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莱特兄弟》 田牧歌解读

《莱特兄弟》| 田牧歌解读

关于作者

本书作者戴维·麦卡洛,是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和传记作家。麦卡洛曾经凭借自己所写的传记《杜鲁门》和《约翰·亚当斯》而两次获得普利策奖,同时,他还曾获得过美国平民的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可以说,麦卡洛是美国的一位泰斗级传记大师。

关于本书

这本书是一本回顾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历史的人物传记,其通过对莱特家族上千件文献资料的细致梳理,向我们还原了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的前后过程,以及他们对世界航空业的发展造成的影响。与此同时,这本书还向我们展现了莱特兄弟性格的复杂性,既有他们面对困难时的进取,又有他们面对利益时的偏执,而也正因为存在着这种复杂性,莱特兄弟才对世界航空业的发展造成了多方面的影响,这或许能为我们看待历史人物与事件提供一定借鉴。

核心内容

莱特兄弟能够成为飞机的发明人,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意识到了操控飞机技巧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之上制造出了人类第一架飞机。正是凭借这样的功绩,莱特兄弟从无到有地开创了人类的航空工业。不过,他们在获得成功之后,几乎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之上,而忽略了在技术方面的进一步进取。最终,不仅威尔伯·莱特在专利战的过程中因操劳而去世,而且莱特兄弟的专利诉求还拖慢了美国和世界航空工业的发展进程。所以说,莱特兄弟对世界航空工业的影响是双面的。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本期音频为你解读的书是《莱特兄弟》,这是一本关于莱特兄弟的传记。这本书通过回顾莱特兄弟的飞机发明史,为我们解答了一个问题:业余玩家莱特兄弟,是怎样影响世界航空业发展的?

飞机的发明人,莱特兄弟的大名你肯定听说过。可以说,正是在以莱特兄弟为代表的一批航空业先驱的努力下,原本对人类来说无比广阔的地球,才能变成今天的“地球村”。所以,就算你不是很了解莱特兄弟,但一提起他们,就会下意识地觉得,莱特兄弟是一对伟大的发明家,他们的工作推进了人类征服天空的脚步。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听完今天这本书,你会发现,事情可能出乎你的意料。人类能发明飞机,确实多亏了莱特兄弟能有不同于当时其他发明人的想法。从这一点上来说,他们是推进了航空业的发展的。但后来,他们对飞机专利的执念,又阻碍了他们的进步,甚至阻碍了世界航空业的发展进程。可以说,人性的复杂在兄弟俩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要想回顾历史,最好的方式当然是让当事人来诉说。不过,能见证这段百年前历史的人早已都不在世上,所以本书的作者去找了上千件莱特家族的文献材料,包括兄弟俩和家人的日记、笔记和往来书信,尽可能地还原这一切。本书的作者戴维·麦卡洛,是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和传记作家。他写的传记曾经两次获得普利策奖,他还因为自己写的传记获得过美国平民的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你看,传记大师的水准加上丰富可靠的文献,足以让这本书成为我们了解莱特兄弟的最好渠道。

那么接下来,我会分成三个部分,来跟你说说莱特兄弟到底是怎样影响世界航空业发展的。

第一,莱特兄弟是怎么发明出飞机的?第二,飞机发明出来之后,莱特兄弟为什么在很长时间内都不为人所知?第三,功成名就之后,莱特兄弟为什么反而阻碍了航空业的发展?

好,我们先来看看第一部分,莱特兄弟是怎么发明出飞机的?

我们知道,一个人能做什么事,往往取决于他所处的时代能给他提供什么样的条件。发明创造也是这样,光有想法还不够,还要当时的科学技术能把这个想法落地,一项新的发明才有可能诞生。举个特别简单的例子,马云能在今天这个时代创立淘宝网,但放在一百年前,没有相应的技术支撑,再伟大的互联网创意也不可能实现。

有个专门的术语来形容这种现象,叫“相邻可能”。就是说,现有的技术只能支持相近水平的发明诞生,发明是很难跨越技术水平实现飞跃的。关于这个问题,你可以听听“每天听本书”曾经解读过的《伟大创意的诞生》,里面有非常详细的阐述。

那莱特兄弟可以说是赶上了好时候,他们正好就处在飞机能够诞生的伟大时代之中。在莱特兄弟之前,已经有很多航空业的先驱,探索过什么形状的飞行器更适合飞行了。

而且,当时莱特兄弟周围的环境,也特别支持他们发明创新。他们的家乡,美国俄亥俄州的代顿市,是19世纪末全美人均新专利数量最多的城市。全市的制造业也很发达,在耳濡目染之下,莱特兄弟长大后自己开了一家自行车店,负责自行车的生产和销售,稳定的收入为他们的发明提供了物质条件。

你看,莱特兄弟俩可不是像爱迪生那样的专业发明家,他们俩本来是自行车商。在发明创新上,他们本来非常业余。能有后来的成就,他们也多亏了家里人的支持。

他们的父亲是一位崇尚知识、思想开放的主教。在父亲的影响下,莱特兄弟从小喜欢看书,包括大量的鸟类和飞行类书籍,这为他们以后研究飞机结构提供了足够的知识储备。我们今天提起的莱特兄弟,特指飞机的发明人威尔伯·莱特和奥维尔·莱特,威尔伯是哥哥,比弟弟奥维尔大四岁。莱特家族里的其他兄弟姐妹,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到发明飞机的工作里,但家人之间的融洽关系,也常常给莱特兄弟以精神上的鼓励。

听到这儿你可能会说,这些都没错,不过当时具备这些条件的人应该也不少吧,莱特兄弟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让他们成为发明飞机的第一人呢?问题的关键就在这儿,他们独特的思维模式,才是发明飞机的关键。

“独特”在哪儿呢?当时其他的飞机探索者,都是常规思维,想先把飞机造出来再考虑飞机的驾驶问题。但莱特兄弟另辟蹊径,他们决定先学会驾驶飞机再制造飞机。

你可能觉得很奇怪,没有飞机怎么学驾驶呢?站在岸上可学不会游泳啊。咱们来回顾一下当时的飞机发明环境。莱特兄弟本身只是自行车商,出于业余爱好才开始进行飞机的研发工作。但当时世界各国研发飞机的都是什么人呢?有大学教授、工程师、商人,还有欧洲的贵族。这些人往往有丰富的知识和充足的资金,甚至还有人获得了官方机构的支持。那可是有专业团队来做研发的。但无一例外,他们都失败了,原因在哪儿呢?

其实很简单,他们都没有意识到“平衡”的重要性。他们考虑的都是怎么才能让飞机起飞,而不是如何保持飞行的稳定。

莱特兄弟能认识到了这一点,是受到了一位叫奥托·李林塔尔的航空先驱的启发。李林塔尔是一位德国的蒸汽机制造商,同时也是一位滑翔机飞行家。他制造了十几种滑翔器,还会自己带着滑翔器亲自实验,在当时名气很大。但后来,李林塔尔在一次飞行的过程中因为没控制好平衡,从高空摔了下来,不幸牺牲。他的失败让威尔伯,也就是两兄弟当中的哥哥意识到,制造飞机的关键在于保持飞行中的平衡,而目前人们欠缺的就是这一点。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知道了努力的方向,那就是要学会控制平衡。当时人们已经发现,鸟类会通过调整自己翅膀的角度,来保持身体平衡。飞机能飞起来,是因为流动的空气能给机翼一个上升的力,我们叫它“升力”。那就可以有一套系统控制飞机的机翼,让飞行员可以改变机翼的形状。这样就可以调整飞行中机翼受到的升力,从而实现平衡。

不过,莱特兄弟如果只考虑到这一点,那他们也不会成为飞机的发明人。因为在当时,机械方面的改进其实不难。他们的过人之处在于,他们意识到,更重要的是飞行技巧,而不是机械结构,掌握控制飞机的技能、学会驾驶飞机才是成功的关键。飞行就像特技表演,道具是其次的,技巧才是第一位的。

在这个思路下,兄弟俩开始行动了。1900年,他们先按照自己的思路,设计出了一架滑翔机。飞行员可以通过绳索和滑轮,改变这架滑翔机机翼的形状。之后,他们又找到了一个试飞地点,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基蒂霍克。这里有合适的风可供滑翔机起飞,有柔软的沙丘可以让他们安全降落,而且这里与世隔绝的环境,可以保证他们飞行试验的秘密性。

就是在基蒂霍克这个地方,莱特兄弟经过了多次试验,终于成功地证明了自己思路的正确性。他们不仅进行了试飞,而且还通过一次次的训练,逐渐掌握了驾驶技能。当然,这个阶段他们设计出来的东西还只是“滑翔机”,但这是他们迈向成功的一大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在此之后,兄弟俩凭借自己过人的动手能力,攻克了剩下的难题。他们先是自己设计了一个风洞,来模拟出机翼的最佳形状和角度。之后又向汽车公司订制飞机发动机,发现性能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就自己动手制造了一个汽油发动机,还顺带设计出了相应的螺旋桨。

飞机的各项系统一一到位,接下来莱特兄弟要做的,就只有把这些东西安装到滑翔机上就行。因为他们已经通过滑翔机学会了驾驶飞机的技能,所以之后的试飞工作就顺利得多了。

1903年12月17日上午,莱特兄弟改写了历史。先是奥维尔第一次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真正的飞机飞行,持续12秒,之后威尔伯又把记录提升到59秒,而且他们飞得还很稳很安全。从这一天开始,人类进入了航空时代。而帮助莱特兄弟实现这一点的最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独特的思维模式。他们意识到,发明飞机的重点不在于让飞机飞起来,而在于要先学会驾驶飞机。

以上就是第一部分的内容,我们讲了莱特兄弟能成功发明飞机的最主要原因。莱特兄弟的壮举,从无到有地推动了人类航空工业迈出第一步,他们得以被历史永远记住。但他们对世界航空业的影响还远不止如此。实际上,这本书只花了不到一半的篇幅来介绍兄弟俩发明飞机之前的过程,而更大的篇幅,被用来介绍他们发明飞机之后的故事。那么接下来我就为你讲述本书的第二部分,在发明飞机后,莱特兄弟为什么在很长时间内都不为人所知?

莱特兄弟进行第一次飞行的当天,除他们以外,还有五位目击者见证了这历史性的一刻。按理来说,这么重大的突破,应该在很短的时间内传遍全世界才对,可实际情况恰恰相反。莱特兄弟在发明飞机后的近五年时间里不仅没有引起轰动,甚至根本就没几个人相信他俩的壮举,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因有外在的,也有内在的,先来看看外在原因。在第一次成功飞行的当天,莱特兄弟就发电报告诉家人这个好消息了。然后他俩的二哥洛林·莱特当即就拿着电报,去找代顿市的日报编辑。

但没想到,编辑一点儿也不在乎。不是因为他觉得飞机的发明不重要,而是他根本不相信莱特兄弟能发明出飞机。后来,莱特兄弟的新闻上了几家报纸,但要么就是轻描淡写,要么就是胡编乱造,总之没有正儿八经报道他俩的媒体。倒是有一位参议员了解到莱特兄弟的成功,而且把他俩发明飞机的消息,转告给了美国陆军部。但还是没什么结果,陆军部也没搭理他们。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发明飞机实在是一件不靠谱的事儿。我们刚才说了,在同一时期,还有很多人投身于飞机发明的工作之中,其中很多人还特别有名。比如美国学者塞缪尔·兰利,他是一位杰出的天文学家、美国史密森尼学会秘书长、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天文学和物理学教授,身兼数职,可以说是当时美国最受尊敬的科学家之一。兰利就曾参与到一个飞机发明的项目里。

除了兰利,还有机关枪的发明者马克西姆爵士、电话的发明人贝尔,他们都曾经尝试发明飞机,但都失败了。相比来看,莱特兄弟俩都没上过大学,没接受过正规的技术培训,没有身居高位的朋友和外部资金赞助,全靠自己开自行车店的收入。而且,兰利参与的那个项目,前前后后花了近7万美元都没成功。但莱特兄弟呢,花了1000美元就把飞机造出来了,这成本还不到兰利的2%。说实话,要把我放到那个时代,我也很难相信他们真的能做到。

那你可能想到了,如果没人相信,那莱特兄弟当众飞一圈,向世界证明一下不就行了吗?道理是这个道理,但天不如人意。回到家乡之后,莱特兄弟曾经邀请媒体记者来看他们的飞行表演。但一到表演的时候飞机就出故障,记者没能看到他们飞起来的样子。但这其实也不是问题,错过一次再来第二次不就行吗?或者多拍几张照片也可以。但实际情况是,在那之后的四年多时间里,莱特兄弟就再没进行过一次公开飞行,这就只能从他俩内部找原因了,而原因就是,他们在刻意地保持低调。

这是为什么呢?兄弟俩突然不想出名了吗?其实在发明飞机之后,莱特兄弟就立刻申请了专利。他们意识到,飞机是一个可以改变世界的发明,如果能获得飞机的专利,那以后的名誉和财富都是不可估量的。所以他俩就马上着手申请专利,而且决定,在专利获批以前要保持低调。

比如在第一次邀请记者看飞行表演时,莱特兄弟就告诉记者,能看但不能拍照,他们怕有人利用照片仿制他们的飞机。之后的日子里,兄弟俩一边申请专利,一边改进飞机的性能,还专门挑选了一个隐蔽的地方进行试飞,不让其他人看到。

在这段时间里,英国人和法国人相继找上门来,想和他们谈合作,所以兄弟俩决定去海外试一试,看看有没有什么商机。从1905年春天开始,莱特兄弟就开始和欧洲人谈判,他们的原则很明确,那就是不让其他人分享专利,也不让别人占有自己公司的股份,只允许其他公司成为自己的销售代理,而且签订合同之前也不会进行试飞展示。

面对这么苛刻的要求,其他公司当然不愿意,你想想,他们都没看到能在天上飞的飞机,谁能保证莱特兄弟不是在吹牛呢?所以谈判就进行了很长时间。直到1906年,莱特兄弟等了两年半的专利申请终于得到批准。他们也终于和一家法国公司签订合同,约定到法国进行一次公开展示。到此为止,他们才终于可以放心地进行公开试飞。

在法国展示期间,莱特兄弟依然表现出了自己的一贯作风,不让别人接近自己的飞机,哪怕摸一下都不行。威尔伯甚至每天睡在机库里,就是为了防止别人偷看偷拍。不过飞行展示还算顺利,1908年8月8日,在大量观众和记者的见证下,莱特兄弟成功地进行了试飞。试飞后不到一天,莱特兄弟的大名就传遍了世界各地,他们一夜之间成了全世界最有名的人。而这一天,距离他们发明飞机,已经过去了4年零8个月。

好,这就是第二部分,发明飞机后,莱特兄弟在很长时间内不为人所知的原因。听到这儿你应该发现了,莱特兄弟在捍卫自己的利益方面确实下了不少功夫,故意低调了好几年。但这也造成了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那就是世界本来可以提前几年了解到他们的成果,然后各种资源进来,快速完善已有的航空技术。

从这个角度来说,莱特兄弟确实拖了世界航空业发展的后腿。但可惜的是,他们对航空业的负面影响才刚刚开始。接下来,我就为你讲述最后一个部分,功成名就之后,莱特兄弟为什么阻碍了航空业的发展?

飞机的发明让莱特兄弟享受到了巨大的荣誉,他们在欧洲和名流贵族交往,回国之后又被美国总统塔夫脱授予了勋章,一时间风头无两。但这时候有一件事让他们非常生气,那就是另一个美国人,叫格伦·柯蒂斯,也成功发明了飞机。而且他比莱特兄弟在欧洲的试飞早一个月,在美国进行了试飞。所以莱特兄弟就觉得,柯蒂斯侵犯了他们的飞机专利。于是,他们把柯蒂斯告上了法庭。他们对航空业发展的阻碍,就在于这场官司。

莱特兄弟申请飞机的发明专利时,请了一位很厉害的律师来帮助他们。在这位律师的操纵下,他们申请下来的专利覆盖面很广。刚才我们说了,要想控制飞机的平衡,就要通过改变机翼的形状,来改变机翼受到的升力。莱特兄弟是怎么改变机翼形状的呢?他们的方法是用绳索和滑轮,拉动木质的飞机机翼,让机翼变形。但他们的专利涵盖面却要广得多,不管具体的方式和他们的一不一样,任何改变机翼外轮廓的思路,都在他们的专利范围内。这是有点霸道的。

当时那位美国人格伦·柯蒂斯,就是用其他方法改变了机翼的形状,才发明飞机的。其实早在1906年,柯蒂斯就提出希望和莱特兄弟合作,不过莱特兄弟拒绝了他。合作不成,柯蒂斯就打算自己造飞机,为了规避莱特兄弟的专利,柯蒂斯没有采用莱特兄弟那种拉动机翼让机翼变形的方式,而是在飞机上采用了副翼的结构。

副翼就是飞机机翼后边缘上固定的那一组可以上下摆动的结构,通过这个结构,飞行员就可以改变机翼受到的升力。如果你坐过飞机,从窗户往外看,就能清楚地看到客机机翼后面的副翼。

按理来说,柯蒂斯没有采用莱特兄弟的思路,所以他觉得他有权用自己的飞机来赚钱。但问题就出在专利上。莱特兄弟认定,自己的专利包含了柯蒂斯的思路,所以他们要求柯蒂斯停止侵权行为,停止生产带有副翼的飞机。柯蒂斯当然不服,他的飞机明明性能更好,而且是自己想出来的创意。所以从此以后,双方就开始了长达数年的诉讼战。

在诉讼战期间,威尔伯耗尽了自己的精力,加上感染伤寒,不幸在1912年去世,这距离他们的首次公开试飞仅过去了4年。这更加刺激了弟弟奥维尔,让奥维尔决定把官司一直打下去。最终法院判定,莱特兄弟是航空事业的先驱,柯蒂斯侵犯了他们的专利。而且判决要求,在美国生产的所有飞机,都要向莱特兄弟缴纳高达20%的专利金。

遗憾的是,莱特兄弟看似赢了官司,但他们的专利战大大阻碍了航空业的进步。因为莱特兄弟的那种改变机翼形状的控制方式,其实有很大的局限性。木质机翼可以轻松地改变形状,可金属机翼就不行。所以相比之下,柯蒂斯的副翼方案反而更实用、性能更好。今天的大多数飞机,实际上继承的都是柯蒂斯的方案。

而且,莱特兄弟在开打专利战之后,就没怎么再把心思放到飞机性能的改进上面。威尔伯去世前一年的1911年,他们的飞机性能就已经落后于欧洲了。莱特兄弟打赢官司的两年之后,他们就再没卖出过一架飞机。到了一战爆发,因为受到莱特兄弟专利的限制,美国军队装备的飞机已经落后得根本没法用了,最后只能从法国、英国进口飞机。

所以后来的美国总统、时任美国海军助理部长的富兰克林·罗斯福采取了行动。他成立了一个航空器制造协会,协调美国各大飞机制造商的专利。他把所有这些专利组成了一个专利池,会员企业只要支付一笔综合费用,就可以使用专利池里的所有专利,包括莱特兄弟的。而且莱特兄弟收取的20%专利金也被缩减到1%。在这些改革措施之下,美国的飞机制造业终于摆脱了莱特兄弟的专利枷锁,开始快速发展。而莱特兄弟也因此被美国《时代周刊》称为“专利流氓”。

你看,莱特兄弟本来可以为航空业做出更大贡献,但他们太在乎专利带来的利益,最终不仅让自己损失惨重,更是阻碍了美国航空业的发展。而且莱特兄弟和柯蒂斯都是美国人,可以说,美国本来在世界飞机制造业处于最领先的位置,但因为专利战而大大落后于世界水平,这其实也是世界飞机制造业的巨大损失。

好,以上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我一共为你讲了三个部分。

我们先讲了莱特兄弟是怎么发明出飞机的?莱特兄弟生活在诞生飞机的黄金年代,但真正让他们从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的,是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他们意识到,要想制造出来真正的飞机,自己就必须先学会控制飞机的平衡。

但奇怪的是,在发明飞机后,莱特兄弟在很长时间内都不为人所知。这是为什么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莱特兄弟怕别人模仿自己,所以刻意保持了低调。他们的这种行为,实际上拖了航空业发展的后腿。

而且,因为莱特兄弟注册的专利涵盖面很广,其他发明家的设计方案被兄弟俩认定是侵权,他们俩就把对方告上法庭。最后虽然莱特兄弟胜诉,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莱特兄弟对专利的执念,阻碍了美国航空业的发展。

在音频的最后,我还想谈谈技术的两面性。从诞生到现在,科技对人类的双重影响就一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每个新技术的诞生,都会引发人们的恐慌。当年的航天技术是这样,现在的人工智能、基因编辑技术也是这样。在发明飞机之后,哥哥威尔伯去世得比较早,但弟弟奥维尔在去世之前,他亲眼看到了飞机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也看到了超音速飞机的诞生。他明白,飞机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带来了战争中的深重苦难。但奥维尔丝毫不后悔自己发明了飞机。他说,虽然火可以造成火灾,但也是火,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在他看来,飞机的使用者是人,我们不能因为害怕科技的负面影响而抵触科技的进步,关键在于怎样才能正确地使用它。

撰稿:田牧歌 脑图:刘艳导图工坊 转述:徐惟杰

划重点

  1. 莱特兄弟生活在诞生飞机的黄金年代,他们意识到,要想制造出来真正的飞机,自己就必须先学会控制飞机的平衡。

  2. 因为莱特兄弟注册的专利涵盖面很广,其他发明家的设计方案被兄弟俩认定是侵权。莱特兄弟对专利的执念,阻碍了美国航空业的发展。

  3. 每个新技术的诞生,都会引发人们的恐慌,飞机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带来了战争中的深重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