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导读 人生的重要决策,本质上都是空间决策

《陆铭·读懂城市》导读.mp3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我是上海交通大学的陆铭。很高兴在“得到听书”这里给大家开一个系列,讲一组有关城市发展的书。我给这一系列起了个名字,叫“读懂城市”。

我为什么要给大家讲这一组书呢?当前中国经济城市化率已经超过了65%。而且,这样一个城市化率伴随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根据 2020 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当前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接近4亿。

那么在这种局面当中,坊间就存在着很多关于城市发展的一些争论,比如说有的人认为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到顶了,未来的城市化率不能再提高了。有人可能会告诉你,你今天虽然看到人口从农村向城市流动,从小城市向大城市流动,但是已经出现了人口的回流趋势,人们正在逃离北上广,真的是这样吗?还有人认为,人口越来越向大城市集中,这种现象是不正常的。因为大城市的人口太多了以后,导致了很多的问题,比如高房价、低生育率,还有大城市存在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城市病,这些都跟大城市人太多有关,所以要去控制大城市的人口规模。

这些观点正确吗?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些答案,所以我选择了一些有关城市发展的书来进行讲解。

你可能会问我,我听这些东西能达到什么效果?其实我们每个人、每一天,都在做着各种各样的决策,在当下的中国,可以说你做的任何一种重要决策,它可能都是一种跟空间相关的决策。人生有几件事情非常重要,比如就业、置业、子女读书等等,这些决策可以说没有一个离得开空间。就业的决策涉及你在哪里就业,是回农村还是在城市待着,是在小城市,还在大城市。买房就更不用说了,是在小城市买房子还是在大城市买房子?大城市现在房价已经非常贵了,是不是意味着大城市的房价存在着严重的泡沫,接下来房价会下跌?如果你是一个中年人,你的子女要考大学了,那么考大学是应该选专业还是选学校,还是选城市呢?

在这几个决策当中,大家可以听得出来,每一种决策实际上都要进行一个选址,实际上就是一个空间的决策。理解城市发展的一些规律,不仅有利于我们做出理性的,有利于自己就业、置业、子女读书的决策,还有利于理解我们整个国家在城乡和区域发展当中一些大的政策的走向和变化,不至于当我们听到一些模棱两可的观点以后,就以为那是对的,而是能够自己做出理性的科学的分析。本着这样的目的,我给大家选取了几本有关城市发展和区域发展的一组书。

我工作于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我的研究领域长期就是在城乡和区域发展方面。我的研究为整个国家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的改革以及人口的政策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对于推动整个国家的统一大市场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给大家选择的 5 本书,分别是:

杰弗里·韦斯特所著的一本书,叫《规模》。这位作者本职是一位物理学家,但是他的这本书却给城市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知识基础,那就是规模经济。

再之后,我给大家介绍的是一本我自己于 2022 年刚刚出版的一本书,叫《向心城市》。我在这本书当中给大家解释了,人口为什么是从农村向城市迁移,从小城市向大城市迁移,甚至在很多城市出现了人口从外围的郊区向中心城区集中。

接下来第三本书,是美国著名的城市经济学家格雷泽所写的一本书,叫《城市的胜利》。这本书总结了城市经济发展的规律,以及不管是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还是像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发展中的很多问题,还有非常丰富的故事。

第四本书是我自己在 2016 年出版的一本畅销书,叫《大国大城》。在这本书当中,我给大家总结了城市和区域发展的一些规律,也剖析了当前中国在城市和区域发展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如何去解决和面对这些问题。

最后一本书,是我在 2023 年跟其他的 9 位经济学家共同出版的一本书,叫《大国经济学》。在这本书里,我们回顾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成功经验,也为大家剖析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当前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一些困难和挑战。尤其是,我们从大国治理的角度,为大家剖析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以及地方政府的行为对区域发展、国家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在这一组书当中,由于时间非常有限,我在每一讲当中都会用 20—30 分钟,把一些最为重要的观点给大家拎出来,进行讲解。特别是,我会结合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对大家心中可能存在的一些疑惑作出解释。我会注重讲一些城市和区域发展的基本原理,特别希望大家通过对这些原理的学习,能够举一反三,对自己平常所碰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加强大家对于现实问题和公共政策的理解。而不是要给大家输出一种情绪,情绪能够感染人,但是却可能带来一些误导的作用,这不是我要达到的目的。

我希望的是,通过这一组 5 本的书,能够帮助大家理性、科学、客观地去理解真实的世界,理解经济规律,理解中国未来城市和整个国家发展的趋势。

希望这一组书的讲解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就达到了我开这个专栏的目的。非常感谢大家,希望你能够从我的讲解当中得到知识,得到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