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封信 怪地球没有吸引力
你好哇,
生仔。
前几封信太沉重了,不是瓶颈就是自杀的,这次聊点儿轻松的,关于借口和自我安慰。
有很多人会拿着自己的照片儿过来问我那照片儿拍得怎么样,绝大多数情况下我都会说“直接删了吧”,他们一看我觉得那照片儿不好,他们就会开始解释,常见的有这么一些:我这是用手机拍的;我相机不好;天气不好;环境太乱了;光线太差了;人太多了;发生得太突然了;我赶着去上班,路过,随便拍了一下;我确实等了好久,但没有等到;我家孩子太闹,不听我指挥;我家里人不配合我拍照;我家狗子一直疯跑,完全不能静静地待一会儿……
还记得如果街拍怕被打怎么办么?不拍了不就好了嘛。
我的小群里有一条群规:
“每个人每天可以发一张照片儿,只能发一张,可以是自己特别特别特别满意的‘作品’,也可以是正经的生活记录。”
于是,大家就会在群里发照片儿,之前每天很多照片儿,但现在我整天写信,对那个群疏于关注了,照片儿就少了,但还是会有。注意,我说我希望看到的是“自己特别满意的作品”,但通常看到的都是近似于“随手拍”的破玩意儿。
你可以认为是我要求太高,也许大家怎么拍我都不会满意的,但我讨厌的是,在我说完照片儿不好之后,有人开始用我上面列出的那些借口褶自己。拍得不好,可以,但如果褶自己,要么意味着你在发照片儿之前就已经知道照片儿哪儿不好了,知道这不好那不好还发出来?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是纯粹的借口,借口可不是什么好东西。
在第七封信里我说过,摄影师拼的就是掌控力,这意味着,在摄影师和被摄者被摄物之间,摄影师掌握主动权,而掌握主动权的一方怎么可能在一件办砸了的事儿上为自己开脱呢?
手机拍的?Gueorgui Pinkhassov 也用手机拍啊,非常精彩,还出了画册呢。
相机不好?那什么相机才算好?20 年前,佳能和尼康分别推出了 1Ds 和 D1X,那是当时世界上最牛逼的相机,1Ds 1140 万像素,ISO 最高 1250,D1X 530 万像素,ISO 最高就到 800,请问,你现在手里的相机再破烂,能比这俩相机破烂么?那 2002 年是不是不可能有好照片儿呢?
天气不好,环境太乱了,光线太差了,人太多了……你不拍不就完了么,没人非逼着你拍啊。但翻回头来说,天气不好就没有好照片儿了?环境太乱就没有好照片儿了?光线太差就没有好照片儿了?人太多就没有好照片儿了?
你明明知道你说出来的这些东西很可笑,完全没有说服力,所以,就不要再说了吧……我定个性,如果一张照片儿不够好,摄影师全责,因为摄影师是可以选择不拍的,而即便拍了,摄影师也可以选择把它们扔进垃圾堆,而即便没扔,摄影师也可以选择不发。注意,一旦发了,你就只能选择闭嘴了。
或者,拿 Robert Capa 这张照片儿举例:
别人可以批评他拍得这是什么玩意儿,虚了吧唧的,焦也没对上,Robert Capa 可以说明现场情况,可以说当时枪林弹雨,可以说别着急,过不了几年我拍着拍着就会被炸死,但他知道,这已经是他当时能做到的最好了。顺便回顾一个之前的知识点,这张照片儿显然是一张好照片儿,但这张照片儿也显然是一张“拍到了而已”的照片儿,把我们的尺拿出来,为什么一张“拍到了而已”照片儿是好照片儿?因为当时说“难拍”的时候给了两个标准,一个是“难操作”,一个是“难拍到”,这张照片儿就是了,能拍到就已经很难了,这可不是咱们在海边随便拍一拍在水里泡着的游客。
说回来,如果你的一张照片儿不是绝世照片儿,意思就是说你的所有照片儿,如果有人问起来,你也可以说明情况,但前提是,你在心里要认定那已经是你当时当下能做的最好了,而不是“我知道不好,我知道还可以更好,我知道很容易就能更好,但我就是没拍出来,因为那天有一只蝴蝶在亚马逊扇动了一下翅膀,影响了我的发挥。”
借口可不是什么好东西。
但另一方面,你也要知道,如果一张照片儿没拍好,可不可以有原因?当然可以有,但这些原因是你要说给自己听的,而且,说给自己听的时候要自我反省,不要自我安慰。
在那些废片儿被扔进垃圾堆之前,你一定要先好好儿地看看他们,要分析自己是在哪儿失误的,比如是参数没有调对?还是拍摄时机把握得不够好?或者,也许真的是因为天气不好,是因为环境太乱,是因为光线太差,是因为人太多,甚至,确实就是因为相机不好。
如果你能分析出具体问题,你就可以在后续练习和拍摄的过程中去逐一解决,技术的事儿练技术就好了,理念的事儿随着多看多想一点一点去进步……至于纯粹的客观原因,两条路:第一条,试着去改变客观要素;第二条,认命,不拍了就行了。
举个例子。
我从最开始拍照片儿的时候就一直喜欢乌黑麻漆的环境。最一开始,我的相机不够好,而且我拍的还是 JPG,我就搞不定曝光和画质的问题。后来我换了好的相机,而且还知道了 RAW 图,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另外,我还买了最大光圈 F1.4 的镜头,在暗的地方简直像开了挂一样。不过,大光圈导致景深太浅,会在对焦上出问题,很难用景深陷阱,也无法复杂构图,所以我把光圈收小了。这样一来,想保证曝光,就需要放慢快门速度或提高 ISO,显然我只能选择提高 ISO。但 ISO 提高以后,画质就会降低,所以 ISO 不能太高,我只能前期拍得暗一点儿,靠后期把曝光提上来。因此,我就需要知道我前期暗几档曝光,后期拉上来以后才不会太损失画质。
如果环境实在是太暗,超出了我相机能承受的极限,我就要考虑是不是需要三脚架长曝光了,或者上闪光灯,或者,根据环境和拍摄内容的实际情况,给他补上合适的光源。如果都不行,我就选择不拍了。
很多时候,拍不好,绝对是自身的问题,但也有很多时候,确实是客观原因,客观他真的就是特别容易有原因,我很清楚这一点,所以,我们可以分析,我们可以权衡,我们可以尝试,我们也可以选择不拍。
说回来,再重复一遍,一旦你拍了,有任何问题都是你全责,不要在那儿抱怨,不要在那儿找借口,不要在那儿自我安慰……不说屁话,不干屁事儿,正确认识自己,积极面对问题。
咱们之后有时间再继续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