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如何在忙碌中保持健康?
导论|如何在忙碌中保持健康?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我是王兴,是一名肿瘤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
在当下,健康已经成为人们几乎最关心的问题。房子不一定买得起,工作不一定保得住,因此这个时候如果再去医院的话,更可能是对人生的一场“暴击”。所以健康生活,是当下我们能做的不多的,但都有能力去做的事情。
随着我一步步从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到现在的副主任医师,我发现我自己虽然能独立解决问题了,但能解决的问题也越来越具体,越来越单一。医生能解决的,更多是得病之后怎么办的问题。
但一个普通人的一生当中,不是只有疾病才需要关注,也不是疾病之外的症状都不值得关注。医生只能在疾病如何诊断和解决的范畴才最专业,这也意味着,你自己的身体,更需要自己的关心,才能让它不得病,少得病。
那为什么我们需要通过科普书籍来学习健康知识呢?就是因为健康的许多问题,是具体的,是细节的,也是主观的,我们需要在许多真实人生的可能性当中,选择自己适合的一种模式并借鉴。
举个例子,如果你最近身体不好,去看医生,医生通过检查发现你心电图等等都正常,然后很可能说一句话把你打发了,让你好好休息,注意营养。你一开始觉得是挺有道理的,但回家才会想,我怎么好好休息,休息多久算好好休息;我怎么注意营养,我吃什么才算好?
所以我们的问题其实是,在不影响正常生活、工作的前提下,我又想对自己的身体好一点,我具体该怎么做?比如,我累的时候能不能12点再睡觉,会不会猝死?什么运动性价比最高,我只用稍微动动就行?我要开网约车但也想减肥,该怎么做呢?这才是普通人最需要考虑的健康问题。而这些问题没有指南,没有共识,但书籍里能提供大量的人群经验和理念供我们参考。
我当医生的时候,特别不喜欢家属对已经生病的病人说这样一句话,就是你之前那么拼命地加班、工作,现在还不是这个样子,健康都没有了,你还要事业做什么?这就好像许多人经常会说,如果得了癌我就不治了,但在得癌之后,绝大多数人都会燃起求生的意志,并不会像他们自己认为的那样豁达。
每个人要承认自己的局限性,未来是未知的,我们不知道将来哪一天我们是不是会得一场重病,所以当下我们才会选择努力或者拼搏,因为实现人生价值也同样重要啊。所以,这份给忙碌者的健康书单可以告诉我们,怎样能一边追求人生的价值,一边也把身体尽量照顾好了。有哪些身体健康的红线不要越过,真的容易挂;又有哪些听起来不太健康的,比如烧烤、红肉,它们的危害是有限度的,我们偶尔吃吃也没关系。
当然也有同学可能会问,注意健康生活,真的一定有用吗?我做医生见过更多的病人都是委屈型的,他们总会说,自己明明从来不抽烟喝酒,平时很注意,怎么就得癌了呢?其实,我们要谈论健康,一定要接受的前提是,我们希望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让自己尽可能减少或者推迟疾病的发生,但这不是必然的。
你要有一种打扑克牌的心态,就是尽可能选择赢面最大的一种打法。当然你也可以选择符合你行为模式的打法,不管是激进的,还是保守的,只要你能甘愿接受一切后果就行。因为健康生活,归根结底是一种心态。
比如过去的我,认为活得糙一点没什么关系,甚至希望拒绝一切的体检,让一切自然而然地发生,这当然可以了。但了解一些健康知识之后,我还是会有些心态上的转变,特别是有一些不需要我太努力,就能让生活品质提升很多的,我也愿意尝试。我相信你也一样。
所以,在接下来系列的听书节目中,我会在每一个具体的话题中,选择一本最能代表普适观点和底层逻辑的书来讲,但同时我的内容不会只限于这一本书。因为无论是饮食、睡眠,还是运动,市场上的流派非常多,这就像武侠小说中的不同内功心法。尽管我们再怎么理解饮食的重心就是丰富食品种类,我们也需要知道到底是吃水煮蛋加生西红柿,还是吃西红柿炒鸡蛋更好。
所以我通常不会讲某一种特定的流派该怎么做,我会将重心放在底层逻辑的层面,然后为你推荐一些方法,让你怎么做最舒服,也最适合你。当然这个过程,也需要你根据自己的情况筛选和借鉴。
首先,我们会聊怎么吃得好,我会为你介绍《你是你吃出来的》。这本书会告诉你,你喜欢吃的,不代表你身体喜欢吃。我会和你分享在忙碌的工作当中,如何安顿好一日三餐。
聊怎么睡得香时,我会为你介绍《睡个好觉》。这本书可不是告诉你,人为什么要睡觉这样的大道理的,而是让你知道怎么睡好觉。特别是对于经常上夜班和出差倒时差的人们,我还会分享一些实用的小技巧。
聊怎么动起来时,我会为你解读《运动改造大脑》。我们很多时候关注运动,都关注的是如何让身体变得强壮,但其实运动是能够改造大脑的。我会教你如何见缝插针地安排这些运动,让自己的状态好起来。
我们还会讲到怎么样不得病。《优雅的守卫者》会告诉你,免疫功能未必是越强越好的,而是要找到一种平衡。在生活当中,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一些行为,改善和调节自己的免疫功能。
另外,很多职场人经常要久坐,所以我还准备了一本《给久坐者的12堂体态纠正课》,它会帮你调节自己的坐姿和站姿。
我还会为你解读一本教你看病的好书,叫作《医生,我没事吧?!》,这是一本自查手册,你可以对照它检查自己是不是发生了问题,要不要去看病。在这本书的基础上,我还会给你分享一套实用的体检策略。
除此之外,关于如何科学吃药,我会为你介绍《新药的故事》。在这一讲我会和你分享一套方法,来组装属于你的家庭小药箱。
另外,很少有课程会讲到排便健康的话题。其实便便本身就是身体健康的指示器,只是我们一直忽略了它的价值。我会通过《马桶里的黄金》这本书,给你排便的一些科学方法,让你远离难言之隐。
另外,很多同学都关心怎样让自己能够身心卓越,那么我会分享《最强身心》这本书,帮你通过调节自己生理上的两套奖励系统,成为更好的自己。
最后还有我们最关心的长寿话题。我们既希望活得长,又不希望进入疾病缠身的晚年,这就需要在年轻的时候对身体进行一些经营和积累。那《超越百岁》这本书一定不要错过,我会分享给你一些策略,让你能够用最好的状态进入长寿年代。
最后再为你介绍下我自己。我目前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在工作之余,我喜欢进行科普分享,目前出版了一系列科普书,如《病人家属,请来一下》《医生,你在想什么》等等,在得到电子书也都受到一些朋友的喜爱和关注。
希望这一系列的听书节目也能对你有所帮助,受到你的喜爱。接下来,就让我们开启听书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