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成功心理学》 汪恒解读

《成功心理学》| 汪恒解读

关于作者

丹尼斯·韦特利,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和励志演说家,成功心理学理论的创始人之一;曾为各行各业的顶尖人才和领袖人物提供咨询和培训服务,参与创建美国自尊协会。    

关于本书

本书是成功心理学这一心理学分支的开山之作,用严谨规范的心理科学方法,将成功作为一种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来研究,完整呈现了成功心理学理论体系。    

核心内容

成功是个人自我认可、自我满足、自我实现的心理状态。对成功的追寻,必须以准确的自我定位为前提。自我定位的关键,在于认清自己的价值观;进而根据价值观设定个人的明确目标。在此基础上,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有意识、成体系的心理训练,养成成功者应当具备的心理状态,让生活和工作更有价值。本书提供了循序渐进、富有可操作性的训练方法,主要包括四个要点:强化自尊、积极思考、自我约束、资源管理。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这期音频为你解读的是《成功心理学》,这本书的中文版大约35万字。我会用大约23分钟的时间,为你讲述书中精髓:如何从心理学的角度认识和理解成功,如何用心理学的方法训练成功者心态?

说到成功心理学,好像很容易和成功学混为一谈。其实,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有几年,成功学特别热门,似乎背诵几条成功诀窍,就能走上名利双收的人生巅峰。但是,成功学有一个大问题,就是它都没说清楚成功的概念是什么。

跟成功学不一样,《成功心理学》这本书,是用严谨规范的心理科学方法,将成功作为一种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来研究。它的观点是,成功是个人的自我实现,具体内容取决于个体价值观,而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有意识、成体系的心理训练,养成成功者应当具备的心理状态,让生活和工作更有价值。

这本书,算得上成功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开山之作,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现代心理学的关注重点,使得心理学不再局限于对病态现象、极端心态的关注,而开始关注如何从积极、正面的方向,帮助人发挥最佳效能。

这本书的作者叫做丹尼斯·韦特利,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和励志演说家。他给各行各业的顶尖人才和领袖人物提供咨询和培训服务,还曾经参与创建美国自尊协会。

介绍完这本书的基本情况和作者概况,那么下面,我就为你来详细讲述书中内容。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三个重点内容:第一个重点,是如何定义成功;第二个重点,是如何完成自我定位,进而设定目标;第三个重点,是如何基于自己的特质,培养有利于成功的心理状态,达到成功的目标。

先来看看如何定义成功,要讲成功心理学,这是首先要回答的问题。

在很多人的理解中,成功等于金钱、名誉、权力,不能说不对,它们确实常常和成功相伴。但是,金钱、名誉、权力本身,充其量是成功的一种外在体现,并不是成功本身。同时,并非所有人的成功,都需要在这些方面体现出来。那么,成功究竟应该如何理解呢?心理学认为,成功是个人一生的成就,来自于个人工作、生活中所创造出的一种“有意义”的感觉。简单地说,你活得有意义,你就成功了。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人的人生,是否有意义,究竟由谁来评判呢?是某个权威组织说了算吗?是通过某个复杂公式,给每个人算出一个成功指数吗?还是把评判标准交给亲朋好友,交给身边的熟人呢?都不是。心理学给出的答案很简单,你自己说了算。你的人生符合你自己的认知和预期,那就是成功的。

因此,换句话说,成功是通过努力达成的、个人自我认可、自我满足、自我实现的心理状态。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成功。我们来讲一个经典的故事。一个美国商人在墨西哥小渔村休假,看见一个渔夫在钓鱼,钓了几条就回家去了,他很疑惑地问渔夫,这儿的鱼这么多,你为什么不多钓几条呢,除了自己吃,还可以卖,等攒的钱够了,就买条船,开船去远洋,捕更多的鱼,赚更多的钱,建立自己的船队,把自己的企业做大、上市,实现财务自由。渔夫问,实现财务自由之后呢?商人说,你就可以优哉游哉地找个地方养老啦,天天喝酒,每天睡到自然醒,然后海边钓钓鱼,看看风景,多好啊!渔夫说,我现在不已经这样了吗?以前讲这个故事时,我们总是会嘲笑商人,认为他折腾一辈子,无非回到了原点,但是,按照成功心理学的观点,渔夫和商人都没有什么问题,都应该被尊重。

表面上看,两个人都想要悠闲度日,但是渔夫要的是保持现有生活节奏、不费多少力气地悠闲度日,商人要的是不断积累、扩大生产、在商业上获得成就、达成财务自由目标之后的悠闲度日。我们不能只看到两个人都是悠闲度日,就忽略了两人对于人生意义认知的不同。对渔夫来讲,保持优哉游哉的生活,已经足够带来巨大的自我满足。但对商人来说,在功成身退之前,必须赚钱、把企业做大、实现上市和财务自由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获得自我满足和自我实现的成就感。当然,两人的看法没有高下之别,如果两人都能按自己的预期,活出自己心中的样子,那就都是成功者。

上面为你讲述的,就是第一个重点内容,什么是成功。像我们上面所说的,渔夫和商人都是成功者,那么,为什么他们对成功方向的认识会有所差异?是什么决定了这种差异呢?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的自我认知不同。接下来,就来说说如何完成自我定位,进而设定目标。

前面说到,成功是个人自我认可、自我满足、自我实现的心理状态。那么,对成功的追寻,起点就必须是准确的自我定位,深刻的自我认识。如果你都不知道自己是谁,都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哪里谈得上自我认可呢?

怎样完成自我定位呢?成功心理学的观点认为,关键在于认清自己的价值观。心理学所指的个人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于周围种种事物重要性和意义的评价和看法,也就是你怎么给人生中各种追求来排序。人的一生,要追求很多东西,不管是金钱、权力,还是身体健康、家庭幸福这些都是追求。但是,人生的常态,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很多时候,不同追求之间会有冲突,甚至会针锋相对、背道而驰。所以,你需要做一个排序,甚至做出取舍,这就是你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决定人类行为的心理基础,决定了你看重什么、在意什么、追求什么,也决定了你寻求成功的方向。你的人生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做了自己在意的、自己认为重要的、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你就是成功者。还是拿渔夫和商人的故事来做例子。渔夫的价值观,重视安逸的生活节奏,充足的闲暇时光,对于金钱、事业成就并不在意,所以他要获得成功,只需要每天钓几条鱼、维持生活现状就可以了。而商人的价值观,重视的是事业成就、在商业领域不断攀上高峰的快感与刺激,所以他只有钓更多的鱼、卖鱼换钱买船、小船换大船,直到建立船队、公司上市,才是符合他价值观的、他想要的成功,他需要不断折腾,不断迎接新的挑战。

价值观很重要,它决定了每一个人追寻成功的方向。那么,当你弄清楚自己的价值观之后,你要做的第一步工作是什么呢?很简单,你需要根据你的价值观,将你关于成功的理想和对于人生意义的追求,设定为具体的目标。

目标是什么,是你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所期待实现的具体结果。活出人生意义的关键一步,就在于设定合适的人生目标。什么样的目标是合适的目标,或者说,好的目标呢?一方面,这个目标要符合价值观,它一定要符合你所希望的人生状态,是你想要的东西。如果你的价值观体系中,将亲密融洽的家庭关系和充裕的家人相处时光,视为首要追求,那么,如果一个工作岗位需要长期两地分居,即便它在收入和社会地位方面极为诱人,它也不是一个好的目标。另一方面,这个目标也要有现实性,与你的自身条件相匹配。如果你天生运动天赋极差,那么,即便特别想成为奥运冠军,这对你而言也不是一个合适的目标。

为什么一定要确定目标呢?因为目标对于成功有很强的意义,这种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它能让个人价值观所指示的成功方向,变得更为具体,你从目标出发,可以更加便利地制定人生计划,规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更好地集中力量,追求成功。比如说,你的价值观是热爱冒险,方向很清楚,但不够具体。而你基于这一价值观,给自己定下了目标,五十岁以前征服珠穆朗玛峰,那么,你就可以根据这个目标去锻炼、去学习、去做准备了,通往人生成功的道路也就变得清晰起来。另一方面,对具体目标的追求与渴望,可以给你巨大的精神力量,支撑你在追求成功的艰难奋斗道路上走下去。

讲一个真实的故事,二战期间,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朗克尔被抓进了纳粹的集中营,经过长期观察,他发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那些承受残酷待遇、却依然顽强生存下来的囚犯,虽然性别、年龄、身体状况各不相同,却有一点极为相似,他们几乎都怀有强烈的梦想,为了有朝一日活着出去,与自己的挚爱重逢,或是还想着要继续自己之前的事业,在余生中完成某些有意义的事情。他们的人生是有目标的。目标带来的力量如此强大,甚至可以支撑你的生命。

具体地说,目标可以分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在设定人生目标时,你应该把一个远大的长期目标,有意识地细分为一系列环环相扣的短期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按照恰当的节奏,持续不断地获得回报与激励。如果只有长期目标而没有短期目标,没有达成目标的奖赏,你就很难坚持下去。而且,也不利于在工作的不同阶段做具体调整。举个例子来说,一个跑者跑马拉松,面对全程42.195公里的漫漫长路,常见的做法,是根据自己的战略切分为很多小段,比如起跑到第五公里算第一段,按某个速度跑,第五公里到第十公里算一段,再按某个速度跑,而且要喝水、补给。如此一来,计划变得更有弹性、更加具体,而更重要的是,你每跑完五公里,就完成了一个阶段性的短期目标,马上获得了成就感的奖励,而你需要面对的,只是下一个五公里的短期目标。不知不觉,完成一个接一个的短期目标,终于将你支撑到终点。这是体力和毅力的胜利,也是心理学方法的胜利。

什么是合理的目标呢?需要包括五个特性,可以用五个英文单词来表示。它们的首字母连接起来,就是 SMART 这个词。第一个字母 S ,是 specific ,代表具体性,目标不应该是模糊的。第二个字母 M ,是 measurable ,代表可衡量性,目标是否达成,必须要有可以计量的标准。第三个字母 A ,是 achievable ,代表可实现性,目标是否真的有可能完成。第四个字母 R ,是 realistic ,代表现实性,它符合你的价值观、技能和兴趣吗?第五个字母 T ,是 time-related ,代表时间相关性。一切不设定期限的目标都是耍流氓。

怎么理解呢?就拿听书来做例子吧。你知道,每天听本书,有助于高效学习,于是你设定了一个目标,你对自己说,要听100本书。这是一个合理的、足够 SMART 的目标吗?显然不是,虽然这个目标在可衡量性、可实现性方面没问题,应该也符合你的价值观,具有现实性,但它不够具体,也缺乏时间期限。所以,你应该把它改一改,变成,要在半年之内,听完100本关于经济学、管理学和心理学的书,这个目标就很 SMART 了,也更容易实现。

上面为你讲述的,就是第二个重点内容,如何完成自我定位,进而设定目标。目标有了之后,就该实践了,成功是需要努力,也需要方法。不过,成功心理学并不教人具体怎么挣钱、怎么名利双收。它在对千千万万成功者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了成功者心理状态中的共同特征,并提出了有意识进行思维训练的可行之道。下面,就是最后一个重点内容,如何基于自己的特质,通过思维训练,培养成功者心态,达到成功的目标。

研究发现,成功者的故事虽然各有不同,但他们的心理状态,却可以抽出四个基本共性:比如他们都有强大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乐观正面的思维习惯,严格的自律,高超的自我管理与协调。而成功心理学也一一对应,提供了四个法宝,帮我们有意识地进行思维训练和心理建设,一步步养成成功者心态,激发内在潜能,让工作和生活更有意义、更有效率,也就更容易成功。这四个法宝,叫做强化自尊、积极思考、自我约束、资源管理,我们来详细解释一下。

先说思维训练最重要的一步,也就是强化自尊,能够为其他环节的训练提供力量。心理学所指的自尊,是对自己的信任和尊重。自尊是如何形成的呢?它与人生最初的三到四年有关,如果你在孩提时代,父母和家庭给了你足够的关爱和认可,就比较容易赢得积极的自尊。如果你只能获得有条件的积极关心,也就是只有做了某件事、或是达到某种成就之后,才能获得关爱和认可,就容易陷入到低水平的消极自尊状态中去。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长大之后发现自己的自尊心不够强大、不够积极,就毫无办法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成功心理学证明,你可以通过后天有意识的反复训练,重建和强化你的自尊心,让你变得比以前更爱自己,更能够接受自己。

具体可以采用什么训练方法呢?分两个层次,首先是面对自身时的自我调节。你可以认真观察你已经获得的成就,建立自我赞许,确定自我期望;可以通过不断设定并完成一个个比较容易实现的短期目标,逐步提升自己的信心;可以在威胁和不适面前,尽量不去逃避,减少逃避对于自尊的伤害;也可以正视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学会接纳它们,它们也是你的一部分;还可以刻意地减少自己和他人的比较,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比,从中间找快乐,也不要和比自己强的人比,让自己更消极,作为不去努力的借口。

除了自我调节之外,要通过训练强化自尊,也必须训练应对他人攻击的调节能力。这里面的关键点,在于应对他人的非建设性攻击。中国人喜欢说,批评使人成长。但往往忽视一点,你受到的批评不一定都是建设性的,也不一定都是有助于你改正缺陷的。有些批评,会因为它的夸大其词、以偏概全,或是直接性的人身攻击和侮辱,破坏你的自尊,这就是破坏性的批评。如果遭遇了破坏性批评,你应该怎么办呢?不能逃避,也不能直接硬怼或者反过来批评对方,倒不如来学习一个应对破坏性批评的套路。先在批评中找个点表示认同,建立情感联系,再去纠正批评中不公平甚至带有侮辱性的内容,一把翻盘。

举个身边的例子,假设有个朋友批评你,说:你整晚都在玩王者荣耀,你总是这样贪玩而懒惰,你就是个不干正事的懒虫。你可以这样回答,你说得有道理,今天我玩的时间太长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是懒虫,一会儿安静下来了,我还要读书呢。这个套路是不是很强大?记住了,这不是把批评怼回去的话术,而是我们用来建设自尊的心理学工具。如果说通往成功的路像一场长跑,自尊是我们身体中本来蕴藏的力量,那么,积极思考就是沿路的补给,帮我们补充能量。

心理学所说的积极思考,主要是要求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好的方面,无论是关于我们自己、关于其他人,还是关于周围的世界,我们都应该更多地关注那些阳光的、正面的、积极的东西。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够养成乐观的心态,保持身心健康,避免自暴自弃或是破罐子破摔的态度。

积极思考同样可以训练,有个办法非常简单。什么办法呢?从积极的语言习惯开始。脑科学证明,人的思维方式,受语言逻辑的影响巨大。如果你能自觉在词汇选择和表达习惯上,有意识地多选择主动、积极、正面、阳光的词汇,回避被动、消极、负面、阴暗的词汇,譬如说,多说我想、我要、我愿意,而不是我应该、我必须、我不得不,而且谨慎使用不能、不会、不行、不可能;长此以往,你的思维方式,就会向积极的方向转化,

光积极思考还不够,你还需要对自己进行克制和管束,不让坏习惯分心和干扰自己,也就是自我约束。比如为了达成攻读学位的目标,在想去看电影时,坚持留在书桌前,完成学习计划;或是为了完成塑身减肥的目标,吃完一碗饭就坚决放下筷子,离开餐桌,这些都是为了成功进行的必要的自我约束。

自我约束和自律的大敌,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个坏习惯,那么,对付坏习惯,成功心理学有什么建议呢?你可以试试一个三步走的套路,第一步,自我反省,承认坏习惯的存在,并且发自内心承诺改变,不是因为别人的批评或是外部压力,而是完全基于自己的意志。第二步,了解坏习惯,了解坏习惯发生的环境,清醒认识坏习惯给你带来的感官刺激或是心理满足。第三步,从寻求替代品的角度入手,逐步形成对坏习惯的替代。例如,你有酗酒的毛病,戒不掉,那么,先从减量做起,或者将烈酒替换为低度品种,然后逐步解决问题。这是一种很有效的套路。

前边我们说了强化自尊、积极思考、自我约束,这些都做到还不够,还差最后一步,就是资源管理。按照成功心理学的理论,个人成功,需要各类资源的支持,必须进行有效管理。而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有三项,时间管理、金钱管理、人际关系管理。

时间管理和金钱管理的模式非常相似,都是三步走的模式,我就给你放到一块说了。第一步,分析各项事务占用的时间或者金钱有多少;第二步,给这些事务的优先级排序;第三步,根据事务的优先级和占用时间、金钱的情况,制定计划,优化管理。

比如时间管理,就可以先分析各项事务的时间耗费情况,排除全职工作、睡眠、饮食起居、家务、出行这些固定时间,确定自己的自由时间有多少。然后基于价值观,给你的活动按照重要程度排序,考虑紧迫性,确定哪些是重要而紧迫的,同时考虑是否有可能利用自由时间,安排有意义的内容,例如,学习充电。再次就是制定计划,将重要紧迫的事件安排在精力最充沛的时段,将可以同时进行的事务合并安排,根据你的人生目标,从你自己自由时间的实际情况出发,有意识地安排有意义的活动。比如,你的工作与家务特别繁重,挤占自由时间,想学习又没什么整块的时间,那么,在各种视频、音频平台的帮助下,通过在线课程,将碎片时间利用起来,是一种很科学的时间管理策略。这种三段式的方法简单有效,而且适用于不同领域,是值得学习和掌握的。

然后我们来说人际关系管理,这就没法直接套用那个三段式的方法了。成功心理学认为,构建和管理人际关系的核心在于沟通。这里说的沟通,不是卑躬屈膝、刻意迎合,而是保持自信、开放的心态,运用你的同理心,将你的价值观与他人的价值观相联通,寻求共识和共同利益。

在沟通的途径中,语言沟通比写作、阅读这样的间接沟通方式更重要。语言沟通有两个原则要注意,一个是一切从自信、善意和乐观的微笑开始。另一个是语气、眼神、表情、手势、身体姿态等,这些语言内容之外的因素,很多时候比语言内容更能传递信息,也更能表达你的形象。

美国传播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曾在长期实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套理论,说人与人交谈时的表达过程,由语言内容传递的信息仅占7%,38%的信息由语气、语调传递,55%的信息取决于交谈者的眼神、表情、手势、身体姿态等这些非语言因素。同时,当一个人面对听众演讲时,听众的注意力,只有8%会关注他讲的内容,42%的注意力投向了说话者的视觉形象,也就是外表,50%的注意力投向了说话方式。也就是说,不管是面对面沟通还是公开演讲,超过90%的注意力,都在非语言因素上。因此,我们要格外重视沟通环节中的非语言表达,以确保沟通效果,展现良好形象。

这本书的重点内容我们就说到这里,下面来回顾一下主要观点。

首先,我们对成功做了定义。成功是个人的一生成就,是通过努力达成的个人自我认可、自我满足、自我实现的心理状态。你觉得你的人生有意义,你就是成功者。

然后,我们谈了如何完成自我定位,进而设定目标的问题。自我定位的关键,在于认清自己的价值观,然后根据价值观设定人生目标,用目标引导你前进,给你激励。在实践中,长期目标应该拆解为短期目标,每一个目标都必须符合 SMART 原则。

最后,我们谈了如何基于自己的特质,培养成功者心态,达到成功目标。成功心理学给你提供了四种思维训练方法,强化自尊、积极思考、自我约束以及资源管理;它们不是一夜暴富、名利双收的成功捷径,但是能让你的内心更加强大,将自己的知识、技能、特长,更好地集中于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人生目标,让工作和生活更有意义、更有效率、更容易成功。

撰稿:汪恒 脑图:刘艳 转述:孙潇

划重点

1.成功的定义,是个人的一生成就,是通过努力达成的个人自我认可、自我满足、自我实现的心理状态。你觉得你的人生有意义,你就是成功者。

2.自我定位的关键,在于认清自己的价值观,然后根据价值观设定人生目标,用目标引导你前进,给你激励。

3.想要培养成功心态,成功心理学给你提供了四种思维训练方法,强化自尊、积极思考、自我约束以及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