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结束语 艺术之旅,没有终点

你好!我是罗桂霞。

今天,我们这场短暂的艺术之旅就到终点站了。虽然一路上我们欢声笑语、高歌猛进,但是天下无不散的宴席,我们最终还是来到了结束语,感觉时间飞逝,意犹未尽。非常感谢你这一路的追随,让我同你一起在艺术探索中成长。

还记得我们说过为什么这门课叫作“如何看懂一幅画”吗?因为“一幅画”可以是一幅画,也可以是一个世界。在看不懂和看懂之间,有你对艺术知识的了解,还有你对艺术的态度、对生活的态度和对世界的态度。现在,你对这件事是不是有了更深的体会?

你还记得吗?我们通过九个大维度、三位艺术家、五个拓展点,以不同的视角,也以不同的模式打开了《如何看懂一幅画》这个专栏的每一讲。每一讲我们所看到的一幅幅作品,都让我们见到了、体会了其背后的大世界和小时代、大人物和小感情。

唤醒审美意识

我们这个专栏讲了不少理论性的、知识性的东西,也讲了很多宗教和神学的典故、有意思的故事以及许许多多有趣的人。浅层次的目的是想让你了解艺术家、看懂一幅具体的画。

但是,深层次的目的是希望你在欣赏画的过程中提高与培养你的艺术修养,让你在潜意识里有对比和比较的概念,让你的眼界变高,有独立的思考能力,而非是随大流。

只要你有了这个意识,之后你就能主动地去留意、去注意很多东西,慢慢地就会积少成多,形成一种审美修养。大到艺术品的好与坏,小到生活中的小细节,你都会游刃有余。比如说,选礼物是买爆款、网上推荐的,还是去提前留意对方的喜好,根据自己的审美送出一份心意。

其实,很多事情结果的不同,其区别就在于:有与没有(审美意识)之间。

不过,很公平的是,每个人的审美意识都不是与生俱来的,都是需要培养的。可是,培养的前提就是我们得先知道我们应该培养意识。我还记得我刚来意大利的时候,我出国只带了三套运动衣。不管是上课、放学还是参加活动,我来来回回就是那三套。

但是后来我出入的场合越来越多,参加的活动越来越多,我留意到身边很多人的打扮都会根据场合的不同而改变,慢慢我也开始购置不同的衣服。

比如,出席晚宴的是比较正式点的连衣裙;普通聚会是比较轻松点的小裙子;野餐以休闲装为主;参加酒会或听歌剧都是很正式的礼服,首饰要佩戴得隆重一些,妆容也得大方和干净。

后来我发现,这种习惯既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我自己的尊重,不会让大家徒增尴尬,也不会让我显得那么突兀。所以从那以后,我就格外注意自己的仪态,并非是那种只穿大牌的攀比,我选择衣服的标准就是得体与合身

我得当的打扮也让我在各种场合收获了很多赞赏和朋友,我的朋友有王族后裔、教皇的孙女、伯爵、大贵族和许多公主,都是因为他们觉得我是一个得体有趣的人。

得体是因为我在每个场合的着装打扮都没有让我显得很古怪,或者很不合规矩,他们自然就对我有了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而有趣这点则和我们这个专栏密切相关,那就是因为我很懂艺术

在国外社交时,大家一般会探讨的话题就是天气、政治和艺术。一般天气与政治都是普通社交会用到的,再高端一点的社交一定离不开艺术,因为这是他们的一个社交标准。

在一个圈子里,大家都会相互攀谈最近看过的展览或者收藏的作品,以此来划分一个人的思想高度,一般真正的贵族都是大的收藏家。所以,艺术话题可以作为能进入到他们圈内部的一个钥匙,我一般会在和他们聚会的前夕画很多新作品,因为有时候吃一顿饭就能卖很多画!

所以,你们学的这些看似没用的“如何看懂一幅画”知识,不仅会让你在进博物馆时不再尴尬,还会让你有目的地去唤醒审美意识,让你在一些高端场合不会成为话题终结者。

从点滴改变开始

学完这个专栏,不知道你是否开始留意身边的小细节了呢?看到某个设计会不会不自觉地开始分析构图或用色?在做设计的时候有没有用上互补色或者对比色?

有没有开始反思家里的布局颜色该怎样搭配?是不是已经开始注意着衣的配色?在看电影时有没有考虑电影情节为什么这样安排?是不是有点后悔没有好好欣赏之前去过的博物馆里的作品?

也许,你自己都没有发现你的改变,但是改变却实实在在地发生了。

是的,审美这个东西就是潜移默化的,是不断积累的。我们常说生活需要仪式感,如果所谓的仪式感只是拍照时有仪式感,周围的生活却是一团糟的话,这种生活不叫优雅,也不叫有仪式感。

这种所谓的仪式感只是一种形式,真正的优雅一定是由内而外的。

这个专栏的每一讲、每一幅画、甚至每一个句子,我都希望能成为你优雅人生的开始,成为你精致人生的基石,让你今后有意识地去享受美的东西、去留意未曾关注的感动、去细细品味经典、去追求生活品质、去注重一切内在。

我感恩我的父母给了我这个机会,让曾经那个懵懂的我来到了意大利,在这个随处都是经典的国度学习艺术。这里的每个街角都是大师的手笔,数不清的教堂、看不完的雕塑、品不完的壁画。

我更高兴的是我们能在极客时间这个平台相遇,可以让我把这美好的事情与你分享。我特别开心的是,直接和我分享的人群是一批可爱的IT工程师、程序员和理工男。

世人觉得你们无趣、没情商、死板,理性过头,实际上,你们认真、严谨、有逻辑且很可爱,只不过你们少了一把感性的钥匙,可能是因为你们一直没有机会接触油画、接触艺术、接触审美。

希望这个专栏恰到好处地给你提供了这个机会,让你在学习的时候多了一个了解社会另一面的窗口,给你的生活多了一种选择性,让你在严谨、认真和符合逻辑的情况下变得更有仪式感、更有情趣、更优雅。

我就是第一个受益者。众所周知,我的男朋友是一位IT工程师,我一直很感恩能遇到这么优秀严谨的他。他在遇到我之后的改变也很大,情商明显有所提高(虽然是求生欲迫使的),思维也比之前活跃了,而且还注意穿搭了,特别的不容易啊!我真的觉得我们俩超级搭配。

同时,我也希望理工科的小伙伴们都能找到一个学艺术的男朋友或者女朋友。

艺术之旅,没有终点

在此,我们就要说分开了,有些不舍。每次看到留言区里认真的留言,我都会特别的感动,我看到了很多人丰富的情感和不一样的见解,而且我会从每个人的新视角收获很多新东西。

艺术也是一门严谨的学问,但是感情的确是一匹脱缰的野马。美好的日子总是很短暂,不过我希望你可以温故知新,把每一讲不懂的地方,或者特别想知道的地方留言给我,我们加餐见。

在最后要结束的时候,我想特别感谢一下负责我的专栏的编辑洋洋,是她的认真整理才让你们看到了一篇篇结构清晰的文章。因为有时差,洋洋经常陪我改文章改到深夜甚至是凌晨,洋洋辛苦了。在这里,我也感谢所有幕后为专栏上线的IT工程师们。

还有每一个看到这里,也许我在现实生活中并不认识的你。

就是这样,没有所谓的偶然,能通过专栏和你相识也算是我们的缘分。不管缘深缘浅,我们都一起走到了最后,希望你能把这个专栏分享给下一个有缘人。

今天只是专栏的结束,但却是你的开始。因为,我们每个人的艺术之旅,都没有终点。

再见!

《如何看懂一幅画》课程结束了,这里有一份毕业问卷,题目不多,希望你能花两分钟填一下。十分期待能听到你说一说,你对这个课程的想法和建议。

精选留言(15)
  • escray 👍(6) 💬(1)

    结束的时候感觉有点意犹未尽,如果能再多讲几个画家,多看几幅画就好了。 现在的小朋友条件要好很多,有各种的课内外艺术班,也有老师带着看展览。从我个人经历来说,几乎没有接受过美育——学校的图画课很难算美育,而且好像中学之后就没有了,或者是大家都不重视。 这个专栏为我打开了一扇门,很难想象,在极客时间会有这样的人文课程,并且被安利了好几本书和影视作品,还在其他平台发现各种艺术欣赏专栏。 以后可能也未必能够持续“看画”,但应该是埋下了一粒种子,未来可期。 感谢老师的专栏,也感谢老师的回复。

    2020-09-09

  • 长发姑娘 👍(4) 💬(1)

    时谢谢老师一路的陪伴,经历一个多月,每周追着更新,现在来到了终点。祝贺自己又学完了一门课程,但是还是很舍不得老师,在这门课的学习过程中真的影响到了我,让我的思想认知有了改变。以往对于绘画和构图的知识了解的太少,看见觉得好的东西却怎么也说不出来哪里好,不能发现一些隐藏起来的美。这门课虽然讲的是油画,但是从油画的一些知识类比到其他的领域是一样的,大到电影制作、摄影,小到服饰穿搭,其实它们之间都是有共同性的。 课程虽然已经学完,艺术修养之旅才刚刚起步,感谢老师为我打开了新的大门,往后还有更广阔的天地等着我去探索和发现。感谢老师!

    2020-09-09

  • Bug? Feature! 👍(2) 💬(1)

    意犹未尽,希望老师能出第二门课,出了马上买哈哈

    2020-10-25

  • 小昭 👍(1) 💬(1)

    我一直都不是个能坚持做一件事的人。这门课其实很早就买了,然而跟着上了几节课后就断掉了,而我现在已经想不起来当时因为什么而没有继续学习下去。 然而这次我“坚持”下来了。 强迫自己看完每篇文章要留言,哪怕不会分析作品,也要写一点点自己的感想。这样才算真的看完。 但是现在结束了,我也忘记了前面了内容(惭愧……) 我会复习的~ 期待老师的新课!下次我一定跟着进度走~为了下次“见面”,我也会有意识的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的~ 感谢老师~希望新年能“见面”呀~~(对,我就是在催课哈哈哈) 作为一个已经完结了半年的课程,我的每一条留言都被老师回复,我真的很感动! (罗里吧嗦说了一些没有逻辑的话,老师见谅……)

    2021-02-28

  • Shirley🌙 👍(1) 💬(1)

    还是感觉意犹未尽,老师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帮我们打开了一扇艺术之门,唤醒了我们的审美意识,大到一件艺术品,小到生活的点点滴滴,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让我可以更好的欣赏和体会,充实了我的人生和感受,真的谢谢老师,希望能一直追随您的脚步,不断学习,体悟艺术

    2020-09-14

  • 牺牲 👍(1) 💬(3)

    我现在看微博能看到毕加索的抽象牛,能抖音能看到拉斐尔的《雅典学院》,我能认出他们来了,能对上号了。 我还整理了课程中出现的大部分画家的基本信息,了解他们是哪个时期的,跟随时代变迁,画风从古典到印象,再到现代的改变。https://shimo.im/sheets/3J9phyWDGJVkD9rJ/MODOC/ 《画家》 课程看完肯定是需要再回头复读的,现在只是打开了一扇门,门内的世界需要自己去慢慢探索咯。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祝一切顺遂。

    2020-09-09

  • 罗亭 👍(1) 💬(1)

    感激相遇,这门课我会不时温习的,期望他日再相逢。

    2020-09-09

  • qinsi 👍(1) 💬(1)

    诺兰的新片《信条》里,戈雅的素描《猎鹰者》既是串联剧情的道具,画面内容也简要概括了剧情。因为上了这门课才特地留意了下。

    2020-09-09

  • 两行法桐 👍(1) 💬(1)

    生活需要有仪式感,而且这种所谓的仪式感只是一种形式,真正的优雅一定是由内而外的。 赞赞赞👍

    2020-09-09

  • reverse 👍(1) 💬(2)

    从柏拉图智者时代到如今AI技术盛行,大众娱乐的方式和途径被资本家使用"糖衣炮弹"伪装并通过潜意识深深影响着我们每个人。 而历史上的艺术家们往往却往往拥有一双看破尘埃的眼镜,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诉说他们的故事,自己的感情,对国家的热爱,哪怕这曙光不在眼前,哪怕身陷囹圄。 那镌刻着动人的故事的壁画,大到祖国的山河壮丽风景,小到小桥流水人家,翩翩白鹭夕晖下,一抹残云迎手弄。处处是画,你在看画,而我看你的瞬间,你所观景就是一幅画。。。

    2020-09-09

  • aprilcoolgirl 👍(0) 💬(1)

    极客时间是怎么找到你这个宝藏老师的

    2022-04-29

  • Geek_216fd5 👍(0) 💬(1)

    意犹未尽,期待再见

    2022-01-06

  • yan 👍(0) 💬(1)

    第280位学完的~打个卡

    2022-01-06

  • Untitled 👍(0) 💬(1)

    谢谢老师,这门课真的很赞很赞

    2020-10-30

  • 👍(0) 💬(1)

    感谢老师在艺术的殿堂给我打开了一扇小窗,让我有机会去一探这世界上的艺术归藏,有方法去感受艺术家的心灵冥想

    2020-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