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爱是不强迫:怎样识别装扮成爱情的暴力?

【终版】家庭暴力.MP3

本期是2月14日线下特别节目的特别场,聊一个在爱情关系里有点儿煞风景的问题:暴力。

钱炜和李松蔚两位老师以心理学者和专业咨询师的身份拆解:如何识别一段关系中的暴力成分,如何预警和保护自己?

爱情和痛苦密不可分,那么,爱情和暴力是不是也相伴相生呢?“打是亲,骂是爱”的场面,在戏剧、电影里常有,在我们从小到大的记忆里,可能是某种“常识”;带到自己的关系里,也经常有类似的自我解释和对他人的解释,诸如“我是因为太爱我才这样的”“他不是不爱我,他只是脾气不好”……

真是这样吗?

本期要告诉你的第一件事:为什么爱和暴力从定义上来看是不兼容的。

后面的事儿,节目里细说。

钱炜,心理学者,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得到正念冥想系列课程主理人

李松蔚,心理学者,作家,得到课程《心理学通识》主理人

00:39 谈谈暴力问题

06:00 家暴只有零次和无数次吗?

09:25 “爱情”和“暴力”是互斥的

13:17 如何认识家暴并捍卫自己?

划重点

  1. 从定义来看,爱和暴力是完全不兼容的。

  2. 情境型家庭暴力主要为争吵失控情境下的特定事件,而非一方主宰或控制对方的模式。

  3. 违反意愿是所有暴力行为的共同特征。

  4. 只要你感觉到个人意愿受到了违背,对方无视你的感受并突破了你的边界,那这就是暴力行为。

  5. 所有人都有义务去制止家庭暴力。

  6. 风险降级并非意味着让渡你的权力,而是为你创造一个脱离暴力环境的机会。

  7. 作为成年人,我们首先应该有能力照顾好自己,包括识别暴力并及时脱离暴力环境。此外,如果我们还有余力,是否也能够伸出援手帮助他人?

  8. 判断你的亲密关系是否健康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是否有清晰的边界,是否存在控制行为,以及是否有足够的支持系统。通过这三点去评估关系的风险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