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试错力:创新如何从无到有》Pro版丨韩焱解读

《试错力:创新如何从无到有》Pro版丨韩焱解读

关于作者

蒂姆·哈福德,百万级畅销书《卧底经济学》的作者。哈福德是一位经济学家,善于从复杂科学的角度来研究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此外,他还是一位跨界型学者,擅长把各种知识进行跨界组合,用幽默通俗的语言讲述复杂观点。在他的著作里,你能同时穿插了解到各个领域的丰富知识,既包括生物学、医学、气象学等自然学科知识,也包括社会学、心理学、军事学等人文学科知识。

关于本书

本书是哈福德的跨界之作,书中精选了许多历史故事,剖析了众多自上而下的政策和制度失败的真相,分享了机构和个人如何利用试错力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生存与发展的方向。

核心内容

在复杂的世界里,对于推动创新来说,试错就是最聪明的笨办法。作者在这本书当中,为你提供了有效提高和使用试错力的三个方法,分别是稳妥的小碎步、冒险的大跨步和安全的松耦合。

你好,我是湛庐文化的创始人韩焱,欢迎每天听本书。

湛庐文化是一个优秀的阅读服务品牌,我们一直在努力传播最先进、最有价值的知识和思想,你在得到听到看到的很多书,包括各位专栏大咖讲解的书,大量都是湛庐文化出品的。

今天,我要为你解读的这本书的书名叫做《试错力》,副标题是:创新如何从无到有。

在开始我的解读之前,我有一个问题想问问你,在当下这个科学技术指数级发展的时代,和上个世纪相比,重大创新的速度是变快了还是放慢了呢?

苹果手机、特斯拉汽车、可回收火箭等这些大事件,很容易让我们感觉到,当下这个时代创意和创新无所不在,但是,说起来你可能不信,统计数据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很多重要领域的重大创新与上个世纪相比,其实变得更加缓慢、更加艰难、成本更高。

就拿航空业来说吧,20世纪60年代,波音747飞机就已经设计出来了,当时最具有影响力的未来学家曾经预言:到2000年的时候,我们就能乘坐家庭飞行器上下班,天空中挂着人造月亮,为世界带来更多的光明,但是,这些预言却都没有实现。半个多世纪以来,航空领域几乎没有出现什么关键性的突破,能称为交通领域世纪性创举的,竟然只能是“网上值机”。

不仅仅是航空业,其他很多重要领域,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比如汽车行业,现代汽车虽然有了更舒适的内部空间、更高级的安全系统、更震撼的音响,但从根本上说,它们和 20 世纪 70 年代的汽车并没有什么根本性的不同;还有,核聚变已经研究了 30 年,重大的突破几乎没有;再比如,清洁的太阳能和风能依然昂贵又稀缺。

为什么会这样呢?人类的技术明明在飞速发展,为什么创新反而变慢了呢?我们今天要讲的《试错力》这本书,就是要帮助你了解: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复杂,期待某个领域的专家或者是天才,用自己的“神力”来驱动创新变得非常难。如今这个复杂而混乱的时代,学会通过试错力突破创意创新的束缚,对于组织和个人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这本书一上市,就得到了非常多主流媒体的强烈推荐。《福布斯》杂志就评价说,“这是一本发人深思,精雕细琢的杰作,而创作它的作家更是睿智过人”。

那么,这位睿智过人的作者是谁呢?他就是百万级畅销书《卧底经济学》的作者,蒂姆·哈福德。相信得到的用户对这个名字应该不陌生,万维钢老师在他的“精英日课”当中,一再向大家推荐和讲解蒂姆·哈福德的多部作品。哈福德是一位经济学家,他的难得和特别之处在于,他是从复杂科学的角度来研究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

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位跨界型学者,极其擅长把各种知识进行跨界组合,用幽默通俗的语言讲述复杂观点。在他的著作里,你能同时穿插了解到各个领域的丰富知识,既包括生物学、医学、气象学等自然学科知识,也包括社会学、心理学、军事学等人文学科知识。如果你亲自阅读这本书,就会发现,除了丰富的知识之外,哈德福的文字读起来还充满了文学作品的美感。

你已经了解到了,在复杂的世界里,对于推动创新来说,试错就是最聪明的笨办法,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作者在这本书当中,为你提供了有效提高和使用试错力的三个方法,分别是:稳妥的小碎步、冒险的大跨步和安全的松耦合。它们分别说的是什么呢?

我们先来说说,试错力的第一个重要方法:“稳妥的小碎步”。

你是不是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面对一个问题,你可以想到很多主意和方法,但是不能确定其中哪一个才是最佳方案。作者就告诉我们,不仅普通人如此,专家们也常常会面临这样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最聪明最快速找出最佳方案的方法,恰恰就是看起来最笨的那一个。那就是,一边试验自己的想法,不断删除失败的选项;一边从失败带来的反馈中汲取教训,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自己的想法。也就是说,通过试验、失败、改进,再试验、再失败、再改进,这样一次次循环,不断减掉“此路不通”的分叉,这样迈着“稳妥的小碎步”,一点点靠近成功。

让我讲一个联合利华的故事给你听,你一下子就能明白了。联合利华有一款非常经典的喷雾清洁剂,这个喷雾清洁剂最有名的是瓶子上的喷嘴儿,非常好用。同行们研究了好久,研究的越深入就越觉得这个喷嘴儿的设计太精妙了,一个小小的喷嘴儿,蕴含了太多的学问。于是,就有人去联合利华取经,询问他们到底请到了哪一位专家,设计出了这样一个绝世佳品。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根本就不存在这样的一位专家,这个经典喷嘴儿的设计过程,就是用“稳妥的小碎步”这个试错的方法得到的。

最初,联合利华的实验人员设计出了10个喷嘴儿,一个个进行测试,选出最好用的一个;然后,再根据这个最好用的喷嘴儿的原型,发展和改进出第二代的10个喷嘴儿;接着,是第三代的10个、第四代的10个、第五代的10个,就这样,当这款喷嘴儿进化到第45代的时候,实验人员终于找到了最好用的那一个。也就是说,并不存在什么天才的设计师和万能的专家,这款经典设计依靠的就是反复迭代和稳步进化,让最佳方案自己浮现了出来。

这种“稳妥的小碎步”的试错法,不仅在商业创新上非常有效,在个人成长和人生选择这样的问题上,也同样高效。有一个美国小青年,他叫凯文,他从小就想成为一个计算机科学家,所以他上大学的时候申请了计算机专业,但是很快他就发现,自己不适合学计算机。大一的时候,他每周花40个小时来钻研一门编程课,非常刻苦但却只能勉强得到B的成绩。相比之下,他的同学比他轻松很多就能拿到更好的分数。

他并没有花太多时间在沮丧和自我怀疑上,而是在理智地思考之后,把专业方向换成了管理科学和工程专业。果然换过专业以后,凯文感到学习不再那么吃力了,也正是因为这次专业的转换,让他申请到了参加斯坦福大学精英计划的机会,并且进了一家创业公司实习,第一次体验到了那种激情澎湃的氛围。

大学毕业之后,凯文顺利进入谷歌公司的营销部门工作。虽然这份工作让很多人都非常羡慕,但是一段时间之后,凯文发觉自己不太适合营销工作,很难让他保持激情,于是他就申请转岗到了产品研发部门,接着又转岗到了企业发展部门。可是,这些选择都没有让他找到“对”的感觉。

他念念不忘那次在斯坦福大学期间的创业实习的经历。于是,他就邀请了自己的同学,一起创办了一家公司,他们潜心钻研,开发出了一款应用程序,这款程序可以让人们通过发布自己拍摄的照片来进行分享和社交。正是这件事,让他找到了感觉,在18个月之内,凯文的团队发展到了13个人,你听起来是不是觉得,这个创业团队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嘛。但就是这13个人用了18个月,创造了一家估值10亿美元的独角兽公司,最后被 FACEBOOK 收购。是他们开创了“记忆分享”这个新的行业,彻底颠覆了传统的胶卷和相机行业,甚至把柯达这样的行业巨无霸逼到了破产的境地。凯文创立的这家公司就是著名的 Instagram 。

像凯文一样,每一次在人生的岔路口上,你可能都像凯文一样,自己的选择不一定都是准确无误、畅通无阻的,可那又怎么样呢,及时调整就好了,每一次的尝试,都会让你离最适合你的道路更近一些。

以上就是我为你讲解的第一部分内容,也就是试错力的第一种重要方法,“稳妥的小碎步”。这种看似笨拙的方法,其实是一种最清晰最高效的策略。经济学家和发展问题专家就告诉我们,人生当中存在着很多打着死结的“难定题”,就是涉及到的因素很多,纠缠在一起难分难解,没有经过试验很难确切知道针对这些问题最佳的解决方案是什么。这个时候,采用经过设计的随机试验就是最好的办法,每一次随机试验的失败,都能优化下一步的识别过程,成功就是靠着这样一小步一小步的快速迈进来获得的。

除了以上咱们说到的这类情况,还有一种情况也非常普遍,那就是:已经存在的事物和能够想到的方法,都不能解决你所面临的问题,这个时候,你该怎么利用试错力获得突破呢?这就是我要为你讲解的试错力的第二个重要方法:“冒险的大跨步”。

你一定知道,推动生物进化的主要方式有两个,分别是:选择与变异。选择是通过继承来完成的,成功生存下来的物种在死亡前完成下一代的繁殖,留下的后代就继承下来了这个物种的全部或者是部分基因,以这部分基因为基础,这个物种进行下一步的完善,就这样代代相传、逐步进化。这个过程就像我们以上讲到的“稳妥的小碎步”。变异和选择是完全不同的。比如说一个生物突然改变了皮肤的颜色,或者是突然多长出了两条腿,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个物种发生了基因突变。或者一个物种通过两性生殖,新的一代融合了父母的基因,发展出跟父母不一样的新性状。如上的这些过程都叫做变异。我接下来要讲的试错力的第二个重要方法,“冒险的大跨步”,就和变异非常类似,也就是说,横空出世的创新能让事情获得突破性的进展。

我给你讲一个二战期间关于战斗机的故事。说到英国和德国的空中大战,在一战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开始了,那个时候飞机是一种全新的技术,在战争中主要承担侦查任务。一战过后,人们普遍认为飞机的时速超不过每小时418公里,也没有人知道飞机发展成熟以后最有效的应用方式是什么。所以当时普遍看法是,战场上轰炸机才是最厉害的,空军要成立尽可能庞大的轰炸机编队,用优势力量打击敌人。可是在当时战斗机完全不被人重视。

二战开始的时候,英国空军的实力非常弱,但是他们又不能完全放弃抵抗,制空权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于是,英国空军部紧急发布了研发新式轰炸机的指令,标准非常高,他们要求飞机工程师摆脱现有技术的限制,迅速生产出前所未有的新型轰炸机。可是结果呢,却让他们大失所望。参与竞争的各大公司所提供的制造方案都不能达到要求,英国空军部甚至考虑干脆从波兰定制飞机。这个时候,影响历史的戏剧性事件发生了。

在参与竞争的公司当中,有一家叫做超级马林,这家公司在航天工程公司当中,名声不太好。大家都认为,这家公司聚集的是一群不着调的工程师,而且公司的管理者热衷于挑起轰动性的社会事件,根本没把心思放在经营好航天事业上。就是这家超级马林公司,很晚才向空军部提交了一个非常激进的设计方案,也可以说,是一个新的战术方案。他们设计的不是空军部心心念念的轰炸机,而是一款新型的战斗机。这款战斗机外型特别怪异,翅膀是椭圆形的,但是速度惊人,时速高达724公里,远远超过大多数人认为的400公里的极限速度。正是因为速度快,所以可以快速拦截敌方的轰炸机,在当时,从来没有人想到过飞机能开这么快,所以,这个战术听起来简直就是个天方夜谭。

英国首相丘吉尔非常不看好这个方案,而皇家空军的元帅特伦查德爵士也说它是个怪诞机器。幸亏当时的空军准将凯夫非常有魄力,他看到这个设计方案之后,直接就从超级马林公司订购了一架这种新式战斗机。这就是第一架喷火式战斗机。事实很快就证明了,喷火式战斗机是历史上最卓越的技术创新之一,这里要提醒一下,它虽然叫喷火式战斗机,并不是说可以喷火,而是一种对战斗机的命名方式,它飞行速度快,机动性好,操作简便。

当时,在英德空战当中,德国空军派遣了2600架军用飞机,而英国皇家空军只有不到500架飓风战斗机和300架喷火战斗机。在这场著名的空战之前丘吉尔就估计,德国空军第一个星期的密集轰炸就会炸死超过4万的伦敦市民,但是,实际上多亏了喷火战斗机的神速出击,灵活应变,德军竟然没能攻破英国皇家空军的空中防线。

这就意味着,德国人没有办法迅速入侵英伦群岛了。咱们想象一下,假如没有喷火战斗机,德国入侵了英国,就不会有后来的盟国反攻,美国也就没有机会解放法国。更可怕的是,很多后来参与了曼哈顿原子弹研究项目的科学家当时就居住在英国,如果英国被入侵,这些人一旦被德国所用,德国很可能在研制核弹的竞赛当中遥遥领先。这场空中大战过后,就连原先反对这个设计方案的丘吉尔,也高度赞扬了喷火战斗机,他说,“我们英国皇家空军用如此微弱的兵力,成就了如此伟大的功绩,保护了如此众多的百姓,人类战争史上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壮举。”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喷火战斗机拯救了世界,也并不为过。

所以说,越是在不确定的环境下,越是需要包容和敬畏,因为谁也不知道哪一种变异式的创新,会带来希望和胜利。作者认为,现在的公司和组织应该以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空军为榜样:面临从众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不惧怕失败,愿意冒风险,勇于尝试新事物,主动出击,用“冒险的大跨步”去直面巨大的挑战。

不仅企业和组织需要这种促成变异的勇气,对于个人而言,这样的“冒险的大跨步”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再来讲讲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卡佩奇的故事。

卡佩奇是一个孤儿,童年的生活非常凄惨,4岁的时候就开始流浪街头,9岁的时候跟随一位集中营幸存者来到美国,在他29岁的时候,命运终于出现了转折,他考上了哈佛大学,师从 DNA 之父诺贝尔奖得主詹姆斯·沃森,主修分子生物学。

沃森向来不爱表扬人,可他评价卡佩奇是一位难得的天才。在哈佛待了几年之后,卡佩奇认为哈佛大学不适合他。尽管这里拥有最棒的资源、有鼓舞人斗志的同僚和导师沃森的全力支持,但卡佩奇觉得,如果想做出了不起的成就、想改变世界,就需要更加自由的空间。于是他选择了允许他充分发挥自己想法进行研究的犹他大学,在这里建立了一个全新的院系,进一步拓展自己的想法。

随后,卡佩奇向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申请了一笔项目拨款,希望利用这笔资金来支持拯救人类生命的研究。卡佩奇上报了3个不同的项目,其中两个项目被认为是非常可靠的,因为它们有突出的前期成果,项目可交付结果比较明确,肯定能通过。而第三个项目有很大的风险,卡佩奇试图证明可以对老鼠的一个 DNA 进行针对性地修改。在当时,这个项目的野心实在太大了,要知道老鼠的 DNA 包含的信息,足足有七八卷百科全书那么多,卡佩奇想做的事情,相当于在这么多卷百科全书中,找到一个句子,并修改它。这种思路不仅没有成功的把握,而且看上去根本是不可能的。

当时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就强烈建议,砍掉第三个冒险性的项目,同时,他们同意为卡佩奇的前两个项目提供资金。卡佩奇是怎么做的呢?他欣然接受了拨款,但是对于对方的忠告置之不理,把全部资金都投进了风险极大的第三个项目上。回顾这段往事,卡佩奇自己也觉得这绝对是一场豪赌,假如他在研究院给出的期限内拿不出足够的成果,他的资金来源就会枯竭,也很难再从别处募集到资金,他的实验室将会面临原地解散的风险,所有研究助手将会另谋出路,而他毕生的心血和志向也将付诸东流。幸运的是这个项目最终取得了成功,卡佩奇还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不仅同意继续为项目注入资金,而且他们心悦诚服地说,很高兴卡佩奇当时没有接受他们的建议。

通过卡佩奇的经历,我想告诉你,当你非常确定自己内心方向的时候,千万别被别人有限的想象力绑架。变异式的创新,有时候看起来就是一次“孤注一掷”的豪赌,失败随时有可能发生,但是正是那些能够勇敢坚持做自己的人,才有机会取得了不起的成就,给人类社会带来不可思议的进步。

以上就是我为你解读的第二部分内容——试错力的第二个重要方法“冒险的大跨步”,通过变异来取得突破性的成功。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当你处在一个错综复杂,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下的时候,应该保持包容和敬畏,保持多种方案同时并行,给变异留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这样创新才有可能发生;同时,当你非常确信自己方向的时候,一定要敢于下重注,敢于直面可能失败的结果,这样才能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在现实生活中,从大多数人的正常心理来看,都是会害怕失败的,没有人希望自己已经拥有的成功因为一次不可承受的错误就付诸东流。如果能够有办法给可能的失败留出空间,创造出试错安全区,设计出一种值得信赖的体系,避免让一次失败导致全盘皆输,就会大大降低试错带来的风险,让人们更加放心大胆地进行创新。这就是我要为你讲解的试错力的第三个重要方法,那就是:降低系统的耦合程度,把紧耦合变成松耦合,为失败留出空间。

耦合,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之间的关联程度。在这本书中,作者用“耦合”这个词来描述组织、系统、环境当中各个模块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紧密程度。紧耦合的体系有个标志性的特点,那就是:一个动作一旦在这个系统中启动,就很难停止下来,或者根本不可能停止下来。紧耦合体系的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太紧密,其中一个模块的失败,很可能为整个体系带来致命的打击。

我们都非常熟悉的多米诺骨牌,就是一个最典型的紧耦合体系,只要碰倒一块骨牌,后面的骨牌就会发生连锁反应接连倒下。曾经就发生过这样的事故,一次冲击多米诺骨牌纪录的活动当中,选手们费心费力搭起了8000块骨牌,结果一位来拍摄壮观场景的摄像师口袋里掉出了一支笔,这支笔砸倒了一块骨牌,把整个活动给搞砸了。

如果你的企业,或者你所从事的事业体系,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是一个紧耦合的系统,那么你对失败的容错率就是非常低的,一些微小的局部失误,就可能导致全局的溃败。所以,你必须要想办法来降低系统的耦合程度。

具体怎么做呢?你可以借鉴多米诺骨牌挑战项目的处理办法。如今的多米诺骨牌竞赛,采取了安全隔离措施,把搭建好的骨牌隔离成了若干个区域加以保护,直到表演的最后一刻才把每一个区域的安全设置一一撤走。事实表明,这个措施非常有效。曾经有100名志愿者在荷兰展览馆耗费了两个月时间搭起了400多万块骨牌,一只麻雀飞进来撞倒了一块骨牌。还好在这之前他们采取了安全隔离措施,把这400多万块骨牌被分割成了好几个安全区域,这个意外仅仅造成了2万多块骨牌倒下,虽然也不是个小数字,但是与400万块骨牌统统倒下相比,还是可以接受的。

多米诺骨牌分区域进行保护的这个做法,就是人为地把紧耦合系统变成松耦合系统,这样一来,局部的失败对整体的影响就不会是一泻千里,不可挽回的。我之前在咱们“每天听本书”栏目中解读过一本书叫《创业无畏》,书中详细介绍了一个著名的企业案例,洛克希德公司赫赫有名的研发分部“臭鼬工厂”,就是一种降低系统耦合程度的创新举措。

臭鼬工厂是由洛克希德公司的工程师和创新人员组成的一个小型团队,他们在办公地点和研发项目上,都和公司本体保持分隔独立,这样做就是为了刻意摆脱公司原有体系带来的复杂和紧张感,同时,臭鼬工厂研发的都是一些投入很大、影响力也很大的项目,一旦失败,也不会给洛克希德公司的本体带来致命的结果。

当你看好一个全新项目的时候,可以仿照“臭鼬工厂”的机制,组建一个或者几个独立于公司本体的创新小团队,同步开拓。这个做法既能控制失败带来的风险,也能成倍增加成功的可能性。可以说,是在松耦合的体系下,同时用上了“选择”和“变异”这两种试错力方法。

以上就是我为你解读的《试错力》这本书的三个主要内容,让我来简单回顾一下。

试错力的第一个重要方法是“稳妥的小碎步”。这种看似笨拙的方法,其实是一种最清晰最高效的识别策略。每一次随机试验的失败,都能优化下一步的识别过程,成功就是靠着这样一小步一小步的快速迈进来获得的。

试错力的第二个重要方法是“冒险的大跨步”。这种方法是要通过和现有可能性完全不同的变异方法来取得突破性的成功。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当你处在一个错综复杂,充满不确定的环境下的时候,应该保持包容和敬畏,保持多种方案同时并行,给变异留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这样创新才有可能发生;同时,当你非常确信自己方向的时候,一定要敢于下重注,敢于直面可能失败的结果,这样才能变“不可能”为“可能”。

试错力的第三个重要方法是“安全的松耦合”。这是一种为可能的失败留出安全空间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创造出试错安全区,设计出值得信赖的体系,避免让一次失败导致全盘皆输,这样就会大大降低试错带来的风险,让人们更加放心大胆地进行创新。

撰稿、讲述:韩焱脑图: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