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势谈判》 郭去疾解读
《强势谈判》| 郭去疾解读
关于作者
克里斯·沃斯是 FBI 前首席国际人质危机谈判专家,世界著名的谈判理论专家和实践者,在谈判领域有二十多年的丰富经验,总结了一套全新的、经过实战检验的高价值谈判策略。
关于本书
《强势谈判》这本书是克里斯·沃兹二十多年谈判实战经验的全面总结,它对我们普通人的价值在于,将专业的谈判技巧融入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对于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买房、买车、做生意、谈判薪酬、与朋友交流沟通等方面获得更多的优势和成功。
核心内容
核心内容分为三部分:一、谈判目标的设置;二、强势谈判过程中的重复和标注、校准问题;三、强势谈判的两种技巧。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为你解读的是《强势谈判》,这本书的中文版大约有23万字,我会用大约30分钟的时间,为你讲述书中精髓:如何成为一名顶级的强势谈判高手?
现代社会,大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略合作、跨国公司与跨国公司之间的商务合作,小到业务员与顾客之间的业务往来、房客与房东之间的租房契约、买房者和销售员之间的出价反出价,等等,都离不开谈判。出色的强势谈判能力,能让谈判者占据主动权,为自己或团队谋取更多利益。那么,作为一名“谈判者”,我们应该如何提高强势谈判能力呢?今天要和你讲的《强势谈判》,就是一本关于提升强势谈判能力的优秀读物。它通过结合作者自身的谈判经验,总结出了许多重要的谈判技巧,告诉读者如何成为一名顶级的强势谈判高手。
《强势谈判》这本书的作者克里斯·沃兹是FBI前首席国际人质危机谈判专家,世界著名的谈判理论专家和实践者,在谈判领域有二十多年的丰富经验,总结了一套全新、经过实战检验的高价值谈判策略。克里斯·沃兹同时也是黑天鹅集团的创始人和管理者。这本书是克里斯·沃兹二十多年谈判实战经验的全面总结,它对我们普通人的价值在于,将专业的谈判技巧融入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对于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买房、买车、做生意、谈判薪酬、与朋友交流沟通等方面获得更多的优势和成功。
所谓强势谈判,就是在与谈判对手进行谈判的过程中,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轻易放弃自己的利益。在现代商业社会中,我们一提及谈判,就认为谈判的目的是获得双赢,或者说谈判双方相互妥协,达成一个“各退一步”的方案。但是强势谈判和普通的谈判不同,它更多地强调己方利益,不管谈判对手提出何种异议,都不为所动,直到对方最终妥协,遵从己方的要求或方案。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到强势谈判呢?接下来,我将讲述《强势谈判》这本书中的三个知识点:目标的设置,重复和标注、校准问题以及强势谈判的三种技巧。之所以讲解这三个部分的内容,是因为:首先,设立谈判目标,是强势谈判开始前的必要准备。只有准备充分,才更容易在谈判中占据主动权;第二,谈判是一场心理战,而重复和标注是谈判过程中谈判者在心理上占据主导权的法宝。掌握校准能力,则能使谈判者的目光超越对手陈述的内容,深入他们潜在的动机;第三,强势谈判的两种技巧,这也是本书的作者二十余年的经验总结,是这本书的精华之一。通过这两个步骤的实施,两种技巧的运用,强势谈判的目的就达成了。下面我们依次来聊一聊这三个知识点。
先来看看设立谈判目标。在一般情况下,不论是商业谈判,还是反恐领域的谈判,谈判专家都会准备一个目标清单。这份目标清单包括,谈判的底线、谈判的真正所求、达到目的的路径以及和对手对抗的因素。但是,在真正的社会实践中,这种典型的准备往往起不到好的效果。这是因为,它是一种狭隘的思考,会把你引向预想的竞价模式中,也即是谈判双方出价、反出价,最终达成妥协的模式。换句话说,这种清单导致的结果,很可能不是“强势谈判”所期待的结果,而会达成一种妥协的结果。妥协的结果,很明显并不一定完全符合自身的利益。
既然我们认为应该强势谈判,而不是达成妥协,那么,我们需要怎么做呢?《强势谈判》这本书认为,作为准备工作的一部分,谈判者应该设想一下极端的结果:最好的和最坏的,既了解自己无法接受什么,同时对最好的结果也有想法。如果把这两个极端都考虑到了,谈判者也就准备好了来应付各种情况。比如,你正在出售一台旧冰箱,因为你想得到1000元买一台新的。如果你一味地专注于这1000元的最低目标,当你听到你期望的价格时就会觉得满意。但是如果你得知在某个家电商店里,这样的旧冰箱能卖到1500元,你就会把目标的高点设为1800元,给更好的买家留个机会。
设立谈判目标时,如果是比较复杂的商务谈判,可以遵守以下四个步骤:第一,设定一个乐观但合理的目标,对最好的和最坏的结果是什么进行清楚的描述;第二,用清晰的脉络把它写下来;第三,与你的同事、上下级谈论以下这个目标,看看目标设立是否合理;第四,拿着这个书面目标参加谈判。比如作为公司的销售谈判代表,对于眼前即将进入谈判环节的合作协议,你可以这样设置目标:首先,先按照自己的预期,把合同的目标设置为“80万~120万”,然后用纸把具体的目标细节写下来,和同事、上司讨论,看看这个目标是否合理,是不是应该调整期望值,等待一切讨论完毕之后,再拿着这个书面目标参与到谈判之中。
这就是我今天要讲的第一部分内容:谈判目标的设立。这部分内容虽然简单,但它是强势谈判的基础。我们来总结一下:在谈判之前,谈判者要设想谈判的极端结果,了解自己无法接受什么,同时对最好的结果也要有一定的想法。具体做法分为四个步骤:第一,设定一个乐观且合理的目标,把最好和最坏的结果描述出来;第二,用清晰的脉络把谈判目标写出来;第三,与同事和上下级讨论谈判目标,看看目标是否需要改进;最后,拿着这份谈判目标进行谈判。
接下来,来讲讲谈判过程中的重复、标注和校准。
先来看“重复”问题。所谓重复,是指在谈判的过程中,谈判者积极倾听,在对手说出某一句关键的信息之后,不要急于直接打探他的下一句话,而是重复他当前的这句话,让他自己主动说出下一句。比如,一名绑匪在谈判的过程中说了一句“我也不想这样做,但是我没办法”。这时候你直接说“我知道你自己也不想这样,能说说你有什么苦衷吗”,绑匪可能会立马发现你正在套取他的信息,觉得自己不应该继续说下去了。但是假如你这样重复:“你没有办法?”这时候,绑匪对于你的重复,会掉以轻心,然后说出实情。
心理学家里卡德·怀斯曼进行了一项研究,他通过对服务员的观察,找到了能让陌生人建立起有效沟通的方法:一种是重复,另一种是积极肯定。他找来一群服务员,利用“积极肯定”的方法,用“非常好”“没问题”“当然”一类的语言,向客人传递赞扬和鼓励。又找来另一群服务员,只让他们简单地重复客人的要求。结果他发现:使用“重复”方法的服务员,比使用“积极肯定”方法的服务员多得了顾客70%的消费。在刚才我们提到的案例中,谈判者如果直接说“我知道你自己也不想这样,能说说你有什么苦衷吗”,其实就包含了“积极肯定”的意思,如果换成重复,就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使用重复的方法来鼓励对方,强调对方与你之间的联系,让对方持续说话,谈判者不仅可以诱使对方透露他们的战略构想,也可以赢得时间重组语言,积极做好谈判的下一个步骤——“标注”。
接下来,我们谈谈第二个重点:标注。
掌握“标注”的方法,得首先掌握策略性的同理心。一个有情感的谈判专家和对手之间关系的核心,是一种治疗与被治疗的关系,这就好像是心理医生和病人一样。心理医生反复试探、了解病人的问题,通过给病人反馈,从而引导病人更深入地阐释病情,并在行为上做出改变。这也正是优秀的谈判专家所要做的。对于心理有疾病的病人来说,心理医生最需要做的是设身处地地站在病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了解病人的处境,从而寻找治愈病人的方法。对于一名谈判者来说,如果忽略对手的处境,只会让对方增加挫败感,更无法让对方按照你的意愿行动。因此,优秀的谈判者首先需要掌握策略性同理心。
我们先来说说什么是同理心。所谓同理心,是一种洞察对方想法,并且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能力。从学术的角度来阐述,同理心就是对另一个人类个体加以关注,询问对方的感受,并许诺理解对方的世界。在这个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是策略性的同理心。策略性的同理心,是指理解他人感受和想法的同时,能听到这些感受背后的声音,并在接下来的交流中对他人产生影响。如何运用策略性同理心呢?我们举个例子:
1998年,在纽约哈莱姆区一座大厦的第27层楼中,FBI特种部队包围了3名携带大量武器的越狱逃犯。FBI特种部队对大楼中的逃犯具体情况并不了解:他们有没有绑架人质呢?他们有没有携带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呢?如果强行突破,风险实在太大,所以必须动用FBI谈判专家的力量。
谈判专家的具体做法就是,几个人轮流朝着大楼里喊话:“似乎你们并不想出来,好像你们担心一旦打开房门,我们就会开枪冲进来,似乎你们并不想回到监狱里去……”这种谈判的方式,就使用了策略性的同理心:对3名越狱逃犯来说,其实他们最恐惧的事就是被击毙或投入大牢。所以,对于谈判者来说,在当时的形势下需要极力洞察逃犯的心态,然后用语言表达出能预料到的感情。这种做法并不是完全转换为逃犯的心理,而是定位他们的感受,把它们变成语言,然后非常冷静并保持尊重,把他们当时的情绪重复给他们听。
在谈判中,这种对策略性的同理心的运用就是“标注”。具体来说,所谓标注,是一种通过认知来评估他人情感的方法。给他人的情感命名,然后把你认为对方拥有的情感用语言表达出来。
因此,标注的第一步是探知对方的感情状态。在哈莱姆区的这个谈判案例中,谈判专家在门外甚至看不到3名逃犯的模样,所以大部分情形下,谈判专家都在通过对方的用词、语调或者肢体语言来获取足够多的信息,从而评估对方当时的心态、心情、感受,等待。
当你定位到某一个感情信息,并想要深入关注时,下一步就是大声地把它标注出来。标注可以用陈述句,也可以用疑问句,一般会采用这几种说法:第一,“看上去”;第二,“听起来”;第三,“似乎”。比如“看上去贵公司的领导对这个合同并不是特别重视?”“听起来你们团队的资金有可能跟不上?”“似乎我们的合作不能再进行下去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是“听起来”而不是“我听说”。很明显,后者会让对方更加警觉。当你使用“我”作为开头的时候,就在向对方表明你更加关注自己而非别人,你要对接下来说的话负责,但也要对可能造成的冒犯负责。在哈莱姆区的这个案例中,谈判专家朝着大楼中喊话:“似乎你们并不想出来,好像你们担心一旦打开房门,我们就会开枪冲进来,似乎你们并不想回到监狱里去……”就是一种很好的标注方法。
标注的第三步是保持安静。当你把标注抛给对方之后,需要做的就是安静地倾听对方怎么说。我们经常倾向于在结束对话的时候,扩展我们说过的话,比如说完“似乎你去马尔代夫玩得很愉快”后,我们会补充一个具体的问题“你在马尔代夫都玩了些什么?”但标注的强大作用不在于自我延伸问题,而在于引诱对方透露更多的信息。比如在哈莱姆区的这个谈判案例中,通过谈判专家的标注,3名越狱逃犯最终反问谈判专家“是啊,我们不想被打死,也不想被关进大牢,我们想安全地离开这栋大楼,你们说我们应该怎么做?”看,一旦对方做出这种回复,谈判的大门就向谈判专家们打开了,标注也就取得了成功。
说完标注,我们再来说说第三个重点:校准。
谈判是哄骗的过程,而不是征服;是说服对方的过程,而不是战胜。而强势谈判的目的,则是让对手为你工作,并让对手主动提出你想要的解决方案。这包括迷惑对手、控制对手,让对手产生幻觉,以为他掌控了局面,而实际上,却是你在主导对话。如何达成这种谈判效果呢?我们达成这种效果的过程,称为“校准”。在这个过程中所提出的开放性问题,称为“校准问题”。
举个例子:假如你拥有一家小型公司,公司的主要业务是给一家大公司做公关。但是,这家大公司的人没有按时付账单,随着时间的积累,他们拖欠的钱越来越多。他们保证还有许多同样的公关工作需要你的公司来做,暗示如果你继续跟他们合作,会有一大笔收入。但是,他们就是拖着,不给你的公司付钱。有一天这家公司打来电话,对你的公司提出一些新的要求和合作计划,这时候你应该作何反应?如果直接说出拖欠工资的问题,你会害怕他们不再跟你们合作,如果不指明这个问题,拖欠的资金还会继续拖下去。这是一个两难的困境。在《强势谈判》这本书中,作者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利用“校准”来解决,即首先总结一下当前你的公司所面临的困境,最后再问对方:“我应该怎么做呢?”
不要小瞧这个提问,这个提问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你看,作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使用了“应该”这个软化语气的用词,把原本应当爆发的对抗性言论的进攻性抽走了,这就避免了激怒对方。其次,这种“校准问题”需要被你的对手自我解读、自我回答,而不需要你考虑问题的解决方案。我们在前面说,强势谈判的目的,就是让对手为你工作,并让对手主动提出你想要的解决方案,对手以为他掌控了局面,而实际上,却是你在主导对话。
“我应该怎么走呢?”这个问题本来应该由你来回答,但是现在,对手却在毫无戒备的情况下,尝试帮你回答问题。这时候对手将明白,如果再不给你的公司支付拖欠款,以后的合作就将无法持续下去了。所以,结果是小公司成功拿到了拖欠款,并且接下了新的合同。
你看,从这个例子中,我们能看出校准的魅力。它不会像陈述句那样带有攻击性,被对手当成靶子攻击,导致冲突,而是潜移默化地让对手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校准问题要避免使用一些词,比如“能够”“确实”“是”等等。这些词一般都在封闭性问题里使用,能用简单的“是”或“不是”回答,很容易被对手在无意中化解。相反,校准问题要包含一些人们认为是记者常用的疑问词,比如“谁”“什么”“何时”“哪里”“为何”“如何”,等等。这些词能激发对手的思考,然后进一步做出回答。我们提供一些校准问题的备用问句,在很多谈判中都会用到,比如:
·这里面的什么东西对你而言是重要的? ·我如何才能让它对我们更有利? ·你希望我如何推进? ·是什么把我们带到了这个境地里的? ·我们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呢?/我们在这里想要完成什么目标? ·我该如何做呢? ·阻碍我们前进的问题是什么? ·如何让这个交易与贵公司的所长之处结合起来?
以上就是我们所要讲述的第二部分内容:重复、标注和校准。掌握这三个谈判中的重点要素,谈判者就有可能将谈判的主导权拿在自己的手里,完成强势谈判的目标。下面,我们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一个简单的总结:首先,谈判者要学会掌握“重复”的技巧。在谈判的过程中,谈判者积极倾听,在对手说出某一句关键的信息之后,不要急于直接打探他的下一句话,而是重复他当前的这句话,让他自己主动说出下一句。其次,谈判者要善于运用标注的谈判方法。掌握“标注”的方法,得先掌握策略性的同理心,然后尝试探知对方的感情状态。当你定位到某一个感情信息,并想要深入关注时,下一步就是大声地把它标注出来,最后再保持安静,听听对方的回答。最后,谈判者还应该掌握校准问题的方法,多用“谁”“什么”“何时”“哪里”“为何”“如何”等词语,让对手主动提出你想要的解决方案。
下面,我们来讲讲强势提问的两种技巧。第一种技巧叫“小心‘是’,掌控‘不’”;第二种技巧,是让谈判对手说出“你说得对”。这两种谈判的技巧,是本书作者二十余年谈判经验的总结,配合我们刚刚说过的重复、标注和校准,能让谈判者完全抓住谈判的主导权,完成强势谈判的目标。
我们先来说第一种技巧,小心“是”,掌控“不”。试想一下你身边的推销案例:你正在看电视,突然手机响了,一个陌生的号码,不出所料,果然是一位电话推销员打来的。他究竟是推销什么的并没有关系,因为在喊出你的名字之后,他会虚伪地开些玩笑,然后进入正题,接下来是一串强力推销技巧。“你是不是每个月都缺少流量呢?”你回答“是的”。他继续说:“我也缺少流量,流量总是不够用。你是不是想花最少的钱,开通最多的流量呢?”你回答“是的”。他又说:“我们公司最近开通最新的流量包年业务,每年只要1000元,现在办理只要900元,你是不是要办一个呢?”虽然知道自己缺少缺流量,但是听到每年多少多少钱之后,你选择挂断了电话。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推销方式很让人厌倦。对推销员来说,这种推销方式也很少能成功。
为什么这种推销领域的“谈判”难以取得好的效果呢?如果你仔细回想上面的对话,你会发现,作为谈判者推销员,一直在问“是不是”,而作为对“是不是”的回答,我们都以“是”作为回应。推销员以为对方回答了“是”,谈判就可以继续下去了,但是实际上,对方只是嘴巴上虽然这样说,但是心里早就不耐烦了。
很多时候,谈判者都在尝试逼着对方说一声虚伪的“是”,以为这样就可以把谈判推向成功。然而,被逼着说“是”虽然直奔目标,但对方会产生防御、恐惧和不安的心理。很明显,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相反,谈判者应该通过让对方说“不”来达到最终目的。这是一个能让说话的人感到安全和控制的词。“不”可以启动对话,建立安全天堂,而最终获得承诺的则是“是”。比如,如果你想要推销东西,不要用“我们能不能花几分钟时间聊一聊”来开场,而是要说“现在您是否不方便说话”,这时你得到的答案假如是“是的,现在不方便”,你就可以得到一个重新开启谈判的时间建议,或者对方会回答“不,没关系”,这时候对方一般情况下都是真心实意地想和你“谈判”。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第一,让对方说“是”是谈判的最终目标,但不要在一开始就把它作为目标,逼迫别人虚伪地说“是”;第二,说“不”让说话者感到安全和控制力,因此要尽量激发对方说“不”。要明白,“现在你不方便说话吧”这样的提问,总是比“你有几分钟时间和我聊一聊吗”效果更好;第三,如果你的谈判对手忽视了你,请用一个简洁明了的“不”引导问题和他们联系,这个问题暗示他们,你将要退出了。比如“你们将要放弃这个项目了,我可以这样理解么”,这种“不”的运用,往往可以收获奇效。
我们再来说谈判的第二个技巧:让谈判对手说出“你说得对”。先来看一个案例:设想有一名患有严重心脏疾病的病人,刚从手术中恢复过来,医生叮嘱病人:“手术不能根治你的病,真正能延长你生命的唯一办法是,改变你的生活方式……”病人充满感激地说:“是的,是的,是的,当然是这样!医生!这是我的第二次机会,我一定会改变的!”
对话到这里,好像所有的问题都已经解决了。然而,研究表明,不会,什么都不会改变,问题并没有解决。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格斯认为,真正的改变只会在治疗者真正接受被治疗者的情况下才会发生,这被称为无条件的正面认知。但是,大部分人认为我们经历的一切都是有条件的,于是我们产生了一种隐藏的习惯,隐藏我们真实的一面和真实的思考,用我们的言语来获得赞同,但几乎不袒露心扉。
在上面的案例中,病人虽然一直在说“是的”,但是只是用言语在表示赞同,心理上很可能没有配合医生治疗的想法。这也是很多心脏疾病短期内得到遏制,却总是在护理阶段重新复发的深层次原因。那么,作为“谈判者”的医生,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只要换一种思路,让对手说出“你说得对”,从心理上、情感上和实践上明白你说的确实是对的,就能解决这一问题。具体的做法是。
第一,在交流的过程中有效地停顿。众所周知,沉默的力量是强大的,能让人产生敬畏。所以,作为“谈判者”的医生在和病人交流的过程中,最好能保持一定时间的、富有独特韵味的沉默。
第二,最低程度的鼓励也是必要的。在谈判的过程中,如果对对手鼓励太多,则有可能损害己方的利益。如果完全不鼓励,很容易让对手气馁,拖延合同的签订。对上面案例中的医生来说,可以对病人说一些最低鼓励的话,比如“手术很成功,只要配合我们的治疗,你很快就会康复的。”
第三,重复。我们在第二部分中说过,在谈判的过程中,谈判者积极倾听,在对手说出某一句关键的信息之后,不要急于直接打探他的下一句话,而是重复他当前的这句话,让他自己主动说出下一句。重复往往比一味地积极肯定更有效果。如果病人说:“是的,是的,是的,当然是这样!医生!这是我的第二次机会,我一定会改变的!”医生可以重复“你一定会改变?”这时候病人肯定会解释道“我会改变的,我要戒烟戒酒,不再打麻将……”
第四,标注。标注,简单来说就是说出对方的心里话。同样是上面的案例,医生可以找机会对病人说:“我知道你现在很害怕不能康复,担心自己没有钱进一步治疗,心里可能也想着烟酒都戒不了。但如果想康复的话,你必须这么做。”
第五,校准。依然以上面所提到的,病人所说的那句话作为示范:“是的,是的,是的,当然是这样!医生!这是我的第二次机会,我一定会改变的!”这时候医生可以校准道:“我们应该如何改变?”这时候,病人就需要自己做出思考了。
上面所提到的五种方法可以综合运用,在最后再配上一份总结性的陈述,让谈判对手全方位思考这场谈判的“合约”。当对手在谈判者的“巧攻”之下,说出了“你说得对”,那么,强势谈判就已经在潜移默化中达成了。
以上就是第三部分的主要内容,接下来我们对这部分内容进行简单的总结:谈判者要掌握的第一种技巧叫“小心‘是’,掌控‘不’”,避免对方说出虚伪的“是”。为了掌控说“不”的艺术,谈判者需要注意的是,第一,让对方说“是”是谈判的最终目标,但不要在一开始就把它作为目标,逼迫别人虚伪地说“是”;第二,说“不”让说话者感到安全和控制力,因此要尽量激发对方说“不”;第三,如果你的谈判对手忽视了你,请用一个简洁明了的“不”引导问题和他们联系。这个问题暗示他们,你将要退出了。谈判者要掌握的第二种技巧,是让谈判对手说出“你说得对”。在这里,我们有停顿、最低程度的鼓励、重复、标注、校准等,五种可以相互串联使用的方法,逼迫对方打心底承认“你说得对”。
再来回顾一下这本书的内容,如何成为一名顶级的强势谈判高手。
在第一部分中,我们主要讲解了如何设立谈判目标,通过案例,我们认为在谈判之前,谈判者既要设想谈判的极端结果,了解自己无法接受什么,同时也要设想最好的结果。具体的做法分为四个步骤:第一,设定一个乐观且合理的目标,把最好和最坏的结果描述出来;第二,用清晰的脉络把谈判目标写出来;第三,与同事和上下级讨论谈判目标,看看目标是否需要改进;最后,拿着这个谈判目标进行谈判。
第二部分,我们主要讲解了三个谈判过程中的重点,第一个重点是“重复”:在谈判的过程中,谈判者积极倾听,在对手说出某一句关键的信息之后,不要急于直接打探他的下一句话,而是重复他当前的这句话,让他自己主动说出下一句。接着,我们讲解了第二个重点“标注”。掌握“标注”的方法,得先掌握策略性的同理心,然后尝试探知对方的感情状态,当你定位到某一个有价值的感情信息,并想要深入关注时,下一步就是大声地把它标注出来,最后再保持安静,听听对方的回答。第三个重点是“校准”,谈判者应该多用“谁”“什么”“何时”“哪里”“为何”“如何”等词语,对谈判对手进行反问,让对手主动提出你想要的解决方案。
第三部分我们介绍了两种谈判时的技巧,掌握并综合运用这两种技巧,能让强势谈判更加顺利。谈判者要掌握的第一种技巧叫“小心‘是’,掌控‘不’”。为了掌控说“不”的艺术,谈判者需要注意的是,首先,让对方说“是”是谈判的最终目标,但不要在一开始就把它作为目标;第二,说“不”让说话者感到安全和控制力,因此要尽量激发对方说“不”;第三,如果你的谈判对手忽视了你,请用一个简洁明了的“不”引导问题和他们联系。这个问题暗示他们,你将要退出了。谈判者要掌握的第二种技巧,是让谈判对手说出“你说得对”。在这里,我们有停顿、最低程度的鼓励、重复、标注、校准等,五种可以相互串联使用的方法,逼迫对方打心底承认“你说得对”,从而被你彻底说服。
撰稿:郭去疾 脑图:刘艳 转述: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