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08 管理是必选项:专业技能之外最要修炼什么?

你好,我是李云。这一讲我来和你聊聊,专业技能之外最要修炼什么这个话题。

作为工程师我想你和我一样,聊起技术来眉飞色舞,而且也喜欢钻研细节,大量的时间花下去,不仅不觉得累,反而因为掌握了更多的所以然,很有成就感、很踏实。在我们的职业生涯中,一直保持这样的求知状态一定是好的。

不过,你有没有想过,除了喜欢的技术外,我们还需要修炼什么?

也许你认为,自己不善于沟通、表达,在未来的道路上需要特别注意修炼。但基于我的经历和职场洞察,我认为管理能力是你最需要修炼的。是的,我将管理技能放到了除专业技能之外的首位。

一听“管理”两个字,你可能皱起了眉头,没准心里还嘀咕:“我又没打算成为技术管理者,而且前面05讲时,老师你还建议在黄金期不应过于考虑技术管理这事,但现在又强调管理的重要性,是不是观点之间出现了矛盾呢?”嗯,有这样的疑惑是正常的,让我来帮你厘清楚。

为什么抵触管理

我们会有抵触管理的心理,一般直觉就是我不喜欢、我不适合,但其实背后的原因还挺复杂的,听我给你详细分析一下。

先从我自己的经历说起。曾经的我就是一名“野生工程师”,头脑中也没有建立起专业化的概念。在求生存的状态下,学习的内容绝大多数都是技术知识与技能,对管理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学习基本为零。我想这带给我对技术领域有深刻理解的同时,让我对管理知识感到陌生,更别谈对管理价值的认可了。也是,今天整个社会对管理价值的认识仍处于早期,那时的我有这样的想法也很正常。

与“野生”的我相比,如果你是计算机科班出身的,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在大学所学习的课程中,有管理相关的内容吗?据我所知,除了有伊恩·萨默维尔所著的《软件工程》这样的课程外,你对管理知识的摄入量与我当初自学时的没有区别。换句话说,教育和培训课程的设计,因为缺失了管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导致我们的认知缺陷,以为管理不重要

大环境对管理价值的体验不深刻,使得职场中长出来的技术管理者,尽管是因为技术能力不错而走上管理岗位的,但毫无管理专业性可言。当他们采用那原始、拙劣的管理技能管理团队时,起到的却是极大的负面示范作用,加上管理责任的缺失,他们甚至成了“打手”。

也就是说,当前职场环境中,大多技术管理者所起到的榜样作用是带有负面色彩的,使得我们对管理本身产生了归因错误,以为管理工作本身是负面的,而没有看清背后其实是技术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不足,是人的能力问题。这样的归因错误,会让工程师对“技术人员”这个身份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过于割裂技术与管理,出现排斥管理的现象,甚至不屑于与技术管理者为伍。回想我自己,也经历过这个时期。

大环境对管理价值的体验不深刻,使得工程师走上技术管理岗位后,组织没能对他们进行系统性的培训和实践督导。即便参加寥寥无几的管理课程培训,也只是将技术管理当作管理来看待,而不是我在05讲所说的,技术管理是技术的延伸。区别在于,工程师在走上技术管理岗位之初,大多仍以技术工作为主,如果组织没能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帮助他们同时兼顾好技术与管理事务的双重压力与技能成长的话,他们很快会因为杂事长期缠身,无法将更多的精力用于技术的精进。

换句话说,技术敏感度仍不足的技术管理者,很快会退化为管理技能不足的技术门外汉。这样的人主持团队管理,会让工程师误以为技术管理工作只是纸上谈兵,缺乏技术工作那样的具体性和挑战性,没能看到并认识到,优秀的技术管理工作同样需要深厚的专业知识、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工程师抵触管理还有一个非常现实的原因是,从技术岗位转向技术管理岗位,意味着需要探索技术管理的方法论,同时还要改变团队原有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模式,这对大多新晋的技术管理者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更何况还得不到组织层面的有力支持。背后是工程师成为技术管理者的角色转换之难,让人对技术管理工作敬而远之

我是直到自己成为技术管理者之后,因为实践与探索尝到了甜头,才改变对管理的偏见的。你可能会问我:在走上技术管理岗位之前都对管理有偏见了,那为什么还要上呢?我告诉你,最根本的原因是,当时我环顾四周,发现所在的整个技术团队中,我是最有可能做好技术管理工作的人,如果让别人上,那么会让我的工作体验更糟糕。看清楚了这一点后,我就向那时事业群的总裁,如今小鹏汽车的创始人何小鹏去争取,还真让我给争取成功了。

对了,02讲我们聊到了职业发展四部曲,你还记得其中的“机会”吗?我争取成为整个技术团队的负责人,就是主动创造机会的一个例子。在争取之时,我并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胜任,在后来胜任了新的岗位回头看才确信,那是让我的发展四部曲进到新一轮的好机会。

为了让你能更好地记住抵触管理的原因,我画了下面这张鱼骨图。

你可能又要问了:“你的经历尝到了管理的甜头,那为什么一定要我也修炼管理技能呢?”

学好管理的好处

学好管理并不代表你得走技术管理线,就好比学会了骑自行车又不一定要成为自行车运动员。这一观点是为了回应,我一边强调学好管理是必选项,另一边又建议在黄金期不应过于考虑走技术管理线这事,有可能给你带去的困扰。

学会骑自行车的好处你很清楚,那学好管理的好处又是什么呢?

咱先明确一下这门课中管理指的是什么。还记得07讲中,我们聊到影响个人职业素养的自我管理和知识管理两个变量吗?是的,在这门课中,管理指的是自我管理和知识管理两方面的内容。从课程大纲上,你应当注意到了,两者也是职业发展这个大模块中的两个子模块,由包含这一讲在内共五讲去展开。

现在让我来为你总结一下,学好管理的好处。

第一个好处是,不仅有助于提升自己和团队的工作质效,还能构建身边同事和直接主管对自己的信任。不知你是如何理解“信任”这两个字的,我的理解是“信任就是多一次机会”。换句话说,别人信任我就会多给我一次机会,如果接下来我达成或超出了对方的期待,就还会有下一次,否则这就是最后一次。

别小看多出来的这一次机会,很多事交给不同的人去做差别不会太大,但如果你能让别人第一时间想到你,那就意味着你有更多的锻炼和展示自己实力的机会,工作成果自然也更大,也许你此刻想到了“积跬步致千里”这句话了。如果一个人做事丢三落四,时不时留个小尾巴,让人非常不省心的话,安排机会时,别人第一时间就会排除这个人。

第二个好处是,整个团队的管理成本会下降,你在工作中也会有更多的自主性。为什么工程师走上技术管理岗位后,很多时间被管理工作挤占,没能在技术的精进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呢?因为他所负责团队的个体管理能力弱,他得花大量时间去盯、去补位。当个体管理好自己时,就可以很大程度地减轻技术管理者的管理负担,让他将更多的精力花到有价值的地方。

也许你会想,帮技术管理者减轻管理负担,只是实现了利他而没有利己呀?

当然有。只有当技术管理者的精力用于做有价值的事时,他才有可能带好一个团队,那时你作为团队中的一员,是直接受益者,这是其一。其二,最好的管理是自组织管理,是建立在每一个体良好的管理能力之上的,让个人有更多的自主性去激发自驱力。自主性意味着,你对工作更有掌控感,让自己成为工作的主人,而不是接受工作指令的机器人,这直接影响你的工作幸福感。

第三个好处是,将来你成为技术管理者时更轻松。以终为始想一想,如果哪天你走上了技术管理岗位,你希望团队中的每一个体帮助减轻你的管理负担吗?要知道,在你没有成为技术管理者之前,他们和你一样也是一名工程师,如果你希望自己成为技术管理者之后,他们能帮助减轻你的管理负担,那就意味着,你是工程师时就得认真做好个人的管理工作。还有,当你具备良好的个人管理能力时,成为团队管理者会容易很多,是从0.5到1,而不是从0到1。

你可能又要问了,如果将来不成为技术管理者,那这些好处是不是就享受不到了?不,你已经是一名管理者了。

你已经是管理者了

作为工程师,你是一名知识工作者和专业人员,这个观点应当认可的吧!彼得·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的第一章中说到,“‘管理者’一词,泛指知识工作者、经理人员和专业人员,由于其职位和知识,他们必须在工作中做影响整体绩效和成果的决策。”是的,德鲁克认为,只要知识工作者的工作不是日常事务性且不需要什么技能的,那么他就是和经理人一样的管理者。

我搬出管理大师德鲁克出来,不是想以他的话压你,而是因为他的观点我完全认同,与我的管理实践也吻合。

如果你还不认可自己是一名管理者,最起码你得管理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吧,你是自己的管理者吧?

总结时刻

接下来又到了总结时刻。这一讲的目的是帮助你建立起积极的管理意识,千万不要将技术和管理割裂开,重技术轻管理。当然,更不要将管理技能的学习与未来是否走上技术管理岗位混为一谈。进一步,我们明确了本课程所说的管理是指自我管理和知识管理。

我们探讨了内心为何会抵触管理,以便正视和化解这个负面情绪,为建立正确的管理意识扫除障碍。管理这事,如果将它当作是负担,那就容易让人产生抵触,如果将它当作是提升职业素养的手段,那我们就更容易拥抱它和掌握它。

如果你对管理有了积极的意识,那很好。不过别怪我多疑,我担心你并非真正了解自己和身边的工作环境,从而误以为自己有积极的管理意识。为此,我建议你对照前面所分析出的导致抵触管理的原因,看与自己的经历有什么不同,如果没什么大的不同,我会担心你其实并没有积极的管理意识。

另外,还有一个办法是,观察一下你所在的公司,是如何从技术管理上培养你的直接主管的,你的直接主管在日常工作中,又有哪些做事的方法让你觉得有效、有管理味。如果这些都没有,那可以百分百确定,你所在的公司就没有建立起积极的管理意识。我啰嗦这些,是因为个人成长最大的问题是不知道有问题,从而无法通过问题去调整意识,相应的能力自然就长不出来或者长得太慢

通过这一讲,你知道了每位工程师都是管理者。彼得·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进一步指出,“知识工作者本人必须自己管理自己,自觉地完成任务,自觉地做出贡献,自觉地追求工作效益。”希望他的这句话,有助于你理解做好自身管理的要求是什么。

借助这一讲,你清楚了学好管理将给自己带来的收益。学好管理是为了让自己在日常工作中不给人带去麻烦和意外,小心地管理好自己做出的承诺和他人对自己的预期。当然,学好管理也一定会让自己的工作更自主和更能按部就班,工作质效更高,更具工作幸福感。

最后,我有一个好奇,不知你对技术管理的态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又为什么呢?期待你留言与我分享交流。

我们下一讲见。

精选留言(5)
  • 浅歌随风 👍(5) 💬(1)

    作为管理者往往要“巧立名目”去“争抢资源”,要和其他团队、人虚与委蛇,这是我目前最惧怕的挑战。

    2024-03-28

  • 万里 👍(1) 💬(2)

    感谢老师的分享,那么对于管理,我们该如何具体去学习呢?

    2024-04-04

  • 毛小孩 👍(1) 💬(1)

    感谢老师的分享。犹如醍醐灌顶,我也是很反感管理的,因此工作中碰了不少壁,之前总认为是环境问题。看完老师的讲解,才明白原来是自己一直都抗拒管理知识,片面的认为只有走上管理岗才需要学习管理知识。突然明白: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知。这句话的意义。

    2024-04-02

  • 新生\ 👍(0) 💬(1)

    技术管理是技术的延展

    2024-03-26

  • 程序员俊达 👍(1) 💬(0)

    之前是消极的,觉得做了管理后,管理也管理不好,技术也没有精进。看了前面知道管理者是技术上的水到渠成,也要提前学习写管理知识,对自我进行管理。

    2024-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