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京送快递》 杨以赛解读
《我在北京送快递》| 杨以赛解读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要为你解读的书是《我在北京送快递》。书名提示了,这是一本跟送快递有关的书。市面上有不少讨论快递行业的书,大多是由学者或记者所写,但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本书,是由一个快递员所写。他用第一视角,讲述了他在这份工作上的经历和感受。
这位快递员叫胡安焉,胡安焉是一个化名,“胡”在文言文里是“为什么”的意思,“安”和“焉”也都是疑问代词,三个字加起来,是在问“何以安心”。胡安焉1979年出生在广州的一个普通家庭,父母老实本分,没给过他什么压力,他在接受“新京报书评周刊”的采访时说:“我不是个从小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年轻时过得浑浑噩噩,既没有鸿鹄之志,又缺乏世俗欲望。”他中专毕业,之后去读了夜校,学广告设计。他的第一份工作是1999年在一家四星级酒店做服务生,之后他走南闯北,做过快餐连锁店送餐员、加油站营业员、便利店店员、面包店学徒、动漫杂志美编、服装店售货员等19份工作。2017年,胡安焉在德邦物流公司做理货员,他将他这一年的经历写成文章,发在了豆瓣上,结果获得了上万次点赞转发。他作为写作者的一面逐渐为人所知,如果点开他的豆瓣主页,你会发现他标记读过500多本书,看过2000多部电影。后来有出版社编辑联系他,在了解了他过往打工经历后,建议他把他在北京送快递的经历也写下来,于是就有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本《我在北京送快递》。
这本书出版于2023年3月,全书有四章,完整记述了他进入物流公司,从顺德到北京,从理货员到快递员的经过,同时也讲到了他在快递员之外,其他的一些工作经历。胡安焉的写作平实又冷静,他在这本书后记中提到,他想做到客观记录,尽可能避免受情绪左右,并减少对人和事的评价。但与此同时,他也明确表示,他的叙述难免带有自己的主观价值判断和立场。他在一些采访中说:“在写作这本书的时候,我时刻提醒自己,我是从个人的生命感受角度,去观照自己在工作中的经历,重要的是个人独特的感受和视角,而不是有意去反映现象或问题……我的视线始终只盯牢自己,因为我相信只要无限地深入到个体的独特性中,必然会在更高的层面融汇于普遍性。”换一句话说,这本书并非把“送快递”当成一个课题,在这本书里,它指向的是一个人的一段生活。
你可能会说,我们为什么要来看一个陌生人写他的生活呢?人类学家项飙提出过一个这几年备受讨论的概念,叫做“附近”。他说今天我们很多人对于我们附近究竟在发生着什么,实际是一无所知的。我们用一个手机可以处理生活中的一切问题,生活变成了几个按键,我们越来越没有机会,也没有兴趣去了解我们的生活究竟是如何运转的了。项飙把这叫作“附近的消失”。他后来发起过一个叫做“看见附近的500米”的活动,号召大家尝试去弄明白我们周围500米在发生着什么,有怎样的人,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他们的生活和你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他还做过一个叫做“你好,陌生人”的播客,也是想唤起大家对于“附近”的重视。我想,今天的这本《我在北京送快递》或许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看见“附近”,看见“陌生人”的机会。你可以在这本书中很直接地看到一个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快递员,他的生活是怎样的,以及你还可以借由他,看到他所接触到的,可能就住在我们楼上楼下的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如项飙所说,只有当你对附近、对社会的了解越丰富,你才会对你自己、对你在这个世界的位置有更丰富的了解,进而你才会有更多的勇气去跟具体的困难打交道。
好,话不多说,接下来我将分两个部分为你解读这本书。第一部分,我们来了解一下胡安焉在上岗前的经历,他为成为一名快递员做了哪些准备;第二部分,我们来了解胡安焉送快递的经历,他的工作内容是怎样的,他遇到了怎样的人和事,以及他对于这份工作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
我们先来看第一部分。胡安焉是在2018年3月18日来的北京,他花了两天时间安顿自己,然后迅速在第三天开始找工作。他在58同城投了应聘资料,当天中午,他就接到电话,一名女士说,看到他投递的资料,想把他推荐给S速运公司,有时间的话,下午去亦庄面个试。
胡安焉随后去了,面试地址在一个工业园区,一同面试的有十几个人,一个经理接待了他们。经理开门见山,他说,网上很多人说快递员的月薪过万,难免有人觉得快递员的工资很高,但其实这只占少数,刚入职的新人手头没有客户资源,不可能拿到这么高,不过入职第一个月,公司会保底给5000块。接着他又说了很多这份工作的难处,上班时间长、客户难伺候、风吹又日晒,等等。他想以此劝退一批有过高预期、干不长久的人。结果在场无人离开,经理满意地拿出一沓表格,让填好后去就近的站点报告。胡安焉当时住在“梨园”附近,就选在了梨园分部。
第二天,胡安焉去了梨园站点,一个被胡安焉称之为L经理的人对他进行了又一轮面试。L经理问他为什么想要送快递。胡安焉心想,如果有更好的选择,我就不来送快递了,但嘴上当然不敢这么说,他只说自己住在附近,想找一份就近的工作。事后胡安焉觉得自己还是说错了,起码应该说说自己对S公司向来的好感。之后经理又问了他为什么来北京,想在北京待多久,父母多大了,有没有小孩,反反复复确认他是否是一个稳定的体力劳动者。胡安焉直说自己没觉得这个工作有多好,他不怕吃苦。但经理好像还是对他不是很满意。他后来察觉到,相对于其他应聘者,他太文雅了,而经理可能更喜欢性格“粗”一点儿的。但不管怎样,经理收下他了,让他第二天到附近的站点试工。
S公司要求职员在入职前试工三天,试工是无薪的,说是不用干活,只用跟着师傅看看学学就行,但实际肯定是要动手帮忙的。胡安焉的师傅叫小高,是一个1995年的东北小伙。小高负责三个小区,他已经很熟悉了,哪家有人,哪家没人,没人的时候,哪家可以放门口,哪家放鞋架,哪家放电表井,他一清二楚。胡安焉帮着小高送件,并抽空去做了体检,但没想到的是体检报告要等三天才能取,这意味着他无法结束试工就立马入职,还得空个三天。三天过后,胡安焉拿着体检报告去站点找主管入职,书中他把这位主管叫Z主管。Z主管操作着电脑,告知说3月份的入职名额已经满了,最快要4月2日才能入职。胡安焉当下很生气,但又没办法,只能接受。
到了4月2日,胡安焉再一次去找Z主管,要到签好他名字的入职表,然后又去站点找L经理,办最后一道手续。可经理不在,两个多小时后才回来,随后把办理手续的任务转交给了一位女财务。女财务接过资料,她提醒胡安焉说Z主管没在人事系统中填报他的入职申请,他得再回去找Z主管,并且他的体检报告中有一项“中性粒细胞比率”高于正常值,这是不能办理入职的。胡安焉马不停蹄去了医院,询问医生,为什么有数值异常,你们却在总结一栏写一切正常。医生很惊讶说,这个数值没有影响,正常人身上随便哪里发炎了,这个数值就会波动,过几天就恢复了,因为这个不让入职,实在是荒唐。胡安焉提出能不能改一下结果,医生说只能重新验一次血。胡安焉只好又掏了50块钱验血,结果很快拿到了,一切正常。
又过了一天,4月4日上午,他再次去经理办公室,经理却说财务请假了,改天再来吧。胡安焉转头就去找了Z主管。Z主管说如果着急,直接去公司总部办理吧。胡安焉即刻去了三十公里外、位于北京顺义区的公司总部。总部的职员很耐心、很有效率地接待了他,但是他们发现,站点的财务没有提交他的身份证复印件,手续还是办不了。胡安焉立刻掏出身份证去复印。但职员提醒,身份证要提交到公安局审核,当天无法返回结果。而第二天是清明节,放三天假,胡安焉又得等三天。
4月8日,距离面试18天过去了,女文职这时告诉他说,正式工的名额已经满了,他只能先作为小时工入职。小时工意味着没有底薪和补贴,也不给买五险,一般情况下只负责派件,不负责揽件,但派件费是每件2.2元,正式工每件只有1.6元。在经历了这么多波折后,胡安焉没再计较,他办好一切手续,终于入职了。
胡安焉所在的站点当时有六十多个快递员,分成了十多个组,每个组负责一块区域。胡安焉因为入职得晚,所有的小组都满员了,他只能先作为机动人员,哪个小组有人请假,他就被安插到哪个小组。这段时间他几乎把站点十多个小组的地盘都跑遍了,他在书中称这是一段“到处流浪的日子”,持续了半个多月,他才收到通知可以正式入组了,并且领来了自己的第一辆快递三轮。
胡安焉在书中详细记述了他去领三轮的经历。S公司在北京六环边上租了一块露天的空地,在这里停了好几百辆车,有三轮的,也有两轮的,大多已经烂得不成样子。修车师傅指了几辆已经修好的车,让胡安焉自己去挑一辆。这几辆车各有各的毛病,车门关不上,或是顶棚有小洞,下雨天会漏水。有一辆车的车轮轮径不一样,导致车身都是倾斜的。胡安焉勉强挑了一辆,他形容说,“就像在一包掉到地上的饼干里挑出一片没弄脏的”。随后,师傅给他装好电瓶,不是锂电瓶,而是重达几十斤的铅酸电瓶,提上提下充电很麻烦。但不管怎样,胡安焉有车了。当天下午,他开了30多公里,把车开回了家。他在书中说,“那天晚上,当我初次把三轮停到住处楼下时,我终于有了安心的感觉:这份工作稳固了。”这之后他就要正式开始开着三轮在北京送快递了。接下来的第二部分,我们来具体讲讲,胡安焉在送快递这件事上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感。
入组后,胡安焉有了一块特定的负责区域,包括两个小区,和当时还没建成的环球乐园工地。工地的面积非常大,有四平方公里,全被围墙围了起来,设有20多个出入大门,胡安焉负责3号。
他每天第一站是一个叫做高楼金的小区。高楼金总共16栋楼,1到7号楼住的主要是回迁村民,8到16号楼则主要住的是外来的租客。回迁楼的快件很好送,因为住的大多是本地人,白天有老人在家,哪怕外出了,也可以放在门边或水电井里,邻里之间很熟,不太会出现盗取快递的事情。租客楼就相对麻烦了,楼里多是北漂的年轻人,还大多是合租户,彼此间不认识,快件很容易丢失。胡安焉是新来的,同组的同事很自然地让他去送难送的8到16号楼。一趟下来,人筋疲力尽,但还得马不停蹄去环球乐园工地。工地也不好送,因为不让进,又不让代收,只能在门外等。很多收件人没有车,出来一趟要二十多分钟,而且还拖拖拉拉,经常得等大半个小时。甚至有时候他都走了一个多小时了,收件人才回电话说,我已经出来了呀,怎么没看见你。
胡安焉说,新人刚来时不太会计较,但逐渐就会察觉到其中的不公平,渐渐就会感到不快,但又无法改变这一局面,最终只能是变得不太在乎这份工作了。他在书中写道:“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很大程度是由我所处的环境,而不是我的本性决定的。其实在当时我就已经察觉到,工作中的处境正在一点点地改变我,令我变得更急躁、易怒、没有责任心,总之做不到原本我对自己的要求,而且也不想做到了。”
胡安焉在书中记述了一系列送快递过程中的麻烦事。比如说赔钱,那简直是家常便饭,大多数时候是因为丢件,但也有别的情况,就在胡安焉负责的高楼金小区,曾经有一个快递小哥因为三轮开得太快,避让一个孕妇时,车侧翻了,孕妇虽然没事,但受到了惊吓,最终小哥修车加赔偿花了近2000元,他当即就辞职不干了。胡安焉的运气还算好,没丢过件,也没赔过钱,只有一次,他送一箱水果快件,收件人没开门,让他放门外,他放下就走了,但没多久后收件人打来电话说要拒收。胡安焉说签收了就不能再拒收了,如果要拒收,就得当即验货,当即拒收。但收件人显然不接受这个解释,执意要拒收。胡安焉觉得她不讲理,没再争辩,干脆自己花了几十块钱,把这箱水果寄回给了发件人。回去取件的时候,这箱水果还是放在门外,而且箱子显然是打开过再封上的。胡安焉在书中说,“从头到尾我都没见到她,却被她讹了几十块钱,而她还觉得门外都是坏人,要想方设法保护自己,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胡安焉觉得很多人尽管每天都在收发快件,但其实对于快递员的工作方式仍然很不了解,尤其是对于快递员的劳动报酬不了解。他在书中记述,有一次,有一个收件人的地址发生了变动,他告诉收件人他不负责那块区域,得转由另一个快递员,要第二天才能送到了。收件人很不解,两个区域离得也不是太远,你抽空给我送过来不就行了吗?胡安焉说,会这么问他的人有很多,他们难以想象,他们所说的不是太远,对于每天只在一两个小区活动的快递员来说,已经算得上是一趟奔波了,并且去一个陌生地方派件,还要花不少时间找地方,而最终这一趟下来,其实也就能挣两块钱。
不过,胡安焉也遇到过善解人意的客户。有一次他送一个要现场付款的电视购物快件,收件人是个老阿姨,她买了一个学英语的机器人,要送给孙子当礼物。送到后,老阿姨想打开试一下,但不懂操作,胡安焉留了下来,边看说明书边教她用。这个机器人从说明书到产品都很粗糙,在胡安焉看来,顶多能卖三四百块,但订单金额却是两千多。老阿姨对机器人也不满意,她打了客服电话,对方没有接,但马上对方拨了回来,胡安焉看见这个电话号码被自动标注为了“推销诈骗”。客服一味地哄老阿姨付钱,说不满意的话还可以退货。老阿姨还在犹豫,但似乎是不想让胡安焉等太久,就说我先给你拿钱,有问题我再找客服。胡安焉没忍住说,我觉得这不值两千多。老阿姨说,我也觉得不值,但我不想让你白跑一趟。胡安焉在书中说,他当下觉得有点难过,但说不清为什么,他最后告诉老阿姨:“没关系的,我只负责送货,你买了这钱也不是我挣。”
还有一件说起来很简单,但却让胡安焉很烦心的事是,向客户要评价。快递站点每天都会开早会和晚会,会上主管会统计每一个快递员的好评数,排名靠后的会被揪出来挨训。胡安焉很怕自己会排在后面,但又不好意思向客户开口。于是每天下了班后,他得专门花时间编辑短信,给客户发过去,请他们帮他打个好评。对他来说,文字表达要比口头表达容易。而且他还得小心挑选一番,给那些对他比较客气和热情的客户发,不给老年人发,因为老年人就算愿意给好评,也不懂怎么在手机上操作。每天要发二三十条这样的短信,胡安焉在书中直言,“这真的把我整得好苦”。
对于物流快递来说,春夏属淡季,秋冬属旺季,其中包含双十一、双十二的两个月是全年最忙的两个月。到9月份,公司就要为即将到来的旺季做准备了,胡安焉所在的站点开了动员会,还开始招收新人。站点这时有了新的正式工名额,派件量排名前四的小时工可以获得转正资格,胡安焉刚好是第四名,但这时候他已经不想转正了,分到的地盘不够好,钱挣得很累,换一个好一点的地盘,又不知道要熬多久,他想要换一份工作。他跟当初面试他的L经理说了。L经理说,马上要到挣钱的时候了,怎么就不干了呢。胡安焉没有直说,编了些理由,说父母老了什么的。2018年9月,在S公司工作了半年之后,胡安焉跳槽到了P快递,这是一个线上购物平台自营的物流公司,主要负责该购物平台订单的配送和退货揽收,同时也在拓展常规的快递业务。胡安焉选择P快递的理由很简单,在当时所有的快递公司里,它是社保相对完善的一家,并且待遇并不比S快递差。
P快递的快件量不如S快递多,并且要更加分散,大多数小区每天只有十几个快件,有的甚至只有几个,所以它手下的快递员,工作区域都很大。胡安焉接手的地盘包括八个住宅小区、两个商场、两栋写字楼和两个创业园区。但因为有经验了,有时候他下午六点前就完工了。不过,他也遇到了一些新的麻烦事。
有一些商场明确不允许快递员入内,只能在楼下打电话联系,让收件人自己出来取件。胡安焉有一次在商场外实在等不及,就进去了,结果被保安逮住了。胡安焉跟保安说他马上出去,但保安不准他走,说他屡教不改,要扣下这几箱货。几番沟通不成,胡安焉报了警,很快保安的上级来了,让胡安焉先给110回个电话,说事情已经解决了,货物可以拉走了。但没想到的是,这时收件人也赶来了,对着保安一通骂,保安又急了,改口货物必须扣押。最后还是靠警察出面,这事才算解决,但保安仍要挣面子,要求收件人写保证书,才能领走货物。胡安焉在书中说:这很荒谬,我做错的事情并没有对商场造成实质伤害,我又不是小偷,就算违反商场规定,也只是小过失,犯不着这么嫉恶如仇地应对吧。
这之后没多久,胡安焉迎来了双十一。从11月1日到11月10日这段日子,快件量逐日减少,顾客纷纷按捺住购物欲望,等待促销。胡安焉形容说,“这段短暂的闲暇时期是压抑的,我每天都忧心忡忡,就像眼见暴风雨即将到来,却又没法提前做些什么。”但等真到了双十一,胡安焉觉得其实并没有他预料得那么累。起初三四天,货物量涨了近三倍,接下来几天则保持在平常的两倍左右。胡安焉早上六点半吃了早餐开始干活,一直干到晚上九点,然后吃第二顿饭,奇怪的是,他并不感觉饿。他在书中说,“由于过度集中精神在工作上,我没有留意到身体的状况,而当时间点过去后,那种感觉消失了。我的身体会自觉地调整内分泌水平,就像逆来顺受的劳工在发现雇主并不打算满足自己的需求后,默默地放弃了自己的权益。”
相比11月,12月的工作其实要更艰苦,这时候北京的温度已经降到最低了,一整天都在0摄氏度以下。胡安焉在南方长大,毫无应对0摄氏度以下天气的生活经验。12月和1月,他上身一般穿棉秋衣打底,套一件羊毛衫和一件棉芯拉链马甲,再加上一件外套,下半身则是棉秋裤外面套一件冲锋裤,总体不能太厚,因为太厚的话,不方便搬货和爬楼。因为要用频繁用智能手机,他只能戴半指头的手套,手指经常被冻僵,别说操作手机了,连弯一下都做不到。但这样的艰辛也是有回报的,胡安焉在书中特别提到,12月站点全员的税后工资都超过了一万元。
2019年春节,胡安焉作为值班人员,只有五天假期,他索性没有回家。春节期间,订单不多,胡安焉说节后复工的第一天,他们处理积压了几天的快件,总量没有平常一天多。节后,胡安焉发现有很多老客户消失了,他推测他们离开了北京。还有很多人搬家了,节后的一个月里,胡安焉遇到了十几个留错地址的快件,全是收件人在搬家后忘记修改收货地址的。这些收件人大多住在合租房,快件会被原来的室友代收,等到发现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胡安焉只能自己掏钱帮他们转寄。
这个时候,胡安焉还不知道的是,P快递计划要停止快递业务了,全国四万多名快递员将被遣散。2019年下半年,胡安焉所在站点的快件量逐渐在减少,那是因为公司已经在和别的快递公司对接,将部分的订单分拨给了那些公司。但直到接近2019年年底,公司才公布这一消息。胡安焉倒是觉得没什么,他在书中写道:“总的来说,在这整个过程中,我和同事都情绪稳定,心中踏实,毕竟在北京,快递和送餐工作很好找,东家倒了我们就换西家,只要肯干,不可能饿死,我不像2018年初刚来时那么战战兢兢了。”
在P快递最后那段日子,也就是2019年10月到11月期间,胡安焉的工作节奏慢了下来,原本不按照一个固定的线路派件,他根本完不成当天的工作,但现在他可以顺着走,倒着走,甚至跳过中间好几个地方,都不成问题。他在书中说:“如今我到达每个地方的时间和原来墨守成规的不一样,看到的和感受到的也因此不同。事实上,我发现自己正用一种全新的眼光看待这份工作。”
他开始试着和客户相处得更好一些。他说,快递员和客户之间其实不仅仅是业务关系,某种程度上,快递员参与和见证了客户的部分生活。在日复一日派件的过程中,他们也在了解着“他们的居住环境、他们的家人、他们的宠物,他们各不相同的性格和待人接物的方式”。胡安焉发现当自己不那么在乎工作效率的时候,几乎客户都变得很好相处,他觉得有时候工作让我们变得烦躁、怨恨、满腹牢骚,进而不公正地看待周边的人和事,认为他们都是自私自利和蛮不讲理的。
最后几周,他常常下午一两点就送完了当天所有的快件,然后他会坐在有空调的商场打发时间。他最喜欢负一层的员工就餐区,那里不会有顾客进来,比较安静。他在这里见过许多和他一样的体力劳动者,售货员、服务员、送餐员等等,有时他会揣摩这些人的生活。他想,这些人很可能和他一样,并不会在北京定居,他们在北京的全部时间都用来挣钱,是什么吸引他们这么做呢?是什么让他们甘愿为之付出呢?是财富吗?是家庭吗?是梦想吗?胡安焉觉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对他自己来说,他想要追求的是自由。这种自由不在于你享有什么,而在于你能意识到什么,它是一种对生活从始而终的自觉。这也是为什么他慢慢地走上了写作的道路,写作正是调用自觉,对有限和局促的现实做出观察和思考,最终超越这种有限和局促。胡安焉说,或许我终身都无法抵达这种自由,但这并不要紧,“因为我对它的追求比对它的获得更重要……它就像理想和信念,是我们生命的支点,而不是内容。”
结束工作的前一天,胡安焉发了一条朋友圈,仅客户可见,他告知了客户P快递解散的消息,还有他将不再负责订单配送。他收到了很多客户的留言,大多是称赞和感谢,其中一个客户说,“你是我见过的快递员里最认真负责的”。胡安焉很惊讶,他并没有很喜欢快递员这份工作,甚至一度觉得自己做得很糟糕,他没想到他会收到如此之高的评价。他在书中写道:“我相信她是真心诚意的,因为她和我已经没有业务往来,很可能以后都不会再打交道,她没有必要违心地奉承我。所以我想可以用这句话来总结我这段快递工作经历,它并没有夸大其词:我曾经做得比一些客户见过的所有快递员都好。”
好,到这里,这本书就为你介绍完了,我们再来回顾总结一下。
胡安焉在这本书中完整地记述了他从2018年4月到2019年11月在北京送快递的经历,他用平实的口吻、冷静的叙述,几乎事无巨细地讲到了他是如何入职,如何领到自己的第一辆快递三轮,以及在正式送快递后他遇到了怎样的人、怎样的麻烦事,他如何备战双十一,又如何面对最终的离职。而我们对这本书的解读,也沿用了他写作的思路,我们没有对此做过多的归纳、评价和议论,而更多是一种展现,可能这样会更有利于我们客观地看到这个人和这个人的工作。正如我在一开始所提到的,今天我们对于我们的生活,对于我们附近的人和事,可能缺乏的正是这样一种基本的看见。我们不必急于去评判,先看见,然后才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和行动。
当然,在这本书中,胡安焉也不仅讲到送快递,他还花了一些篇幅去讲他做过的其他工作。这里碍于篇幅就没有展开了,比如他讲到他在做便利店店员期间,是怎么通过收集货架上过期的便当、饭团、手卷,来降低生活成本,还有他在南宁开女装店的时候,是怎么判断流行形势,寻找货源,并与别家争抢顾客,等等。这些内容同样平实且动人,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翻开书读一读。
胡安焉在这本书中谈论的生活,显然不是轻松的,相反满是困难和波折,但他叙述的朴实和平静,让你读下来,却是充满力量的。最后我想和大家分享胡安焉在本书后记中写下的一段话,他说:“事实上,今天我对自己所有的打工经历,没有丝毫的不满和怨恨,我承认曾经有过,但已经全部放下了。因为从更多的生活经验中,我逐渐认识到,怀着怨恨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好,以上就是为你介绍的全部内容。你可以点击音频下方的“文稿”,查收我们为你准备的全部文稿和脑图。你还可以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把这本书免费分享给你的朋友。恭喜你,又听完了一本书。
划重点
-
如项飙所说,只有当你对附近、对社会的了解越丰富,你才会对你自己、对你在这个世界的位置有更丰富的了解,进而你才会有更多的勇气去跟具体的困难打交道。
-
胡安焉在本书后记中说:“事实上,今天我对自己所有的打工经历,没有丝毫的不满和怨恨,我承认曾经有过,但已经全部放下了。因为从更多的生活经验中,我逐渐认识到,怀着怨恨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