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灯效应》 丹阳解读
《煤气灯效应》| 丹阳解读
关于作者
罗宾·斯特恩有着双重身份,她既是一名学者,获得了纽约大学应用心理学博士学位,现为耶鲁大学情商中心的联合创始人和副院长,也是耶鲁大学儿童研究中心的学者。除此之外,她还在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任教。她也是一名有着30年从业经验的精神分析师。她曾担任许多美国广播节目的嘉宾,进行有关情商和情感霸凌的讲座;她的文章也曾在多个广受欢迎的平台发表,包括《华盛顿邮报》、《哈佛商业评论》等;目前,她已出版两部著作,《煤气灯效应》和《重生项目》。
关于本书
本书是罗宾·斯特恩对于情感操纵关系的研究和总结,她向你展示了煤气灯操纵的运作模式,从认清煤气灯操纵的三个阶段,到停止煤气灯操纵的五种方法,以及你该如何决定哪些关系还有救、哪些需要尽早离开的判断准则。在她看来,只要你提高警觉、保持坦诚、学会求助,便可以立刻终止这段煤气灯探戈,重新掌握人生的主动权。
核心内容
煤气灯操纵就是一个自我认知逐渐瓦解的过程。只要你相信操纵者的认可能让你提升自信,加强自我认知,那你就会成为煤气灯操纵者的潜在对象。而我们为什么会被操纵,有社会文化和个人层面两方面的原因。社会发展给个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也让我们变得越来越孤立。而绝大多数人都渴望被认可,尤其是自己在乎的人,这无形中也为情感操纵埋下了隐患。所以,如果想要摆脱操纵,最根本的就是要建立自我认同。如果已经深陷一段煤气灯操纵的关系,那么想要离开和结束的关键就在于,发自内心的想要离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我是丹阳。今天要为你讲述的书是《煤气灯效应》,这是一本心理学书籍,主要是教你识别并摆脱隐形操控。
说到“煤气灯效应”这个词,你可能并不陌生,因为它最近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媒体上。它是指一种情感控制,操控者用歪曲、误解、打压的方式,让你对自己的行为和动机产生怀疑,从而摧毁你的自我认知,完成操控。当下有一个更为流行的词来描述这种行为,那就是PUA。
所以,当我们一提到情感操纵,或者PUA的时候,脑海里总会出现那些新闻中的极端例子,一个阴险狡诈的操控者,一个单纯善良的被操纵者,以及一个不可告人的阴谋。但现实却是,操控者并非都是十恶不赦的坏人,TA有可能是我们的父母、伴侣、领导或朋友;操控也并非都是有预谋且刻意的,他们或许还是出于善意。举个年轻人都经历过的例子。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每当秋冬来临,妈妈都会叫你穿上秋裤;可是你觉得冷暖自知,不想穿秋裤。最终,你们吵了起来,你认为她不应该逼迫你,可是她却认为她没错,只是关心你,你却无礼顶撞,让她伤心难过。于是,你也困惑了,开始琢磨自己是不是真的有点过分。
好,例子举完,你可能会觉得这是一个再日常不过的场景了吧,但我要告诉你,这其中已经包含了某种隐性的情感操纵。那你可能会问了,妈妈不过是固执了一点,自己不过是不想伤害妈妈,不至于到操纵的程度吧。那么问题的关键就出现了,如何区别正常的情感需求和情感操纵。
作者告诉我们,这其中有两个关键点,一是操纵者总是需要扮演正确的角色,就像你妈妈认定,不穿秋裤,一定会冷,未来一定得老寒腿;她不会从你的角度出发考虑,根本不管或许你真的不需要秋裤。二是被操纵者总是会过度理想化操纵者,认为他/她是权威,一定对,因此也期望获得他/她的认可,如果没有这份认可,甚至会认为自己是不完整的。只有一方总是需要扮演权威的角色,另一方还不断需要获得权威角色的认可,操纵才会出现并持续下去。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会发现,情感操纵比我们想象得隐蔽,但任由其发展,可能会逐步瓦解你的自我认知,让你无法摆脱妈妈套在你腿上的“秋裤”,最终让你在自我怀疑中,失去对人生的掌控。
所以,无论是出于保护情绪健康不受干扰,还是出于掌控自我的命运不受操纵,我们都有必要好好了解一下情感操纵这种行为。
关于这个话题,听书栏目曾经解读过一本《操纵心理学》。它阐述了操纵是怎么发生的,以及要如何摆脱操纵关系。如果你感兴趣,可以找来听听。而今天这本《煤气灯效应》,在情感操纵的问题上,补上了两块重要的拼图,第一块是,我们要如何识别操纵。很多时候我们是遭受操纵而不知,然后越陷越深,所以识别操纵是摆脱操纵的重要环节;第二块是,我们为什么会被操纵,只有搞清楚了为什么,才能知道要如何避免和摆脱。
这本书的作者罗宾·斯特恩正是“煤气灯效应”概念的创造者,她在作为精神分析师的30年间,看到过太多人深陷在情感操纵中,难以自拔,包括她自己也曾在感情中遭遇过此类问题。这都让她意识到情感操纵的普遍性和隐蔽性,因此,她写了这本书。在这本书中,斯特恩结合咨询病例,描述了情感操纵的三个阶段,分析了人们会被操纵的原因,并提出了摆脱操纵的建议。
值得一提的是,“煤气灯效应”这个词的来历,颇具戏剧性,它是作者在看一部1944年的老电影《煤气灯下》时收获的灵感。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典型的情感操纵,男主为了霸占女主的财产,精心策划了一场阴谋。他会故意调暗家里的煤气灯,让它忽明忽暗,当女主询问他时,他却说煤气灯没问题,是你自己出了问题。面对男主坚定的回复,女主也逐渐相信是自己精神出了问题。戏剧对应了现实,作者就此创造了“煤气灯效应”这个新概念,来指代情感操纵。
接下来,就让我们和作者聊聊天,先来搞清楚如何识别煤气灯操纵;再来了解我们为什么会被操纵;最后听听作者关于关掉煤气灯,摆脱操纵的建议。
好,这一部分,我们来看看如何识别隐性的情感操纵。
当在思考情感操纵的问题时,我发现比起摆脱操纵,更重要的是识别操纵。比如刚才我们说到的例子。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我们很难察觉到这种情感操纵?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最初的操纵通常微不足道,它可能就是一次小的争吵或抱怨,以至于只被当作是一个小分歧、小烦恼,而没有引起警惕。我们可以举几个生活中简单的例子,感受一下情感操纵最初的样子。比如,你和你的伴侣一起出席一场聚会,席间有位异性和你聊得很投机,在你看来,这不过是两个有相同兴趣的人正常的社交而已,但是你的另一半却坚决认为,此人动机不纯,你的互动也充满暧昧。再比如,你收拾家的时候,不小心打碎了一个水杯,但这个时候你的父母可能会指责你毛手毛脚,什么都干不好。
这两个例子,都是生活中常见又琐碎的小矛盾,它不见得真的是一种刻意的情感操纵,但是它也可能会打击到我们的内心。因为,我们爱自己的伴侣和父母,很想获得他们的认可。所以,这个时候你就来到了情感操纵第一阶段的分岔路口,你面前有两条路,要么熄灭煤气灯转身离开,要么继续走向操纵的第二阶段。那么,两条路的关键区别是什么呢?就是,面对他们坚持的观点,你是否会为了获得他们的认可,而动摇自己的认知。
就拿上面两个例子来说,面对伴侣的质疑,如果你能坚持认为,你并没有和其他异性暧昧不清;面对父母的指责,你能坚持认为,打碎一个水杯也不代表你无能没用,那么,恭喜你,你已经顺利关掉了这盏操纵的煤气灯。而如果你认为伴侣说的虽不是事实,但他是因为爱你,才会这样心生嫉妒;你认为你的父母批评你毛手毛脚也不是全无道理,只是希望你能做得更好,而你会为了获得他们的认可,努力解释自己是忠诚的,自己是能干的,那就意味着你已经进入情感操纵的圈套。
说到这,你可能会问了,看起来情感操纵总是会伴随着批评和指责,难道所有的批评都是操纵吗?如果不是,如何区分有益的批评和为了操纵的批评呢?
的确,有些时候,操纵者的批评不是毫无道理,但是两种批评还是有两个最本质的区别,一是目的,二是当事人的态度。从目的来看,好的批评是为了帮助你变得更好,比如,你最近贪嘴胖了几斤,你的伴侣会对你说,亲爱的少吃点,太胖对身体不好。而坏的批评是为了摧毁你的自我。比如,你的伴侣会对你说,你看你胖的,连体重都管不好,还能管好什么?如果一个人的批评,让你深感焦虑和倍受打击,那你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停止这场对话,保护好自己的内心,守护好自我的认知。
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无论你做没做,你都不能被这样对待。从当事人的态度看,非操纵者可能会批评你,但是他不会强迫你必须认同他的观点;而煤气灯操纵者则会不断地指责你,直到你认同他的观点为止。往往,煤气灯操纵者都有自我认知缺陷,他们无法理解和容忍别人对他们观点的质疑。你能做的只有认同他的看法,否则在他看来,你反而成了让他陷入焦虑的源头。
所以,你发现没有,情感操纵的一个关键点就在于,你是否依赖他人对你的认可。如果你将自我评价建立在他人的认可之上,尤其是你在乎的人,比如,伴侣、父母、亲友、领导等等,认为他们的认可能让你提升自信,加强自我认知,那么被操纵只是时间的问题。
你可能也发现了,识别情感操纵的难度就在于,它可能是不经意的,也可能短暂地出现一下,毕竟人无完人,我们总有需要他人认可,或者是强迫他人认同的时刻。那么怎么判断这只是一个短暂的孤立性事件,还是一个连续的长期性情感虐待呢?在这里,作者结合临床经验为我们制作了一份“煤气灯检测雷达报警信号表”,一共有20条报警信号,比如,在与他人的相处中,你是否会反复质疑自己?你是否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对?你是否在闲谈时也要字斟句酌?连简单的事都拿不定主意?你是否经常考虑自己是不是一个合格的伴侣、员工、子女或朋友?我把这份自检表放在了文稿末尾,邀请你自测。如果你符合其中任何一条情况,都要格外留意。
接下来,我们就从煤气灯操纵的三个阶段,看看人是如何一步步陷入情感操纵的。
虽然第一阶段,你努力希望得到操纵者的认可,但是如果实现不了,你也可以接受;所以,当你们双方产生分歧时,你能够看到他/她在扭曲事实,并且会从自己的立场出发作出正确的判断,这个阶段,操纵者顶多是给你埋下自我怀疑的种子。但是,当进入煤气灯操纵的第二阶段,情况就会糟糕很多。因为到了第二阶段,你非常渴望获得操纵者的认可,这似乎成了你证明自己的唯一方式。
为什么在这个阶段,我们会那么依赖和渴望操纵者的认可呢?这就要说到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根本区别,那就是,第一阶段的操纵可能是偶尔地、短暂地出现,而第二阶段的操纵已经是惯性行为,甚至它成了这段关系的决定性特征。于是在这个阶段,当你们再出现分歧的时候,你会优先从他/她的立场出发。当他/她指责你的时候,你已经失去自我的判断力,并陷在他/她指责你的那些细节里,跟他/她争论也和自己争论。当然,到此,还没有到最糟糕的地步,因为你还没有完全失去自我,你还会和对方争论,而仅存的一点自我,将会在煤气灯操纵的第三阶段荡然无存。
陷入第三阶段会有一些明确的危险信号,比如,被操纵者几乎没有机会和其他朋友、家人共度时光;会不停地在他人和自己面前维护操纵者;躲避一切涉及这段关系的对话,这样就不用解释自己的处境。此时的你,依然渴望得到他/她的认可,但是长期的情感虐待和人格贬损,让你觉得这基本是痴心妄想。于是你的生活将陷入两种绝望境地,一是你已经完全站在了他/她的立场上,为了和他/她保持一致,彻底失去自我;二是你已经懒得为自己辩护,因为这毫无意义,操纵者永远是对的一方,你将变得麻木,认为生活的一切都了无生趣。这也是第三阶段最危险的特征之一,被操纵者的自我认知缺失越来越严重。
可以看出,煤气灯操纵三个阶段的发展路径就是一个自我认知逐渐瓦解的过程。最初,被操纵者只是轻微的自我怀疑,之后会走向不断自我对话、辩论的阶段,直到最后失去自我。作者在书中反复提到一句话,那就是,只要你相信操纵者的认可,能让你提升自信,加强自我认知,那你就会成为煤气灯操纵者的潜在对象。所以,要走出情感操纵的迷局,似乎很简单,那就是把自我认知建立在自我认可之上,而不是别人的认可。但是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我们是不是可以多问一句,为什么我们会那么看重他人的认可?为什么我们会被操纵呢?
好,第二部分,我们就从社会文化和个人两个层面,分析为什么我们会被操纵。
你可能和我有同样的疑问,操纵与被操纵顶多是两人之间的事,为何要在社会文化层面找原因?原因很简单,如果将我们比作水中的鱼,那么社会文化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水域,我们会自然而然被它影响。那么下一个问题就是,哪些社会文化方面的原因会导致我们容易被操纵呢?作者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个是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这一点主要是针对女性的分析。虽然情感操纵不分男女老少,但是从作者本书的研究来看,确实是女性更容易遭受操纵,尤其是在亲密关系里。那你可能会问,女性地位提高不是会让女性变得更独立、自主,不依附于男人吗?怎么反而给情感操纵创造了机会呢?首先,毫无疑问,现代女性在个人发展和社会贡献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让女性收获了新的权力,也打破了男女之间传统的权力平衡。
在新平衡形成的过程中,男性一方面被独立、聪明的女性吸引,一方面又很想通过控制她们重建权威;而女性虽然在经济独立和社会价值的实现上有了很大进步,但是很多女性在观念迭代上没有同步,依旧希望依靠一个强大强壮的男性,给自己提供指引和帮助,他们会在伴侣前调回到“小鸟依人”的模式,以获得伴侣的认可。
其次,现代女性在独立、自主和强大的观念下,会羞于去为了情感问题寻求帮助。她们认为理应处理好生活中的所有问题,否则会让她们感到羞愧与无能。所以,她们容易在一段糟糕的感情里,越陷越深。
第二个原因是个人主义的兴起。照理说,个人主义更注重个体的权利和发展,这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这也给情感操纵创造了空间呢?的确,个人主义的发展让个人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社会也呈现出高流动性的状态。但同时,也瓦解了传统社会广泛、稳定的个人关系网络。作者在书中说到,从前,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可以接触到更为广泛的社交网络,比如工会、教会、社区以及家庭关系。而如今,我们看似走向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但其实比任何时候都更孤独。
因此,当我们处在这种情感孤立的状态时,身边的人就很容易对我们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是对我们进行情感操纵。正如作者所说,伴侣似乎成了我们唯一的精神支柱;领导似乎掌握着我们事业的生杀大权;不多的几个密友,似乎成了忙碌又孤寂生活里仅有的人情纽带。
第三个原因是信息洪流冲击下的普遍焦虑。如今,我们每一天都面对着海量信息的轰炸,大量标题党和博眼球的内容让我们应接不暇,一个新闻事件都能反转好几个回合。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反而会走向信息的反面,那就是没有真相,不知道自己能相信什么,该相信什么。这在给我们带来焦虑的同时,也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容易被操纵。
以上三个社会文化方面的原因,为情感操纵的把戏创造了沃土。当然,光有这样的土壤也结不出情感操纵的恶果,只有当我们一方面渴望获得操纵者的认可,一方面又害怕失去他们的感情时,情感操纵才会发生。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从恐惧“情感末日”和渴望趋同的心理两个方面,剖析一下我们为什么会被操纵。
所谓“情感末日”,就是操纵者对被操纵者引发的情感爆炸。操纵者可能会大吼大叫,同时对被操纵者进行人格贬损和侮辱;可能会表现为超长时间的冷战;也可能会表现成威胁,比如说抛弃、离开等等。对于被操纵来说,这种伤害会大到让他们痛不欲生,对他们来说,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是“末日”的来临,他们将彻底被击垮。所以,他们会选择不惜一切代价地避开它。
不要觉得这一切不可思议,这就好比,如果你不小心弄坏了小朋友的玩具,他们可能会生气、悲伤和大哭。你可能会觉得可爱又可笑,那是因为你知道那只是一个玩具,而在小朋友的眼里,它可能意味着最重要的东西。所以,来找作者咨询的很多访客,他们真的认为,一旦发生情感末日,自己会觉得快死了,你客观地告诉他们“可是你并不会死”,起不到任何作用。所以,对“情感末日”的恐惧,成了操纵者的手段,他们可以有意无意地用这种方式,进行煤气灯操纵。
除了对情感末日的恐惧,渴望趋同的心理也会成为操纵者的武器。作者在她30年的研究中就发现,特别容易被煤气灯操纵的人,无论多么坚强、能干且聪明,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总是把煤气灯操纵者理想化,并迫切需要获得他的认可,似乎有了这份肯定,你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所以,一旦和理想化的操纵者产生分歧时,被操纵者就会出现两种回应方式,一是他们可能会以最快的速度放弃自己的观点,通过表现出对操纵者的认可,来证明自己是优秀的、有价值的。二是他们可能不会正面反抗,但是会在心里压抑不满,久而久之,要么就是在麻木中度日,要么就是在情绪崩溃的边缘徘徊。
其实,并不是只有被操纵者才会有这种渴望趋同的心理,细细回想我们的生活点滴,这种心理其实普遍又正常。试想一下,当你还是小孩子的时候,父母就是权威,你渴望获得他们的认可;如果你的另一半事业有成,你也一定会看重他的评价和认可;如果你是学生,那么老师的认可和评价,甚至可能决定着你未来的研究方向;如果你是员工,那么领导对你的认可,至少决定着你的生计温饱。所以,你看,这种渴望趋同的心理很常见,区别只在于,我们是完全依赖他们的认可和评价,还是会在有分歧的时候,依旧愿意倾听并相信自己内心的声音。
好,现在,我们已经搞清楚了要如何识别煤气灯操纵,也明白了为什么我们会被操纵,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摆脱操纵,需要做些什么,以及有哪些实用的好方法。
当然,要想摆脱煤气灯操纵,必须具备一个大前提,那就是,被操纵者要下定决心,发自内心地想要离开和结束这段操纵关系,它是后续一切行动的基础。这里不是要你断绝所有的关系,而是要改变处理这段关系的方式。任何改变都不容易,改变情感操纵只会难度更大,因为你会时刻受到操纵者的阻挠,还会受到自己情感惯性的侵扰。在改变的过程中,你可能会经历“情感末日”的打击,还会经历趋同心理的挑战,这些都是正常的,也是符合人性的,所以改变不会一蹴而就。
有了改变的决心之后,接下来就可以学习以下五个关掉煤气灯的方法了。
第一个方法,是分清真相和曲解。煤气灯操纵者时常会对事实进行扭曲加工,让我们相信他们的话都是对的。比如,你可能只是偶尔一次半次忘记了取快递,你的伴侣却说你记性太差,什么都记不住。所以,这个时候,你必须要追问自己的真实想法,并且努力找到真相。当你在一段关系,或者一个事件中觉察到不对劲,不要轻易放过去,也不要听他人的一面之词,而要跟着自己的内心,找到真相。
第二个方法,是及时退出无效沟通。这里的无效沟通是指不解决真实问题,而是为了争夺权力的沟通。真正有效的沟通下,两个人会真正用心聆听对方的话,并且顾及对方的感受。哪怕是有些情绪化的表达,但是双方都是在描述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想要的东西。而争夺权力的沟通,则是拼命证明自己的观点,并且强迫对方认同。当你在沟通中发现,对方不尊重你的看法,更不聆听你的感受,而是一味地想要让你认同他的观点时,那么请及时叫停并退出谈话。
第三个方法,是识别触发煤气灯操纵的行为。在煤气灯操纵关系下的两个人,在某种情况下可能更容易触发操纵行为。比如,当男方说到女方胖的时候,当女方说到男方赚得少的时候。所以,这个方法,就是要让你识别引发操纵的话题和情景、行为和举动。或许,有些关系还不至于彻底结束,那么识别这些触发机制,就像给你们的关系进行一次排雷,也是另一种应对操纵的办法。
第四个方法,是关注你的感受。煤气灯操纵者的指控有时也不是全无道理,如果你确实做错了,那么就真诚地道歉,尽力弥补;但当他开始放大这些过失和缺点,对你进行人身攻击时,你就应该从事实层面转向关注自己的感受。如果你感到困惑、沮丧、委屈和害怕,那一定是有问题了,此时,你能做的就是立即停止这段对话。
第五个方法,在我看来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法,那就是切记,我们无法控制任何人的意见。在今天的讲述中,我们反复说到的,情感操纵和正常情感需求最大的区别就是,操纵者认为他永远正确,并且需要你认同他。所以被操纵者才会陷入到怀疑、辩论、认同的死循环里。当我们放下说服操纵者的想法,只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时,煤气灯操纵也就停止了。
以上这些方法,都是从个人的角度出发的,但其实,除此之外,摆脱煤气灯操纵还有一个重要的维度,那就是保持和外界的联系,寻找可靠的外援。可以是亲人或者是朋友,总之,多与他们在一起,听听他们发自内心的看法。他们既可以作为旁观者,帮我们看清迷局;也可以提供不同的观点,让我们兼听则明。
好,以上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我们再来简单总结一下。
煤气灯操纵三个阶段就是一个自我认知逐渐瓦解的过程,最初,被操纵者只是轻微的自我怀疑,之后会走向不断自我对话、辩论的阶段,直到最后的自我失去。只要你相信操纵者的认可,能让你提升自信,加强自我认知,那你就会成为煤气灯操纵者的潜在对象。
而我们为什么会被操纵,有社会文化和个人层面两方面的原因。社会发展给个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也让我们切断了传统情感联结,变得越来越孤立。面对海量真假难辨的信息,我们一方面不知道真相在哪里,另一方面会更容易轻信他人。同时,绝大多数人都渴望认可,尤其是自己在乎的人,这无形中也为情感操纵埋下了隐患。
所以,如果想要摆脱操纵,其实很简单,最根本的就是要建立自我认同,你要相信,即便没有人认可你,你依旧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而如果已经深陷一段煤气灯操纵的关系,那么想要离开和结束的关键就在于,自己发自内心地想要离开。这需要我们做一些准备,让破损的自我得到修复,之后,我们要学会尊重自己的感受,辨别问题的是非曲直,更要学会找可靠的外援,帮助我们拨开迷雾看清真相。
好,以上就是这本书的精华内容,这本书的电子版已经附在文稿末尾,强烈建议你去读一读。你可以点击音频下方的“文稿”,查收我们为你准备的全文和脑图,还可以点击“红包”,把这本书免费分享给你的朋友。恭喜你,又听完了一本书。
你被煤气灯操纵了吗?启动你的煤气灯检测雷达查看这20个报警信号
煤气灯操纵不一定包含以下列举的所有经历和感觉,但如果你符合下列其中任何一项情况,请额外留意。
1.你反复质疑自己。
2.你每天数十次地问自己:“我是不是太敏感了?”
3.你经常在工作的时候感到困惑,甚至有些失去理智。
4.你总在向父母、男友和领导道歉。
5.你经常考虑自己是不是一个合格的女友、妻子、员工、朋友或女儿。
6.你想不明白,为什么生活里有那么多精彩的事,你却总是不够开心。
7.你给自己买衣服、给自己的公寓买家具,或者买其他的个人用品时,脑子里却一直考虑的是他喜欢什么,而不是自己喜欢什么。
8.你经常在朋友和家人面前为伴侣找借口。
9.你发现自己开始对朋友和家人隐瞒某些信息,这样你就不用再对他们解释,或者在他们面前找借口。
10.你知道出了严重的问题,但你就是没办法表达清楚,甚至连自己也搞不清原因。
11.为了躲避伴侣贬低你的言语和对现实的扭曲,你开始撒谎。
12.你连简单的事都拿不定主意。
13.你在闲谈时也要三思。
14.在伴侣回家之前,你会先在脑子里过一遍自己这一天做错了哪些事情。
15.你觉得自己现在和以前大不相同——以前更自信、更爱玩、更放松。
16.你开始通过丈夫的秘书和他对话,这样你就不用直接告诉他那些可能会让他不开心的事。
17.你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对。
18.你的孩子开始在你的伴侣面前保护你。
19.你发现开始对一向相处愉快的人发火。
20.你感到绝望,郁郁寡欢。
划重点
-
只有一方总是需要扮演权威的角色,另一方还不断需要获得权威角色的认可,操纵才会出现并持续下去。
-
渴望趋同的心理很常见,区别只在于,我们是完全依赖他们的认可和评价,还是会在有分歧的时候,依旧愿意倾听并相信自己内心的声音。
-
要想摆脱煤气灯操纵,必须具备一个大前提,那就是,被操纵者要下定决心,发自内心地想要离开和结束这段操纵关系,它是后续一切行动的基础。
-
想要摆脱操纵,其实很简单,最根本的就是要建立自我认同,坚信即便没有人认可你,你依旧有自己独特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