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发现你的天赋》 张凯解读

《发现你的天赋》| 张凯解读

关于作者

肯·罗宾逊,英国华威大学教育学领域的教授,被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封为爵士。他的演讲《学校扼杀创造力》在 TED 系列中点击量排名第一。    

关于本书

这本书帮你了解天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如何发现自己的天赋,以及如何运用好自己的天赋。    

核心内容

一、天赋的分类;二、发现天赋的三个原则;三、找到天赋的三个步骤;四、发现天赋的三个策略;五、天赋与幸福的关系。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这期音频要说的这本书叫做《发现你的天赋》,副标题叫做“天分与热情成就幸福人生”。本书一共226页,我会用大概27分钟的时间为你讲述书中的精髓,来一起了解天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如何发现自己的天赋,以及如何运用好自己的天赋。

在生活中,我们总会看到一些人,他们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做着自己擅长的事,生活对于他们是轻松而愉快的。但是也有一些人,他们生活得并不快乐,工作对他们来说只是为了谋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其中的差别是什么?本书的作者认为,这其中的差别就是在于前者顺应了自己的天赋,找到了自己的热情所在,所以生活对于他们来说就变成了简单模式。而后者违背了自己的天赋,因此生活变成了困难模式。

什么是天赋?作者给天赋下的定义是,它是天分和热情的结合。有一些人对一些事情,或是在一些领域里具备天生擅长的能力,并且天然就对这些事能保持极大的热情,就能比其他人以更快的速度成长起来,我们就说这个人做这个事是有天赋的。

虽然我们平时也经常把天赋挂在嘴边,但其实天赋是很不容易被察觉到的。有一个故事是这么说的,有两条小鱼在河里游,迎面过来一条大鱼,问它们,今天的水怎么样啊,两条小鱼礼貌性地回答了一下“很好”,随即就游开了。过了一会,其中一条小鱼问同伴:“水是什么呀?” 你看,因为太平常了,小鱼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就在水中。

天赋其实也是这样的,我们有时候会觉得做某些事情能产生强烈的共鸣,有极大的动力,有时候对一些事情又是漠不关心,提不起兴趣,这其实就是天赋的力量在起作用。找到自己天赋并且能顺应它的人,更容易得到一个幸福的人生。因为他们了解自己,明白自己要在哪个领域努力才能事半功倍,而不是拿自己的短处去和其他人的长处竞争。

话说回来,虽然人的天赋各不相同,而且发现它的过程也因人而异,但是还是有一些普适性的原则、技巧和策略可以供我们参考,这本书中作者就为我们发现自己的天赋提供了很多有用的建议。

本书的作者叫肯·罗宾逊,是英国华威大学一位教育学领域的教授。他本身在英国是很有名气的,被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封了爵士,这个在英国算是极高的荣誉了。但是他真正在全球范围内出名是通过 TED 演讲,那期节目叫做《学校扼杀创造力》,这20多分钟的演讲一直在 TED 系列中点击量排名第一,说明这个话题确实引发了巨大的共鸣。作者在这之前还写过一本书,叫作《让天赋自由》,一经出版,就引起了巨大反响,作者收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反馈,比如很多人问没有天分怎么办,找不到热爱的东西怎么办,热衷于自己不擅长的事情怎么办等等,于是作者写了这本书《发现你的天赋》作为续集,一方面回答读者的提问,另一方面也是对上一本书的补充。

下面我就分五个部分说说这本书的内容:第一部分,我们说说天赋的分类;第二部分,我们说说发现自己天赋的三个原则;第三部分我们说说找到自己的天赋的三个步骤;第四部分我们来说发现天赋的三个策略;第五部分我们说天赋与幸福的关系。

首先看第一部分,天赋是如何分类的。

天赋的种类有很多种,很多人都觉得自己的天赋是可以靠一套试卷或是一种测试方法一下就测出来的。就像《哈利·波特》里那个魔法帽,一戴上,它就会告诉你,你的天赋是什么,实际上作者认为这都是想象,这样的测试根本不存在。比如现在国际上最流行的测试有四种:一种是一般能力测试,简称 GATB,是美国通用的一套能力测试方法。还有一种是盖洛普优势识别系统,这个大家应该也听说过,就是一套测试题,可以测出来一个人擅长的能力是什么。还有就是美国职业范围测试和能力剖面测试。上面的四种测试方法也都是只能给我们一些大的方向,也不能准确地测出一个人的天赋。

实际上作者认为,发现天赋是一个极难极难的事情,我们每个人的天赋都不一样,发现它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里你还要不断自我审视、自我发现,然后从蛛丝马迹中发现一些共性,最后才能模糊地确定自己有某个方面的天赋,这个过程需要长时间的探索。

天赋既然分天分和热情,我们就分开来看,先找找天分在哪儿。一个人可以有一种天分,也可以有很多种天分,天分笼统地可以分为八种,也叫做人类的八种智能。

第一种,语言智能,能够有效地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或者是理解他人,就是天生阅读、写作和沟通能力比较强,比如古代的孔子、曹雪芹,这些人就是语言能力强得多。

第二种,逻辑数字智能,对于数字和逻辑推理比较敏感,善于用数字工具来理解事物,比如说柏拉图、牛顿这些人,善于用数学工具来思考问题。

第三种是视觉空间智能,这方面比较强的人可以准确地识别出视觉空间的结构,比较善于把他们看到的、感觉到的,用具体形状的东西表现出来,代表人物就有毕加索、罗丹,这些人适合画画或者是从事建筑方面的工作。

第四种是音乐智能,对于音符很敏感,比如有一些孩子三岁就能在钢琴上弹肖邦的曲子,只要能听到音符,他就能准确地说出来是什么调。

第五种就是人际智能,可以很敏锐地察觉别人的情绪、动机,这个方面强的人善于和别人合作,特别讨人喜欢,就比如情商高的人天生这方面就比较强,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这一类人从小看起来就很懂事,喜欢张罗事儿,有领导范儿。

第六种是内省智能,是说一个人的自我反省能力、自我分析能力特别强,能够向内观测到自己的行为和动机,并且设立目标,要求自己完成的这种能力,这种能力也叫第七感。回来看内省能力很强的人,像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这些人对于人性的洞察就很深,目标感也很强。

第七种是运动智能,有些人就是善于运动,善于用动作来表达情绪,有很强的运动欲望,就比如有些人天生喜欢跳舞,喜欢户外运动。

第八种是自然观察智能,这类人喜欢观察外部环境,对花花草草和自然界的东西很感兴趣,像达尔文、爱因斯坦就有这种天赋。我们平常只关注自己周围的一亩三分地,他们平时关注的就是大自然是什么样子,喜欢研究这类的问题。

这八类天分是一个大致的分法,你可以对照着想一想,自己哪一方面天生就比较强,当然你可能也不只有其中的一种天分,很有可能同时有好几种天分。这样不一样的天分组合起来就有很多种可能,有些人能组合两种,有些人能组合三种。你可能要问了,有没有一种人能够把所有的智能天分都组合在一起,都很强?可能有吧,我能想到的就是蝙蝠侠了,又能打,又会高科技。开个玩笑。现实当中可能也有,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我们既然知道了天分的大致分法,我们研究这个问题也就有了一个大的框架,下面我们来说第二部分,找到自己天赋的三个原则。虽然每个人找到自己天赋的路径各不相同,但是原则却是相通的。作者为我们列出了发现天赋的三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认识到我们的生命是独一无二的。

首先,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我们每个人的基因组合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每个人的存在都是一个小概率事件。每个人的出生都是经历了一个环环相扣的选择的。在你之前所有人的偶遇、结合都缺一不可,这么想来,我们几乎每个人都是一个奇迹。尽管我们会遗传祖辈们的一些特质,但是我们绝对不是复制品,每个人都以自己的独特方式结合了这些遗传因素和其他个人特质。了解遗传基因的影响,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自己的思维和感受,因为生物遗传性会影响我们天生的力量和热情。

其次,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我们每个人的观念、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也是独一无二的。一般来说,一个人对自己的理解会受文化的影响,比如社会规则允许你做某些事或是不允许你做某些事,再比如父辈和我们生活的文化环境通常就不一样,这也影响着我们选择和放弃什么样的道路。所以作者认为在探寻自己天赋的时候,要审视自己所处的文化环境,思考你现在能获得的成长机会。

第二个原则,是你要相信,你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

老话说的好,英雄不问出处,就是说每个人都有创造崭新人生的机会。作者在书中用了一个有意思的对比,狗已经进化了很长的时间,但是它们的生活方式一直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但是人类就不一样,人类因为具有想象力,可以通过自己的意愿选择和创造自己的生活。就像心理学家荣格所说的一样:“我不是过去经历的结果,而是自己选择的未来。”

第三个原则是,生命是一个有机体,没有人能完全预测他人的生活,因为生活不是线性的,而是随机的。实际上我们看看周围,也会发现,很少有人做和自己大学专业相关的事情,我们的生活就是一个不断即兴创作的过程,尽管简历看起来是线形发展的,好像看起来挺有规划性,像是每一个环节都经过深思熟虑似的,其实这只都是随机产生的结果。

上面说了发现天赋的三个原则,分别是认识到自己的生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可以创造自己的人生,以及生活中充满了随机性,下面我们进入第三部分,发现天赋的三个步骤。

首先是屏蔽干扰,通过独处来让自己内在的世界安静下来,然后听一下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作者给我们提供的方法是冥想,冥想的好处特别多,可以快速地恢复精力,可以理清思绪,可以和真正的自己对话。不过说实话,冥想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有点难,因为大脑本身是一个特别勤奋的器官,你要让它停下来可真不容易,需要刻意训练。比如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开始只能做几十秒,慢慢地能延长到1分钟,然后再慢慢地到5分钟,如果你能把自己的思绪放空5分钟以上你就是大神了,冥想是一个比较难的事儿,但是不可否认它的效果非常好。

其次,变换角度,通过一些小工具来理清楚自己真正的愿望,比如说可以给自己做一个愿景板,把自己想要的东西写在上面,然后把它放到一个随处可见的地方,比如进门的鞋柜上。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以后在做选择的时候会不知不觉地做出一些获得这些东西的动作。如果你还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搞不清楚自己的愿望,你还可以用自由书写来帮助你。什么叫自由书写?就是找一张纸,把你脑子里随时迸出来的想法通通写下来,不用考虑逻辑,也别管对错。前面我们说过,思维是很难停下来的,所以你可以一直写,想到什么写什么,写完你也别看,往旁边一扔,该干嘛干嘛。这么做一段时间以后,再把它们拿过来放到一块看,可能你就会从中发现一些重复的事情,然后从这些事情里找到你自己的愿望。

最后一步,就是勇敢的尝试,没有别的办法,天分就是试出来的,只有你下水了,你才能知道自己适不适合游泳,你一直在岸边站着看,你永远也不会知道。所以对什么有兴趣就不妨大胆地去试一试,试过了以后你才知道自己做得怎么样,才知道自己行不行。当然在尝试的时候,你也不能一味地蛮干,需要提前评估风险,风险可以分为可接受的风险和不可接受的风险,如果后果不能承担,那这个事儿肯定不要做。

上面我们说的这三个步骤,其实就是让我们更好地认清楚自己,通过不断的自我观察、自我分析,梳理一下自己以前做过的事情,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也对自己的行为习惯、思维习惯做一个清楚的梳理。这样不断地回望自己,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天分也就同时显现出来了。

下面我们来说第四部分,找到天赋的三个策略。

首先,把热情当作提示器。

热情是一种能量,它来源于一个人内部的动机,也就是你发自内心干自己想干的事儿,内部动机越强,能量就越大。如果你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事,热爱的事情,那你就会明显感觉到自己身体状态会发生一些变化。你会精力充沛,就算你一天只睡几个小时你也是生龙活虎,而且你特别容易沉浸在做的事情里面,时间会过得特别快,你就一门心思地要把它干好。就算身体上特别累,但是心里还是特别愉悦。你可能会说,我也知道找到热情是好事儿,但是我没有热爱的事情怎么办呢?这个要靠一点点悟性,当看到吸引你的东西时,你就会有一见钟情的感觉。

比如作者就采访了一个他的学生,就问他你是怎么选择当主播的?这个学生就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进了一个学校的电台,然后就感觉一瞬间被击中了,那些设备、那个氛围,那个和别人分享的冲动,让他心底里顿时冒出了一个声音,这个就是我这辈子想要做的事儿。再比如一个厨师,他本身就喜欢吃,然后有一次进了一家餐厅的后厨,他一瞬间就被吸引了,叮叮当当的锅碗瓢盆,就特别吸引他,他就想这就是我要的生活。你看他们都是在某一瞬间被某一个场景击中,然后心里出现一个声音告诉自己,我就想干这个事儿,然后一尝试,就发现特别合适,就找到了自己的天职。

当你认为你做的事儿是一份天职的时候,感觉就像打游戏,这个过程非常享受,别人还会愿意为你的过程和结果买单,那你会感觉到真正的幸福。所以时时刻刻地注意自己感兴趣的事儿,碰到了就不妨大胆地试一下,说不定就能碰到你的热情所在。把热情当作提示器,会让你更好的发现自己的天赋。

其次,是评估自己的优势。作者就给我们介绍了一个工具,叫做 SWOT 分析法。

SWOT,是四个英文字母的首字母,S 代表优势,就是全面评估一下自己的优势在哪儿,这个优势包括你所有能动用的资源。就好像你出去旅游的时候,你会先检查自己背包里都有些什么东西。这些优势是不是你自己特有的,或者是别人要获得这些东西是不是需要一些门槛,把你的优势找出来。

再说 W,W 代表弱势,有优势肯定有弱势,发展出自己的优势,另一层意思也就是说自己会有其他方面的弱势。有弱势的意思是要弥补弱势吗?不是,有弱势了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和你互补的人形成合作,让一个团队的能力达到最佳。但首先你要弄清楚自己真的不擅长干什么,这个非常重要,你可千万别觉得自己哪儿哪儿都行,这是盲目自信的表现。

O 代表机遇,如果你现在去做你热爱的事情,有哪些机遇是可以抓住的?或者说做哪些事、认识哪些人、去哪个地方,可以让你做成这个事的几率更大一些,这些都是机遇。

T 代表风险,这个一定得知道,任何事都有风险。如果你失败了要承担什么样的后果,这个后果是不是可以接受,如果风险太大或者失败了就没有再来一次的机会了,那最好就别做这个事了,孤注一掷的逆袭通常很有戏剧性,但是大多数时候结果都是比较惨的。所以风险管理也是一项必修课。

在你使用了 SWOT 这个方法去分析自己情况的时候,最重要的一点要保持客观和真实。我们都对自己的真实情况有不同程度的扭曲,有的人会把自己的情况评估得特别乐观,有的人会评估得很悲观,这些都应该尽量避免。在使用这个方法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自己先抽离出来,就好像是通过别人的眼睛看自己一样,对自己的境况只做客观的判断,不做任何评价,通过最真实的语言来描述现在的生活、现在的状态、现在的经济情况,包括你现在手上能掌握的资源,然后把这些用清单列出来,一条一条写清楚,这样就可以更好地认清楚你要怎么出发。

最后一项,就是找到你的小伙伴。

当你了解了自己的情况之后,下面就要花时间想一想,怎么找到和你志同道合的人。作者在这儿把这个过程叫做找到属于自己的部落,你可能对自己要干的事暂时还不清楚,但是可以通过找到志趣相投的小伙伴一块来发现。找到属于自己的部落,可以为我们带来两方面的帮助:首先是得到肯定,要开始做一件需要努力很长时间的事的时候,及时反馈很重要,谁都受不了长时间只付出不回报的事。心情低落的时候,同伴的一句不经意的鼓励或许就能让你多走一段,这么一段一段地积累下来,可能就是很长的一段路。另外找到伙伴还可以互相指引、互相帮助,有老司机带路感觉肯定不一样的,你可以少踩很多坑、少走很多弯路。就好像你自己横渡长江,即使水性再好,你也不敢自己一个人游,要是旁边有个小船跟着你,你就踏实了,你就知道在你不行的时候它能救你,这个感觉就不一样了。

那怎么来寻找属于自己的部落呢?可以利用互联网,你可以在搜索引擎里打一下跟你爱好相关的关键词,你就会得到很多相关的信息,选择适合你的去接触、去尝试,因为网络上有五湖四海的人,你的视野会更宽广,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你还可以参加社团,最好不要一直停留在线上,要把部落落实到实际的生活中,真实地去接触一帮朋友,参加一些活动,这样会比虚拟的网络给你带来的触动更大。你还可以做一名志愿者或者成为实习生。真正喜欢做一件事要敢于去尝试,这个我们说很多遍了,在找天分的时候可以用到尝试,在找热情的时候也可以用尝试,在尝试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会不断地推进自己的进步,缩短你和目标的距离。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当你发现了你在一个集体里很享受、很期待、很兴奋,那恭喜你,你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部落了。

第五部分我们来说说天赋与幸福的关系。

为什么要说这个呢?因为当你遇到能发挥你自己天赋事情的时候,第一个感觉就是幸福,这种幸福和那种中彩票的幸福感不一样,它是一种持久的幸福感,并不强烈,但是可以让人一直充满喜悦。喜悦不是一种情绪,好像别人给你讲了一个笑话,把你逗得前仰后合的,这是高兴的情绪。再比如你做错了事,你后悔得死去活来的,这是难过的情绪。高兴、难过这都是一种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但是喜悦是一种平静的状态,就是你出去散步看见有太阳觉得挺好,看见下雨了也觉得挺好,看见路边的花开了你也觉得不错,总之你就是看什么都觉得挺顺眼的状态,能让注意力习惯性地关注美好的事情,这就是喜悦的状态。

简单来说,幸福不是一种物质状态,而是一种心灵状态,是一种内在的愉悦感,它伴随着一种生活美好并且有价值的感受。它和那种短暂的开心状态是完全不同的。当你找到了自己天赋,你会有一种强烈的目标感,你会感觉到自己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你会感觉自己似乎和某种力量的源泉连结上了,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在推着你向自己的目标前进,你不会再有那种“等我有了什么之后,我就会感到幸福的心态”,此时此刻,当下的你就能感受到,而且是持续地感受到幸福。你会发现对于别人来说很难的事情对你来说却很容易,别人对这件事没啥兴趣,但是你却总有用不完的热情。如果你有这种感受,恭喜你,你就已经找到自己的天赋了。抓住它,保护它,你会为它带给你的力量而赞叹。所以说幸福感是你衡量有没有和自己天赋连接的重要指标。

我们总结一下,这本书给我们梳理了一些发现自己天赋的心法和方法。

首先要确定的是发现天赋并不容易,它是一个长期地不断发现、观察、自省的过程,千万不要想着省事省力,一蹴而就。第一部分,我们前面讲了天赋的八种分类,这八种类型你很有可能同时擅长很多种,把擅长的那些组合起来也许能找到你的独特性。第二部分,我们讲了三种发现天赋的原则,分别是认识到自己的生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可以创造自己的人生以及生活中充满了随机性。第三部分,我们说了发现天赋的三个步骤,分别是屏蔽干扰、变换角度、勇敢尝试,这能帮助我们找到真正的自己。第四部分,我们讲到了通过寻找热情、评估优势、寻找部落的方法来确定自己的天赋。第五部分,我们说了天赋和幸福的关系,幸福感是你衡量有没有和自己天赋链接的重要指标。

天赋其实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潜能,虽然发掘它的过程比较艰难,但是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它被发掘出来,你的生命会在那个点上开始发光。所以就像乔布斯说的,找到自己爱的东西,如果没有找到,请继续,别停下来,你总会找到的。

撰稿:张凯 脑图:摩西 转述:成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