则

如何与主管相处好,如果就具体的行为来列出一个清单的话,那这个清单很难列好,因为个体与环境的差异,很难让清单给到个体具体的指导,那与我们列清单的初衷是不符的。相比之下,我认为给出原则更为合适,这样个体可以基于自己的真实工作场景,基于原则来分析怎样的行为更为妥当。

我认为与主管相处要把握好的核心原则是:相互成就。换句话说,主管得成就你,你得成就主管。注意,这两个“成就”并非强耦合,是可以解耦的。换句话说,不要因为主管不成就你,那你就不成就主管。更积极与健康的职场心态是,我守好自己与主管相处的原则,至于主管是怎样的人先放一放。

你可能对这个原则有所怀疑,如果这样我得进一步解释清楚,否则我会担心这个基调你不认可的话,这一讲后面的内容对你的帮助会打折扣。

从企业这一组织的角度,让你的主管带团队,一定是希望整个团队出成果的,这个成果组织并不在意是主管一个人完成的,还是通过整个团队的协作去完成的。当然,主管所带的团队越大,组织对团队成果的期待也越大,主管的压力也越大

那主管怎么去解决团队出成果的问题呢?显然,不能全靠他一个人,他得调动和发挥每个团队成员的作用,这样他才能轻松下来,才能形成正向的循环。团队成员越能干,他越轻松,团队还越能出成果。否则团队越大他越累,就会进入负向的循环。

另外,主管要越做越轻松,那他一定会走上的一条路是,希望团队中的个体能力更强,得到更好的发展。相信这个逻辑并不复杂,你也能很好地理解。要让团队中的个体能力更强,一种方式是招聘优秀的人进到团队,另一种方式是就地培养。你看,你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到团队的。你得相信,主管希望你变得更好,希望你成功,因为你的成功将带来他的成功

从你的视角来看,进到团队一定是要帮助主管取得更大的成果,因为你们是绑在一个团队中的,无论你与主管配合得好还是不好,都不会改变组织向团队要成果的要求。组织的这个要求,虽说主管得承担整个团队的一切责任,但间接要求团队中的每个人都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帮助主管的方法

如果你认可了相互成就是与主管相处的核心原则,接下来你可能会问的一个问题是,我如何帮助主管呢?我给你三个具体的方法。

第一个方法是,做好份内之事成为靠谱的人。还记得09讲聊到的律己吗?是的,通过律己成为一名让人省心的工作伙伴,也是在帮助自己的主管。如果你的自律有问题,那主管就得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盯你,对他来说,那就是消耗。这与他花精力去培养你是两回事。

第二个方法是,主动分担主管的事务。团队越大,主管的事会越多,当然主管长不出三头六臂,所以需要有“左膀右臂”。因此,他自然会物色和培养团队的成员,来分担自己的事务。如何让他物色上你呢?除了你做事靠谱是前提外,如果你有主动帮他分担事务的行为,他马上就能感受到,那你很自然会被他选中。

你可能要问了,我怎样才能分担主管的事务呢?这是个很好的问题,很显然,你得假设自己是主管,这样才能明白他在想什么、要什么。假设的过程,其实是你提高自己的格局,站到高处去思考的过程,这是一种主动成长的行为。当然啦,没做过主管的你可能还假设不好,那还可以找主管直接交流了解,这个办法是不是既简单又直接呢?

主动分担主管的事务,是你与主管建立信任的重要举措。你想啊,大家在一起共同承担责任,才会让彼此有战友的感觉,那相互之间的信任自然要强很多。

我突然想到,在日常工作中主动应对团队内的突发事件,也是很好为主管分担事务的行为。10讲聊到的律他,也值得你复习一下,律他行为的背后其实是在帮主管分担。

第三个方法是,做事出彩。注意了,我可不是说“做事出成果”,因为第一条建议已隐含了这个意思。出彩意味着,你的工作结果得超出预期、得创新,这样的彩不只是你自己受益,你的主管也沾光,因为整个团队所有人的成果,组织是记在他头上的。

还要注意什么

即便你依照上面三个方法来行事,那就一定能与主管相处好吗?当然没那么简单。那还要注意什么呢?我给你五条建议。

第一条建议是,与主管之间不要有零和博弈的行为,用共赢取代才好。你想啊,如果与主管做零和博弈,那不就产生了团队的内耗吗,这并不利于团队取得更大的工作成果,与组织对主管的要求是不一致的。当你与主管做零和博弈时,通常相互之间的信任也是受损的,相处起来自然别扭。

当然,要用共赢取代零和博弈并不容易,你得站到主管的视角才能说服自己那样做。从主管的角度,他的处事原则是团队利益最大化,你如果不切换视角,那处事原则很可能是个人利益最大化,那就形成根本冲突了。

第二条建议是,积极主动沟通。进到一个团队不只是与身边的同事要磨合,与自己的主管也一样。出现观点不一致、有困惑时,积极主动地沟通,避免累积成积怨。积怨多了就容易对他产生标签化,非常不利于彼此相处。

别忘了一点,主管肯定在某些方面比你的视野要大要广,你觉得无法理解的问题,听他解释后很可能就认同了。这个过程不只是你解决了自己的困扰,还是向主管学习的过程,帮助自己理解主管的视野,这样自己就更能站到他的角度来思考。

第三条建议是,保持独立人格。主管是组织任命的团队责任人,那是组织治理的需要,但从人的角度,大家是平等的,都是打工的。你无需对主管言听计从,只要承担好自己言行的责任,就应当勇于保持独立人格。

在我做主管时,我选拔“左膀右臂”除了看他的工作能力,是否有独立人格是接下来最重要的考虑点。因为我清楚,有独立人格的人才有担当,当我面临困难时,他才能中肯地表达,不会变成落井下石的墙头草。相反,那些对我言听计从的人,我直接将他划到不靠谱的行列中,在工作中会特别重视培养他们的独立人格。

一个没有独立人格的人,在职场会特别辛苦,将精力花到揣摩、迎合他人上,这些并不利于个人的自我发展。相反,坚持独立人格的行为,是在无时不刻地在检验自己的做人原则,挑战自己的坚定、正直,这些都是让自我变得充盈的必要锻炼

第四条建议是,学会妥协。人在职场不可能事事如愿,这个观点我想你不会反对。只是,当一些事落到自己头上时,可能就变得不理性了。妥协并非让你直接接受那些不如愿,而是了解到无法如愿背后的逻辑,认可逻辑的合理性再接受

为了帮助理解,我给你举个例子。假如你今年的绩效很好,但主管最终将晋升名额,给到了另一名绩效也蛮好、加入团队比你早的老员工,你会怎么处理这事呢?

依我看,咱不能直接闷在那觉得不公平,可以找主管直接沟通,了解他为何做出这样的决策。他可能会和你说,这位老员工前一年的绩效也很好,去年晋升时因为缺了一点火候而没有成功,今年虽说绩效没你好,但他今年补短的进步蛮大的,值得再冲一冲。你加入团队的时间比他短多了,今年虽然没有提名晋升,但今年的成绩在下次晋升时仍用得上,并不会白干。面对主管的这些解释,你能接受吗?

也许你较真于自己今年的绩效比那位老员工好,但值得注意了,主管的视野与你是不同的,他会考量晋升除了看个人绩效外,还会考虑“先来后到”确保相对公平,他得在整个团队晋升机会有限的情形下,处理好整个团队的相对公平与公正的问题。或者咱可以这样问自己,如果你和这位老员工的身份对调,你希望今年提名晋升的是自己吗?如果你的回答是“是”,那说明逻辑上今年提升老员工晋升是合理的,那就得坦然接受主管的安排,这就是妥协。

对于心智和行事成熟的人来说,妥协是褒义词而非贬义词。背后是为了兼顾包含自己在内的更大集体利益。

第五条建议是,确保主管是靠谱的。前面我们提到,主管是怎样的人先放一放,这条建议就是让你聚焦这个问题了。无论咱如何努力做好自己,但如果主管是个不靠谱的人,那一定会影响自己的发展。确保主管靠谱的目的,除了让自己更好发展,也是在帮助主管成长。

如果你在思考主管是否靠谱这个问题时少了些思路,那下面这些问题或许有所帮助。

  1. 他有成就团队个体的具体行为吗?
  2. 他是否积极与团队个体沟通呢?
  3. 他是24讲所聊到的保持简单的人吗?
  4. 我愿意以他为榜样,向他学习吗?

如果主管不靠谱,那么找机会离开他是对的。决定离开前,记得先复习06讲的内容哈。

值得提一下,如果主管是一名新晋的管理者,那他的管理能力一开始未必能胜任主管角色。给到他时间,多与他沟通自己的想法和对他的期待,是很好地帮助和成就他的行为,值得你效仿。

总结时刻

在我们放飞思绪之前,先来一段集中回顾,总结我们的学习。这一讲我们聊了与主管相处时要注意什么这个话题。

与主管相处最需要把握的核心原则是相互成就。换句话说,大家在一起是为了都能更好地发展。因此,在与主管相处时,需要注意用共赢思维来取代零和博弈思维,务实建立信任和避免团队内耗。

与主管共赢意味着,我们要注意做好自我管理。通过律己让人省心,通过律他主动分担主管的事务,在工作中做出彩让主管沾光。对于主管来说,共赢表现为他要有成就我们、帮助我们成长的意识和行为,有能力带领团队取得让组织认可的工作成果。

要与主管相处好,还得注意积极主动地沟通。一方面,让主管了解自己的想法和工作状态;另一方面,多沟通除了能很好地解答自己的困惑,还是向主管学习的机会。另外,在工作中通过担责让自己保持独立人格,也是与主管相处时要特别注意的。因为个人是自己绩效的唯一负责人,言听计从是放弃责任、放弃更好地发展自我,这些都不利于自己的职业发展。还有,我们身处一个真实的社会中,需要在工作中注意妥协,通过妥协与主管共同守住集体利益。

与主管相处的过程中,光做好自己是不够的,还得确保主管是一个靠谱的人。靠谱的第一要素,意味着他得是一个保持简单的人,用正直、坚韧和言行一致,带领团队做正确的事。

最后,我想请你思考,你如何看待主管有自己的亲信这事呢?期待你留言与我分享交流。

我们下一讲见。

精选留言(1)
  • pyhhou 👍(3) 💬(1)

    有自己亲信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识人、看人、用人都需要试错成本。有一个自己了解、之前合作过很多次、并且信得过的人,可以很放心地将重要的事情交给她,而且还省去了诸多的沟通成本,这对公司、组织还有个人都是好事。只要大方向是让团队把事情做好,将组织利益最大化,就没有问题。 这里可能存在一个公平性的问题,就是把重要的活都给自己的亲信干了,那么是不是对团队其他的员工不公平?这其实是管理者需要去沟通和解决的。有自己的亲信并不等同于放弃对其他人的培养,信赖和默契是一步步积累的,管理者要将事情分配好的同时,也需要对新人和其他团队成员多加培养,要懂得放权,分配一些对提升他们能力有帮助的任务,让他们也能有所成长,将来能委以重任,这两点并不冲突,可以兼得。 当然了,我说的这些都是建立在老师说的 “相互成就” 的基础上,员工和主管都需要相互理解,需要各自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样才不会出现各种矛盾和精神内耗。

    2024-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