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每个人都能学会:5 分钟克服拖延症的方法
学习是有方法的,按照正确的方法练习,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学霸。
大家好,我是冷冷。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3种克服拖延症的方法。
01
先说第一个,叫做“5分钟起步法”,它是加拿大卡尔顿大学拖延心理学研究小组的研究成果。
一般来说,我们在做事情之前,总是希望找到充分的理由和动力,说服自己去做。我们会觉得,“说服”是绕不过去的一步,不然没法开始。但是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这个思路经常失败,很多时候我们找不到充足的动力,即使找到了,也很难转化为行动。
为什么呢?因为,在想的层面,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真正让你累的,是你想一件事的时间,比你真正做这件事的时间多,而且是多得多。大多数障碍,都是你自己给自己设置的,它们可以存在,也可以不存在。
真正能够影响行动的,是行动本身。不是说等我想做了,我才能去做;而是我先开始做,我就会进入想做的状态。
那“5分钟起步法”具体该怎么做呢?
开始做一件事的时候,先给自己5分钟的起步时间,比如先开始读一页书,或者背10个单词,别计较效率。你心里可能会觉得百般抗拒,但是没有关系,这是很正常的表现,完全不用责怪自己。
很多人在开始的阶段,会因为难以投入而放弃,想着要不先玩会儿游戏吧,或者上会儿网吧。其实,只要你坚持下去,告诉自己“就5分钟,熬过这5分钟就好了”,很快就可以进入学习的状态。
我打一颗栗子,大家就明白了。电脑开机、汽车发动,还有骑自行车,在刚开始的时候,是不是都要花很多力气呀,但是,启动之后呢,就很顺畅了。所以,你要做的,是接受自己刚开始那5分钟的烦躁和抗拒,继续做该做的事情,之后就好了。
我有一个读者,在2017年12月11日给我发消息,说自己接触了5分钟起步法之后,在考研复习中,每当打开书看不进去,就告诉自己“熬过这5分钟就好,5分钟,就5分钟!”事实证明真的很有用,而且他越来越喜欢那种沉浸在学习里的感觉。他说:“我想这个方法会让我受益终身。”
2018年2月3日,考研初试成绩出来,这个读者又给我发了消息:
冷冷,我考研成绩出来了,还不错,380+。我就是之前感谢你“5分钟起步法”的那个人,今儿得再感谢你一遍。当初要是没接触到你这个方法,我考研也许就坚持不下去了,也不可能考到如今的分数。
打这颗栗子,是想告诉大家,“5分钟起步法”听起来简单,但非常有用。另外,如果你在做事的过程中,还有想中止的时刻,记得重新使用“5分钟起步法”。
02
我们接着说第二个克服拖延症的有效方法。
大家回想一下自己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当你的进度完全跟得上之前的计划,甚至略有超出预期的时候,你会更有动力去完成每天的任务。
是这样没错吧?相反,越是时间紧迫,越会不想做。
打颗栗子,我写文章的时候,如果没有存稿,需要当天现写现发,即使时间是够用的,但一想到要匆匆忙忙赶稿,我就特别抗拒。而如果手里有两篇存稿,即使暂时用不到第三篇,我也会特别愿意立刻开始写。因为,我稍微走在了计划的前面,所以,一点儿都不会想拖延。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觉,大家应该都有切身体会。《拖延心理学》对此有很好的分析:当有某件事我们必须做,某些规则必须遵守时,我们会产生逆反心理。拖延,是我们对这种被掌控的状态,作出的反抗。
所以,要想克服拖延症,我的另一个建议是,稍微走在计划前面,给自己留下偷懒的资格和空间,当你相对拥有不做事的权利的时候,你才会更愿意追求主动做事。
讲一个与此相关的小故事。
一家洗车店推出积分会员卡促销活动,顾客每洗一次车,就可以在卡片上盖一个章,集满8个章就能免费洗车一次。第一组顾客拿到的是空白的积分卡,需要从零开始集齐8个章;第二组顾客拿到的是已经盖好两个章的积分卡,需要集10个章,也就是说,只需集齐剩余的8个章,就能享受一次免费洗车服务。
有什么差别吗?看起来没有差别,两组顾客要达成的“目标”一模一样:购买洗车服务满8次,兑换免费洗车服务一次。但两组顾客的心态却大为不同:一种是从起点开始,另一种则是已经抢跑了20%的路程。几个月后,从零开始的顾客,只有19%换得免费洗车服务,预先盖了两个章的顾客,则有34%达成目标。而且后者花费的时间更短。(《瞬变:让改变轻松起来的9个方法》)
如前文所说,稍微走在计划前面一丢丢,会激发出你立刻行动的执行力。
但是,有一点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别用过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比如说,如果你每天写1000字就可以完成任务,可以在一开始的时候,每天多写100字,之后会进入很舒服的主动去写的状态。但千万别要求自己每天多写300字甚至500字,因为这会给你带来很大的压力,本意是想克服拖延,结果却会造成更严重的拖延。
03
接下来我们说第三个方法,叫做替代拖延法。
有段时间我特别忙,有很多任务要完成,包括重新梳理课程稿、做短视频、写文章等等。每一个任务都很难,极度消耗脑力。但在这种情况下,跟从前相比,我反而做了更多的事情,拥有更高的效率和更轻松的心情。
从前我是怎样的呢?那会儿我每天的任务,只有写文章比较难,但我时不时地会有拖延心理,会去看书,或者学点其它的东西,写文章方面的产出并不多。
自从我要求自己重新梳理课程稿,我发现,其实每一篇都需要我重写。而且,课程稿的字数比文章多很多,逻辑也要更严谨,比写文章难多了。于是,这个时候,写文章对我来说,变成了一件简单的事情。写课程稿卡壳的时候,我会忍不住想:天呢,让我去写文章吧。
我也的确是这么做的,课程稿写累了,就去写平时的文章。和之前的状态不同,我一点都不觉得困难和排斥了。效率变得很高,心理斗争也几乎没有了。我享受这种“降维打击”的感觉,只觉得写文章像是在休息和放松。
那么,我是如何解决对课程稿的畏难心理的呢?是这样,我不是要做短视频嘛,当我实在不想写课程稿的时候,我就去试着剪辑短视频。然后我会觉得烦躁:为什么同样是内容表达,视频会这么麻烦啊?还是文字好,课程稿真好写,我要去写课程稿了!
大家明白了没有?这就是我发现的解决拖延症的新思路。如果有一个更难的任务需要完成,我们就非常极其愿意去做相对简单的任务了。我们可以利用这种心理,在拖延艰难任务的过程中,把容易的任务迅速解决掉,并且极度舒适,只觉得自己占了便宜,偷了懒。
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啥?语文课代表冷冷的例行总结来了:
“克服拖延症”,有3个好用的方法。
第一个叫做“5分钟起步法”,开始做一件事的时候,先给自己5分钟的起步时间,比如先开始读一页书,或者背10个单词,别计较效率。接受自己刚开始那5分钟的烦躁和抗拒,继续做该做的事情,之后就好了。
因为,真正能够影响行动的,是行动本身。不是说等我想做了,我才能去做;而是我先开始做,我就会进入想做的状态。
第二个建议是稍微走在计划前面,给自己留下偷懒的资格和空间,当你相对拥有不做事的权利的时候,你才会更愿意追求主动做事。
第三个是替代拖延法,如果有一个更难的任务需要完成,我们就非常极其愿意去做相对简单的任务了。我们可以利用这种心理,在拖延艰难任务的过程中,把容易的任务迅速解决掉。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我是冷冷,祝你今天吃饱,我们下节课再见。
- 🚀一飛衝天 👍(12) 💬(1)
聽完全部課程,再回來讀一次,發現人們對”自由“的渴望,是如此強烈。 任何規範,架構,讓人產生潛在的壓力。 而五分鐘起步法,給予了一種自由,而執行時間雖短,但提供了一種慣性的動能,可以使得學習延續,輔以小目標達成成就感的正回饋,一路上看見自己的提升。 近幾年,不斷聽到財富自由一詞,個人體會其實不是追求財富自由,而是追求時間自由。 然而我們都應該對”時間“有更好的心態,小至於每天的學習,實則是一生面對新事物的心態。 資訊只會更多更雜,若用[規範]、[目標]一直束縛自己,只會焦慮感更重。 而如何從容面對未知,內在的昇華,腳踩的穩,走的更遠。
2021-07-30 - manx00 👍(2) 💬(2)
个人总结: 拖延是我们对规则的逆反心理,克服它需要先行动起来 正在影响行动的是行动本身,所以先用5分钟行动起来,才会进入想做事的状态 做事的时候稍微超出预期,给自己留下偷懒的资格和空间,才会更愿意去追求主动做事 当需要完成更难的任务的时候,更愿意去做相对简单的任务,这样可以迅速将容易的任务解决掉 这篇完全是技巧方面的内容了,不过很有效。 还有个问题:解决了容易的任务,艰难的任务怎么办?
2021-07-15 - 天然 👍(37) 💬(0)
如何克服拖延症? 1. 5分钟起步法:先做5分钟,找找状态,根据惯性定律,改变状态往往是最难的,但维持状态却是相对简单的 2. 领先2天法:先完成计划的后2天任务,给自己预留2天的机动时间,如有偷懒,也可接受,不至于一日崩盘 3. 更难威胁法:如果不去做这个简单的任务,就去做那个更难的任务,有此威胁,易事不拖
2021-06-19 - Hobby 👍(12) 💬(0)
1. 和“5 分钟起步法”相搭配的可以是“固定场景”方法,理论就是把一个固定场景/地点安排给工作或学习,此场景不做别的事情(比如看手机,刷微信等) 2. 和“走在计划前”相搭配的可以是,把计划订得宽松些,但是执行的快些,比如每天计划学习1节极客时间的课程,但是实际上学习2到3节,这会让我信心和成就感满满。 3. 对于“拖延替代法”,可以每天把最难的事情先做,这样成就感很高,做其他简单的事情更顺手,比如先把核心代码和高技巧的代码在早上写完。然后去参加别的技术讨论会议,会感觉能信手拈来。
2021-06-30 - 磉盘 👍(6) 💬(0)
拖延是一个心理问题,是喜好和厌恶的释然。喜欢的事不要催,不喜欢的催了也没用,一切对抗拖延症的方法都是欺骗大脑完成的。
2021-06-22 - Better me 👍(5) 💬(0)
开始5分钟 超前1点点 调整更困难 克服拖延的本质还是让自己行动起来,做的轻松
2021-07-19 - Lingo 👍(2) 💬(0)
克服拖延的三个方法: 1. 5分钟起步法(先干起来再说喜不喜欢、高不高效) 2. 保持领先目标(《微习惯》) 2.1 降低目标(不要有心理压力,防止逆反) 2.2 领先目标(保持成就感) 3. 萝卜加大棒(不想吃萝卜?那就吃大棒吧!嗯,还是萝卜香)
2022-10-18 - 信仰年轻 👍(2) 💬(1)
我往往是比如上午下午学习了,晚上就happy玩,第二天就感到内疚,晚上继续学习特别抗拒,,特别的抗拒,但从来没有尝试过“5分钟起步法”,也许5分钟起步法有好处。
2021-07-10 - w0807m 👍(1) 💬(0)
做一件事,最重要是立即开始去做,其次重要的是坚持去做5分钟
2021-07-18 - 上杉夏香 👍(0) 💬(0)
* 什么是拖延 当我们不得不做某些事、不得不做按照预期完成某些事,我们就会产生逆反心理,拖延就是这种逆反心理的产物。 * 如何应对拖延 大致可以分成延期前、延期中 1.延期前:稍微提前于计划 当我们感到更自由时,更能掌控自己的时间的时候,我们更乐意做事。 比如,当我完成了给自己制定的每日任务时,我可能会更乐意马上着手明天的任务,诸如此类 2.延期中:5分钟起步法 当我们做一件事的时候,常常是想着我们要有充足的理由,说服自己开始动手。往往在说服自己的过程中,会失败,继而拖延,沮丧,拖延加重 我们上来就做,不要老想着说服自己,就是干!可能开始非常抗拒,但是心底默念,坚持五分钟,五分钟就好了。 比如看一本书,但当时非常没有心思,这个时候,不要考虑效率低下,默念我就坚持五分钟,五分钟后,很大可能就真的沉浸其中了。 2.延期中:替代拖延法 做更难的事,然后觉得其他事情更简单,那么此时做其他事的时候会更畅快,没有犯怵的感觉。 我们利用这种心理,欺骗自己的大脑🧠,在拖延艰难任务的过程中,把容易得任务迅速解决掉。
2024-06-28 - 铭源 👍(0) 💬(0)
五分钟替代法、提前量法、替代法
2023-10-27 - 事已至此开始撤退 👍(0) 💬(0)
这章非常实用,赞
2023-03-31 - lol 👍(0) 💬(0)
1. 5分钟起步法(接收自己的烦躁,进入状态) 2. 走在计划前面(有不做事的权利,更愿意做事) 3. 替代拖延法 (对比更难的任务,解决容易的,获得快感)
2022-03-14 - 乐天 👍(0) 💬(0)
解决拖延症的三个办法: 1.五分钟起步法,先开始五分钟; 2.提前计划一点点; 3.替代拖延法,拿一个更难的任务对比。
2022-02-25 - Geek_d304c0 👍(0) 💬(0)
先去开始,逼自己起步,之后只需要花费少量精力去维持住这个状态。最重要的是,在开始之前不要想太多,不要过度消耗心力。
202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