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李迪迪解读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李迪迪解读
关于作者
山田宗树,日本当代著名小说家,1965年生于日本爱知县犬山市,曾在制药公司担任研究工作。1998年以《直线的死角》出道,获得第18届横沟正史奖。他的代表作《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包含文库本在内的发行量逾130万册,曾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在日本和国际上均获得极高的人气。山田宗树擅长创造戏剧性的情节,渴望创作出让读者一页接着一页无法停止翻阅的作品。作品主题非常多元且具有话题性,涉及女性自我认同、医学、推理、高龄化、少子化等热点议题,曾多次获得日本各大文学奖项。其他作品包括获得第66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的《百年法》、探讨脑死亡与心脏移植问题的《死者的心跳》、医学推理小说《黑色春天》等。
关于本书
在东京尽情享受大学生活的川尻笙,某天父亲突然到访,告知他30多年前失踪的松子姑姑最近在东京被人杀害了。负责整理姑姑遗物的笙,开始调查松子的一生。从中学教师到风俗女郎,松子一生都在追寻名为爱之物,被家人驱赶,遭情人抛弃,被命运百般羞辱,却始终对人心无戒备。对于爱,她不懂什么叫绝望,只知道要勇敢地去追寻。她的一生,是荒诞的一生,是失败的一生,却也是不放弃希望的一生,是认真活过的一生。松子的故事感动无数人,对它的讨论和解读经久不息。她经历了非常的苦难,满身伤痕,却在绝望与希望中开出了美丽的花朵。在她身上我们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体验出人性的明暗,品尝着生之欢悦与苍凉,思考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核心内容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是日本当代小说中的名作,尤其是著名的电影改编让松子的形象成为永恒的经典。“被嫌弃的松子”之所以打动观众,是因为她集中体现了人之为人的痛苦和困惑。所谓的“被嫌弃”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是被具体的人嫌弃,在松子身上主要体现为被一个又一个男人嫌弃。第二层是被抽象的“命运”嫌弃——这是自古希腊悲剧开始,人类一直在探讨的话题。但小说原著里的松子和电影版差别很大,尤其是在心理动机方面。松子不是无私的圣母,也不是愚蠢的花痴。她追求的从来不是轰轰烈烈的浪漫,而是过最平凡的小日子。然而这一点小小的心愿,却历经曲折,始终不能达成。原因一方面是社会的冷酷和不公,这体现在各种假借爱的名义利用松子的坏男人身上。另一方面的原因则是松子本人的性格,其实她非常骄傲、自尊,因此反而容易做傻事,却不容易原谅自己。
本期音频会把松子的一生拆成三个部分,每个部分结尾尝试回答一个相应的问题。第一部分的问题是:“为什么松子好人没好报?”第二部分的问题是“为什么松子会像沉迷毒品一样,总是爱上坏男人?”第三部分的问题是:“为什么只有神可以原谅不可原谅的人?”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为你解读的书是:日本“社会派”大师山田宗树的经典小说《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此书不仅本身是超级畅销书,还曾改编为电影、日剧和舞台剧,其中中谷美纪主演、中岛哲也导演的电影版,影响力尤其大,常年盘踞在各大经典电影的榜单上。也许若干年后,大家不一定说得出原著作者、电影导演和主演的名字,但松子的形象仍然会在记忆中无比清晰,这就是艺术经典超越个人、超越时间的魅力。
不过我要告诉你,除了外形很接近以外,电影版的松子和原著其实挺不一样的。“被嫌弃的松子”之所以打动观众,是因为她集中体现了人之为人的痛苦和困惑。所谓的“被嫌弃”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是被具体的人嫌弃,在松子身上主要体现为被一个又一个男人嫌弃。第二层是被抽象的“命运”嫌弃——这是自古希腊悲剧开始,人类一直在探讨的话题——表现在松子身上,就是她临死前在墙上反复涂写的那句:“生而为人,对不起。”
然而这句堪称点睛之笔的名言,在小说里根本就没出现,小说中的松子既不疯狂,也不会以此总结人生。电影限于时长,删去了松子很多生活片段和心理活动,等于只保留冰山露出水面的尖角,却切断了水面以下的来龙去脉。另外,电影刻意采用一种华丽夸张的风格,就好像一张浓妆艳抹的脸,虽然形象鲜明,却难免损失素颜的真实和独特。
而今天,我就要还松子以本来面目,既不把她当成无私的圣母,也不把她当成可怜的精神病人。松子的一生虽然曲折离奇,但细看之下,其实都情有可原。
接下来,我会把松子的一生拆成三个部分,每个部分结尾尝试回答一个相应的问题。第一部分的问题是:“为什么松子好人没好报?”第二部分的问题是“为什么松子会像沉迷毒品一样,总是爱上坏男人?”第三部分的问题是:“为什么只有神可以原谅不可原谅的人?”
松子全名川尻松子,1947年8月2日生于福冈县大野岛,死于东京荒川附近的单身公寓,享年五十三岁。小说开篇,她已是一坛骨灰。
松子的侄子川尻笙,在东京读大学,负责整理松子的遗物和房间。笙从来不知道还有松子这么一个姑姑,到处打听她的故事,小说就是借此一块块给出松子的人生拼图。
时间倒退回1971年,松子二十四岁,在家乡的中学当班主任,教语文课。其实松子从小成绩很好,本要报考东京大学的理科,却听了父亲安排,考了本地的文科。这就相当于一个人本来可以考清华的理科,却去考了一个三线城市的师范大学。为什么父亲如此安排呢?原来松子除了弟弟纪夫,还有一个妹妹久美,常年卧病不起,父亲其实就是希望松子找个事儿少离家近的工作,好搭把手照顾妹妹。
松子在中学里干得不错,男生女生都喜欢她,还和一个爽朗的青年男教师擦出了爱的火花。然而一切毁于一次修学旅行。
旅行本来一切顺利。但第二天晚上,旅馆礼品部发生盗窃案,少了一万两千五百日元。头号嫌疑人,正是松子班上的不良少年,龙洋一。虽然松子抗议旅馆怀疑学生,最后也只好去找龙洋一问话。松子尽量委婉地说起失窃的事,但龙洋一根本不正面回答问题,而是表现出受了莫大侮辱的样子,粗暴地推开松子,摔门就走。
此时松子心里十拿九稳,钱就是龙洋一偷的,但她不能直接告诉别的老师,因为那样会毁了龙洋一,而自己身为班主任也会背上教导无方的指责。怎么办呢?松子居然打算自己把钱填上。她翻遍包包,只有八千五百日元,于是就从同寝老师的包里“借”来四千——这个借字是打引号的,也许说擅自挪用更为贴切一点。松子拿着钱还给店家,而对方坚持要求学生本人来道歉。松子一不做二不休,索性自己跪了下来,说钱不是学生拿的,而是自己拿的。店家又惊又气,但既然钱和道歉都收到了,也就不再追究。
但不巧,松子跪下这一幕,给教导主任看到了。主任把松子单独叫到房间,问明前因后果,大骂松子糊涂。主任说,龙洋一不承认最好了,学校本来可以咬定没这回事。现在只好对旅店说,钱是老师偷的,对学校内部说,是旅店搞错了。事情就这样先盖过去了。然而修学旅行回来的隔天,一早,校长收到旅馆打来的电话,请求学校从轻处罚涉事老师,这一下全穿帮了。而此时松子的同寝老师也向校长报告,自己少了四千块钱,校长当然要怀疑松子,而松子只好承认拿了钱。
知道来龙去脉的教导主任,此时站在边上一声不吭,完全臣服于校长的权威。按照电影的拍法,校长只是武断又昏庸。但小说里却交代了其中的隐情。原来校长此前曾经非礼过松子,被松子打过耳光,此后常常被松子瞪得冷汗直冒。所以校长其实要公报私仇,趁机赶走松子。
松子蒙受不白之冤,下班后差点自杀。但她突然想起还有一个人可以还她清白,那就是真正的小偷龙洋一。松子去找龙洋一帮忙,龙洋一还真答应了。第二天,龙洋一如约走进校长办公室,却当场翻供,反咬一口,说是松子逼他来顶罪的。不知轻重的少年,有时候是极其恶毒的,这一刀补下去,让松子直接停职。
别忘了,松子的这份工作,是她听从父亲,牺牲去东大的前途换来的。所以松子无法接受处分,也无法面对父亲,回到家就打包要走。妹妹久美从病床上站起来,奋力抱住姐姐,不让她走。然而,让松子牺牲前途的,归根到底不就是这个妹妹么?所以,此刻久美抱住松子,反而让松子失控地掐住妹妹的脖子,差点掐死久美,好在母亲这时进了门。松子猛然松开手,拿起旅行袋,夺门而出。
川尻一家,从此再没有团圆过。
在以后的人生里,松子并没有吃一堑长一智,反而继续扮演滥好人,反复上演“好人没好报”的悲剧。好人为什么没好报呢?最简单的答案似乎是:坏人太多了。但我还想告诉你,好人的弱点,往往并不是善良本身,而是骄傲。好人难免为自己的崇高牺牲感到骄傲,牺牲越大,就越骄傲。越骄傲,就越容易做傻事。松子牺牲自己的钱和脸面顶罪的时候,旁人只看到她卑微地跪了下来,其实松子内心却骄傲地昂着头。骄傲蒙蔽了松子,让她自以为有权利为了结果的正义而罔顾程序的正义。讽刺的是,即使从结果来看,松子的行为,既没能维持住“好老师”的形象,也没能真正地保护学生——龙洋一后来入了黑道。所以你看,“好人没好报”的另一面,往往就是“好人办坏事”。有时候好人办坏事,后果反而尤其恶劣。
接着来说松子的故事。松子离家出走,来到福冈县的博多,开始频繁地更换工作和男友。
松子的第一个男友叫八女川彻也,是个落魄小说家,自称太宰治转世。太宰治是日本“无赖派”文学大师,最后和情人双双跳河而死。电影版里那句“生而为人,对不起”就出自太宰治的小说——不过这句话也非太宰治原创,只是经过他的引用而变得脍炙人口。而自称太宰治转世的八女川彻也,似乎只继承了无赖和颓废,却没有继承文学才华。
松子本来在茶馆当服务员,但这点收入养不活两个人。彻也的办法,竟然是叫松子去当“土耳其浴女郎”,其实就是卖淫的按摩女。松子去浴场面试,因为放不开而失败。回到家被一身酒气的彻也狠狠打骂。但松子却继续扮演逆来顺受的滥好人——脸上刚吃了一记耳光,心里却想着给男友补袜子。而既然做不成妓女,就只好问家里要钱了。这也是松子出走后第一次和家里联系。
弟弟纪夫约松子在他们小时候常去的商场顶楼见面。松子惊讶地得知父亲在自己离家出走三个月后,就突发脑溢血死了。妈妈一下子就变老了。而妹妹久美的精神变得不太正常。纪夫还说,自己也快结婚了,希望出走的松子再也不要回来,以免她又毁了新家。纪夫塞给松子五万日元,就此恩断义绝。
顺便一提,松子以前做中学老师时,月薪三万多。也就是说,松子拿到相当于两个月月薪不到的“遣散费”,被永久扫地出门了。
当晚,忽然下起大雨。松子回到住处,迎接她的却是彻也的文友冈野健夫。冈野颤抖着告诉松子:八女川彻也已经跳轨自杀了。
八女川的死,把松子和冈野两个人绑在一起。冈野就是松子的第二个男友,更准确地说,应该是情夫,因为冈野是有家有业的人。松子也换了新工作,去超市当收银员。整个超市只有松子可以同时操作三条流水线,因为那需要强大的心算能力。耗脑的工作让松子无暇多想,而和冈野两周一次的幽会让松子慢慢走出了八女川自杀的阴影。
一次例行的幽会之后,松子忍不住一路跟踪冈野健夫回到他家。松子大着胆子,按下了冈野家的门铃,看见应门的冈野的妻子,其貌不扬,顿时觉得自己赢定了。松子故意说要来找一户姓川尻的人家,得到的回答当然是没有。松子得意地走了。而冈野的妻子不是傻瓜,她很快就明白了,这是小三上门了。
不久之后,冈野气冲冲地闯入松子家摊牌了:离婚是不可能的,因为自己的事业全拜娘家所赐。而且他根本就不爱松子,之所以要松子做情妇,是出于他对死去的八女川的妒忌。冈野塞给浑身发抖的松子一个信封,里面全是一万日元的大钞,作为补偿。冈野走后,松子把信封里的钱一张一张全都撕碎,然后打开窗户,任破碎的钞票随风飘散到黑夜里。
次日,松子辞去了超市收银员的工作,又来到土耳其浴场。这回,她爽快地脱掉了衣服,用一股拼命的气势镇住了面试官,直接被录用了。松子出卖肉体主要不是为了钱,而是要用糟蹋自己来报复冈野,冈野其实已经不在乎她了,但松子自己却咽不下这口气。前面说过,松子是一个骄傲的人,而骄傲的人往往容易做傻事——用做妓女报复前男友,大概是世界上最愚蠢的报复。
但在土耳其浴场,松子却意外重拾了好学生的成就感。别看做的是皮肉生意,一行有一行的门道。松子在这里和一个化名绫乃的前辈成了至交好友,绫乃传授了松子各种秘诀。每周二,绫乃还会召开学习会,让店里的姐妹们互相交流心得和技巧。松子勤奋好学,进步神速,再加上之前有个中学老师的身份,所以客人特别多。松子很快成了店里的头牌,月入百万以上。
然而好景不长,浴场突然改变了经营方针,开始直接引入女大学生。这些女孩儿没有任何技巧可言,却仅仅凭着年龄的优势,让老一辈的土耳其浴女郎纷纷失业。凌乃主动辞职,临走时告诉松子,打算回老家开个小餐厅。而松子却还不打算转行。
在松子的常客里,有一个叫小野寺的男人,身板强壮、付钱爽快,开一辆红色跑车。一天,小野寺向松子提议合伙,一起到雄琴做生意,那里钱更好赚,月入两百万不是问题。而所谓合伙,就是小野寺当松子的皮条客。负责一日三餐,上下班通勤,并且保障安全。
很快,小野寺就成了松子的第三个男友。
在去雄琴以前,松子回了一次老家,把当年弟弟纪夫给她的五万日元连本带利还给了纪夫的老婆。松子还看到了父亲生前的日记,每天的结尾都是同一句话:“没有松子的消息。”而当久美从房间里跌跌撞撞地走出来,含着眼泪,高兴地说:“太好了!姐姐回来了!”松子却惨叫一声,一把推开久美,夺门而逃。
在雄琴的浴场,松子拼命工作,每天接客十几人,而回到家,小野寺会给松子注射冰毒解乏。本来,松子很有可能沉沦于毒品的深渊。但是一天,突然她收到消息,当年亦师亦友的绫乃,那个信誓旦旦梦想开一家小餐厅的绫乃,被吸毒的男友拿刀捅死了。
松子一下子醒了。
她向小野寺提出散伙,小野寺却从冰箱里拿出针管和冰毒,强迫松子再打一针。松子从水槽边抽出一把刀子。两人绕着水槽对峙、追逐,松子终于被小野寺拿住手腕。松子无从反抗,手里的刀子掉了下来,却碰巧插进小野寺的脚趾。趁小野寺抱着脚在地上打滚,松子捡起刀,狠狠砍向小野寺的脖子……
杀人以后的松子准备自杀。她坐车来到当年太宰治和情人殉情的那条河边。松子想,如果彻也真是太宰治转世的话,也许自己在同一个地方投水,就能在阴间和彻也重逢。不料到实地一看,这里已经没有水了。
不过在这里,松子碰到了一个其貌不扬的理发师,叫岛津贤治。其实,太宰治的本名叫“津岛修治”,所以这个理发师可以算是某种山寨版的补偿。岛津贤治收留了松子,他们像最普通夫妻那样过了两个月日子。然后警察终于来了,带走了松子。
从中学教师变成妓女和杀人犯,松子的堕落之路,看上去是以一个又一个坏男人男为台阶的。但松子为什么心甘情愿地走下去呢?好像只要男人说一句“我爱你”,她就会像吸了毒一样无法自拔。松子简直是“爱的瘾君子”。但我们应该弄清楚,松子要的是什么“爱”。与电影版不同,原著的松子并没有把爱幻想成浪漫的童话,而只是把爱当成一种止痛剂,各位男友具有很强的可替代性,无论是谁,落魄作家也好,平庸的理发师也好,只要能给她最低限度的爱,达到一时止痛的目的就好了。
所以真正的问题是,松子的痛苦是什么。这个答案其实就埋在松子出走后两次简短地回访里。当弟弟告诉她,父亲死了,松子心里觉得,这和听到某个政客被刺杀一样遥远。然而这种瞬间麻木的之后,是连绵不绝的痛苦。就像拔牙一样,麻药的效力过去,才会感到疼痛。而松子被连根拔去的不是牙齿,而是原本正常生活的可能。松子之所以无法面对久美,就是因为久美是那个正常生活的碎片,这个碎片只会提醒松子,砸毁这一切的,正是松子自己。
而松子的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松子出狱时,才三十四岁。在狱中,她考取了全国美发师执照。她之所以选择学这个,就是盼望出狱后能回去找那个叫岛津贤治的理发师。毕竟当初两个人在口头上已经算结婚了。然而跑过去一看,人家早有老婆孩子了。于是松子默默转身离开。
松子去东京当了美发师。生活变得波澜不惊。有时美发店打烊后还会有“研习会”,令松子想起当初在博多做土耳其浴女郎的日子——那反而是松子人生中最快乐最充实的一段时光。
某日,一个黑社会老大的情妇来松子的店里做头发,带来一个跟班,不是别人,正是当年那个偷钱并诬陷松子的不良少年,龙洋一。此时龙洋一已经长成一个棱角分明的帅小伙。松子没有认出龙洋一,龙洋一却认出了松子。
龙洋一主动找上松子,为当年的行为道歉。而松子也把自己如何从中学老师一步步变成妓女、杀人犯、美发师的经历和盘托出。令人感叹的是,当年改变松子一生的盗窃事件,现在看来好像已经是一件遥远而微不足道的小事了。龙洋一说,当年陷害松子,不是因为恨老师,恰恰是因为暗恋老师。龙洋一还说,现在依然爱着松子。而松子在片刻犹豫之后,竟然接受了这份爱,把龙洋一领进了自己的家门。
关于这个选择,有两点需要澄清。第一,松子并不是没有男人活不下去,她去美发店应聘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以后一个人生活了。第二,松子各方面条件还可以,如果要找男人,也不一定非要找龙洋一。那么松子为什么非要续写这段孽缘呢?难道她是彻头彻尾下作又愚蠢的人吗?非要为一个深深伤害她,并且很有可能继续伤害她的男人献身么?
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说过:“人是悬挂在自我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我们要注意,别的男人或许也能给松子“爱情”,但只有龙洋一能给松子“意义”。只有和龙洋一在一起,松子才可以告诉自己,人生走了那么多弯路,原来只为与你重逢。也就是说,有了这层意义,松子过去人生中的各种错误选择,都可以勾销了——这是多么大的一个诱惑啊!所以松子会说:“和阿洋在一起的话,即使是下地狱或去任何地方都要跟着。”
龙洋一对松子的爱,倒不是他编出来的谎言。他甚至真的愿意为了松子,而放弃黑道的贩毒生意。当然退出黑道是极其困难的。更麻烦的是,龙洋一此时还是警察的卧底,警方更不允许他随便退出。而很快,龙洋一就暴露了卧底身份,消息有可能就是警方故意露给黑道的。龙洋一和松子被围困在酒店里,只剩最后二十四小时。松子已经做好了殉情的准备,而龙洋一却因为怕死而报了警。
龙洋一坐了牢。而松子一直在等他出狱,一直等到了四十五岁。出狱那天,松子精心花好妆,不过一看见龙洋一就扑到他怀里放声大哭。龙洋一却很惊讶,松子竟然在等他。他问松子,不是早就写过信叫她忘掉自己的存在么?松子说,那明显不是真心话,你以为我连这个都看不出么?这时候龙洋一问松子有没有钱。松子把钱包递给他,他把钱都掏出来,哀伤地看了一眼松子,然后头也不回地跑了。
松子跌坐在马路上。可以说,松子此后再也没能站起来。她辞去工作,搬到荒川附近隐居,因为荒川很像家乡门口的那条河。由于失眠,松子开始酗酒,日复一日的酗酒让她臃肿丑陋,精神萎靡。电影版在这里加了一段松子迷恋偶像男团的剧情,我觉得是败笔,因为松子从来都不是什么花痴,更不可能疯疯癫癫地追星,这种编排是对她性格和情感的丑化。
而所谓“被嫌弃的松子”,就是松子酗酒变丑以后,邻居对她的评价。其实松子也没干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无非是有时候扔垃圾不准时,或者夜里喝醉了说胡话而已。只是她这种形象本身就让人嫌弃了。邻居甚至把各种找不到肇事者的坏事,比如车被刮花了,都安到松子的头上。
有一次松子去医院看病,偶遇了昔日的狱友东惠,后者此时已经是一间大型AV公司的老板娘。东惠刚出道时,利落的短发造型,就是松子设计的。而此刻,东惠惊讶于松子此刻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硬塞给她一张名片,告诉松子,可以再聘请她当发型师。而我们知道,松子其实是一个很骄傲的人,这种援手只会让她羞愧得无地自容。松子还没进家门,就把名片随手扔掉了。然而失眠的松子,在夜里,却忍不住想象起各种各样的发型,她突然感觉到,自己完全可以重新开始。只不过,那张名片不知道丢哪儿了。
松子半夜出门寻找名片,却仅仅因为看上去像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被一群玩耍的年轻人活活打死了。你可以认为,这些年轻人代表冷酷的“社会”:社会用嫌弃二字,就可以杀人。
再说说龙洋一的故事,这段在电影里也没有。话说龙洋一辜负松子之后,时刻受到良心谴责。他把自己和松子的一切问题,都归结为当年非礼松子的中学校长,此人现在已经成了县议员。龙洋一搞来一把枪,杀掉了此人,也再次入狱。在狱中,龙洋一偶然看到《圣经》上的一句话:神是爱。他大受触动,请教牧师。牧师告诉他:神的爱,就是原谅不可原谅的人。这一句话,让龙洋一大彻大悟,出狱后当了牧师,只可惜没来得及在松子生前联系到她。
其实,很多人在评价松子的时候,也犯了和龙洋一类似的错误,把她一生的曲折归结为某个单一的原因。其实,真正的文学经典总是允许不同的解读。社会学家能看出逼死松子的环境因素,心理学家可以探讨松子身上微妙的两性心理,你可以站在松子弟弟的立场上,批判松子害人害己、咎由自取,你也可以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说:她只是一个运气不好的好人,她受到的惩罚远远多于她犯下的过错,她付出的爱远远多于她造成的伤害……也许只有神才能看清全局,看清一切难言之隐,看清所有的偶然和必然。所以神,才能原谅不可原谅的人。
好,这本书的内容就为你解读到这里。
总结一下,《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是日本当代小说中的名作,尤其是著名的电影改编让松子的形象成为永恒的经典。但小说原著里的松子和电影版差别很大,尤其是在心理动机方面。松子不是无私的圣母,也不是愚蠢的花痴。她追求的从来不是轰轰烈烈的浪漫,而是过最平凡的小日子。然而这一点小小的心愿,却历经曲折,始终不能达成。原因一方面是社会的冷酷和不公,这体现在各种假借爱的名义利用松子的坏男人身上。另一方面的原因则是松子本人的性格,其实她非常骄傲、自尊,因此反而容易做傻事,却不容易原谅自己。
有句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我刚听说这话,就觉得毫无逻辑。而松子却常常和这句话联系在一起,似乎是这句话最好的范例。但也许可怜和可恨都只是偏见,我们往往急于神化或贬低一个人,但真正应该做的,却是耐心地去了解一个人。
撰稿:李迪迪转述:徐溟旭脑图:摩西脑图工作室
划重点
-
本书不仅本身是超级畅销书,还曾改编为电影、日剧和舞台剧,其中中谷美纪主演、中岛哲也导演的电影版,影响力尤其大,常年盘踞在各大经典电影的榜单上。
-
松子不是无私的圣母,也不是愚蠢的花痴。她追求的从来不是轰轰烈烈的浪漫,而是过最平凡的小日子。然而这一点小小的心愿,却历经曲折,始终不能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