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仪式到记录》 王大庆解读
《从仪式到记录》| 王大庆解读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我是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王大庆。昨天我们一起读了《古代希腊赛会研究》,详细了解了古希腊奥林匹亚赛会的历史、日程,尤其是它的独特性。这一全体希腊人最大的盛会在持续举办了一千多年之后,虽然最终在公元4世纪末中断了,但在1500年之后的欧洲迎来了伟大的复兴,那就是现代奥运会的兴起。
古代和现代奥运会到底是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深入讨论一下这个话题,一是从更为具体的比赛项目和比赛方式看一下古今体育竞技的差别,二是从古代穿越到今天,探讨一下我们常说的奥林匹克精神到底有哪些基本的内涵,并经历了哪些发展和变化?
我们要一起读的是美国体育史家阿兰·古特曼的名著《从仪式到记录:现代体育的本质》。这本书出版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是探讨古今体育运动和比赛活动异同最重要的名著。
如果说我们用一个词来概括古希腊赛会普遍的和最重要的特征的话,那么就是仪式,可以说包括奥林匹亚赛会在内的希腊所有的体育赛会都是由某种祭祀神灵的仪式衍生出来的,体育运动和比赛始终都带有这种神圣性和仪式性的特点。那么,基本上作为一种世俗活动的现代奥运体育竞技最突出的特点,无疑就是在标准化和统一化的场地上不断创造和打破运动记录的活动。而这种标准化和统一化的实现究其源头,无疑就是马克斯·韦伯所说的由工业化所带来的现代性和理性化的产物。所以,古特曼书名的主标题“从仪式到记录”,我认为可以说是迄今为止体育史学界对古今体育竞技根本性差异的最为精准的概括。对此,我们在接下来的内容中会有更具体的展开。
介绍古今奥运会的区别,我们先从比赛项目和比赛形式,这个最直观的层面讲起。
就奥林匹亚赛会的常设项目而言,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统称为“马赛”。赛马和赛车是一种十分古老而悠久的运动项目。在古代世界的很多民族中,马匹和马拉战车很早就被运用到战争当中,骑兵具有比步兵更强大的战斗力和优势,古希腊人也并不例外。在《荷马史诗》中,就有关于骑马和马拉战车的描述和记载。不过,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在这些描述中,马匹尤其是战车与其说是一种先进的战争工具,不如说是一种好看的代步工具,英雄们在骑马或驾车到达战场之后,就会从上面下来投入地面上的搏斗。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希腊本土多山,平原少而狭小,这样的地形和地貌完全不适合骑兵和战车兵大显身手,步兵,尤其是后来发展起来的重装步兵方阵成为战争的主力和决定胜败的关键因素。
虽说骑兵和马拉战车在希腊人的军事活动中派不上用场,但在日常生活中却十分重要。拥有马匹成为一个人的社会身份和地位尤其是富有的象征,名字中带有“马”这个字十分受到欢迎,比如说推测出奥林匹亚赛会诞生时间的伊利斯人西庇阿斯的名字,就是“马”的意思。还有希腊的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也包含有“马”。今天常见的“菲利普”这个名字,也是从古希腊语的“马”稍加变化而来的。能够个人出资提供马或马车代表自己的城邦参加泛希腊赛会的各项“马赛”,更是成为这些富贵人士提升自己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当然也是炫富的大好时机。
“马赛”与“裸体竞技”存在着很多明显的不同之处,最大的区别就是比赛的起点和参赛条件的巨大反差。“裸体竞技”虽然也会受到社会地位和贫富的一定影响,但在理论上,所有自由公民都有均等的参赛机会,可“马赛”就不同了,从一开始且始终就是贵族和富人的领地,拥有马匹并负担得起昂贵的训练、雇佣骑手或驭手和参赛的费用成为穷人们难以逾越的门槛,一直被社会上层所垄断。由此而产生出“马赛”与“裸体竞技”的另外几个不同点。
首先,如果说“裸体竞技”的参赛者主要以个人身份参加比赛,优胜的荣誉主要属于参赛者个人,其家族和城邦也会间接受益的话,那么,“马赛”则带有城邦选送的性质,主要代表城邦参赛,比赛的获胜不仅使马匹和赛车的主人名声大噪,也会给城邦带来巨大的荣耀。
第二,就比赛的规则而言,马赛的主体是马匹和赛车的主人及其车马,而不是驾驭马匹或赛车的骑手或驭手,他们往往只是马主或车主的附庸或雇工,身份和地位很低,甚至可以由奴隶来充任,几乎与获胜的荣誉无关。
因此,与“裸体竞技”完全依赖于其个人的运动能力和运动技巧不同,“马赛”的参加者完全不受到年龄和性别的限制,在赛场上比拼的是财力和运气,当然,马匹和赛车的品质和骑手或驭手的个人技能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
总之,一方面,与“裸体竞技”项目的十分广泛的参与度不同,马赛的参加者仅限于城邦中的少数富贵之人,并不能充分体现公平竞赛和人人参与的赛会精神;另一方面,马赛还是赛会中的重头戏,带有很强的表演性和娱乐性,受到人们普遍的欢迎和热烈的追捧。
说完“马赛”,我们再说说“裸体竞技”项目。总体而言,“裸体竞技”项目的参赛门槛较低,理论上向所有符合条件的公民开放,因而有着较高的参与度。
说到为什么要采取裸体的方式进行运动和比赛,历来解释众多,涉及宗教、政治、社会、哲学和美学等诸多方面。学者们认为,希腊人对这种习俗是普遍接受的,因为不论出身和贫富,所有运动员均裸体、赤足参加比赛。这种极端平等的比赛方式昭示出,运动员只能依靠自身的运动能力和拼搏精神来争取优胜,而不是任何其他外在的因素。
“裸体竞技”的常规项目大致又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没有身体接触的竞技项目,主要包括赛跑、跳远、掷铁饼、掷标枪等,较少危险性,被称为“轻型比赛”;另一类是有身体接触的打斗项目,包括摔跤、拳击和希腊式搏击等,颇具危险性,被称为“重型比赛”。另外,还有一种特殊的综合项目,即五项全能比赛,运动员要先后在跳远、掷铁饼、掷标枪、赛跑和摔跤等五个项目中进行角逐。下面我们就来逐一介绍。
赛跑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动项目。在所有的赛跑项目中,单程赛跑是最早设置的比赛项目,西庇阿斯的编年史,最初的13届奥林匹亚赛会只有这一项比赛。一种说法认为,起初,这项比赛不仅只在圣域的中心举行,而且与点燃宙斯祭坛的圣火的仪式密切相关,换句话说,其本身就是一种祭神仪式,由此可以看出体育比赛与宗教仪式的伴生关系。由于希腊人形成了用单程赛跑的优胜者来命名“奥林匹亚年”的传统,所以,几乎每届单程赛跑的优胜者的名字都流传了下来,从中也凸显出这项赛事的重要地位。
单程赛跑的距离是1斯塔特,本来是古希腊的一个基本的长度单位,来源于农民犁地一趟的距离,后来成为最短距离的赛跑比赛的代名词,现代英文中的stadium即“有看台的露天体育场”就由此而来。单程赛跑的长度约200米,但由于当时希腊各邦没有统一的度量单位,所以其实际长度稍有不同。比如,在奥林匹亚,单程赛跑的跑道长度为192.27米,德尔斐为177.5米,厄庇道鲁斯为181.3米,而帕加马为210米。与现代相仿,用于单程赛跑的运动场一般为长方形,长度为1斯塔特的距离,宽度为30米左右。
由于古代的很多运动场较好地保存到今天,所以我们对单程赛跑的比赛方式有着比较准确的了解。以奥林匹亚赛会为例,起跑线为一排石板,上面有两道平行凹槽,两脚需要跨在凹槽之间。此外,有些地方还使用了一种被称为“起跑门”的装置,形状像一道柱廊,起跑线和起跑门的设置都是为了使比赛更为公平。比赛的终点设在跑道的另一端,两旁立有赫尔墨斯等神灵的雕像,运动员在神灵的监督下展开比赛。从瓶画等资料上看,运动员的起跑姿势五花八门,没有统一的规定,希腊法官会站立在运动员的旁边,手持鞭杖,随时准备对犯规的运动员发出警戒甚至鞭打。由于比赛的距离较短,站立在终点的希腊法官有时候仅凭肉眼难以辨明第一名是谁,遇到这种情况,就要再跑一次,如果再出现这种情况,比赛就要持续进行下去,直到分出胜负为止。之所以有这样的比赛规则,是因为那时候完全没有现代的计时设备,所以比赛仅仅是决出这一场比赛的优胜者,由于没有比赛的成绩,更没有现代所谓的“记录”,因此,一个人的优胜仅适用于一次赛事,其运动成就是按照比赛中获得优胜的场次来决定的,这种情况同样也出现在跳远和投掷等项目中,这是古代赛会与现代竞技体育的一个明显的不同点。正如古特曼所言,数量化和追求记录是现代体育的特征,古希腊人最关注的是谁在哪天和在哪里取胜。
继单程赛跑之后,从公元前724年的第14届奥林匹亚赛会开始增设双程赛跑,距离为两个斯塔特。与现代的弯道跑不同,双程赛跑以及更长距离的赛跑都采取了“折返跑”的形式,即在赛道的另一端立起多个“折返柱”,运动员在跑完一个斯塔特的距离之后要绕过这些柱子再进行下一段赛跑。这种突然折返的方式会使现代的赛跑运动员十分不适应,有人指出,其比赛的方式类似于现代的游泳比赛。之所以如此,可能还是与自然环境的限制有关。希腊境内地小多山,尤其是在泛希腊赛会的举办地及其附近,很难找到面积较大的平坦场地用于运动比赛。
除了单程和双程赛跑,后来又逐步设立了更长距离的赛跑,从7、12、20到24斯塔特不等,最短不到1英里,最长不超过3英里,差不多是1.5到5公里之间。需要说明的是,1896年,为纪念希波战争中马拉松战役的胜利,尤其是为了向传说中从马拉松一口气跑回雅典而倒地牺牲的英雄腓力皮德斯致敬,当年的首届现代奥运会设立了超长距离的跑步项目,即马拉松比赛。但这项比赛与其说是发源于古代希腊,不如说是一个全新的现代竞技项目,因而是一个典型的“被发明的传统”。古代既无这样的比赛项目,就连马拉松战役中那位英雄的传说也很可能是后人附会出来的,其可信度不高。尽管如此,马拉松比赛还是受到了现代长跑爱好者的垂青,成为一项重大的国际赛事。
说完赛跑,我们说一说五项全能。据说这个项目设立于公元前708年的第18届奥林匹亚赛会,是一个十分有利于身体全面发展的竞技项目,亚里士多德曾在著作中对该项目大加赞扬,认为它最符合体育运动的目标和真谛,旨在培养出体态匀称、身材优美的人。因此,五项全能运动员也成为雕塑家们的最爱,被称为“体育运动之神”的雕塑家米隆的《掷铁饼者》所刻画的正是这样一位五项全能运动员,适中的体型和优雅的身姿与现代体育比赛中的投掷项目的运动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以说,五项全能运动也最符合希腊人“中庸”的伦理道德和理想美的法则。不过,也有人认为,五项全能选手大多没有一项绝对拔尖,不能在单项比赛中获得优胜,不如跑步或摔跤的专业性强。五项全能的比赛顺序和规则至今不清,说法很多。一种看法认为,运动员先要进行铁饼、跳远和标枪的比赛,如果某个人在前三项比赛中均获得第一,那么比赛就可以结束了;如果出现并列第一的情况才会进行最后两项角逐,即赛跑和摔跤。需要说明的是,赛跑和摔跤均有单项比赛,但五项全能中的前三项均不设单项,只在五项全能比赛中进行。
掷铁饼运动早在《荷马史诗》中就已经出现了,是帕特洛克鲁斯的葬礼运动的八项比赛之一,神话中太阳神阿波罗就是一位投掷铁饼的健将。不过,有学者指出,与掷标枪相比,掷铁饼运动是一种奇怪的和不合逻辑的运动项目,可能与早期战争中的投掷石块有关。从文献和出土文物来看,早期的铁饼为石质,从公元前6世纪起开始使用金属,多为青铜,鲜有铁质,偶有铅质,重量上也无统一的规格。
跳远也是一个十分古老的运动项目,经常出现在希腊的瓶画上。与现代的跳远运动相仿,希腊的跳远也采取助跑的方式,不同的是,运动员一般都会双手持有一种被称为halters的重物,一般为石质或金属的、形状酷似现代的哑铃,有学者认为就是现代哑铃的前身,用来加强身体的惯性。此外,在瓶画中,我们还看到,跳远运动员的身边常常有吹笛手来伴奏,大概是因为这项运动十分需要节奏的把控。尽管多有描述,但跳远的比赛方式至今不清,古代为我们留下了多个匪夷所思的运动记录,最远的一个竟达到了55英尺,17米左右,在排除了记录错误的可能性之后,学者们推测,首先,这项比赛一定采用了多级跳远的方式,现代的三级跳远项目即来源于古代希腊;第二,跳远的场地可能有着一个较大的坡度。
掷标枪运动与军事活动的关系十分密切,因为在古代希腊,标枪是重装步兵必备的辅助性武器,是远距离杀伤敌人的利器。因此,从技术要求上讲,不仅要投得远,精准也是很重要的。此外,标枪运动带有一定的危险性,投掷目标的失准会造成人员的伤亡,历史上不乏这样的记载。
最后说一下“重型项目”。包括摔跤、拳击和希腊式搏击在内的重型项目,由于其激烈的对抗性和颇具危险性与刺激性而广受关注和欢迎。与现代的同类比赛不同的是,在希腊,这些项目既无重量级的区分,也无比赛的时间限制或回合的设置,其简单明了的比赛规则使得运动员先天的身体优势成为获得胜利的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比如个头的高大、体型的壮硕,还有手臂较长等等。因此,重型项目成为最早出现专业化和职业化倾向的比赛项目,此类项目的运动员也由于食量惊人、体型扭曲或性格暴戾而饱受非议和诟病。
作为最古老的运动项目之一,拳击可以追溯到爱琴文明时代,也颇受神灵们的喜爱,传说中阿波罗神最擅长拳击。就比赛规则而言,运动员或赤手空拳,或手臂上缠绕绷带,或佩戴软手套,可以击打包括对方的头部在内的任何部位,其危险性自不待言,头部被打得伤痕累累甚至面目全非是拳击运动员普遍而真实的写照。按照规则,比赛期间不能休息,直到一方伸出一指或三指以示服输为止。历史上不乏在拳击比赛中死亡的记录。
摔跤比赛也是神灵们的最爱,传说中的英雄赫拉克勒斯和提修斯都是摔跤的高手。在所有的重型项目中,摔跤的普及率最高,甚至被认为是竞技之首,是军事训练的常设内容,遍及希腊各邦的运动学校都被称为“摔跤学校”。与其他两项重型比赛相比,摔跤不仅需要蛮力,更需要技巧,因而被视为一种体力与智力相结合的运动项目。《荷马史诗》中身材矮小的奥德修斯,正是用自己的灵巧和聪慧在摔跤比赛中战胜了身材高大和力大无比的埃阿斯。就比赛规则而言,运动员主要依靠上身和双臂使对方就范,胜负由对方摔倒在地的次数来决定。
希腊式搏击字面上的意思是“全部的力量”,是摔跤和拳击比赛的结合,传说中这项运动的发明者是赫拉克勒斯,正是用这种无所不用其极的方式,他空手战胜了尼米亚的狮子。可以说,这项比赛是一种最为原始的格斗活动的复归。希腊式搏击既是希腊人发明的一项独特的运动项目,也是所有重型项目中最为激烈和残酷的比赛项目。可以说,希腊式搏击既是力量、体能和技巧的比拼,也是耐力、意志和品质的较量。就比赛规则而言,几乎可以使用包括摔跤和拳打脚踢在内的一切手段,唯一被禁止的是咬人和挖眼,危险性极大,历史上不乏“杀人”的记录。也只有在这个项目中,可以最充分地体现出希腊人的“要么桂冠,要么死亡”的人生理想,作为有死之凡人的优胜者由于比赛的胜利而获得了不朽的声名,因而战胜了死亡。文献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位把获得比赛的优胜看得比生命还要重要的希腊式搏击运动员,公元前564年,在奥林匹亚赛会的希腊式搏击比赛中,在比赛的最后一个回合中死去的阿瑞琪翁。在死去之前,他看到了对手伸出一个手指表示认输,于是满带胜利的喜悦和骄傲平静地离开了人世。
在说完古今奥运会比赛项目和比赛方式的异同之后,我们就可以试着回答一下最后的一个问题了,那就是奥林匹克精神到底是什么?
可以说,正是古代奥林匹亚赛会中所蕴含的这些核心价值,一方面使它持续举办了一千多年的时间,成为古希腊罗马文明的历史上最具有连续性和生命力的社会活动,另一方面,同样由于这些价值和理念的存在,才使得这种社会习俗在中断了1500年之后又再次复兴,并且发扬光大,从一种古代世界的地区性或地方性的社会活动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和全人类的盛会。
那么,古代奥林匹亚赛会播下了哪些普世价值的种子呢?我们可以简要归纳一下。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体育竞技中无所不在的“公平竞赛”和“平等竞争”的原则和理念,不论从项目的设置,还是从比赛的规则上看,所有的参赛者不论贵贱和贫富,都要在严格遵守竞赛规则的前提下进入赛场,然后通过比赛选出优胜者,从而实现卓越,获得荣誉和不朽。为了追求这种“公平竞赛”的理想,希腊人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奥林匹亚赛会尤其如此。
除了这个最重要的核心价值之外,实际上,古代奥林匹亚赛会还蕴含着其他很多重要的价值观念,比如珍视荣誉和美德,崇尚和平与友谊,追求健与美的统一、身心的健康与和谐等等。应该说,尽管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与古代奥林匹亚赛会存在着很多明显和巨大的差异,但古代奥林匹亚赛会所蕴藏的这些基本理念全部都被现代奥运会继承下来了,在这个意义上讲,古今奥运会又是一脉相承的。由于实现了理性化的现代转型,特别是运动记录的出现,现代奥运会又在古代的基础上提出了更多新的口号和理念,比如在1891年,首届现代奥运会正式举办前夕提出的“更快、更高、更强”,以及2021年东京奥运会提出的“更团结”等等,使诞生于古代希腊的奥林匹克精神在21世纪的今天变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完善。
时间关系,《从仪式到记录》这本书我们就讲到这里。同时,有关奥运会的四本书的小专题也为你介绍完了。
最后,我想给你讲一个小故事,作为这次“奥运专题”的结束语。
这个故事出自古罗马时代的哲学家琉善,他在公元170年左右写了一部文学作品,名叫《阿纳卡西斯》,这篇东西完全可以归入到今天的历史“穿越”小说的类别中,虽然是虚构的,但其中对希腊体育运动和比赛的价值做出了深入的思考。
作品的主人公阿纳卡西斯是一个斯基台人,就是希腊人所谓的蛮族地区。他从黑海附近到访雅典,时间被设定在公元前590年,因此他幸运地见到了立法者和改革家梭伦,但中心的话题却是体育。当面对涂油的运动员在飞扬的尘土中搏斗的场景,浑身上下布满了汗渍和血迹,阿纳卡西斯大为不解,尤其是听到他们这样做既没有实际的利益,也不是军事训练之后,认为这些人都疯掉了。
对此,梭伦的回答是:“你当然会这样看,因为他们做的事对你来说是陌生的,与你们斯基台人的风俗十分不同……它并非疯狂,他们做的事不但有益,而且也不无快乐,可以强健他们的身体……他们运动的地方叫体育场,做的事情通称体育,比赛的胜者有奖,更能强身健体。”当然,这番话还是不能让阿纳卡西斯对于这些希腊人到底在做什么得到完全的理解,于是二人的问答又继续了下去……
好,以上就是我为你介绍的全部内容。你可以点击音频下方的“文稿”,查收我们为你准备的全文和脑图。你还可以点击右上角的“分享”按钮,把这本书免费分享给你的朋友。恭喜你,又听完了一本书。
划重点
1.古希腊赛会核心是仪式,围绕神灵祭祀展开;现代奥运会核心是记录,是工业化和理性化的产物。
2.体育竞技中的“公平竞赛”和“平等竞争”的原则和理念,以及珍视荣誉和美德、崇尚和平与友谊、追求健与美的统一、身心的健康与和谐等,古代奥林匹亚赛会所蕴藏的这些基本理念都被现代奥运会继承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