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盗共和国》 高新原解读
《海盗共和国》| 高新原解读
关于作者
本书的作者科林·伍达德是一位国际新闻记者。在创作《海盗共和国》的时候,他翻阅了大量的新闻和通讯资料,尤其是参考了《波士顿新闻通讯》,它在18世纪初期报道了大量关于海盗的活动。此外,作者还查阅了大量官方档案,并且亲身走访了当时著名事件的发生地。可以说,全书没有任何对话是凭空构想的,甚至连船只的细节和当时的天气情况都有原始文件作为依据,正因为这样,本书才能为我们真实地重现那段海盗的黄金年代。
关于本书
本书所讲述的是1715年到1725年的加勒比海盗历史,以几位海盗人物的生平为主轴展开。作者将这些看似遭遇相似却又各具独特个性的海盗汇聚到一起,以海盗的视角,来为我们揭露殖民运动兴起后,欧洲列强那段贪婪而野蛮的殖民扩张史。
核心内容
在黄金年代的10年里,加勒比海地区每天都航行着上百艘海盗船,他们劫掠过往船只、绑架富商、袭击海岸边的庄园,甚至还会攻击正规海军,完全把加勒比海当成了自己的后花园。然而,透过历史我们会发现,这些海盗也不是天生就要当强盗,他们是伴随着欧洲列强殖民扩张运动才兴起的。列强们将私掠者和海军将士当做自己的棋子放在掠夺殖民地的最前线,但却又不考虑这些人的死活,逼得这些人走投无路,不得不走上梁山落草为寇。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为你解读的是《海盗共和国》,副标题叫“骷髅旗飘扬、民主之火燃起的海盗黄金年代”。本书中文版大概30万字,我会用大约30分钟的时间为你讲述书中的主要内容:加勒比海盗是怎样迎来黄金年代的,以及“海盗共和国”建立的根本原因。
海盗我想你肯定不会陌生,即使是现在,我们也能经常看到有关索马里海盗的新闻,关于海盗的各种文学作品也层出不穷,像是盐野七生的《罗马灭亡后的地中海世界》、罗杰·克劳利的《海洋帝国》,还有蒂文森的《金银岛》,都有关于海盗的描写。我们每天听本书曾经解读过的《维京传奇》,也和大家分享过维京海盗的故事。而我们今天要讲的这本《海盗共和国》所讲述的,则是黄金年代的加勒比海盗的历史。
所谓海盗的黄金年代指的是1715年到1725年的这十年。我说黄金年代的加勒比海盗你可能比较陌生,不过你一定看过好莱坞的《加勒比海盗》电影,那部电影讲的就是这个时期的海盗故事。还有你一定知道海盗都会挂印着骷髅的黑旗,其实黑旗也是黄金年代海盗才开始有的标志,之前的海盗是没有的。而且不同的海盗印制的图案也都不一样,就像我们后面要重点介绍的“黑胡子”。他的黑旗上印着一个魔鬼,一手拿着沙漏、一手拿着一把矛刺入心脏,意思就是如果不在规定的时间内投降,我们就要发动进攻,把长矛刺入你的心脏。
我们知道抢劫犯罪这种事应该不要暴露身份才对,不过那个时期的海盗却特意设计自己的标志,生怕别人认不出自己,可想而知这群人有多猖狂。这十年里,在加勒比海地区,每天都航行着上百艘海盗船,他们劫掠过往船只,绑架富商,袭击海岸边的庄园,甚至还会攻击正规海军,他们完全把加勒比海当成了自己的后花园。
那我们不禁要问了,海盗问题由来已久,为什么会在这十年突然爆发到无法控制的程度?为什么这个爆发的地点会在加勒比海,这个欧洲列强在美洲殖民地的中间地带?这和欧洲列强在美洲的殖民运动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些问题我们都会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本书作者以几位海盗人物的生平为主轴展开,以海盗的视角,来为我们揭露殖民运动兴起后,欧洲列强那段贪婪而野蛮的殖民扩张史。
本书的作者科林·伍达德是一位国际新闻记者,他在写作时翻阅了大量的新闻和通讯资料。尤其是参考了《波士顿新闻通讯》,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份连续出版的报纸,它在18世纪初期报道了大量关于海盗的活动。此外作者还查阅了大量官方档案,并且亲身走访了当时著名事件的发生地。可以说全书没有任何对话是凭空构想的,甚至连船只的细节和当时的天气情况都有原始文件作为依据。正因为这样,本书才能为我们真实地重现那段海盗的黄金年代。
说完了作者和作品概况,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下这本书。我一共会从四个方面与大家进行讨论。
第一:海盗如何帮助英国成为大西洋的霸主?
第二:海盗为何会在18世纪初期突然迎来黄金年代?
第三:海盗共和国的真实意义是什么?
第四:海盗共和国是如何衰亡的?
我们先说说第一个部分的内容,海盗是如何帮助英国成为大西洋的霸主的?
如果你打开世界地图,在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你会看到一个叫做德雷克海峡的海域。这是世界上最宽的海峡,和地理大发现时代众多海域一样,它是以它的发现者的名字命名的。谈到地理大发现,人们往往会想到哥伦布、麦哲伦这些探险家,不过德雷克却与这些探险家完全不同,他是一名海盗。为什么这片连接着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重要海域要以一个海盗的名字命名呢?因为他不是一位普通的海盗,他是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任命的皇家海盗,这个人甚至帮助当时弱小的英国在对抗西班牙的战争中取得了胜利,那他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刚刚我们说,德雷克是伊丽莎白女王任命的皇家海盗,那什么是皇家海盗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先看下当时英国所处的国际环境。
16世纪晚期的英国,还不是那个后来发出耀眼光芒的日不落帝国。当时英伦三岛都还没完全统一,英格兰只是一个欧洲人眼中的二流国家。这个时期欧洲的霸主是西班牙,它当时几乎垄断了欧洲和美洲之间的所有航线。当时英国想要发展,必须要想办法打破西班牙对美洲贸易的垄断。但是正面与西班牙对抗,那绝对是以卵击石。于是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采用了一个现在看来很不可思议的办法,那就是以国家名义扶持海盗,让他们去劫掠大西洋上的西班牙船只,这就是皇家海盗的由来,而欧洲其他国家将这种海盗称作私掠者。要成为合法的私掠者,必须先拿到女王颁发的私掠许可证,并且抢来的战利品要上缴一部分给政府,这样政府和私掠者就达成了一种看似双赢的合作。
德雷克就是历史上第一批拿到许可证的私掠者。他把目标对准了南美洲西海岸,不过当时巴拿马运河还没有开通,南美洲大陆的最南端也处于未被开发的状态,人们都认为南美洲南部的麦哲伦海峡是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唯一通道。德雷克原本也打算通过麦哲伦海峡穿越南美洲,但是一场暴风雨却让德雷克意外地发现了南美洲和南极洲间的海域,也就是我们刚才说的德雷克海峡。当德雷克利用德雷克海峡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太平洋上时,在美洲的西班牙殖民政府惊呆了,他们没来得及做丝毫抵抗,殖民地就被德雷克洗劫一空。之后德雷克为了躲避西班牙军舰的追击,他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向西航行,穿过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他最后成功了,这让他成为继麦哲伦之后第二位完成环球航行的人。
不过不同的是,麦哲伦没能活着回家,而德雷克的船上却装着80吨黄金和20吨白银,还有数不清的珠宝,带着英国人的荣誉回到了自己的祖国。当他满载金银返回英国时,被人们当做英雄一样欢迎。女王亲自接见了他,连着6个小时听他讲述他的航海历险记。德雷克的成功极大地激励了英国的海盗业,当时的英国人可以说全家老小齐上阵,都想从西班牙手中抢夺宝藏。但是英国政府现在还不能因为这么一点成功就沾沾自喜,因为西班牙人已经怒不可遏了,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我们来看一下当时西班牙和英国的海军力量对比,西班牙当时动员了130艘军舰,3万名海军士兵,而英国举全国之力还不到40艘军舰,1万海军士兵。如此悬殊的差距,不由得让人想起了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而历史就是这样出奇的相似,周瑜火烧赤壁击退了曹操的百万大军,而这次英国也有自己的周瑜,这个周瑜就是德雷克。
1587年4月的一天夜里,德雷克带领四艘战舰,趁着夜色静静地驶入了西班牙重要的军事港口加迪斯港,在快要靠近岸边时,对着停靠在港内的西班牙军舰一顿猛轰。此时西班牙海军毫无防备,加迪斯港瞬间变成了一片火海,港内的军舰付之一炬。德雷克的这次突袭不但极大地增强了英国战胜西班牙的信心,更重要的是,这次军舰的损失,让西班牙不得不将对英国的进攻推后一年。也正是多出的这一年的宝贵时间,让英国有机会可以扩充自己的海军,为接下来的决战做准备。
一年之后,英国已经有了近200艘军舰,虽然这些军舰不是西班牙那样的重型战舰,却装备了比西班牙射程更远的火炮,有更强的机动性。英国战舰因此可以快速移动,远程射击,让西班牙的重型军舰根本没办法近身。这种战术,正是像德雷克这样的海盗凭借多年在海上私掠的经验总结出来的。在1588年的格拉沃利讷海战中,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几乎全军覆没。之后,西班牙海洋上霸主的地位开始动摇,而英国则迈出了其成为日不落帝国的第一步。
以上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一个话题,私掠者在英国崛起的过程中,可以说是功不可没。不过并不是所有的私掠者都能像德雷克那样名垂青史,大多数私掠者干的还是强盗营生。那么在英国取得霸权之后,对这些私掠者是如何处理的呢?这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二部分内容:海盗为何会在18世纪初期突然迎来黄金年代?
海盗的黄金年代指的是1715年到1725年的这十年。这十年间,涌现了无数叱咤风云的海盗,像“黑山姆”贝勒米、“黑胡子”蒂奇、凶残的范恩,还有女海盗安妮·伯尼等等。这些人纵横大西洋,让来往商船甚至是军舰闻风丧胆。但有一点很有意思,这些人在成为海盗之前,许多人都有过私掠者的经历,那么他们是如何从私掠者变成普通的海盗的呢?如果说你问谁是英国最著名的海盗,你得到的答案绝对会是黑胡子蒂奇。为什么海盗会突然迎来黄金年代,还有为什么私掠者会变成海盗,这些问题我们或许可以从这位黑胡子身上找到答案。
黑胡子真名叫爱德华·蒂奇,早年在加勒比海地区做过私掠者,但是他声名鹊起却是在成为真正的海盗之后。也是在成为海盗之后,他开始留起了浓密的胡须。因为他的胡子又黑又密,于是有了黑胡子这个绰号。他在巅峰时期的舰队,拥有四艘战舰,其中旗舰“安妮女王复仇号”,是一艘配有40门火炮的移动堡垒。这样的配置让当时各国海军都难以望其项背。有这样一支舰队的黑胡子,自然也有了野心。黑胡子想要扬名立万,他的志向是做历史上最著名的海盗。
他的海盗生涯中最大的一笔生意莫过于围攻查尔斯顿,查尔斯顿是当时北美洲的第四大城市。仅凭四艘军舰去进攻这样的大城市,在旁人看来简直是疯了。但是黑胡子找准附近没有英国军舰驻防的时机,封锁了查尔斯顿港。当他的大炮伸出炮台,查尔斯顿立刻投降了。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拿到他想要的赎金和药品之后,他没有乱杀一个人质,没有采取任何过激的行为,而且在官方记录中,很难找到黑胡子有滥杀无辜的残暴行径。
这我们就不禁要问了,为什么像黑胡子这样有能力、有胆量、有远大理想甚至在某些方面来说也很有道义的海盗,没有成为像德雷克那样的民族英雄,而甘于只是做一个强盗呢?黑胡子早年也做过私掠者,或许他也曾经想过要成为第二个德雷克,但是他所处的时代没有给他选择的机会。那黑胡子所处的是怎样一个时代呢?
18世纪初期,黑胡子在私掠船上工作时,正是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时期,这是欧洲各国围绕西班牙王位继承人问题展开的一场大战。当时他在英国的牙买加殖民地,还参加了抗击西班牙海军入侵的战斗。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后,西班牙终于一蹶不振。从16世纪伊丽莎白执政时期开始,英国人和西班牙人经过100多年的较量,终于消除了西班牙在大西洋的威胁。不过黑胡子和其他私掠者没想到,这次大战,竟成了加勒比海私掠者最后的狂欢。战后自以为已经称霸大西洋的英国,竟然取消了加勒比海地区私掠者的私掠资格,这一举措让当时几乎所有私掠者都成了失业者。
英国政府似乎忘记了一百多年来这些皇家海盗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并没有为这些失业者安排再就业。私掠者大多是强盗出身,现在没了赚钱的机会,自然就成了社会的不安因素。于是当时黑胡子还有众多和他一样被英国政府抛弃的水手,不得不出海成为海盗。黑胡子当时并不知道他将来会成为最著名的海盗,他走上这条路,也许只是为了有口饭吃而已。英国政府也想不到,对这些私掠者的抛弃,如同打开了潘多拉之盒。私掠者个个身经百战,甚至有和正规海军交战的经验。这些人一旦成为海盗可以说连英国的皇家海军都难以招架,于是这些变成海盗的私掠者就成了海盗黄金年代的主力军。
黄金年代的演员已经准备就位了,但让他们登台还需要一个契机,就像《水浒传》中,晁盖要上梁山,还要先去劫个生辰纲,而这群海盗的“生辰纲”就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来临了。
在一个狂风暴雨的夜晚,一艘西班牙宝船在距离加勒比海西边不远处的佛罗里达东海岸沉没了。这艘宝船可不是一般的宝船,船里可是有价值一百七十万英镑的财宝啊。要知道当时英国的百慕大殖民地一年的进口额也才一千三百英镑左右,那么可想而知这一百七十万英镑在当时是多么大的一笔财富。
当听说有这么多金银财宝就在自己家门口时,加勒比海地区的水手几乎全员出动去事故现场打捞宝藏。不过因为当时英国和西班牙有停战协议,现在这些人公然来抢西班牙的财宝,就是破坏了英西两国的合约,所以这场打捞行动肯定是违法的。因此打捞者在捞上一大堆金银财宝之后,摇身一变就成了海盗。换句话说,因为这次打捞宝藏的活动,当时在加勒比海地区所有可能成为海盗的人全都成了真正的海盗。而这一年是1715年,海盗的黄金时代随着这艘西班牙宝船的沉没正式来临了。
以上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二个话题。我们知道,私掠者失业是促成海盗势力增大的重要原因,但是为什么那些人不去参加正规的海军而甘心去做海盗呢?这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三个话题:海盗共和国的真实意义是什么?
本杰明·霍尼戈被认为是海盗共和国的建立者,这个人也是私掠者出身。当英国政府没收私掠许可证后,他成了第一个出海打劫的海盗。他把劫掠地点选在加勒比海地区的巴哈马群岛附近。巴哈马地区拥有七百座小岛,只要将船藏进群岛,谁也发现不了。于是霍尼戈的团队就以此为依托开始了海盗事业。他们在半年的时间里一共抢来了一万三千一百七十五英镑的货物,霍尼戈的抢劫成果迅速吸引了其他海盗来到巴哈马群岛,于是巴哈马群岛就是成了海盗们的共和国。
你可能会觉得就因为一群强盗聚集在这里就把它说成“共和国”,未免有点太夸张了,不,你错了,巴哈马群岛上的海盗是有民主制度的。
1716年6月的一天,在霍尼戈的船上举行了一次投票活动,投票的目的是决定是否剥夺霍尼戈对船队的指挥权。结果三分之二的船员同意罢免霍尼戈,他只能灰头土脸地离开船队。海盗船的船员可以罢免他们的船长,这种事是不是很不可思议呢?其实,这种民主的投票制度,是当时海盗普遍遵循的制度。当船员们认为船长能力有问题或者不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财富时,他们就会发起投票罢免船长。
除了投票制度,海盗在战利品分配上也体现着民主原则。海盗船长并不像人们想象得那样自私贪婪,他们只比水手多拿百分之五十的战利品。在与黑胡子齐名的“黑山姆”贝勒米的船上还出现了信用基金,海盗们如果急需用钱,可以先从船上提取并记账,只要在下次分配战利品时再偿还就行。此外,当时的海盗甚至还有“人身保险”,当海盗在战斗中受伤或者残疾时,都会获得相应的补偿。
我们知道了海盗船上待遇如此优厚,那正规军舰和商船上面情况怎么样呢?当时军舰和商船船员的生活极为艰苦。他们干着苦力活,经常被沉重的货物压断手脚,时常在半夜被叫醒,光着脚去调整风帆。他们居住的地方也是拥挤、肮脏、充满恶臭,劣质的食物和腐败的水让很多人都疾病缠身。这还不算,军舰和商船的船长也不像海盗船长那样照顾手下,船长有着对船员的生杀大权。船员们犯一点小错都会被残酷虐待,像是因为弄丢船桨、掌舵不稳这些小事,水手都会被鞭子或者棍棒殴打,很多人被活活打死。此外船员很可能在出海航行几个月之后,却拿不到一分钱,船长会尽可能以各种理由克扣船员的工资。
这样对比一下,就发现,海盗船在当时简直就是水手的天堂。也正因为这样,当英国政府收回私掠许可证时,这些人没有人愿意去做海军,而是选择落草为寇。拥有这样的民主制度,是作者将巴哈马群岛这个海盗聚集地称为“共和国”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如果仅仅是拥有民主,那也只能说明他们是一个人道一点的帮会罢了,那还有什么其他原因让作者给予这个海盗组织这么高的评价呢?要得到答案,我们可以来看看霍尼戈为什么会被船员罢免。
当时霍尼戈之所以失去了船队的领导权,并不是因为他的能力问题,而是因为他不想袭击自己的祖国也就是英国的商船。他哪怕已经被祖国抛弃成了一名海盗,哪怕他失去了舰队的指挥权,他依然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英国人,祖国在他心中依然有着很重的分量。
现在我们不妨回头看看当时的海盗。虽然不可否认,大多数人成为海盗是为了钱,也有人纯粹是为了追求打家劫舍的刺激。但从私掠者转变过来的第一批海盗中,很多人都是迫不得已才走上这条路的。他们中有的人曾经以德雷克为榜样想要成为英雄,也有人想像黑胡子那样扬名立万,更有的人像霍尼戈,在成为海盗后依然不忘自己的祖国。这些人是在走投无路之后才来到海盗共和国的。这个“共和国”表面上看是指巴哈马群岛这个海盗的聚集地,但更多的代表的是一个拥有民主制度的水手的天堂,一个被国家抛弃的私掠者的避风港。
以上就是我给大家分享的第三部分内容,虽然我们说这些成为海盗的私掠者很让人同情,但是也不可否认,这些人成为海盗之后,做的都是伤天害理的强盗营生。海盗是迎来了黄金年代,而商船和旅行者却迎来了噩梦,这期间的加勒比海简直就是鬼门关。所以各国政府不可能一直让海盗们逍遥法外,那海盗共和国是如何衰亡的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聊的第四部分内容。
作者将巴哈马群岛称作海盗共和国,但是这个共和国真的就是一个坚固的政体么?当然不是。这个名字只是作者一个美好的比喻罢了,它根本称不上一个政体。虽然它表面上看上去很强大,但组织形式极为松散,各个海盗团都是各自为战。作为帮派成员的海盗们也是今日有酒今朝醉,抢一票后就花天酒地挥霍一空,很少有人会像黑胡子那样有长远目标。
而海盗的这种松散的特性,很快就被一位叫做伍兹·罗杰斯的前私掠者注意到了。罗杰斯家境殷实,他出海劫掠就是想要扬名立万,而他这次想要成为消灭海盗的英雄。1717年9月,英国政府在罗杰斯的建议下发布赦免令,宣布任何海盗只要在一年内投降,就能免罪。这是为了让英国政府在打击海盗之前,先减少他们活跃分子的数量。结果正如罗杰斯所料,海盗们接到这个消息后,立即分裂成赦免派和拒降派。赦免派大多都是像霍尼戈这样的前私掠者,而拒降派则大多数都是一群亡命之徒,他们当海盗就是为了发财和寻求刺激,这一派的代表人物叫做查尔斯·范恩。
其实有人拒绝投降也是意料之中的事,赦免令的颁布已经让海盗们产生分裂,最初目的就算达到了。此时罗杰斯已经被任命为巴哈马总督,当他准备出发去上任的时候,人们都以为海盗的末日就要到了。
不过当罗杰斯到达巴哈马群岛后,却发现现实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首先是拒降派的代表范恩,冲破了罗杰斯的包围网逃走了,而且他还扬言会重新夺回这个根据地。再就是1718年爆发了四国同盟战争,这是西班牙对抗英国、法国、奥地利、荷兰四国同盟的一场战争。所以刚刚上任的罗杰斯不得不同时面对范恩的海盗团和西班牙海军的双重威胁。
这时候的罗杰斯首先是希望岛上居民可以帮助自己改善防御措施,结果他却大失所望,这里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后,已经脱离英国政府统治十多年了,这里的人已经全都染上了海盗习气。这些人只知道懒散度日,他们已经习惯与海盗分赃,整天醉在酒馆里,宁愿饿死也不工作。所以罗杰斯不得已只能求助霍尼戈这些赦免派的海盗,他重新恢复这些海盗的私掠者身份,让他们来协助自己防御外敌。
历史有时候就是这样充满戏剧性,英国政府在战胜西班牙后,对私掠者鸟尽弓藏,而西班牙威胁再次出现时,又想得到这些私掠者的帮助。不过这一次他们不仅要对付西班牙海军,还要对付像范恩这样昔日的海盗战友。而且帮助英国政府完成这些工作的罗杰斯,本身也是私掠者出身,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
就这样罗杰斯得到了私掠者的帮助,私掠者又重新获得了合法打劫的资格,这种伊丽莎白女王发明的双赢模式,在罗杰斯手里又重新被建立了起来。但是这一次的私掠者中却再也没有出现德雷克那样的英雄,他们再次登台,只是为了迎接海盗时代的落幕而已。
其实海盗共和国在罗杰斯踏上巴哈马群岛宣读赦免状的时候,就已经终结了。我们刚才说过以前的私掠者是海盗集团的主力军,他们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和理想,他们成为海盗是因为迫不得已。而现在这些人脱离了海盗团,重新取得了合法身份,那也就是说支撑这个共和国最重要的成员已经不在了。而剩下的海盗不过是一群见钱眼开的恶棍而已。这些人在没有巴哈马群岛这个基地支撑的情况下,只是一盘散沙罢了。就像我们刚才说的第一个跳出来反抗罗杰斯的范恩,他没过多久就被船员投票罢免了,之后就遭到了逮捕。
此后的加勒比海虽然也依然有海盗出没,但随着英国政府围剿力度的增强,海盗的数量开始逐年递减。1718年加勒比海的海盗有2000人,到了1725年已经不到200人了。海盗的黄金时代就这样结束了。
好了,以上就是我就《海盗共和国》这本书,与您所分享的内容,回顾一下。
首先我们了解了海盗是如何帮助英国成为大西洋霸主的。英国当时为了突破西班牙的贸易垄断,引入了皇家海盗许可政策。正因为有了丰富的海上活动,让英国海军积累了对西班牙作战的经验,在后来的两国海上大战中,英国舰队能够游刃有余地对抗西班牙的无敌舰队,随后,西班牙的霸主地位开始动摇,英国开始崛起。
接着我们讨论了海盗为何会在18世纪初期突然迎来黄金年代。英国政府确立海上霸权后,禁止了私掠者的私掠活动,让这些为大英帝国立下汗马功劳的皇家海盗成了失业者。西班牙宝船沉船又给了这些走投无路的人下海打劫的契机,这就使得全加勒比海可能成为海盗的人都动员了起来,海盗的黄金年代随之来临。
之后我们讨论了海盗共和国真实意义是什么。“共和国”表面上看是指巴哈马群岛这个海盗的聚集地,但更多的代表的是一个拥有民主制度的水手的天堂,一个被国家抛弃的私掠者的避风港。
最后我们讨论了海盗共和国是如何衰亡的。虽然我们说这些成为海盗的私掠者是很让人同情的,但是也不可否认,这些人成为海盗之后,做的都是伤天害理的强盗营生。而海盗共和国表面上看上去很强大,但它组织结构极为松散。英国政府颁发赦免令,马上就让它分崩离析了。当作为主力军的前私掠者被招安,剩下的海盗就只是一群见钱眼开的恶棍而已。随着殖民政府和英国皇家海军围剿力度的增强,海盗们的威胁也开始渐渐减小。
现在我们心中应该都有个疑问,那就是海盗问题为什么爆发?其实不难发现,从16世纪末英国开始实行私掠者政策,一直到18世纪初,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结束,英国最终确立海洋霸权,私掠者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私掠者这种畸形的政策可以持续这么久呢?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个原因的话,那就是欧洲统治者们的“贪婪”。我们不妨回忆一下,伊丽莎白女王为什么实行私掠者政策,她是为了要与西班牙争夺海上霸权,争夺美洲的黄金白银。
而正是因为统治者的这种贪婪,私掠者政策才被发明。因为统治者的自私,海军水手的艰苦生活无人问津,最后因为统治者的忘恩负义,让这些为帝国战斗在最前线的私掠者没了工作,逼着他们成为海盗。建立海盗共和国的不是霍尼戈,也不是黑胡子,而是英国和其他毫无节制扩张的欧洲列强,他们自己种下的恶果,只能由他们自己来尝。
撰稿:高新原 脑图:摩西 转述:徐惟杰
划重点
1.德雷克海峡以海盗的名字命名。正是德雷克等海盗帮助当时弱小的英国在对抗西班牙的战争中取得了胜利。
2.“海盗共和国”代表一个拥有民主制度的水手的天堂,一个被国家抛弃的私掠者的避风港。
3.因为统治者的贪婪、自私、忘恩负义,私掠者政策才被发明,海军水手被迫成为海盗。建立海盗共和国的是毫无节制扩张的欧洲列强,他们自己种下的恶果,只能由自己来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