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 实验说明&学习指南
你好,我是谢友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开篇词里我曾提过课程里会有很多动手实验环节。
这节课,我们先来看看后续课程的实验环境要如何搭建。之后,我也想分享一下实战调试和网络诊断的思路和常用工具,为后续的实战环节打好基础。
课程实验说明
课程中的实验将在 VMware Fusion 环境下进行,通过加载 ubuntu-24.04.1-live-server-amd64.iso 镜像来模拟实际的网络架构和问题解决过程。
即使你使用其他虚拟机环境,课程内容也同样适用。但如果你是“网络”领域的新手,那么推荐你使用任意的虚拟机软件加载本课程一样的镜像来做实验,这样可以避免一些如命令行之类的差异,阻碍你进行实战。
问题定位思路
实战里遇到问题要保持积极心态,相信“遇到问题的时候就是成长的时候”。我画了一张图,帮你梳理一下定位问题的思路。
遇到问题时,我们首先需要收集足够的信息,包括日志、统计数据、抓包结果、探测信息以及系统采集的数据等一切有用的素材。
接下来,分析这些信息,寻找其中的规律。例如,可以清洗数据,查看问题是否集中在某一台机器,或问题发生的时间是否有固定的间隔,或者是否只有当数据超过某个阈值时问题才会发生。根据这些分析,可以形成初步的假设——无论是对问题根源的推测,还是对可能故障区域的假设,例如假设是传输层的问题,或者是系统的故障。
然后,对假设进行验证。如果验证通过,就可以定位问题的根本原因;如果验证失败,则需回到数据收集阶段,重新审视并修正假设,直到找到准确的答案。
这个问题定位的过程,表明了信息收集方法和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掌握更多的信息收集手段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将有助于你做出更准确的假设。而通过不断的假设和验证,不仅能解决眼前的问题,还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因此,培养系统化的思维习惯和方法论,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网络诊断常用工具
我整理了一些常用的信息收集命令,并列成了表格。你不需要死记硬背这些命令,课程中会经常用到它们,熟悉之后自然就会记住。即便忘了也不用担心,网络如此发达,你随时都能找到相关资料。
比起记住每个命令的具体用法,更重要的是知道可以查看哪些信息。
举个例子,知道可以对CPU采样这件事,远比记住 perf 命令的详细用法要更重要。因为一旦你知道这个事情,在遇到性能问题时候就能想起来收集这方面的信息,至于如何操作,手册上有详细说明,网上也有很多教程和解决方案。因此,我建议你可以先快速浏览一下这些命令,了解它们的作用,以便在遇到问题时能有个印象。
接下来,我们就要进入正式的课程学习啦,一起加油吧!
- 跳跳糖 👍(0) 💬(1)
这个表是这些年最全最细致的网络工具总结
2025-02-14 - 浩仔是程序员 👍(0) 💬(1)
这张表总结太好了
2025-02-10 - 美妙的代码 👍(0) 💬(1)
温故,而知新😁
2025-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