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律己:成为让人省心的工作伙伴
你好,我是李云。
先抛一个问题:“日常工作中,身边同事的哪些行为会让你觉得他让人不省心?”可以停下来想想,把你的答案分享到留言区。
其实在职场工作,我们都深有感触,成为一个让人省心的工作伙伴太重要了,这讲咱就把这事讲清楚。
让人不省心的表现
职场让人不省心的表现,我总结了一张“九不表”,我们一起来看看。
不知这“九不”能否很好地涵盖你所想到的呢?或者你所想到的能否用于充实这九条呢?
另外,其中的几条,如果你觉得自己不能很好地理解,好像身边的同事也够不到,有这样的感觉是正常的。因为这九条当中,是我对自我管理所定义的九大要素,包含了对所有不同水平、不同年龄段工程师的要求。
自我管理九要素
为了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自我管理的九要素,我画了下面这张图。
图中包含了自我管理发展和职级发展两个维度,分别用纵坐标和横坐标表示。职级发展分成了初、中、高三个级别,对应于技术工程师、技术专家和技术领袖。贯穿自我管理三个发展层次的两条斜线,代表了各职级对三个层次的要求存在量的区别。比如,初级职级对自我约束的要求更多,而对自我影响力的要求最少。这里有一点得强调,高职级包含低职级的要求。
自我管理的九大要素归类到了三个发展层次中,这三个层次从低到高分别是自我约束(或律己)、自我提升(或自强)和自我影响力(或律他)。也许你注意到了,自我管理从低到高的三个层次,也代表了自我管理具有从关注自身向关注他人与周边的发展特征。也就是说,个人的自我管理越充分,他的管理半径也越大。借着自我管理的这一特征,我想进一步和你解释08讲时我们聊到的一个观点,即个体做好自己的管理会带来管理成本的下降。我准备了下面这张图。
图中的矩形代表整个团队的事务,实心圆代表个体只做好自己的事,围绕个体的虚圈代表个人发挥自我管理的做事范围。显然,如果每个人都做好自我管理,那么相互之间就有重叠的内容,整个团队剩下需要技术管理者去关注的事务就会少很多,进一步意味着管理成本更低。这个图除了帮助你理解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外,我还想告诉你,一个团队要管理好,一定要强化个体的自我管理能力,否则你所在的团队一定是低效的,且技术管理者必然是整个团队的最大瓶颈。
咱们这门课定位在技术工程师,所以这一讲重点聚焦包含守规、守时和守诺三大要素在内的律己。
你可能会问,有什么好的方法帮助做好律己呢?我想从意识、工具和习惯三方面与你分享自己的经验。
如何做好律己
我有一个非常强的意识是,无论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中,谨记守好本分,是自己要做好的事,就不能因我做不好,而给他人带去麻烦或困扰。那又怎样判断自己给别人带去了麻烦或困扰呢?我的办法是努力换位思考,设想如果我是对方,会期待怎样的行为?如果我没有达到对方的期待,那很有可能会带给他麻烦或困扰。
举个例子,我收到一个会议邀约后,邀约发起人对我的期待是什么?无外乎两点:第一,我是否参加会议;第二,我能否准时出席。因此,从守好本分的角度:针对第一点,我收到邀约后,需要及时确认自己是否参加,所有会议邀约工具都带有这个功能,如果不能参加就拒绝,并附上自己的拒绝理由,便于发起人再调整会议安排,否则直接确认;针对第二点,我得注意自己每天的时间管理,在会议召开之际准时出席,避免出现迟到的现象,当然所有的会议管理工具都有会前提醒的功能,用好这个功能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即可。
我猜这个例子你会有个疑问:“对方在发起邀约之前,不应先与我确认时间后再发起吗,这样一来不就少了确认的环节吗?”这个问题表明,你并没有掌握高效安排会议的方法。我们可以再一次运用换位思考,看如何让会议安排变得高效。
如果一个会议需邀请7个人参加,会议发起人为了安排好这个会议,用你的方法就得7个人点对点地沟通去确认时间,这个对他来讲是相当低效的事。既然有会议管理工具,那很自然工具就应当解好这个问题才好。
在会议管理工具上发起会议时,会议发起人可以看到所有被邀人,在计划安排的时间段是否空闲,只要所有被邀人的时间是空闲的,直接发起邀约就行了。被邀人通过对会议的确认和拒绝,来与会议发起人进行沟通,而不是通过其他的旁路即时通信工具。很显然,会议发起人在发起会议时,需要在邀约中写清楚会议的由来和目的,让被邀人可以直接了解前因后果,避免他再单独与会议邀请人去沟通而浪费时间。
收到会议邀请后,你可能还会有一个顾虑,我其实决定了不参加会议,但是又不好意思点“拒绝”按钮,要么拖着不回复,要么违心去参加又浪费时间。其实啊,还是有更好的处理方式的。
首先,尊重自己的时间是必须的,但别因为不点那个“拒绝”按钮,而让人误以为咱的自我管理有问题。其次,既然拒绝的原因不合适说,那就告诉对方你会认真跟进会议纪要,这样的表达也体现了你对会议的重视。话说,如果有些会议你真觉得不应被邀请,还是直接表达更好,不然以后这种事可能会更多,而每次搁那变成一种习惯的话,并不利于构建自己的高效与健康的工作环境。再说了,你直接表达就相当于帮助对方优化会议安排,说不定人家还暗地谢你呢!
好了,关于开会这个例子我们先讲到这里。你可能注意到了,光发起会议这么简单的一件事,不同的方式和方法,效率就相差很大。但要让大家都采用高效的方式,就得公司、团队层面做相应的培训,以便大家都默认采用高效的方式,当被邀人中包含日常工作特别忙的人(比如高管)时,再作为特例来处理。
做好自律光有意识是不够的,还得用好工具。前面这个关于会议安排的例子,就涉及到了会议管理工具,它也是我用来做好自律最常用的工具。会议管理工具并非只能用于安排会议,还可以帮助我做好时间管理。比如,对于某项特别重要的事,我会单独给自己发起一个会议邀约,会议时间就是重要之事应完成的截止日期的早上。
除了会议管理工具,我在手机上还用记事本,随时随地发现有事情要跟进时,就会在记事本中记下来。事情落实或做完后,再从记事本中删除。
你注意到了吗?要做好自律需要的工具其实很少,我日常就用会议管理工具和记事本这两样。
当然,有了工具还得培养习惯才能真正做好自律。在有了会议管理工具和记事本这两样工具后,我还形成了这些习惯:每天早上查看会议管理工具,看今天和本周有哪些事安排了要跟进;不定期查看记事本看有哪些事需要安排;注意到有事情需要自己跟进,就写到记事本中备忘。这个听起来有点麻烦,但形成习惯后,做起来对我完全没有精力消耗。
好了,我做好自律的实践和方法论都分享给你了,这个方法论由意识、工具和习惯组成。你可能会说,这也太简单了吧,自律包含守规、守时和守诺,用这个方法论就都能做好?让我再想想。
在我看来,所有的自律最重要就是常识和预期两个要素。常识是指我们都清楚应如何做,别人也是那样预期我的行为的。比如,守诺的常识是答应的事要做到,别人对我的预期是我会做到。关键的问题是,当我无法基于常识去行事时,如何管理别人的预期。工程师的日常工作包含参与各种各样的项目,所以守诺这事也是我们特别关心的,那我就说下自己是如何处理的。
守好诺最直接的一种处理办法是,无论如何将答应的事做好。当我承担的事对整个项目非常重要时,就特别值得全力以赴去达成。不过,还有一种处理办法是,随着工作的进展,一旦我知道答应的事可能在承诺的时间内完不成,那么会第一时间通过沟通进行预警,以便整个项目组的同事做好接受我无法及时完成任务的心理准备,给项目组尽早创造机会,看是否协调资源帮助我应对。项目组并不害怕风险,怕的是突如其来、措手不及、很难挪腾资源的意外,理解这一点,才能以现实主义理解“守诺”这两个字。
如此看来,工具箱中我还得加入“沟通”这个工具。你可能又会问了,那守规呢?
守规的常识是,我们在工作中得遵守公司和团队的各项制度、规范和流程,别人对我的预期是我得全面遵守。当我违反时,不是通过沟通就能解决,而是违反了就是错了,除非我能证明违反创造了更大的价值。工作中常见的现象是,某个人违规的原因是他认为相应的规不合理,所以不遵守。我建议的做法是,即便规不合理,你也先得守规,再建议相关人员对规做出改变。职场的潜规则是,规则没有改之前,你违背了就是错。试想想,每个人想法、视角、经历、格局都不同,上来就说规不合理而违反,那不是很容易乱套吗?
总结时刻
好了,又该总结了。这一讲我们聊了自我管理的三大层次和九要素。也揭示了自我管理的发展特征是从关注个人(律己)到关注他人和周边(律他)。了解了这个发展特征,我们就明白了,要管好一个团队的关键是每个人都得做好自我管理。
针对如何做好自律,我分享了自己的方法论,由意识、工具和习惯组成。意识是指要守好本分,时刻注意不要给他人带去麻烦或困扰,为此换位思考了解对方期待什么,让我接下来的行动符合对方的期待。工具是指需要通过会议管理工具、记事本和沟通,帮助我管理好自己的时间、事情和他人的预期。习惯是指不定期地检查会议管理工具和记事本,确保事情一件件落实,形成最终的闭环。
个人自律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表面看起来是通过约束自己的行为,让他人省心,是为了他人。但细想一下,我们每个人不都也是别人眼中的“他人”吗?让他人省心其实是为了让自己省心。希望这个观点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自律的重要性。
个人自律的缺失会让整个团队甚至组织的运作变得混乱和低效,作为工作大环境中的一员,做好律己就是在改善自己的工作环境。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是工作环境的改造者。
最后,我想请你思考,最近有什么给你带来困扰的自律问题吗,无论是自己的还是他人的?期待你留言与我分享交流。
我们下一讲见。
- 浅歌随风 👍(7) 💬(2)
有一个困扰是自律的回报远不如摆烂的快感。在自律时,看到摆烂的人依然“活的好好”的,最会想着自己是不是被 PUA 了,陷入内耗,停止自律。
2024-03-28 - Pluto 👍(1) 💬(1)
目前在工作中就有这样的感觉,做了一些产出,写了不少较优质技术文档,但最终给予的“回报”,往往都需要考虑公司的实际业绩情况来,很难把好的方面坚持下去
2025-01-11 - 6点无痛早起学习的和尚 👍(1) 💬(1)
目前工作快 4 年,带了 2 外包+1 正式干活,我还发现一些 case,同学不把工作高质量完成的借口就是:啊,你看 xx,就是这样做的。(从我的视角来看:这样的行为不是好行为,但人总会找让自己舒服且其他人也这样做的理由。 这种情况有时候让我真的很无语,也不知道如何处理。 当然我自己是肯定都做到这些的。
2024-05-20 - Z 👍(1) 💬(1)
让人不省心的同事:①对于工作信息没有回应,无法落实下一步情况 ②问了两次下一步需要的材料没有给我,没有给我从而拖延自己的进度,直到我在进度管理信息提出延期可能性,团队领导人看到,他才主动跟进
2024-04-02 - yusu 👍(0) 💬(1)
发现自己律己都还没做到
2024-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