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客户成功:技术人如何打造产品思维?
你好,我是文强。
刚毕业时,我就听过“每个研发人员都要有产品思维”这句话。回过头看,我认为这句话对我的职业生涯还是很有影响的。特别是做了多年 To B 的商业化产品后,越发觉得这句话有道理。
现在产品经理的岗位有一个细分方向叫做技术产品,意思是产品经理需要懂技术。另外像消息队列这种技术属性很强的基础软件产品,很多产品经理都是研发人员转的。因为这类产品只有很了解技术的人,才能理解客户需要什么。
反过来说,研发人员不一定都要具备产品思维,但是具备产品思维的研发人员确实能把事情做得更好一点。
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作为技术人,我们应该如何打造产品思维。
产品思维有什么用
假设让你从0开始负责一款对外售卖的商业化的消息队列产品,你觉得你能做好吗?
从落地来看,这里面你有两个角色:一个是你只负责技术部分;一个是你负责整个产品,包括技术、产品、商业化、客户交流等等。
前者就比较简单了,只要具备对应的学习能力和技术能力就可以了。产品或者商务同学告诉你客户要什么,你就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做。 后者则需要你参与产品设计、商业化落地(比如客户群体定位、定价体系设计、业界市场调研等),还有客户拜访、问题解决等等。
这两个角色最核心的区别就在于,一旦研发人员只做执行,就会出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产品经理和商务可能无法精准理解客户的诉求。因此在需求转换、信息传递过程中,就会出现信息缺失或者变形的问题,导致做出来的功能不是客户想要的,或者不是当前阶段最需要的,也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研发人力。而如果有对技术理解很深的人参与到这个过程中,就能更精准地把握客户需求、减少信息损耗、加速产品发展。
在To B的商业化产品中,时间和人力就是生命线。你一定要记住: 客户是否会用某些商业化的产品,是有时间窗口的。一旦在这个时间窗口,事半功倍,过了这个时间窗口,事倍功半。
因此,研发不只关注技术,具备产品思维且参与到产品发展中去时,最直观的收益就是减少时间和研发人力的浪费,从而加速产品的发展,给公司带来最直观的经济收益。
那研发人员应该如何打造产品思维呢?
如何打造产品思维
前提是 你想不想有产品思维。这句话翻译一下,就是 主动性,只要你主动地去做一些事情,就会自然而然形成对于产品的理解。
那具体要做哪些事情呢?
举个例子。公司经常会有一些刚毕业或者毕业不久的研发同学,他们会比较“挑剔”。对于产品经理提过来的需求,如果觉得不合理、不舒服,就会去和产品沟通。在日常处理问题和开发的过程中,也会发现一些自己觉得可以优化的点,同样也会去沟通。反复了几次之后,我一般就会让这些同学去处理一些客户问题。然后在和客户接触的过程中,他们还会发现优化点和修改点,最后会自己给产品经理或者自己提需求。
那么这些同学,经过了一段时间后,他们自然而然就会形成产品思维。
总结来说,大致的路径是这样的:
- 确定意愿,提高主动性
- 培养思考习惯,主动沟通交流
- 做好技术,多关注产品需求和产品发展
- 积累落地经验
- 结合实践总结方法论
那么从拿结果的角度出发,当我们具备了一定的产品思维后,更重要的就是做好一款产品。下面我就来分享下我的经验。
如何做好一款产品
首先我们要对“ 做好 ” 这个词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对于一款产品,在不同阶段的定义是不一样的。
在产品发展的过程中,都需要经历 生存 和 发展 两个阶段。
在生存阶段,做好的定义是功能、性能、体验等方面能够基本满足客户的需求,做到客户用我们的服务不存在大的卡点。具体一点,功能特性、稳定性、监控告警类、定价体系、自建迁移等方面的能力都要具备。而从客户角度来说,这些功能也是有优先级的。比如在最开始阶段,功能特性和稳定性的优先级是最高的,然后是监控告警、自建迁移等等。
在生存阶段,作为服务方, 最重要的是能精准识别在不同阶段客户最需要什么,用有限的人力,得到最大的收益。
而在发展阶段,要考虑的是产品竞争力。思考怎样做得比友商好、比竞品好、比自建好。比如更强的功能,更优的成本结构,更高的性能等等。对基础软件产品来说,在发展阶段,主要仰仗的就是 技术核心竞争力 了,简单理解就是研发能力,比拼技术架构更优、代码更优雅,从而做到性能更高、成本更低。
虽然分为了生产和发展两个阶段,但是技术发展应该是连贯的。不能在生存阶段不考虑后续的技术路线,等后续再来重构,因为重构本身非常耗时间和人力。我看过很多基础软件产品,就倒在重构的路上。人力不可能无限膨胀,重构势必会影响产品本身的发展,拖慢产品发展的节奏。
如何做到上面这些呢? 关键是人。这很依赖于团队成员的产品视野、技术能力、决策力和判断力。从个人角度,这些能力的培养,我在前面已经分享过不少,这里不再重复。那么从团队的角度看,就是要在团队里面找到这个人或这类人,找到具备这些能力且愿意用心做产品的人。
那么还是终局思维,在我看来,做好产品的目的是赚钱。既然聊到赚钱,我们就不得不提一下客户成功思维。我们在 第44讲 中聊到的“商业化产品是不是要跪着赚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客户成功思维要表达的意思。
客户成功思维
我最开始听到“客户成功”这个词时,非常不理解。认为基础产品只要技术做得好,客户就自然会用。但是接触了几年客户才发现,对客户的服务思维也一样重要。
只有把客户服务好,他们才愿意付费。在云计算快速发展的今天,竞争日趋白日化。因为工程方面技术原理的透明性,大家在技术上的差距慢慢拉近。此时,提升服务能力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事情。
这是一个认知问题,To B 本质上就是服务行业的一种。而只有产品、研发、运维、商务都带着服务的心态,才能把事情做好。
当我们抱着这个心态,在日常工作中做事情的方式就会不一样,比如:
- 在接到产品需求时,会站在客户的角度去思考,思考这个需求有什么用,是不是客户真正想要的,现在的产品形态、交互细节是否需要调整等等。
- 在日常开发的过程中,会重点去看哪些产品功能是需要改进的,或者需要添加、移除,然后主动跟产品经理沟通。
- 在接触客户的过程中,会倾听他们的诉求,客户的诉求也许会很不合理,但也会拿出耐心去挖掘背后的真实需求,解决问题。
- 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能够站在客户的视角,感受他们的痛点,快速解决问题,而不是执着于流程或者是否应该自己处理。
从本质上看,客户成功思维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双赢思维。实现路径也很简单,那就是真心认可客户成功。
总结
研发人员具备产品思维,是一个加分项,但不是一个必选项。大家所擅长的事情不一样,追求的东西不一样,所以不必强求每个研发同学都具备,首先要尊重个体追求的差异,用人所长。
研发具备产品思维,最直观的收益就是减少时间成本和避免研发人力浪费,从而加速产品的发展,给公司带来经济收益。给个人的收益就是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具备产品思维的核心是主动性,就是你想不想有产品思维。主动去发现、去沟通,你会发现这个事情很简单。
做好一个产品的核心是,能精准识别在不同阶段客户最需要什么,把资源用在刀刃上,用有限的人力去换取最大的收益。
最后,做 To B 的商业化产品,客户成功思维是必选项。只有客户成功了,我们才能成功。给客户创造了价值,我们才能获得更好的收益。
思考题
在实际的工作中,客户成功思维很容易变成“跪客户”,如何把握尺度呢?
期待你与我交流,如果觉得有收获,也欢迎你把这节课分享给身边的朋友。我们下节课再见!
上节课思考闭环
在最近的工作或者技术成长中,困扰你的问题是什么?我会针对你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无标准答案,开放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