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01 导学:探索规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你好,我是李云。这是课程的第一讲,也是基础命题这个模块的导学。

为什么这门课要设计“基础命题”这个模块呢?因为职业发展这个课题,没有人有标准答案,我们都是在探索的路上,所以出发的时候呢,咱就更需要先做一些准备,有一些底层思考。我们需要深刻认识到,职业发展难的地方,也要认识到,之所以老说职业规划,恰恰是因为它的不可规划,有了对这两个问题的深度思考,我们再来看职业发展规律,对规律的认识就会不一样,规律对我们的帮助自然就不同了。

好,这个导学我打算跟你交代清楚这三件事:第一,职业发展难在哪里?第二,职业发展非得规划吗?第三,职业发展规律的好处和局限。这一讲的最后,我还会给你介绍,这个模块将要一起探讨的几个职场规律。

职业发展的难

我们都能体验到职业发展的难,出现这样的状况,我想背后一定有造成难的原因。

一方面,这个课题太大,加上时间跨度又长,跑着跑着难免迷失,走着走着不免彷徨,时而进入低谷让人阴郁,时而又爬上山顶令人气爽。如果不是及时停下脚步回顾与总结,过去了也就过去了,毕竟时间会冲淡一切,想总结时却记不起来了。

另一方面,每一个体和他的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当真要总结点什么时,难免担心太局限,或者总结起来是点状的,很难形成线或面,他人即便知晓了,也不容易结合自己的工作去运用。

探索职业发展这个话题难归难,也正因难所以也一定会有人尝试着突破,我也想成为其中的一员。

职业发展非得规划吗?

怎么突破呢?我们自然会想到职业规划,这个概念也深入人心了。不过我担心你会被这个词误导,以为我们每个人的职业发展是靠规划出来的,是提前想好5年、10年后在职场要成为怎样的人。

回顾自己20多年的职业发展,很惭愧,一路走来,我并没有正经地做过职业规划。参加工作的头十几年,只是一门心思想着要专研技术,那不仅让我充实,还因为能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难题而很有成就感,也因此有了小范围的个人影响力。

2012年时,我写了一篇题为“驾驭你的职场‘布朗运动’”的博客文章,总结了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上的25条感悟,希望对他人有所启发和帮助。是的,那时我就意识到,人的职业发展某种程度上就是布朗运动,我们不知道下一站会是哪儿,也不知道后面将要从事什么行业,更不清楚后面会碰到怎样的老板。将个人的职业发展比作布朗运动,非常适合当下易变、不确定、复杂、模糊(即VUCA,又称“乌卡”)的时代特征。

你可能担心了,不仅不做职业规划,还将职业发展比作是布朗运动,那万一一直在原地打转怎么办?这个担心是有道理的。

写那篇博客文章之前,我在电力行业干了6年,通信行业干了近10年。之后,我跳槽到了阿里巴巴又干了近10年,期间也经历了从技术人到技术管理者的角色转变。再后来是集成电路行业干了一年,角色也变成了高管。除了我在阿里巴巴负责新技术在集团内落地的两年干得特别痛苦,甚至可以说是千疮百孔之外,我的职业发展还是相当顺利的。

不过,那样的顺利首先要感谢时代。作为一名70后,我的职业发展是在整个中国经济快速成长的大背景下进行的。除去这个因素,我一贯采用的发展策略和选择原则,让我有能力踩着时代热门行业的节拍前行。这么看来,不做职业规划的我,也没有在职业发展的布朗运动中停在原地。

还有啊,在阿里巴巴干得特别痛苦的那两年,让我真正体验到,那些看似波折、让人难受的时期,恰恰给我带来了突破性的坚实成长,让我能更好地理解这个商业社会,以及知道自己原来还可以更优秀。既然痛苦还有更大的价值,那我们职业发展的道路上还害怕什么呢?

如果职业发展不是非得规划才行,那么应对这个大且时间跨度长的课题就简单了不少。就我自己的经历,好像踏踏实实过好每一天,坚持成长和长期主义,个人的职业自然会向好的大方向发展。正因为这一点,我的职业发展才不会因为是布朗运动而停留在原地吧。这么看来,职业规划可以理解为选择大方向和做好关键决择就行了。

那如何做到每天踏实又如何坚持呢?

职场规律的好处与局限

要回答好这两个问题,就得先回顾职业发展的第二个困难,也就是如何让我个人的成长经历,对他人有用且好用?

一路走下来,我基于一些现象发现了几个规律,这些规律能很好地解释我自己和身边其他人的职业发展现象。

可能你一听到规律就兴奋了,因为你清楚地知道规律的威力。那职业发展中的规律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我总结了这么五点。

  1. 提前做好心理准备,遇事不慌。规律会揭示职业发展沿途可能碰到的困难和挑战,让我们做好心理准备,避免自己第一次经历时乱了手脚,甚至错将磨砺当磨难。
  2. 提高职业发展的质效。遵循规律意味着避免重复他人的试错与盲从,减少无效努力,也意味着站到他人的肩膀上,更有质量地发展。
  3. 为发展沿途面临的决策提供判定原则,减少犹豫不决。在职业选择和转型时,规律可以作为重要的决策依据,帮助评估不同选择的可能后果,提高决策效率。
  4. 优化时间分配,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事半功倍。当时间分配出现错位时,表面上省时,可最终发现那是透支了未来。
  5. 确保走在可持续发展的大方向上。时代会变,行业会发展,机会会消失,只要遵循规律就能在变化中守住大方向。

不过我得提醒你,规律也有局限性,如果规律本身不完备,那么会让你受限和被蒙蔽,所以在知道了我的规律后,我希望你能保持好奇和怀疑,去完善和修正。千万别忘了,你是自己职业发展的唯一责任人

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一下,那些能帮助我们坚持每天踏实的规律有哪些呢?

那些职场规律

你一定熟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吧?当一个人对自己的职业有兴趣时,自然会沉下心去深耕,也经得起深耕过程的孤独,用每天成长的踏实挤占焦虑。你别说,我发现了“职业发展四部曲”这个规律,表明人的发展是兴趣、热爱、擅长和机会的螺旋上升。这个规律提醒我们,注意寻找、培养并保持自己的职业兴趣,避免走着走着变得迷茫和倦怠。02讲将展开介绍职业发展四部曲。

即便有了职业兴趣做着自己喜欢的事,但那并不能代表做起事来又快又好。做事的质量和效率上不去,那就得花更多的时间扑在工作上,能用于学习与生活的时间自然就少了,长时间这样,就让人无法平衡工作与生活。我发现,很多工程师并没有建立起“专业化”的意识,自觉致力于持续提升工作质效。有了专业化的意识,就可以锚定工作中那些低质效的点制定学习目标,很好地解决学了但用不上、最终影响学习动力的问题。专业化是03讲的主题。

你说每天踏实工作,会不会变成温水煮青蛙呢?咳,完全可能,咱不都一开始很上进,干着干着就喜欢守旧了吗。这不,我发现了一个与“经历密度”相关的规律,帮助你客观评估自己的成长,避免突然有一天发现,与同龄人相比,自己的成长慢了很多却不自知。到04讲时,我再来给你揭开这个规律的面纱。

不知你发现没有,工作与生活是分不开的,不同的生活阶段还影响着个人的职业发展。比如,生儿育女、照顾年迈的长辈,这些都是非常消耗精力的事。还好,我发现了包含黄金期、平缓期、突破期和衰退期四大时期的“职场生命周期”规律,帮助你知晓每个时期的主要挑战和应修炼的内容,避免走着走着发现前面的功课落下了,而进入窘境。走技术线还是技术管理线,是每位工程师都会面临的选择,05讲介绍职场生命周期时,我们再来讨论。

大部分人的职业生涯,都会经历几次跳槽,跳槽可以说隐含了个人职业发展的重大选择。面对那些选择,如何看待眼前的起心动念,以及面向未来的未雨绸缪,我给出了自己的判定方法和选择原则,这些内容是到06讲我会为你带来的。

除了这些规律,基于我的技术管理经验,我还发现了团队效能方面的规律。这门课职业发展模块的内容,正是基于这个规律去设计的。换句话说,这门课不仅帮助你成为专业的工程师,还能让你更平滑地成为技术专家或技术管理者。另外,我还发现了自我发展方面的规律,你可能猜到了,这门课的自我发展模块的内容正是基于这个规律去设计的。

总结时刻

现在,我们到了总结时刻。这一讲我们讨论了,为什么职业发展这个课题常常谈,却鲜有做深度探索的学习资源。职业发展是一个宏大且时间跨度长的课题,如果没有清晰的思路,很容易走着走着就不知到哪了。

“职业规划”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词,但实际上,个人的职业发展某种程度就是一个布朗运动,不是规划而是选择出来的。与职业规划所不同的是,我倡导个人应基于职场规律去发展。职场规律的背后是方法论,方法论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让我们可以发挥集体的智慧,对其不足不断完善,并实现一代代人的传承。

在如今的乌卡时代,基于一定的职场规律去发展更好,因为模糊的正确好于精确的不正确,避免为了精确而带来的精力浪费。无论环境怎么变,沿着职场规律去发展,大方向上一定能确保职业可持续发展。你发现了吗?职业可持续发展的背后,是人的持续成长

最后,我想请你思考,你有发现什么职场规律吗?期待你留言与我分享交流。

我们下一讲见。

精选留言(2)
  • 6点无痛早起学习的和尚 👍(1) 💬(0)

    hhh,我是从后面选了几节课点进去看,然后再按照顺序来看,每个章节都比较独立可以看

    2024-05-15

  • 新生\ 👍(0) 💬(0)

    模糊的正确强于精确的不正确 我保留意见

    2024-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