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新工业革命》 御风而来解读
《创客:新工业革命》| 御风而来解读
关于作者
本书的作者是克里斯·安德森,他从2001年起担任世界著名科技杂志《连线》的主编,带领《连线》杂志迅速崛起,被《广告周刊》杂志评为“十年最佳杂志”。安德森本人分别于2006年和2009年提出了长尾理论和免费模式,成功预测了现代商业的发展方向,对科技产业发展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影响。其中,长尾理论获选《商业周刊》2005年最佳创意奖项,并被《GQ》杂志称为“2006最重要的创见”,安德森本人也因此被称为“具有风向标性的人物”。
关于本书
《创客:新工业革命》向人们展示了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影响下,数字制造和个人制造紧密结合的创客运动对传统制造业的影响和变革。本书被认为是“互联网预言家”安德森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全新解读,指明了再工业化的发展方向。
核心内容
本书核心内容分为三部分,依次从点到线再到面,解读创客运动给传统制造业带来的机遇和变革。点的变革,是指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工具技术的发展,创新人才的才能有机会得到发挥;线的变革,是指创客运动重建新的产业价值链、生态系统和竞争格局;面的变革,是指创客群体的力量给创新、产品和成果转化三个层面所带来的巨大变革。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为你解读的是《创客:新工业革命》。这本书的中文版大约有26万字,我会用大约25分钟的时间,为你讲述书中的精髓,我们一起来看看,由创客运动引领的新工业革命,究竟在点、线、面三个层次,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哪些机遇和变革。
如果深入分析历次工业革命,你会发现每次革命的根源都是人类相对滞后的生产手段与不断增长的生活需求之间的矛盾。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发明与改良就是为了解决当时人工效率低下的问题,从而解放人力,驱动人力和畜力难以推动的机械设备得到正常运转;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是为了解决规模化生产和产品成本之间的矛盾,通过标准化、流程化等途径,开创了批量生产的模式,使得生产率得到大幅提升;而第三次工业革命,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的信息技术,解决了人类重复性劳动的问题,使得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
如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催生了规模化和定制化之间的矛盾。工业时代的生产者为了追求规模化生产,忽略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同时,私人定制化的产品,因为批量小导致价格昂贵,使得普通消费者难以满足。随着个性化、差异化和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一场新的变革即将到来,生产驱动消费的工业化时代,正在向用户驱动生产的需求化时代过渡。在这种背景下,能够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创客运动脱颖而出,成为解决矛盾的重要力量。本期为你解读的《创客:新工业革命》,讲的就是由创客运动引领的新一轮工业革命。
本书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克里斯·安德森。他从2001年起担任世界著名科技杂志《连线》的主编。在他的带领下,《连线》杂志迅速崛起,获奖无数,还被《广告周刊》杂志评为“十年最佳杂志”,而安德森的成就可不止于此。他还分别于2006年和2009年提出了“长尾理论”和“免费模式”。这两种理论成功地预测了现代商业的发展方向,给科技产业发展带来了非常巨大的影响。其中,长尾理论获选《商业周刊》2005年最佳创意奖项,并被《GQ》杂志称为“2006最重要的创见”,他本人也因此被称为“具有风向标性的人物”。另一方面,在成功预测“长尾理论”和“免费模式”之后,安德森又对方兴未艾的“创客运动”情有独钟,不但在作品中阐述了创客的发展和未来,更是放弃了《连线》杂志主编的工作,在2009年创立了3D Robotics 无人机制造公司,加入到创客运动中来。
好了,介绍完这本书的基本情况和作者概况,我们就进入正题。本书的观点很多,我就按照从点到线再到面的顺序,依次从微观到宏观的视角,为你解读创客运动所带来的机遇和变革。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重点内容:点的变革。这里的点,就是指创客,也就是那些相对独立又具有创新精神的人。互联网时代的科技发展,为个人的才能提供了发挥的舞台,使得人人都拥有创新的机会。安德森认为,这种契机主要来源于“才能的长尾效应”和“工具变革”两个方面。
“长尾理论”是安德森的成名理论。这个理论认为,过去被认为是边缘化的、非常小众的产品,如果在适当的条件下累积起来,就可以达到一个能够与主流热门商品相匹敌的数量。至于能否真的达到这种效果,现在还比较有争议。但是,值得肯定的一点是,在互联网时代,由于关注的成本大大降低,那些个性化、小众化的需求确实有了更多的机会得到满足。
安德森将产品的长尾理论运用到人的才能,称之为“才能的长尾”。所谓才能的长尾,就是掌握各种各样不同技能的人,能够借助网络平台,有机会展现自己。
传统的企业喜欢以专业资质取才,非常注重名牌大学的学历和相关的工作经验。而事实上,很多具有特殊技能的人,却可能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能够获得名牌大学的文凭,也没能从事相关的行业。在这部分人群中,甚至还会包括未成年人、老人以及罪犯等等。这样的人才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一个蛋糕师可能是一名图形设计高手;一个车间工人可能是一名优秀的歌手,等等。当下各个电视台的选秀节目中,很多隐藏在各行各业中的高手显示出惊人的技能,也由此引发了网友们“高手在民间”的感慨。
这些人就像产品的长尾,在传统的模式下默默无闻、籍籍无名。但是,互联网给予了他们展示能力的机会。安德森在他创办的互联网上最大的业余无人飞行器社区网站DIY Drones中,发现了一个名叫霍尔迪·穆尼奥斯的人。这个人精通技术,并积极参与到与安德森的DIY合作项目之中。当安德森要创立无人机制造公司的时候,首先就想到了他。而进一步了解时发现,穆尼奥斯是一个年仅19岁的高中生。虽然他从未上过大学,只是喜欢玩遥控飞机,但是他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对于安德森来说就足够了。
于是在安德森创业的时候,想到的第一个人选,就是穆尼奥斯。类似的例子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在互联网时代,每个掌握特殊技能的人,都有机会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让自己独特的价值得到体现。
“才能长尾”让个人的技能得以发挥,但要充分展现技能,还要依靠工具的变革。在人类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工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先进工具的普及,都释放了巨大的创新浪潮。特别是当代社会,以计算机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工具,为个人创造提供了无限可能。这里的关键在于工具的普及,如果不能让更多的人使用,再先进的工具也不能掀起巨浪。
以计算机为例,当世界上第一台现代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在世人面前亮相的时候,这个庞然大物占地面积达到了170平方米,重达30吨,耗电量超过174千瓦小时,这样庞大、费时、费事的工具根本就无法普及。所以当时的发明创造者只能依靠繁琐的手工绘图和精湛的动手能力,才有可能将创意变成现实。但随着计算机的小型化和不断普及以及CAD这样交互式绘图设计软件的发明,使得制造的门槛大大降低,几乎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操作电脑上的CAD软件进行开发设计,这也给创客们提供了将梦想变成现实的超能力。只要可以在电脑上完成,也就意味着人人可以参与,这正是制造业现在经历的改变。
除了设计层面的工具变革,3D打印机、数控机床、激光切割机和3D扫描仪等桌面式生产制作工具的发展,也使得人们的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特别是3D打印技术,不但满足了工业化生产的需求,而且在尺寸上实现了小型化、桌面化,为梦想与现实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
今天,任何人都可以把自己的发明或产品设计上传给某一服务商,将想法转化为现实。设计者也可以选择利用3D打印机等功能强大的数字桌面制造工具,自己动手完成产品的制造。在很多人的印象里,3D打印的速度慢、逼真度和精细度低,打印材料也非常受限。但事实上并非如此,3D打印技术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早在1984年,美国人查尔斯·胡尔就提出了3D打印,1986年就有了样机,发展至今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2014年9月15日,美国Local Motors公司曾展示了世界首款3D打印的汽车Strati。这辆汽车由电池提供动力,最高时速可达64公里,全车40个零部件均由3D打印完成,制作周期44个小时,成本仅为3400美元。目前3D打印已经打破了传统的工业生产方式,越来越成为未来技术发展的新锐力量。
好了,这就是今天给你讲的第一个内容:点的变革,也就是创客个体的变革。互联网时代的科技发展,为点的变革提供了释放的舞台,个人的才能有机会得到施展,而工具技术的发展,为人才长尾发挥作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给了创客们无限的发挥空间。
如果把每个产品的设计者和使用者之间按照流程连接起来,你就会看到一条长长的产业价值链条。这个链条贯穿了产品研发、设计投产、生产组织、产品销售等等环节,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创客运动带来的新型工业革命,给这个链条带来了新的变革,不但大幅缩短了二者之间的距离,而且更加贴合消费者的需求。这就是今天要说的第二个重点内容:线的变革。
安德森认为,20世纪你能够买到的产品都是要在达到一定流行程度的情况下,通过了以下三项测试的产品,那就是制造商愿意制造;零售商愿意进货销售以及消费者能够在市场上找到。也就是说,用户需要的产品,必须要得到制造商、零售商的许可,而且还要在分销渠道足够发达的情况下才能买到。那么,创客运动是怎样影响这种传统价值链条的呢?下面,我们就围绕长价值链条的产品研发、生产管理和产品销售等关键节点进行说明。
首先来看产品研发。传统企业的产品开发至少要分为立项、设计、开发、测试、上线、磨合、运营、总结等8个阶段。其中还要包括漫长的市场考察、项目评估以及层层审批。如果是个人发明创造,囿于加工设备的限制、动手能力的制约,产品开发的速度减慢、成本提高,而且如果找不到合适的生产商,根本无法将发明创造应用于市场。作者在本书的开篇部分讲了他的祖父弗雷德·豪泽的例子。
豪泽是好莱坞的一名录音装置机械师,经常会利用晚上的业余时间,搞一些小发明。当他发明了一款自动喷水器并注册了专利号后,他必须亲自找到愿意将他的发明市场化的生产商,辗转多次,历经磨难,豪泽终于找到了一家公司同意生产。但最终生产出的产品与豪泽的设计已经没有丝毫相似之处,而且公司也仅仅支付了豪泽微薄的专利费。作者在总结祖父的这段经历时说,这一切是因为他只是一位发明家,而不是企业家。的确,传统时代的发明家要靠一己之力打通产业价值链的长长链条,基本上没有可能的。
创客运动则不同。在科技大潮下,发明创造的主体由以前的富人或专业技术人员转变成每个掌握新技术的普通人。只要你有创意,并能够操作电脑将设想勾勒成型,就可以设计新产品。CAD技术让发明者从繁琐的车铣刨磨等工艺中解脱出来,专注于产品的功能设计;3D打印机和激光切割机等快速制版工具使得创意能够在极短的时间里变成现实;甚至在用户需求方面,还能够通过互联网让用户与发明者直接对接,不但免去了中间不必要的环节,甚至在研发之初就占领了市场。而且,传统制造中最昂贵的部分,在数字制造中无须任何花费。
首先,变化无须花费,制造不同的产品与制造完全一样的产品花费相同;其次,复杂性无须花费,使用3D打印技术极大地降低了制造的复杂程度,电脑也无所谓要做多少运算;最后,灵活性也无须花费,在生产开始后修改产品只需要修改指令编码即可,机器则不需要任何更改。新兴的开发工具使得设计的成本几乎降至零,随便动动手指,敲击键盘就能够调整设计。对于传统制造业来说,这当然是巨大的变革。
说完产品研发,我们再来看生产管理。传统的生产管理体系包括库存控制、生产计划管理、流程再造、成本管理、供应链、质量管理等等方面,其中供应链的协同优化是每个制造行业企业的难点所在。即使追求无库存生产的精益生产模式,也只是提高了供应链的绩效,但仍然没有摆脱供应链本身,生产中断的风险和定价不确定因素也就越大。因此很多企业过分依赖供应商的长链,不得不在预制零配件的库存与存储中投入大量精力与财力。
创客们的生产模式则几乎完全跳出了供应链的困局,他们通常只做大型工厂不生产的东西,关注的是规模只有数千人的小众市场,并非拥有数百万消费者的大型市场。以Anduino等开源技术为基础的开源硬件与3D打印机的兴起,使得创客们能够以廉价的成本生产那些数量只有几千个、几百个甚至只有几十个的产品。在这种分布式制造的基础上,产品生产的单位时间消耗变得无足轻重,1万个分布式制造点生产出单个成品,与1万个成品在1个加工厂制造,其产能是一样的。新工业革命时代,创客们无须大量投资建造工厂或雇用大量劳动力,就可以将创意转化为现实。
目前,有很多大公司也开始采用数字制造的技术以尽可能缩短供应商的长链。比如特斯拉公司,他们使用标准化的可编程机器人生产硬件。这种机器人配有轻质组合臂,6个运动轴,能够提举1000公斤的重量。这些组合臂不仅可以在数分钟内进行不同任务的重新编程,而且通常能够完成数十种不同的任务。因此,特斯拉可以采用数字技术完成过去必须外包给其他供应商的生产环节,使得供应链成本大幅降低,可靠性也有所增强。
再来看产品销售。传统制造业要将产品推向市场需要调动各方面因素,采取大量营销策略、建立分销渠道才能打通与客户的最后一公里。其间的复杂程度,不言而喻。但创客们则不同,他们所针对的市场是利基市场。所谓利基,源自于英文 niche ,是指针对企业的优势细分出来的市场。简单说,就是那些没有被满足的个性化需求市场。如果你的创意足够好,只需一台笔记本电脑,无须巨额资金或工具设备,就可以在互联网上开办一家公司。不管是谁想到了什么样的点子,都可以凭借软件代码,将想法转变成产品,也无所谓专利。利基市场的存在,使得任何小众的产品都有机会得到市场的认可。
如果在今天,安德森的祖父豪泽就不需要乞求为数不多的几个制造商将他的设计转化成产品,而是自己动手,实现梦想。他可以把设计文件上传给那些从几十个到几万个产品都愿意制造的公司,这些公司甚至可以把产品直销给客户。由于这些设计文件都是电子格式,自动化的机器生产工具完全可以完成制造工序,节省90%以上的工具作业成本。而且,他也不必再费心寻找经销商,只要建立自己的电子商务网站,然后轻轻敲击键盘,就能将产品运送到拥有数十亿潜在客户的全球市场上。
好了,这就是今天给你讲的第二个内容:线的变革。创客运动缩短了发明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路径,在新技术的带动下,创意可以直接进入研发、生产、销售各个环节,重组客户、供应商以及企业内部组织的关系,重构生产体系中信息流、产品流、资金流的运行模式,重建新的产业价值链、生态系统和竞争格局。但是,我们也要知道,创客运动带来的这种线的变革,现阶段也只是仅仅解决了小批量、个性化的定制生产的问题,所以它在小众的利基市场更为普遍。而对于目前主流的工业生产来说,要想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技术转化率,首选的方法,依然是大规模、大批量的生产。
历史唯物主义也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而人民群众也正是由这一个一个的点所构成的。如果能够将每个个体的创新力量尽情地释放,那将汇聚出巨大的创新洪流,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第三个重点:面的变革。
面的变革主要是指创客群体的力量所带来的巨大变革。但是,个人的力量终归是渺小的,只有集合更多创客的力量,才能发挥出更大更强的创造力。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创客层面搭建了相互沟通的社区平台。创客们因为相同的爱好而聚集在一起,成为开源社区,从创新、产品和成果转化三个层面带来巨大影响。
首先,从创新层面来看,技术创新速度越来越快。在开源社区里,创客们可以公开地讨论自己的创新,并在分享中得到他人免费的帮助,从而改进自己的发明。最重要的是,这种讨论放弃了专利保护,免费公开分享。之所以放弃专利,是因为发明者能够在开源社区获得更多高手的修正、反馈与帮助,让自己的发明更加完善。因此,开源社区也成为成本更低、速度更快、研发更佳的代名词,可为以此方式开发产品的公司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回报,很多企业将自身的产品研发部门也交由开源社区。
安德森在自己的创业公司就采用了这种方式,在网络上享有了免费的研发。如果采用传统模式,雇用自己的工程师完成研发工作,恐怕要花费数十万美元,更不用说产品质量等问题了。而在开源社区内,来自各个领域的精英都可以成为志愿者,一起共同创造着他们自己的需要。而且他们也很清楚研发成果会被更多人了解,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在由此产生的良性循环中,创新进程的推进速度远远高于传统的研发模式。
2011年,Local Motors在美国国防先进研究项目举办的“军用越野车”设计比赛中,依靠开源社区的力量,仅在几周之内就拿出了一份设计,并由公司的工程师修改润色。三个半月后,他们的设计胜出了。对于传统企业来说,想要在三个半月内拿出像样的设计图纸,几乎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见,在开源社区里,你拥有的研发模式不但超越了秘密进行的发明,而且会比世界上某些大公司的研发模式发明速度更快、效果更好、成本更低。
从产品层面来看,开源社区的成员中不但拥有具有独特技能的人,还有许多产品发烧友,能够根据个人需要,对社区开发的产品提出修改意见,所以社区产品在上市之前就已经拥有了大批粉丝。
国内比较知名的案例就是小米手机,他们搭建的MIUI(读作:米柚)论坛,就属于一种开源论坛。论坛内既有小米官方工程师,还有具有极强专业水准的1000个荣誉内测组成员,以及10万个开发版用户和千万级的MIUI稳定版用户。MIUI团队在论坛和用户互动,听取用户的建议和需求,系统每周更新,在保留基础功能稳定的基础上,把粉丝提出的各种功能都放入系统,供用户使用、测评。最终,在社区成员群策群力之下,打造出了爆款小米手机。
社区不仅能够提供更快、更好、更低廉的产品开发进程,通常还能进行更好、成本更低的市场营销。自古以来,口口相传都是最好的销售方式。对于那些在社区参与产品设计的人来说,他们本身就是最好的口碑。对于别人来说,还有什么宣传会比亲自参与产品制造的人的话更可信呢?
在这场革命中,创客运动不仅开创了产品开发的新革命,同时也实现了融资模式的创新。这就是众筹模式,用团购+预购的形式,让小企业、艺术家或个人对公众展示他们的创意,向网友募集项目资金的模式。这种模式有效解决了创客们急需的资金问题。
2011年,就有超过1.2万个项目在著名的众筹网站Kickstarter上筹集到接近1亿美元。世界银行报告更是预测2025年众筹总金额将突破960亿美元。著名的鹅卵石智能手表就是在Kickstarter网站上,通过众筹模式启动的,而且资金筹集速度超乎想象。他们设定的10万美元筹集目标,仅仅2小时就已经达成,当天突破100万美元,第一周达到了334万美元,到三周多的时候,募集资金就已经超过了1000万美元。
从成果转化层面来看,创意实现的过程越来越简洁。在工业时代,你如果有好的创意还需要亲自将它变成现实,但是在创客云集的力量下,根本不需要自己动手,不但能够将创意变成现实,还能够迅速投产,将其产业化。
书中提到了一家名为 Quirky的网站,任何人都可以在缴纳10美元后提交自己的创意设想。网站社区会组织社区成员为自己喜欢的创意投票并发表评论。对选出的最受欢迎的创意,由发明者和创客们共同修正完善,并提出产品名称、功能完善以及品牌推广等方案,最后交给合作工厂生产制造。
由此可见,创客集体行为引发的创新浪潮,对技术创新、产品研发、资金募集和成果转化等层面都会产生极大影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安德森描述的这个振奋人心的场景,在目前来说,还并不能做到广泛运用。
企业管理中有句话说得非常好,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是企业保持高质量、高效率的关键。创客集体虽然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是这种集合并不是稳定的集体,而是一种相对松散的结构,与掌握生产资料和生产资本的大型企业相比,在资本投入、产出效率、质量管控和组织管理等方面,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安德森创立3D Robotics公司,原本已经成了美国无人机初创领域的领军者,但因为管理不良和策略偏差,近几年却在无人机领域节节落败,甚至开始了裁员。所以,创客运动虽然看上去很美,但面对市场的考验,还是有很多东西需要积累和补充。
好了,这本书就讲到这里,我们来回顾一下:今天,我们分享了《创客:新工业革命》这本书中的三个重点内容:创客运动在点、线、面三个层次给传统制造业带来的变革。
首先是点的变革。我们把独立的创客比作一个个的点,那么互联网时代的科技发展,就为点的变革提供了释的舞台,个人的才能有机会得到施展,而工具技术的发展,为人才长尾发挥作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给了创客们无限的发挥空间。
其次是线的变革。创客运动缩短了发明者和消费者之间的链条,在新技术的带动下,创意可以直接进入研发、生产、销售各个环节,重组客户、供应商以及企业内部组织的关系,重构生产体系中信息流、产品流、资金流的运行模式,重建新的产业价值链、生态系统和竞争格局。
最后是面的变革,也就是指创客群体的力量所带来的巨大变革。富有创新精神的创客在开源社区的平台上共享创新,分享智慧,能够为企业带来成本更低、速度更快、研发更佳的效果,从创新、产品和成果转化三个层面带来冲击。
虽然安德森在书中描绘了创客引领的新工业革命浪潮,但是创客运动所面对的毕竟只是小批量、个性化的利基市场,满足的是小众人群的个性化需求。相比于传统的大批量生产,依然只是处于补充的状态。社会发展的基础,依然是要保障更多人的消费需求,所以传统的大批量生产依然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主流地位。就像生产塑料制品,传统模式下,只要模具开发后,生产批量越大,单个成本越低。
而基于3D打印技术的产品则始终保持相同的成本,无法实现量产,也就无法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即使如此,创客运动中人才长尾、价值链简化以及开源等特点,为传统制造业拥抱数字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现在虽然没有蔚然成风,但是给予创客运动表现出来的强大生命力,我们有理由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新工业革命的火会越烧越旺。
撰稿:御风而来 脑图:摩西 讲述:孙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