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的金融探头》 徐玲解读
《你所不知的金融探头》| 徐玲解读
关于作者
第一作者何为,银行业资深人士,曾在美国摩根大通任“全球金融犯罪合规部”的高级合规官,负责过摩根大通的多个金融制裁与反洗钱项目。
第二作者罗勇,金融政策专家,现任北京大学中国金融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关于本书
以往中国学界研究美国的金融制裁,主要是从法律和宏观效果去看,而很少从微观层面去研究金融机构的角色和行为。这本书的最大价值,就是将视角对准金融机构,揭示它们是如何运用先进技术和复杂系统,来打造一个覆盖全球、密不透风的金融监控网络,以及它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核心内容
一、美国的金融制裁和反洗钱体系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二、美国的全球金融监控网络是怎么运作的,效果怎样?
三、金融机构为什么这么听话,甘当美国政府的“金融探头”?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我是徐玲。这期音频为你解读的是《你所不知的金融探头》。这本书是在讲,美国是如何以遍布全球的金融机构为“探头”,来实施全球金融制裁和反洗钱的。
众所周知,作为世界霸主,美国一言不合就对别国搞制裁,对被制裁对象进行经济封锁,任何公司或个人都不得与被制裁对象有经济往来。美国的制裁法案一出,不但美国人必须遵守,外国人也必须遵守,不然美国政府就会动用“长臂管辖权”来治你。你肯定还记得,2018年12月1日,中国华为公司首席财务总监孟晚舟女士在加拿大被捕,美国启动引渡程序。主要逮捕理由就是,华为和伊朗有贸易往来,违反了美国制裁伊朗的法案。
在这里,你可能会有两个疑问:第一,美国为什么能用自己的国内法去管别国的事情,它的“长臂管辖权”到底是怎么来的?它的基本原理是,只要一笔交易与美国有“最低限度联系”,比如使用了美元计价或结算,那美国就有权管你。对这个问题,《邵恒头条》第89期和“每天听本书”解读的《隐秘战争》有详细介绍,建议你去找来听,这里我就不再重复了。
第二个疑问是,就算美国有“长臂管辖权”,但它到底是怎么执行的?要知道,全球每天发生这么多交易,仅一个大中型金融机构每天处理的交易数量就有几百万件。而且,大量交易是发生在美国之外、由非美国金融机构操作的。这其中哪些交易是合规的,哪些交易违反了美国法律,为什么美国政府就跟开了天眼似的,摸得门儿清?
这就要说到本书的主角,也就是遍布全球的金融机构。由于金融机构掌握着客户交易的详细数据,它们成为了美国政府在全球实施金融监控的看门人和“探头”,或者叫“金融警察”。以往中国学界研究美国的金融制裁,主要是从法律和宏观效果去看,而很少从微观层面去研究金融机构的角色和行为。这本书的最大价值,就是将视角对准金融机构,揭示它们是如何运用先进技术和复杂系统,来打造一个覆盖全球、密不透风的金融监控网络,以及它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本书的作者有两位,第一作者何为,是银行业资深人士,曾在美国摩根大通任“全球金融犯罪合规部”的高级合规官,负责过摩根大通的多个金融制裁与反洗钱项目。第二作者罗勇,是金融政策专家,现任北京大学中国金融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两位作者强强联手,希望通过这本书,提醒走出国门的中国企业注意金融法律风险。
下面,我就分三个部分来为你详细介绍,“你所不知的金融探头”是怎样运作的。首先我们来了解,美国的金融制裁和反洗钱体系是怎么一回事。然后我们来看看,美国的全球金融监控网络具体是怎么运作的,效果怎样。最后我们来考察,金融机构为什么这么听话,甘当美国政府的“金融探头”?
好,下面我们先来了解,美国的金融制裁和反洗钱体系是怎么一回事。这里涉及两个概念,一个是金融制裁,一个是反洗钱。这是两种不同的形式。
所谓金融制裁,是指通过控制被制裁对象的资金流动,来达到经济打击的目的。美国的金融制裁手段包括:冻结金融资产、阻止美元支付、切断美元结算渠道和融资渠道、剥夺美元清算能力,等等,这一切都是为了控制被制裁对象的美元“流动性”。
要知道,美元是全球最主要的储备货币和结算货币。在2014年全球地区间贸易结算中,美元占了81%以上,排第二的欧元只占6%。一旦被制裁对象丧失了美元流动性,等于与外部世界的经济通路被切断,后果相当严重。尤其是那些严重依赖石油贸易的国家,像伊朗、叙利亚和俄罗斯,受金融制裁的影响更大。
比如,俄罗斯从2014年开始被制裁,卢布在一年之内就贬值了50%;在随后三年里,金融制裁给俄罗斯造成了2800亿美元损失,俄罗斯的GDP总量跌落到和中国广东省差不多。同样,金融制裁导致伊朗货币大幅贬值、通货膨胀恶化,GDP急剧缩水。
在这种严峻局面下,被制裁对象肯定不会束手就擒,它们会想方设法绕过美国的金融制裁,以种种手段掩盖资金往来痕迹,与外界偷偷进行交易。这时候,美国就需要动用第二个大杀器,就是反洗钱。
所谓“洗钱”,是指把非法所得的钱财,通过各种手段,变成看起来是合法的。反洗钱与金融制裁不同,金融制裁是高度政治化的,通常体现了单方面霸权,不具有广泛认同的正义性;而反洗钱是为了打击腐败、走私、贩毒等犯罪行为,它的必要性和正当性是无可争议的,各国政府都在积极完善反洗钱系统。
不过,作者在书里提醒我们注意一个事实,就是美国不但把反洗钱作为打击犯罪的工具,实际上也把反洗钱作为实施制裁的配套手段,用来共同打击被制裁对象。比如,在孟晚舟案中,美国对她的指控,除了与伊朗进行贸易往来,还包括合谋洗钱、窃取美国商业秘密,等等。
再比如,2017年爆出了一桩土耳其洗钱大案,连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都据称牵涉其中。背景就是当时伊朗正在被制裁,而土耳其又急需石油,需要和伊朗进行石油贸易。根据美国司法部的指控,土耳其商人扎拉布和土耳其人民银行副行长阿蒂拉共谋洗钱。扎拉布使用了上百张虚拟发票,并以购买人道主义物资为名,将高达几百亿美元的石油款,通过土耳其人民银行转给多个掩护公司;再通过掩护公司的层层洗白,最终把资金输送给了伊朗境内的多家国有银行。
后来,扎拉布在美国旅行时被逮捕,他随后成为污点证人,供出土耳其政府多名高官卷入洗钱事件,并且洗钱行为得到了总统埃尔多安的默许。之后,扎拉布和阿蒂拉因洗钱和违反制裁法,被美国法院判定有罪。连土耳其人民银行也因洗钱罪被起诉。
可以看出,金融制裁和反洗钱本来是两种不同的手段,打击的重点各不一样,但在实践中,美国政府常常把这两种手段结合起来使用,对被制裁对象实行精准打击。事实上,任何资金转移,只要是违反了美国制裁法案,都可以被美国认定为“洗钱罪”。而一旦给对方扣上了“洗钱”的帽子,美国就拥有了道义上的正当性,这比单纯金融制裁的效果要好得多。当然,这个方法,也是美国一步一步探索出来的。
在9·11事件之前,美国制裁法案主要是禁止美国实体与被制裁对象进行资金往来,而对外国金融机构的监管并不严格。直到发生了9·11事件。其中19名劫机者所使用的50万美元费用,是通过迪拜和德国的银行,以及美国银行,从世界各地以小额汇款的形式汇集到作案者手中的。换句话说,这是一种非常初级的洗钱模式,但美国政府却毫无察觉,这让美国上下大为震惊。
9·11事件之后,美国国会紧急通过了《爱国者法案》,以空前的力度来大力打击涉及外国银行的洗钱行为。这部法案规定,美国政府可以随时传唤外国金融机构,索要与美国银行的代理银行账户交易信息。代理银行账户是指,外国金融机构如果想要为自己的客户处理美元业务,它就必须要在美国的银行建立往来账户,这样才能够接入美元交易系统。这个账户就叫做代理银行账户。
只要外国金融机构有美国银行的代理行账户,那么它就必须按要求,向美国财政部提交涉及这个账户的详细客户信息。如果不从,轻则罚款,重则被直接切断代理银行账户,等于是被排除在了美元交易体系之外,这对跨国金融机构来说无疑是致命打击。
在孟晚舟案中,为华为提供金融服务的汇丰银行就被传唤,接受了100多次访谈、3万封电子邮件的审查以及4次听证会。由于汇丰银行积极配合,美国司法部撤销了对汇丰银行的刑事指控。但不是所有银行都这么幸运。2017年,三家中资银行的美国分行被美国政府传唤,要求它们上交与朝鲜有关的交易信息。三家银行因为担心违反中国的相关银行保密法律,拒不上交信息,结果被处以每天5万美元的罚款,直到上交信息为止。
除了可以直接传唤外国金融机构,《爱国者法案》的第311条还规定,美国政府可以不通过法庭程序,直接将国外的某个地区或某个金融机构认定为“主要洗钱网点”。换句话说,美国政府说你洗钱你就是洗钱,而不需要有犯罪实锤。“主要洗钱网点”会被严密监控资金流向,还可能会被切断代理银行账户。
大概是因为觉得311条款非常好用,后来美国政府进一步升级了制裁手段。就是凡是与伊朗、朝鲜、俄罗斯等特定被制裁对象做大量交易的外国实体,不管你有没有洗钱嫌疑,也不需要抓到犯罪实锤,一律进行制裁,这就是所谓的“二级制裁”。中石油旗下的昆仑银行,就是因为长期向伊朗买石油,被列为二级制裁对象。
好,我们现在了解了,美国用金融制裁和反洗钱体系,双管齐下,来对被制裁对象实施精准打击。9·11之后,美国以《爱国者法案》来长臂管辖外国实体,包括传唤外国金融机构、指认“主要洗钱网点”以及二级制裁,等等。
不过,美国的制裁想要真正落地,光有法律框架还不够,还得严密监控全球的资金流动。美国政府到底是如何从全球海量的交易数据中,发现违法的蛛丝马迹的呢?下面接着聊。
要了解美国对全球美元流动的监控,我们先要了解美元是如何传输的。美元主要有两大传输系统,一个是美联储的转移大额付款系统,一个叫做“银行间支付清算系统”,简称CHIPS。95%的跨境美元清算是由CHIPS处理的。
按理说,这两个系统是美元传输的主要枢纽,应该是美国实施金融监控的主力。其实不然。因为这两个系统只是对各家银行每日收支的头寸进行处理,并不掌握各家银行背后每个客户的具体情况,信息量很有限,不适合作为监控工具。
除了清算支付机构,还有一个重要的国际货币信息传输系统,简称SWIFT。全球主要金融机构都要通过它来传输业务信息,所以SWIFT掌握着每一笔转账支付信息。SWIFT总部在比利时,9·11之前,美国政府曾多次向SWIFT索要金融传输数据,但都被拒绝。而9·11之后,随着《爱国者法案》的出台,SWIFT开始采取合作姿态,不但将数据库分享给美国政府,还秘密启动了一个监控体系,成为美国金融监控的前哨阵地。后来这件事情被媒体曝光,中、俄等国开始尝试使用其他的金融信息传送方式,不过暂时还撼动不了SWIFT的垄断地位。
事实上,SWIFT不但是监控工具,同时也是制裁工具。如果金融机构被SWIFT除名,不能再与其他金融机构互传业务信息,等于是被切断了与外部世界的资金联系。这种事情不是没有发生过。2012年,SWIFT就将伊朗的多家银行除名,直到2016年签订“伊核协议”才恢复。但2018年11月,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对伊朗全面恢复制裁,SWIFT也马上跟进,再次将伊朗多家银行除名。
有了SWIFT这个利器,美国的制裁就更有力度,不过仍然不够完美。原因在于,SWIFT系统中的转账信息,是由各家银行填写的。如果银行故意作弊,隐瞒或伪造客户信息,就像土耳其人民银行做的那样,那么SWIFT是很难发现的。
要想摸清每一笔资金背后的真实客户信息,那就必须从资金的源头,也就是各家金融机构入手。必须把金融机构变成“看门人”和“警察”,才能真正监管到位。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美国政府在金融机构的合规方面做了大量严格规定。
比如,金融机构必须通过“尽职调查”,收集客户身份信息,搞清楚客户是不是在制裁名单上。而且,凡持有客户公司25%以上股份的持股人,都需要查验身份。就算客户公司本身不在制裁名单上,但如果被制裁实体拥有这家公司50%以上的股权,那么这家公司也算是被制裁对象。换句话说,金融机构不但有义务核实客户身份,还得搞清楚客户公司的股权结构以及背后的自然人身份,并且对客户的交易行为进行持续监控。
再比如,金融机构必须收集跟“主要洗钱网点”有关的交易信息,如果“主要洗钱网点”在你这儿开设了代理银行账户,那么你就有义务搞清楚这个代理银行账户中的每个客户信息。一旦发现有可疑情况,要立即冻结账户、阻止交易,并上报美国政府。同时,金融机构必须识别“空壳银行”,也就是没有实际物理地址和办公人员的银行,严禁与空壳银行有资金往来。
根据美国法律规定,金融机构还必须设置专门的合规部门、任命合规官、定期上报各类合规报告、培训员工的合规意识,等等。而且,金融机构还要建立内部评估体系,用来评估自身监控系统的有效性。如果内部评估方法不达标,或者实际风控效果不好,那么金融机构将面临重罚。前面提到,本书的第一作者何为,就曾任美国摩根大通银行的高级合规官。
作者指出,摩根大通银行平均每天处理的大宗交易数额为5万亿美元。要想从如此海量的数据中找出可疑交易,这对数据处理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即使对摩根大通这种大型金融机构来说也是很大的挑战。
以反洗钱为例。金融机构主要是运用算法,总结出一些成套路的“洗钱行为模式”,如果系统发现某个交易与“洗钱行为模式”接近,就会自动报警。为了不漏掉可疑交易,金融机构一般会把报警的阈值设置得很低,也就是一有风吹草动就报警,这就造成99%的报警其实都是错报。
有调查机构曾在2017年调研了17家金融机构,发现当年它们一共收到了1600万个洗钱报警;经过进一步筛查,从中提交了63.3万个可疑行为报告,而其中真正有用的报告只有2万多个,仅占这1600万个报警中的0.16%。可见,目前监控报警的效率是很低的。
为了提升效率,不少大型金融机构投入了最先进的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来及时更新“洗钱行为模式”,精准识别洗钱行为。当然,相应的成本也是水涨船高。2014年,单是摩根大通一家,在制裁监控和反洗钱上面投入的花费就超过了20亿美元,雇佣了13000名专职的反洗钱员工。据估计,2018年美国所有金融机构光是在反洗钱上就花掉了235亿美元,差不多等于冰岛一年的GDP。
好,现在我们了解了,美国的全球金融监控系统是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像CHIPS这样的美元清算与支付系统,二是国际金融信息传输系统SWIFT,三就是金融机构,这是最重要的监控工具。为了提高监控效率、达到合规要求,金融机构投入了巨大的成本。
听到这里,你也许会觉得奇怪:各家金融机构自掏腰包花这么多钱搞监控,充当“金融探头”,但这件事对自身盈利其实没什么帮助,还会阻断财路,那它们为什么这么积极呢?很简单,因为美国政府给金融机构套上了几道“紧箍咒”,谁敢监控不力、发现问题不上报,或者谁胆敢自己参与洗钱,那这些紧箍咒就会发动,有天大的本事也会被治得服服帖帖。
第一个紧箍咒,叫做同业监督。一笔交易可能会涉及两个以上的金融机构,如果A银行发现问题并上报了,而B银行隐瞒不报,那B银行就会受到重罚。为了保险起见,各家银行肯定都会在发现问题后的第一时间上报。像法国兴业银行案件,就是被金融同行揭发出来的。
2012年,有其他银行在与法国兴业银行的资金往来中发现,法国兴业银行为苏丹被制裁实体发起了转账交易。这家银行立刻中断交易,并上报美国政府。美国政府介入调查后发现,法国兴业银行胆大包天,不止和苏丹被制裁实体有资金往来,更是在2004—2010年之间,违反美国的《与敌贸易法》和古巴禁运规定,为古巴多家银行和政府机构提供了金融服务。2018年11月,法国兴业银行被美国处以13亿美元的天价罚款。
好,上面说的是第一个紧箍咒,同业监督。第二个紧箍咒,叫做内部举报。前面说到,美国法律要求金融机构建立完善的合规体系,所有人员都必须接受合规培训,在发现可疑交易时及时上报。美国金融市场向来有重金鼓励内部举报的传统,还通过“吹哨人法案”来保护内部举报人。像美国证监会,自2011年以来就累计给出了1400万美元的举报奖励金。在银行合规性这个问题上,美国同样是重金鼓励内部举报人。而一旦有人员上报,机构领导就很难压得住,因为合规流程上保障了一笔交易必须有多个人知情,管理部门也不可能是铁板一块。退一步说,即使上报无果,内部举报人还可以直接向政府和媒体举报。
前面说到法国兴业银行因为同行举报被罚13亿美元,其实还不算是被罚得最狠的。迄今为止史上最大一笔违反美国制裁法案的罚单,开给了法国巴黎银行,这是全球第四大银行。2015年,法国巴黎银行就是因为内部人举报,被查出来给被制裁国家苏丹、古巴和伊朗提供金融服务,非法转移了共计88亿美元的资金。结果,不但这88亿美金被美国法院没收,还另外被罚款1.4亿美元,共计损失89亿美元,已经接近于法国巴黎银行一年的税前收入。消息传出后,市场发生恐慌,法国巴黎银行的股价暴跌17%,差点引发了欧洲的经济震荡。
你可能会问,如果不交罚款会怎么样呢?如果不交罚款,就会被暂停美元清算业务,或者直接吊销美元清算业务执照。如果这样还不悔改,那就直接列入二级制裁名单,以被制裁对象同等对待。像前面说的昆仑银行,就是直接被列入了二级制裁名单。更进一步,还可能对金融机构的管理人员追究刑事责任。这其中任何一条,都能造成极大的震慑效果。
好,上面说了第二个紧箍咒,叫做内部举报。第三个紧箍咒,叫做媒体曝光。这个好理解,就是违法内幕首先由媒体爆出来,然后司法机构再跟进。书里举的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桩洗钱案,就是由媒体立了头功。你可能不会想到,这起案子发生在以清廉著称的北欧国家丹麦,主犯是丹麦银行。从2007年到2015年,丹麦银行的爱沙尼亚分行总共从俄罗斯倒腾了2300亿美元的天量资金到欧美,每年倒腾的金额比爱沙尼亚全国的GDP还高。而且,一个小小的爱沙尼亚分行,总资产只占丹麦银行的0.5%,却为丹麦银行贡献了11%的利润。这些迹象表明,说丹麦银行总部对这件事情不知情,那是不可能的。
2013年,摩根大通银行探测到了这家银行的洗钱嫌疑,并切断了它的关系银行账户;后来,爱沙尼亚分行内部出了一个举报人,向丹麦银行高层揭发分行的洗钱行为。但神奇的是,神通广大的丹麦银行高层硬是把这两桩事压了下来,没有惊动外界。在同业监督和内部举报都失效的情况下,最后一道紧箍咒在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2017年,一家丹麦媒体和一家简称为OCCRP的记者行动组织发动联合调查,将丑闻见报,司法机构随后跟进。后来发现,德意志银行和瑞典银行也卷入其中,这起案子成为一桩震惊全欧洲的“洗钱窝案”,目前还在继续审理当中。
你看,有了同业监督、内部举报和媒体曝光这三大紧箍咒,再加上美国政府严密的法律设置,使得绝大多数金融机构不敢以身犯险。而且,为了保证自身不被“拖下水”,金融机构不惜投入巨资来做好合规工作,积极扮演“金融探头”的角色。
最后,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你所不知的金融探头”是怎样运作的。
当今世界,美国的金融霸权体现在,用金融制裁和反洗钱体系双管齐下,来对被制裁对象实施精准打击。9·11之后,美国以《爱国者法案》来长臂管辖外国实体,包括传唤外国金融机构、指认“主要洗钱网点”以及二级制裁,等等。除了有严密的法律设置,美国还依靠遍布全球的金融机构来监控全球资金流动。各大金融机构通过复杂的机构设置和先进技术,打造了一个覆盖全球、密不透风的金融监控网络。同时,同业监督、内部举报和媒体曝光这三大紧箍咒,以及高昂的违规成本,保证了金融机构自身不敢以身犯险。它们不惜投入巨资来做好合规工作,积极扮演“金融探头”的角色。
对于中国金融机构来说,我们一方面要了解美国金融制裁的有关风险,一方面也要学习国际反洗钱的先进经验,完善自身的反洗钱监控体系。
撰稿、讲述:徐玲 脑图:摩西脑图工作室
划重点
1.美国的金融霸权体现在:用金融制裁和反洗钱体系,双管齐下,来对被制裁对象实施精准打击。9·11之后,美国以《爱国者法案》来长臂管辖外国实体。
2.除了严密的法律设置,美国还依靠遍布全球的金融机构来监控全球资金流动。
3.同业监督、内部举报和媒体曝光这三大紧箍咒,以及高昂的违规成本,保证了金融机构自身不敢以身犯险,它们不惜投入巨资来做好合规工作,积极扮演“金融探头”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