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词 把技能当知识,是学英语最大的坑
你好,我是陈亦峰,欢迎你和我一起学英语。
说到学英语,它好像和健身一直都是一对好搭档,每年都会出现在很多人的新年愿望清单(New Year resolution)上。但是对于多数人来说,这个故事的结局年年都是相似的,要么是根本没开始,要么就是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却没啥成效。年复一年,大家都开始自我怀疑,好像学英语是个无解的难题,真的难住了不少人。
学英语真的那么难吗?作为一个有二十多年英语教学经历的同传译者,我认为学英语不难。那问题出在哪了呢?我觉得在于我们对英语学习的认知上——多数人在用学习“知识”的方法来学习英语,可英语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技能”,而非“知识”。
这么说有点抽象,我先和你聊一个叫作KSA的模型吧。
这是西方人力资源管理中常用的一个模型,KSA(Knowledge, Skills and Abilities framework)即知识、技能和才华模型。这个模型阐述了知识和技能的区别和联系。
学习知识(knowledge),是多渠道获取、消化和记忆信息(information)的过程,主要通过理解概念(concept)以及知悉事实(fact),最终达到“我知道了、我懂了、我记住了(know what)”的效果。
而学习技能(skills),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反复模仿(repeated imitation)和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最终能够娴熟使用某种工具(tool),达到“我会了、我熟练了、我运用自如了(know how)”的效果。
可以看到,知识和技能之间有关联、有重叠,但两者之间存在本质的差别。
学习语言仅仅停留在“我知道了、我懂了、我记住了”的层面肯定是不够的。语言,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技能,一种需要通过反复模仿和刻意练习才能娴熟使用的工具。传统的英语教学“把语言这项技能当成知识来教”这一点,或许是我们英语学习路上最大的一个坑了。
技能习得的正途——刻意练习
既然英语不仅仅是一堆知识,而更多的是一项技能,那我们该如何掌握这项技能,甚至掌握技能习得的方法呢?
我想你一定看到过市面上很多“30天学会英语语法”“每天5分钟,听力口语双突破”的资料,但只要你稍微了解过格拉德威尔的“一万小时定律”,就不可能相信这类急功近利的说辞。我们应该达成的第一点共识就是:学习没有捷径。
不过,学习却是有方法的。否则哪怕你攒够了一万小时的练习量,也不会像玩 RPG 游戏一样,攒够经验值后自动升级。
那这个方法到底是什么?我觉得答案你肯定早就知道了。我先卖个关子,给你讲个故事。
美国的开国元勋之一富兰克林,我想你肯定知道。他的著作《穷查理年鉴》及自传是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因此,他也是美国历史上伟大的记者和作家。
有一次,富兰克林看到《观察家》杂志后,被里面高质量的文章吸引,于是,他决心也要写出一样漂亮的文章。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做的。
他首先在杂志中找出自己喜欢的几篇文章,通读之后记下文章的内容和要表达的情感,逐段模仿写作,然后再和原文进行比较。
如此练习几次后,他发现自己的词汇不如杂志文章丰富。虽然他认识那些高质量的词汇,但是不能做到“信手拈来”。于是,他想到另一种练习方法,把杂志中好文章的语句改写成诗,把那些优美的句子都内化成自己的东西。
为了满足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富兰克林还会迫使自己去想各种词汇。慢慢地,词汇的多样性就固定到他的脑中,内化成一个自动的过程。过一段时间,当富兰克林几乎忘记原文的时候,他还会把诗句改写回原文,来进一步训练自己的词汇。
词汇练习结束后,富兰克林开始进行文章结构和逻辑的练习。他再次找来杂志中的好文章,把每个句子的大意提示写在不同的纸上并把顺序打乱。过一段时间后,他会试图把这些顺序混乱的句子重新写成一篇文章,然后和原作进行对比。
我们看到,富兰克林的写作才能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长期、大量,甚至是看似很笨拙的刻意练习得来的。事实上,任何一个技能习得都要经过这样的过程,英语也不例外。
你应该如何学习本专栏?
那在这门课程里,我会带着你怎么来学习呢?
我们都知道学习英语有三个关键要素:语音、语法和词汇。我将结合自己这些年的教学和实践经验,来给你介绍一套具体的学习方法。
第一,语音靠模仿。
寻找有音频和文字的语言材料,熟读文字并仔细听几遍音频后,自己逐段朗读,无论语音还是语调,都要尽量模仿得和原声一模一样。朗读的同时用手机或录音笔把自己的声音录下来,供自己回放,和原音频比较差别。
在我们的课程中,每一讲的开始,我都会带你进行“课前朗读”。平时呢,你还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来进行模仿练习。经过这样反复的练习,我保证你的英语语感一定会有很大进步。
第二,语法靠阅读。
所谓“语法”,就是“遣词”和“造句”之法。在我们这个专栏中,“语法”学习的首要目的,就是教会你去读懂句子,解决你“所有词都认识,还是读不懂一句话”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会依照学习语言的自然规律,循序渐进地带你进行下列语法核心要素的学习。
- 了解基本词类:主要是名词(数、格、性)和动词(时态、被动语态、助动词和情态动词,非限定动词、虚拟语气等),同时也会穿插代词、副词和形容词。
- 读懂和会写简单句:结合文章介绍基本句型,通过例句讲解搭配、断句、主谓一致等问题,搞清楚句子的成分,慢慢能自己读懂句子,并模仿出清晰准确的句子。
- 读懂从句,学会写复合句:逐步熟悉名词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融会贯通强调句、虚拟语气、倒装结构、直接和间接引语等语言现象。
在这个课程中,我精选了5篇实用型的英文文章,在阅读过程中和你一起梳理和讲解英语的语法,帮助你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第三,词汇靠积累。
相比上面两个,词汇就有些麻烦了。可能你的第一反应就是背字典或者词根手册,但这其实并不是很好的方法。词汇需要在生动活泼的文章和例句中去领悟,没有上下文、不了解词汇用法的单词记忆是非常低效的。
当然,领悟只是第一步,是学习知识的过程。更关键的是在理解之后,我们可以通过背诵段落、改写例句、用自己的语言写作相同的意思并与原文对照等方式,来逐步消化和积累常用的词汇和句式。
《刻意练习》一书不知道你有没有读过,里面写到,所谓“刻意练习”,不是睡觉前戴上耳机听五分钟英语催眠的那种练习,也不是在地铁里有一搭没一搭听一段或者看一篇文章那种练习,而是有目的的专门训练。练习时需要专注,需要有教练指导,需要有及时的反馈系统,需要离开“舒适区”去挑战自己的极限,当然也需要长时间的训练。
这里所谓的“教练”或者“反馈”,可以是老师,比如我在课程中就主要承担了这个角色。但是,它也不一定非得是一个老师。例如,我们前面说的富兰克林的教练就是《观察家》杂志的作者们。他们和富兰克林或许并不相识,从来不会真正给他提出具体的意见,但他们是富兰克林模仿的对象。富兰克林通过对照自己写的文章和杂志文章的差别,来获得模仿对象的“反馈”,并不断修正自己。在我们的专栏里,我、语料文章以及专栏的讲解,甚至身边的任何一个学习材料,都可以是你的“模仿对象”。
我这么一说,你是不是有点信心了呢?其实英语学习真的不难。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了解这门语言本身的规律,用技能习得而非知识学习的方式,基于英语学习三个关键要素:语音、语法和词汇,来循序渐进地刻意练习,从而提升英语水平。
最后,我再来介绍下我自己吧。
我叫陈亦峰,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之后留校教授研究生的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等课程,在北外任教有将近20年时间了。在教学之余,我也会给很多IT行业的跨国企业做大量的口译工作,和科技行业也有很深厚的感情。
在多年的英语学习、教学和翻译过程中,我特别懂我们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遇到的问题和难点,也深深感受到了大家迫切想要掌握英语的那种心情。因此,我也特别希望通过这个专栏能够真正教会你怎么学英语,并让你享受语言学习带来的快乐。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在过往的英语学习经历中,不知道你最大的疑惑是什么呢?都遇到过哪些困难?欢迎在留言区中提出来,让我们共同探讨!
- patience 👍(139) 💬(2)
今年春节期间就报名参加了流利说的英语口语训练,为期一年,目前已经进行了100多天,感觉和老师讲的“语音靠模仿”基本一致,还是很有收获的。等这个项目进行完了,明年我打算去大学英语角实际应用所学,然后同时继续攻读英语,花3-5年时间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并且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出英语的价值。
2020-05-11 - 王智 👍(85) 💬(4)
为啥从富兰克林的刻意练习中我读出了我学习代码的感觉: 先阅读优秀的代码,然后加以模仿,觉得哪块不了解要去阅读源码或者巩固基础知识,一切熟练之后最后能达到我可以忘记框架,但我可以徒手写框架(现在我远远达不到). 为了英语,坚持下去!!!
2020-05-11 - 多读书 👍(64) 💬(7)
老师可以讲一下英标,发音吗?这块对我们很重要
2020-05-12 - 嗣树 👍(59) 💬(1)
《穷查理年鉴》书名有点小问题嗷,富兰克林写的是 Poor Richard's Almanack。应该叫做穷理查年鉴 穷查理宝典(Poor Charlie's Almanack)是芒格(Charlie Munger)向 Poor Richard's Almanack 致敬起的书名。 国内翻译好像都混用了
2020-05-12 - 喆里 👍(30) 💬(2)
问题1、单词会不少,但是具体用的时候,却不知道该选择哪些单词比较合适,感觉相同含有的单词太多了。 问题2、英语口语特别差,不会说 对于这两个问题,不知道老师有什么好的建议,多谢
2020-05-11 - 蚂蚁内推+v 👍(29) 💬(1)
很认同老师的观点,英语阅读能力很好,但是输出能力很差,比如写作和听力以及口语。平时和美国同事偶尔开会,完全听不懂人家在说啥
2020-05-17 - 小超人 👍(19) 💬(2)
请问老师,如果想考雅思,应该模仿英音还是美音,网上说什么音都无所谓,但是还是很纠结,是不是英音更受口语老师的欢迎?
2020-05-12 - 子豪sirius 👍(17) 💬(3)
英语学习是我心中的痛,确实如老师说我是作为知识学习,背过的单词,不去使用的话,过不久就忘了。今年我30多岁了,以前都反反复复去学英语,但效果都不好。希望能在老师帮助下,学习英语再出发,真正能把英语成为自己的技能
2020-05-12 - Zhou伊🌠 👍(15) 💬(2)
和美国同事用英语交流工作没有问题,但是听美国同事之间聊天就很成问题,从文化到词汇似乎都是障碍。非常希望能够和native speaker自如地交流,但是明显感觉到英语学习的瓶颈,不知道该如何突破。请教老师,谢谢!
2020-05-12 - 楚翔style 👍(14) 💬(1)
可以只讲授计算机英语吗?看懂文档就好,口语暂时不需要
2020-05-12 - C怼怼 👍(12) 💬(1)
给老师赞一个,学单词方法真的深的我心,我感觉我以后打开单词App只能是查单词了,碎片化背单词效果一般,反而是做阅读的时候了解上下文之后,学会单词会更快
2020-05-12 - 所念皆星河 👍(12) 💬(1)
英语学习离不开“听 说 读 写”,但是很多时候我们都忽略了听和说,反而在做题时注重阅读和写作,我们经常用学习知识应付考试的方法来学习英语,所以导致了我们一直学不好英语,记住,英语是一门“技能”。
2020-05-11 - Vincent 👍(10) 💬(1)
老师,您好: 学习这门课时,老师多次提到“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除了练习之外,教练的反馈也很重要,作为普通程序员的我们,如何找教练或者获取反馈呢? (培训机构私教1V1, APP上找语伴,有更合适的办法吗?)
2020-10-23 - 巴蒂 👍(10) 💬(1)
老师,油管上哪些内容适合作为这个专栏的补充阅读材料?
2020-05-13 - Recover 👍(10) 💬(3)
大学4级就没过,惭愧啊
20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