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24 保持简单:警惕消极的办公室政治

你好,我是李云。这一讲我想和你聊聊办公室政治。

不知你听到“办公室政治”这个词的心理反应是什么呢?是消极的,积极的,还是中性的呢?

大多数人可能会对办公室政治持消极看法,将其视为一种不必要的复杂关系处理,认为它充满了勾心斗角和权谋算计,与纯粹的工作表现和技能提升无关,所以有了避之不及的想法。如果你也这么想,那我可得告诉你了,办公室政治是任何组织和团队都不可避免的。换句话说,你是不可能摆脱办公室政治的。

老实说,这个话题还是比较敏感的,为了避免把讨论变成抬杠,我们还是先来聊聊到底什么是办公室政治,为什么我会说组织内一定是有办公室政治这种情况的。

为什么会有办公室政治

办公室政治指的是在工作环境中,个体为了获取更多资源、提升个人地位、影响决策过程或实现其他个人目标而进行的社会互动和策略运作。这里说的资源可能包括晋升、加薪、项目分配、决策权等。办公室政治涉及权力和影响力的运用,可能包括形成联盟、权力斗争、策略性沟通等。

你看,这个解释,是不是让你觉得正是在描写自己的职业经历呢?是不是一下子就觉得,哦,原来我每天都处于办公室政治的氛围中,只是不自知而已。

你可能会好奇,为什么职场一定会有办公室政治呢?我也总结了三个主要原因,看是不是与你想到的有重叠或互补。

  1. 组织资源有限。在任何组织中,资源总是有限的,包括时间、资金、机会等,而个体和团队为了获取这些资源,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竞争和冲突。
  2. 个体的差异性。组织中人员的背景、价值观、目标和期望各不相同,这些差异性导致了不同的利益诉求和权力、地位追求,个体可能会通过政治行为来促进自己的利益。
  3. 集体决策的模糊性。在很多情况下,集体的决策过程并非完全透明或基于严格的标准,这为政治行为提供了土壤。

好,说到这里,我想咱们都可以相对理性地看待办公室政治了吧。其实啊,办公室政治包含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积极的办公室政治表现于个体间的良性竞争、项目资源的合理分配、集体长远利益的共同守护、相互帮助等。消极的办公室政治包含,欺骗、隐瞒、猜疑、落井下石、溜须拍马、唯上、拉帮结派、小道消息盛行、阴谋论横行等。咱想避之不及的其实是消极办公室政治吧。

这么说来,咱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发挥办公室政治的积极作用,尽量抑制其消极作用。消极的办公室政治对个体和团队效能的破坏堪称核武级,正因如此才会让我们听到办公室政治就心有余悸

对于身处消极办公室政治中的人来说,比较容易相信阴谋论,认为自己看到了人性中的恶。当陷入这样的状态时,并不利于自己从中走出。就我自己的经验,发现好些问题的根源,其实是管理问题。

看清根源

那接下来,我就和你分享非常重要的三点。

其一,管理者不担责,是造成整个公司范围内消极办公室政治的根源。有些管理者,自己所负责的团队事没干好,会把责任全部推给下属,将自己撇得干干净净。而且他的上级没觉得那样的推卸有何不妥。是的,他们共同犯了咱在21讲聊到的责任错位问题。一旦管理者分不清楚责任,那就意味着问责机制不起作用,那基层员工也会效仿,最后都以“表演”代替尽责,人浮于事。

不担责的管理者,明知已形成消极的办公室政治,也不会采取行动积极应对,面对问题会像鸵鸟那样将头埋进沙里。

其二,管理者抢功。一个良性发展的团队,正常情况下,管理者拿团队的成绩向上汇报没什么问题,因为他是团队的第一责任人和受益人。出现问题的情况是,抢功的管理者正是那个不担责的管理者,通过抢功来体现自己的尽责和成绩。

其三,管理者与下属之间缺乏沟通。导致一些事没有得到管理者澄清的情况下,下属自己瞎想并乱传。也因为管理者与下属沟通少,根本不清楚基层员工传成了什么样。之所以与下属沟通少,是管理层没有意识到“沟通是管理的浓缩”,忽视了以良好的沟通做纽带让上下齐心。出现问题并不可怕,怕的是不通过沟通来化解误会和消除怨念。

一个组织或团队,如果消极的办公室政治长期存在,那是团队管理者的耻辱,意味着他不作为,甚至正是自身的言行导致了那些消极行为。无论如何,团队管理者是第一个要担责的人。

话说,你可能会想,看清楚了那又怎样,我又不是团队的管理者,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应如何应对才好呢?

保持简单

06讲我们讨论了是否需要换个环境发展的问题,如果你再复习那一讲,没有得出要跳槽的结论的话,那确实得想办法务实地在眼下的环境中发展。我给出的建议是四个字:保持简单。接下来,我用下图这个模型来解释什么是简单。

保持简单的核心要素是做人正直,少了正直就没有简单可言了。正直不仅是个人立足于职场和社会的定海神针,它更是内心力量的源泉,让人在复杂的环境中能守住原则,做合适的决策,不断修正自己的言行。正直的人,身上才能长出公正、大爱与责任,这样才能守住集体利益,不将个人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在职场竞争中取胜有道,且走的是光明正道。正直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整个职场环境负责,它是构建健康、积极职场文化氛围的基石。

消极的办公室政治往往源于个体间的权力争斗、资源抢夺,以及为了个人利益而出现牺牲集体利益的行为。这些现象的背后,很可能是参与其中的人缺乏正直这一关键品格。

保持简单的第二个要素是坚韧的品格,让人在逆境中守住个人发展的主航道,不随波逐流。你可能要说了,那我没有坚韧的品格怎么办?嗯,坚韧也是磨炼出来的,不是天生的,是我们在逆境中,坚定自己的目标,在逆境中憧憬目标达成后的美好,让自己多坚持一会而变得越来越强的。坚韧的关键是经历过了那些难,而不是碰到难就放弃,无论最终成与败,都会让自己忍受困难的阈值变高。明白了这一点,你就知道,坚韧随时陪伴着我们身处逆境,你想走多远、多久,它就长多强。千万不要将因与果给颠倒了,以为先有坚韧才能克服逆境。

保持简单的第三个要素是一致,让自己内在与外在、言与行都一致,最小化自己的精神内耗。建立于正直品格上的一致,意味着诚实、坦诚、公正、求实,这些词的反面,都会让事情变得复杂,要不给自己制造更大的麻烦,要不让自己产生更大的精神内耗。内与外、言与行都一致,是身处逆境的人对自己最好的关爱

保持简单的第四个要素是做正确的事,让自己聚焦于追求个人成长与工作成果。还记得06讲中提出的那个问题吗,即“我在这家公司拿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吗?”这个问题隐含了什么是正确的事。你想啊,我们进到一家公司,搞消极的办公室政治一定不是主要目的吧。别人怎么搞我们很难拉住,但守好自己来这家公司的目的,我们个人还是可以掌控的,如果掌控不了那你复习06讲时,应当得出了跳槽的结论才对。

除了进到这家公司的目的外,做正确的事还包含了正直的品格指引咱应如何行事的内容。

保持简单的模型我讲完了,你可能会说“这四个要素好像都不简单啊”。确实,不过相比那些乱七八糟的事,这四个要素确实是简单的,因为都是自己可控的。当然,你可别把“保持简单”理解成了捷径哈,在人性面前没有什么捷径,经历它就是捷径,经历了才知道它的丰富多彩,人生才会更接地气。

除了这个模型,有些具体的小建议我想分享给你:

  1. 不要参与那些消极的办公室政治活动,但可以多参与积极的活动;
  2. 工作中支持事,而不是支持人;
  3. 当别人侵犯你时,不要选择忍气吞声,因为忍让其实是间接地助长;
  4. 注意塑造自己的口碑,除了做好自己的事,多帮助别人。

你可能要说了,感觉这一讲下来,更像是要让我独善其身了,就不能勇于承担更大的责任,去改变那些不良的风气吗?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真好,这一讲与21讲勇于担责的内容并不矛盾,你可以考虑复习一下。

总结时刻

好了,让我们将今天的学习成果汇聚一下,开始我们的总结时刻。这一讲,我们聊了每个职场人士都无法回避的办公室政治。知道了办公室政治分成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积极的当然能让人更有干劲,工作起来也更有乐趣,而消极的就会让人有劲使不上,工作动力受挫。正因如此,我们希望自己身边的办公室政治是积极的而非消极的。

当身处消极的办公室政治环境中时,需要记得通过保持简单,让自己聚焦于追求个人成长和工作成果。正如06讲所提到的职场第一铁律那样,无论何时、何地、何境不要放弃成长,否则就是自断经脉。保持简单的核心要素是做人正直;以坚韧陪伴自己经历消极的办公室政治这一逆境,同时磨炼自己的坚韧;基于正直的内核,让自己内外、言行保持一致,以最小的精神内耗去关爱自己;通过做正确的事,让自己在这样的逆境中仍然成长。

如果你正处在消极办公室政治的漩涡,或者曾深受其害,希望这一讲的内容能多多少少帮到你。至少我希望咱能够破除一想到办公室政治就避之不及的这种消极链接,能够中性地看待这件事,理解它的不可避免性,认识到其实也是有积极的办公室政治的,这样我们能先接受它,相信做到了这一步,咱也就离解决它不远了。

另外,我还想啰嗦一句,经历消极办公室政治也是很重要的一种成长,让我们理解人性的多面,以及群体行为的复杂性。这些认知,会让我们应对更大范围的事务时,多一些周全与谨慎。当然,无论如何做一名正直的人而非被带歪,是我要再三叮嘱的。

最后,我想请你思考,你能回想一个最近的办公室政治的事例吗,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呢?你是怎么处理的呢?期待你留言与我分享交流。

我们下一讲见。

精选留言(3)
  • 6点无痛早起学习的和尚 👍(1) 💬(1)

    就因为最近面临着职场政治,特意来看这节内容。 我目前的属于积极、消极 55 开,我恰好就处于 2 波不同派系的斗争中,我就是一个大头兵,但总是被 2 波人问,你愿意跟谁等等问题。 消极的另外一面,在不同的声音里听到了关于 2 派不一样的声音(好的坏的什么都有),但 2 派似乎又想都拉拢我。

    2024-05-18

  • 极客001 👍(0) 💬(0)

    世间多不公,以血引雷霆

    2024-05-23

  • 新生\ 👍(0) 💬(0)

    这一节有收获

    2024-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