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胜利的天平为何左右摇摆?
胜利的天平为何左右摇摆?
你好,欢迎回到听书精品课,我是邓一丁。这一讲,咱们接着读《荷马史诗》的上卷《伊利亚特》。
在上一讲的结尾,咱们说到希腊和特洛伊两军对垒,各自派出了一位勇士在阵前单挑。特洛伊这边出来叫阵的是小王子帕里斯,而希腊这边应战的正是帕里斯的仇家,斯巴达王墨涅拉奥斯。想当初,帕里斯在斯巴达做客时拐走了墨涅拉奥斯的妻子海伦,整场战争都是因他们两人而起的。现在他们终于以决斗者的身份在阵前相见,两边的将士都期待着这一幕,希望这场决斗能终结艰苦的战争。
帕里斯是以美貌著称的,他的战斗力倒也不弱,可是在强大的战士墨涅拉奥斯面前,他还是胆怯了。眼见对方来势汹汹,帕里斯仿佛人在野地里遇见了毒蛇猛兽,吓得“手脚颤抖,脸色发白”。他调头跑回特洛伊人的队伍里,想要躲过这场决斗。这时候,他的耳畔响起了一个严厉的声音。
赫克托尔的责任
这声音来自他的哥哥,特洛伊的大王子赫克托尔。史诗的第二号人物即将登场。和希腊联军的情况不同,特洛伊人的最强战士和最高统帅集于一人之身,这个人就是赫克托尔。在接下来的故事里,他的戏份不亚于阿基琉斯。许多喜爱《荷马史诗》的读者也都认为,赫克托尔才是《伊利亚特》全书最可敬的英雄。
赫克托尔出场的第一段发言就很能反映他的性格。他毫不客气地斥责了他的弟弟。提起帕里斯拐走海伦的事情,赫克托尔的原话是:“你把一个美丽的妇人、执矛的战士们的弟妇从遥远的土地上带来,对于你的父亲、城邦和人民是大祸,对于敌人是乐事,于你自己则可耻。”这几句话值得细看。首先,赫克托尔把海伦称作“执矛的战士们的弟妇”,也就是“手持长矛的战士们的弟媳妇”,言语间对跟他打了九年仗的希腊群雄不失尊重。接下来,他依次提到了父亲、城邦、人民和敌人,最后,再指责帕里斯在私德上的不检点。你可以看到,赫克托尔首先是在与不同人群的关系当中思考问题的。这种思维方式很符合他的身份。赫克托尔是特洛伊的大王子,城邦未来的继承人,注定要担负起保护全体国民的责任。在这一点上,他和单纯凭武力挣战功的阿基琉斯是很不同的。在阿基琉斯的眼里,血腥的战场也是诱人的猎场,敌将的头颅就是他兑换万世英名的筹码。而对赫克托尔来说,每一个战士在战场上倒下,都意味着身后的城邦里一个家庭的破碎,这种分量是实打实地落在他肩上的。
仇家的决斗
对于赫克托尔担负的这种责任,小王子帕里斯大概是很难体会的。这倒也不能完全怪他。他从小在山林里长大,是他的家庭和城邦首先抛弃了他。等到他走出山林,再次被社会接纳的时候,这个“野孩子”早就习惯了独来独往的生活。你从他在金苹果事件中的选择就能看出来,他对成为“人上人”不感兴趣;他在乎的是更简单的事情,只要过得逍遥快活就好。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帕里斯的这种人生观放在一个常人身上,其实无可指摘。但很遗憾,他是帕里斯,命中注定要成为特洛伊人的灾星。残酷的命运把他推到了特洛伊战场上,站在强大的仇敌面前。他必须为了那个曾经驱逐了他,如今也依然憎恨着他的城邦勇敢一次。
在赫克托尔的激励下,帕里斯再次站上了为决斗丈量出的地面。他舞动长枪,向墨涅拉奥斯掷去。长枪击中了墨涅拉奥斯的盾牌,枪头被撞弯,落在一旁。等他再抬眼看时,墨涅拉奥斯的长枪已经飞到他眼前。这一枪力道极强,穿透了帕里斯的盾牌和胸甲,枪头擦过他肋骨旁,划破了精美的衬袍,帕里斯却幸运的毫发未伤。墨涅拉奥斯大吼着拔出宝剑,向帕里斯冲来,一剑砍中他的头盔,这把剑却碎成了三四块,落在地上。墨涅拉奥斯错愕地看着手中的剑柄,心里已经明白,这又是众神搞的鬼,看来帕里斯命不该绝,他多年来渴望的复仇是难以实现了。他一边愤怒地向天空呼喊,一边扑上去一把抓住帕里斯的头盔,想把他拖回自己的阵地。帕里斯被头盔下的系带勒得喘不过气来。这时候,女神阿芙洛狄忒终于看不下去了。她松开帕里斯下巴上的系带,化作一团云雾罩住帕里斯,直接把他送回了特洛伊王宫,放在舒适的床榻上。这一边,墨涅拉奥斯还在像野兽一般在人群里穿行,四处寻找帕里斯的身影,却怎么也找不到他日思夜想的仇家了。
按照古希腊人的道德观,墨涅拉奥斯对帕里斯的复仇完全是正当的。但希腊众神并不是人间道德的护卫者。咱们在上一讲提到过,他们首要的职责是忠实地按照命运的剧本来排演人间的大戏。帕里斯还不能死,因为他还没给特洛伊带来命中注定的毁灭。而假如对阵的双方对决斗的结果没有异议,特洛伊战争也可能就此结束。帕里斯输得明明白白。接下来,只要特洛伊人归还海伦,做出赔偿,希腊人也愿意回到他们的船上,返回爱琴海西岸的家乡。这个结果对双方的将士而言,既体面,又妥当。只可惜,命运对他们另有安排。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做出了一个狡猾的决定。他们蛊惑了一名特洛伊的弓箭手,放冷箭射伤了墨涅拉奥斯。这样一来,特洛伊人公然践踏了决斗的合法性,战争也只能无奈地进行下去了。
战火重燃
史诗接下来的几卷都在描述昏天黑地的战斗。在赫拉和雅典娜的帮助下,希腊联军一度占据了优势。联军中的一员猛将甚至用手中的长枪先后刺伤了特洛伊这边的美神阿芙洛狄忒和战神阿瑞斯。美神捂着伤口狼狈地逃离战场,战神发出有如一万人齐声呐喊的吼叫。当他们回到奥林匹斯山上,宙斯对眼前荒唐的乱象实在是忍无可忍了。神明在和凡人的战斗中挂彩,这是不成体统的事情。更何况,战争正在滑向与宙斯的计划完全相反的方向。要是希腊人就这么一鼓作气攻下特洛伊城,那阿基琉斯的离场就无足轻重,宙斯许给忒提斯的承诺也就无法兑现了。
惨烈的战争就这样持续了一整天。用荷马的话说,“被杀者的痛苦和杀人者的胜利欢呼混成一片,殷红的鲜血流满地面。就像两条冬季的河流从高山上的源泉倾泻到峡谷中汇合,呐喊和悲声也这样从两军激战中发出”。终于,夜幕降临,带来了短暂的安宁。第二天一早,宙斯在奥林匹斯山上召开会议,大发雷霆。他禁止众神加入战斗,亲自接管了特洛伊战场。胜利的天平开始向特洛伊人这边倾斜。
在新一天的战场上,赫克托尔势如破竹,率领特洛伊人冲破了一个又一个希腊名将的阵地。当夜幕再度降临的时候,战线已经被压到了接近希腊人在海边停船扎营的地方。赫克托尔发表了一通激动人心的演讲,特洛伊人士气高涨,他们在平原上生起上千堆篝火,有如群星照亮夜空,“广漠的大气自天上裂开”,附近“险峻的山峰、高耸的海岬、幽深的峡谷”都清晰可见。特洛伊人就这样兴奋地整夜守在篝火旁,对不远处希腊人的营地虎视眈眈,等待着黎明的到来。
阿伽门农的道歉
另一边,希腊人却陷入了“神降的惊慌”,“每一个勇敢的将领都感到难以忍受的悲哀”。阿伽门农终于意识到,失去了阿基琉斯,赫克托尔就成了无人能敌的对手。单论武艺,强大的埃阿斯或许还有和赫克托尔一战的实力。但若论统帅能力,就算是他阿伽门农也得甘拜下风。这时候,希腊阵营里那位德高望重的老将军涅斯托尔站了出来。他诚恳地劝说阿伽门农向阿基琉斯赔礼道歉,请他重返战场。这一次,阿伽门农没有继续固执己见。他答应把那位阿基琉斯心爱的女子送还给他,再附赠许多珍贵的礼物,甚至还愿意把自己的女儿嫁给阿基琉斯,再赏赐他七座人烟稠密的城市。任谁来看,这份厚礼都算是诚意满满了。
当然,担当说客的还是足智多谋的奥德修斯。当他走进阿基琉斯的营帐,他大概又想起了九年前到访阿基琉斯父亲的王宫时看到的场景。阿基琉斯正在弹奏一把精美的弦琴,和着音乐歌唱着古代英雄的事迹。坐在他对面的正是九年前的那一天和他一起烧烤牛肉的少年,阿基琉斯的挚友帕特洛克罗斯。九年来,帕特洛克罗斯作为阿基琉斯的侍从陪他一起四处征战,两个人朝夕相处,亲如兄弟。
见到奥德修斯,阿基琉斯兴奋地起身,像九年前那样给这位他尊敬的老朋友捧上酒食。奥德修斯的心里却在斟酌着接下来的措辞。他一边和阿基琉斯谈笑,享受着美酒佳肴,一边等待着合适的时机。终于,他斟满一杯葡萄酒,举杯向阿基琉斯致意。
奥德修斯的游说能成功吗?阿基琉斯会重返战场吗?
我是邓一丁,下一讲,咱们接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