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导学:你应该掌握哪些学习方法?
你好,我是华仔。
从今天开始,我们进入到课程的第三部分,学习方法。
我相信绝大部分人都是愿意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但是在你学习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在之前的课程中,就有同学提出了非常典型的问题:
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感受:光是上班累得要死,还要陪对象吃饭逛街看电影,或者送孩子去上培训班,根本就没什么时间学习;等到哪天好不容易有点空余时间,又因为没有计划,只能随便找本书或者上网水水论坛看看;就算知道要针对某个技能专门提升一下,也不知道怎么学才能达到精通水平;过段时间回头一看,前几周学的东西又忘得差不多了;跟别人交流一下子就暴露了水平……
其实你遇到的这些学习相关的困难,我在过去的职业生涯中也都遇到过。为此,我看了很多书来学习各种学习技巧,同时我自己也尝试总结了一些更加适合互联网行业的学习技巧。经过多年的实践检验和筛选,我逐步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学习方法。
现在,我就把这一套方法分享给你,让你能够用最少的时间实现最好的学习效果。
指导原则和关键问题
我认为一套系统的学习方法,既需要一个统领全局的宏观指导原则,让人能够一目了然地理解它的核心内容,同时也要能够回答以下四个关键问题:
- 时间从哪里来?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再好的理论也只是纸上谈兵。
- 学什么?找到正确的学习方向,明确了学习的目标,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 怎么学?不同的学习目的应该有不同的学习方法,保证学习的投入产出比。
- 怎么保证学习效果?如何解决“学了用不上,学了就忘”两个常见影响学习效果的问题。
按照这个思路,我将这套学习方法的大纲整理如下,方便你了解。
接下来,我逐个简要介绍一下。
简介
指导原则:10000小时定律
总的指导原则是10000小时定律,它是一个很出名的用于专业领域提升的理论,有大量的相关资料可以参考(例如《异类》《1万小时天才理论》等),其核心思想是如果你想要在专业领域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必须投入足够的时间。
找时间:海绵学习法
10000小时可不短,相当于平均每天3小时,持续10年时间。我们平时光是工作就已经“累成狗”了,可能还有家人需要照顾,怎么才能找到自己的10000小时呢?这就要靠海绵学习法了。
海绵学习法是我原创的一个时间管理方法,它可以让你轻松地挤出时间,既不会对工作、家庭和娱乐有明显的影响,又能够兼顾学习。
学什么:三段分解法
有了时间之后,我们要学什么呢?怎么才能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呢?如何制定可行的学习计划并能够真正落地呢?这就要靠三段分解法了。
三段分解法是我原创的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的方法,它基于职业等级体系,将10000小时逐级分解,最终落实到可以实施的各项学习行动。
怎么学:链式&环式&比较学习法
确定目标和计划后,我们具体要怎么提升技术能力呢?在职级详解部分你已经了解到,技术能力可以拆解成三个维度,技术深度、技术宽度和技术广度。我在第9讲解释过这三个维度的区别。
针对技术能力的不同维度,我原创了3个不同的学习方法:
- 链式学习法适合提升技术深度,通过自顶向下逐步深入的方式,将关联技术逐一掌握。
- 比较学习法适合提升技术宽度,通过比较相似的知识或者技能,全面掌握单个领域的技术。
- 环式学习法适合提升技术广度,通过学习业务闭环流程中相关技术,全面掌握多个领域的技术。
保证效果:Play学习法、Teach学习法
就算用对了方法,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还是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困难,这些困难会导致我们学习效果不好。
第一个常见困难是,如果平时不学,真正要用的时候又来不及临时学;但如果平时学了,可能要等很久才能在工作找到的实践机会,到时候技术可能都生疏了。
第二个常见的困难是,学完之后感觉学得不深,跟别人讨论的时候,或者在晋升答辩环节被问到的时候,就发现很多东西明明学过,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针对这两个常见影响学习效果的问题,我通过学习和实践,归纳提炼出如下两种学习方法:
- Play学习法可以用来解决工作中暂时没有实践机会的问题,学以致“玩”,通过“玩耍”的方式来应用。
- Teach学习法可以用来解决学得不深的问题,教学相长,通过“教学”的方式来加深理解。
组合使用
最后,我还想补充一点,这些学习方法是相辅相成的,你可以根据你当前的级别和实际工作内容,把它们组合起来使用,具体的方式如下:
第一步,无论你当前是什么级别,先用“三段分解法”来规划你的学习目标和计划。
第二步,使用“海绵学习法”来找到你可以用于学习的时间。
第三步,根据学习目标采取相应的学习方法。
- 如果你是Java后端P5/P6/P7级别,你的技术提升以技术深度为主,你可以采取“链式学习法”来学习MySQL以提升技术深度;
- 如果你是P7/P8级别,除了技术深度外,还需要提升技术宽度,你可以采取“比较学习法”来学习PostgreSQL、MongoDB和Elasticsearch等存储系统;
- 如果你是P8/P9级别,你可以采用“环式学习法”来学习跨领域的技能,比如学习vue、小程序和人工智能等业务闭环流程涉及的技术领域。
当然,并不是说每个级别都只能用指定的学习方法,例如Java后端P6/P7的技术人员一样可以使用“环式学习法”从整体上概要地了解前端的基本原理。
第四步,采用“Play & Teach学习法”来加强效果。
小结
现在,我们总结一下这一讲的重点内容:
- 一套系统的学习方法,既需要一个总的指导原则,也需要回答4个关键问题:时间从哪里来?学什么?怎么学?怎么保证效果?
- 在我总结的这套学习方法中,10000小时定律提供了指导原则;海绵学习法解决了时间从哪里来的问题;三段分解法解决了学什么的问题;链式、环式和比较学习法解决了怎么学的问题,Play和Teach学习法解决了怎么保证学习效果的问题。
- 学习方法是相辅相成的,你需要基于当前的级别和工作内容,把多个方法组合起来使用。
思考题
这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留一道课后思考题给你吧。你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或者困惑是什么?你尝试了什么解决方法呢,效果怎么样?
欢迎你把答案写到留言区,和我一起讨论。相信经过深度思考的回答,也会让你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 吴大山 👍(64) 💬(4)
我自己在持续学习过程中总结了一套学习方法:http://wudashan.com/2020/03/29/Learning-Method/,主要是将学习内容拆细,学习过程拆细。
2021-01-06 - 周平 👍(14) 💬(2)
困难1:学习时间不够,杂事多。 解决: 1)挤时间,有时间就学一会儿。 2)固定一个时间段学某一个知识点。 比如,早上就是极客时间。 晚上是SLAM相关知识。 中午就是孩子教育相关的。 然后,到了那个时间点,自然就想学那个知识点了。能有利于长期坚持下去。别随意切知识点,切来切去,哪个知识点也没有坚持学下去。 困难2:学习方向不对,学了很多没用的。有用的却忽略掉了。 解决: 1. 进行业社群,看人家聊什么,有什么文章,有什么书籍推荐。 找一个切入点,生往里切。 一个切入点切不进去,再找别的切入点,反正总能找到一个。然后,慢慢的就有点感觉了。 2. B站很不错,有很多学习资料。找到切入点以后,去B站找找,往往能找到这个切入点上,更系统的公开课。能系统的学习一下。
2021-01-05 - 金鹏 👍(11) 💬(3)
高手都有自己的方法
2021-01-04 - 阎晓静 👍(9) 💬(1)
从业务出发学习相关的技术,学以致用,不要好高骛远,东一榔捶,西一棒头,技术无关联,忘了学,学了忘,收益会很低。
2021-04-14 - 起而行 👍(8) 💬(1)
找时间:养成了习惯,在通勤时看极客时间, 学什么:工作中遇到的薄弱技术点 > 前端基础vue、react、js > 前端训练营 怎么学:深度,在聚会时讲给同行听,通过提问来确认理解深度 高效学:之前没有评估过学习的效率和效果,这块需要加强 你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或者困惑是什么?你尝试了什么解决方法呢,效果怎么样? 最大困难就是无法评估学习的效果,比如vue学习到什么程度算ok。解决办法1.是通过讲给别人听,通过提问来发现自己的盲区 2.做大厂面试题,以练反哺学
2021-03-28 - 秋天 👍(6) 💬(1)
平时工作中有用到es、shiro、eureka、springcloud、但是没有深入的去学习,还有感觉自己的一些技术基础不是很牢固,还有分布式一些常用的架构,学的时候迷茫,看这个书看一半,就看那个书,而且上面列举的技术栈,只在项目中作为配套使用,不是作为核心,需要深入的话 又没地方深入使用或者调优或者二次开发等
2021-01-04 - 受超凡 👍(4) 💬(1)
平时工作中会坚持看书学习,书看完以后还会整体上过一遍做一下笔记,有机会还会在公司内部进行分享,但是书谅解的深度问题一般在工作中用不到,只是一些表面的知识
2021-07-15 - 骏 👍(4) 💬(2)
买了很多书,桌子上,书架上,床上都有,但是因为不聚焦,每次都只看了前面很少。我自己总结应该是因为没有系统地学习,之所以不系统学习是因为没有技术规划,严格来说也不知道自己想走哪条技术栈,觉得前端容易走到头,升职不容易,想跳后端,但是跳又觉得沉没成本太大,犹豫中时间蹉跎了。
2021-01-26 - Heco 👍(1) 💬(1)
1. 你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或者困惑是什么? 计划性还是不足,只知道有很多问题,未有针对性的归类和寻求相关的系统学习方法。 2. 你尝试了什么解决方法呢,效果怎么样? 借助一些典型的博客、文章、论文,但容易被带偏,专注性太弱,性价比太低,容易放弃,效果较差,仍在探索专题学习的方法
2022-01-16 - Rainbow福才 👍(1) 💬(1)
最大的问题就是学习不够系统,缺少输出和实践,导致学习效果不好,时间长了就忘记了。 后面要用华仔提供的学习方法论做指导,以输出倒逼输入,提升学习的效果。
2021-12-10 - beibeiyang 👍(1) 💬(1)
看过之后很有感觉,感谢
2021-03-26 - weiwei 👍(1) 💬(2)
我会直接付费报名训练营的课程,例如李老师马上要开的架构营~
2021-03-15 - Geek_a2e439 👍(1) 💬(1)
可以挤出来的时间 通勤 2小时 上班前 半小时 中午 半小时 饭后 半小时 睡前 1小时 周末 6小时 困惑的是平时三餐吃饭一般都看新闻和乱七八糟的放松,但学习吧感觉过于紧张了
2021-02-13 - Bball 👍(0) 💬(1)
最大困难是有两个: 1,学了容易忘记,也因为没有实践,一些技术细节掌握不够深。 2,学习后没有输出,以为学了就掌握了,有点偷懒不去做输出。
2024-04-08 - 悦 👍(0) 💬(1)
你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或者困惑是什么?你尝试了什么解决方法呢,效果怎么样? 学习过程中学到某一个小知识点,人就比较兴奋,就想休息一会,然后就拿上旁边的手机看了,一看了手机,精气神就掉了。 解决办法:把手机仍在一边。 效果:手机扔的越远越好!! 减少去看手机的次数
2023-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