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封信 距离,关键是距离!

监听员知道,在宇宙尺度上,对于来自太空的低频电波,因为没有足够长的测量基线,只能确定发射源的方向,却无法知道其距离;在那个方向上,可能是远距离的高功率发射源,也可能是近距离的低功率发射源;那个方向有亿万颗恒星,每一颗都以远近不同的星星汇成的星海为背景,不知道发射源的距离,根本不可能确定位置坐标。距离,关键是距离!

——《三体》第 33 章(节选)

你好哇,

生仔。

我记得去年我重读《三体》读到上面这一段的时候,笑了半天,原来“距离”这个东西,放在宇宙层面上看,也是如此的重要。

我们之前聊过距离,那还是在聊镜头焦段的时候,我说大多数成熟的摄影师都有一个自己特别喜欢的拍摄距离,因为视觉习惯和拍摄习惯会让一个人只对一种距离感觉最舒服。紧接着这个话茬儿,我们才能聊景深陷阱,因为只有距离保持稳定,我们才可以把景深陷阱这个技术用得很顺手。

既然都聊过了,那这次为什么要旧话重提?因为这次重提是重提,但不是旧话。

上次提到了一个话茬儿,我说国外的景儿,只是因为你看着新鲜,所以你容易觉得好,但实际上,那些在当地生活的人,只觉得那就是家门口,没啥看头。基本所有人都这样,没人喜欢拍自己家门口,大家一想到出片儿,都是诗和远方。

所以,这次要聊的“距离”,是“距离产生美”的那个“距离”。

很多人刚买到相机的时候动力很足,会拿着相机街拍,会让这台相机变成旅行必备,会拍孩子,会拍老公老婆,会拍家里的小畜生,会拍兄弟闺蜜的聚餐和很多大大小小的景致……但在拍过一段时间照片儿以后,就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觉得越来越没的拍了,所以,就经常会听到有人抱怨自己工作太忙或别的什么原因,没时间出门,然后大家就把相机放下了。

这个问题不光是咱们这样的普通人有,大师们也一样,咱们之前举过足够多的例子了,不再赘述。我现在只是想问:没有诗和远方就一定没有好照片儿么?你肯定知道不是这样,你肯定知道我能举出,或者是你自己都能举出很多反例,道理都明白,但就还是觉得没的拍。这事儿怎么办?

最简单的一个方法是:强迫性地大量阅图。不要只是遥遥地知道,要切实且大量地看到,要看到那些大师拍的“无聊”,要分析他们是怎么拍自己的“琐碎”的,要思考为什么他们会拍,为什么他们拍出来的日常,能让跟那些画面毫无关系的我们,感到心头一颤。

日常之所以让我们感觉没得拍,就是因为缺少新鲜感,但我们不能指着新鲜感拍照片儿,因为新鲜感是很有限的。另外,由新鲜感说开去,还有一个问题。很多人觉得没有诗和远方就没什么新鲜感,关键是,如果他自己感受不到新鲜感,他马上想到的是别人也感受不到新鲜感,然后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发朋友圈没人给点赞,而,没人给点赞的照片儿,就不值得一拍,或者,知道值得一拍,但就是没心气儿拍……社交媒体多害人,在没有社交媒体之前,照片儿可不是用来被点赞的。

对于我来说,拍照片儿是个治病的过程。可能是因为之前的病落下点病根,我总会产生幻觉,除了那些从没发生过的事儿之外,还有一些是已经发生过的事儿。那些情境的画面会突然占满我的大脑,控制我的视觉神经,以一种半清楚半模糊的方式呈现在我眼前。

所以,我经常会突然想念一些人,或者一些地方,或者一些事情,因为我在大脑里看到,或者说我的大脑让我看到我还在他们身边,还在跟他们吃喝玩乐,所有的事情还正在发生,对过往的琐碎有切肤之感,但事实并不是这样,我们早已分隔千万里之遥,所有美好都已落幕。

每当这种情况发生,我都会要死要活的,所以,我需要有照片儿,我需要那些琐碎的照片儿平息这种模糊的臆想。一旦确凿具体,就不容易发散,不然这种模糊会不断不断地绵延下去,没法儿生活了。

所以照片儿这个东西对我来说最大的作用,就是“切实地记住”,而摄影这个东西,对我来说,就是“更好地记住”,所有枯燥的技术、熬人的练习、乏味的阅图,所有对设备的要求、对画面的把控、对自己的折磨,都是为了能更好地记住……再没有什么更深奥的道理了。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自己的情况, 肯定不会都是为了治病, 每个人都能从照片儿里和摄影中找到只属于自己的意义。

我没有说拍日常琐碎就一定好,就深刻,就不想拍也得硬着头皮拍,拍名川大山拍异域风情就一定不好,就表面,就肤浅。而是说,如果你知道眼前的苟且为什么有得拍了,你拍诗和远方的时候就不会仰仗新鲜感这个东西了,你也不会再为了朋友圈的点赞而拍,因为那些诗和远方不再缥缈遥远,你知道他们已经变成了和你切实有关的东西。

就借着这个话茬儿举个具体的小例子,我在达祖是会拍风光照片儿的,甚至是拍一些不起眼的旮旯景致,但我由于工作原因跟着一群人去其他名川大山的时候,我连相机都不掏出来,为什么?因为达祖的风光和旮旯,不是诗和远方,他们和我有切实的关系,他们是“我”的一部分,所以我才会拍,而且我不仅会拍,我还要想方设法地把这些照片儿拍好。事实证明,这样的照片儿也确实可以打动别人,哪怕只是拍了一个破棚子和三只鹅。而其他名川大山,他们就算再漂亮,也跟我没关系,我找不到把相机从相机包里掏出来的理由和动力。

不要过分地向外求索,不要把照片儿建立在新鲜感上,也不要渴望什么灵感和机遇这种东西,因为这些都不属于你,你也掌控不了。 如果你依赖这些东西,你就会轻易地被这些外界因素影响,从而放下相机。太亏了,实在是太亏了。

所以,一切都要回归到自己身上,而这,也是我们少有的得以重新审视生活和自己的机会。

咱们之后有时间再继续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