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七种死亡》 朱步冲解读

《七种死亡》| 朱步冲解读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我要为你讲述的书,是英国著名权威法医理查德·谢泼德的《七种死亡》,副标题是“只有法医知道的身体秘密”。

提到本书作者谢泼德,相信不少得到听书用户对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前一段时间,我们解读了他的第一本著作《非自然死亡》。他毕业于伦敦大学圣乔治医学院,执业四十多年,检验了超过两万三千具尸体,协助警方侦破过无数案件,是英国法医界泰山北斗级的传奇人物。《非自然死亡》的主题,是他对自己多年法医生涯的回忆和感悟,用一件件命案的侦破,串成了叙述的主线。今天这本《七种死亡》,同样收录了25件谢泼德参与侦破的悬疑命案,主题却是一个意想不到,但和我们每天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在我们一生的不同阶段,大概率会遇到哪些死亡风险?

“我的工作是验尸,对于我遇到的绝大多数人,死亡来得太早,而且往往不平静。”英国传奇法医理查德·谢泼德在他的新书《七种死亡》中如此写道。在谢泼德看来,法医的工作即通过验尸为死者发声,而揭露死亡真相不仅能宽慰死者的亲友,还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告诫人们应该如何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可以说,由于每天都在与死亡打交道,所以让谢泼德能够以一种独特的角度,来考虑生命与健康的意义。

在本书中,谢泼德把人的一生分为七个年龄段:婴儿、儿童、少年、青年、中年人、老年人,以及年迈者。通过分析各起命案中不同年龄受害者的死亡原因,谢泼德结合自己的临床医学与法医解剖学常识,为我们提供了一份意义特殊的“健康生存指南”。

接下来,我就按照本书叙述的顺序,通过谢泼德对相关案件的侦破,为你分别讲述婴儿、少年、中年以及年迈四个阶段的常见死亡风险;一方面,这些受害者的不幸死亡,肯定要归咎于犯罪者,但另一方面,特定年龄段的健康风险,也为不幸的发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助推作用。

在本书一开篇就登场的第一位死者,是个仅仅六个月大的婴儿弗格森。医院宣布他死于婴儿猝死综合征。为了查明死亡原因,谢泼德脱下了小弗格森的衣服,吃惊地发现,孩子的下半身,从腹部到大腿,布满了严重的尿布疹。根据经验,这样的孩子一般生活在经济状况拮据、缺乏父母关爱的家庭环境中,他们的父母很可能是社会边缘人,失业,有犯罪前科,甚至酗酒或者滥用药物。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小弗格森的父母都是优裕的中产阶级,父亲甚至还是医生,似乎所有的线索,都在指向一个合乎情理的猜测:小弗格森的死因,是父母虐待。

不过,为了谨慎起见,谢泼德继续对小弗格森的尸体进行了解剖检查。终于,谢泼德发现了问题的关键:小弗格森的肝脏异常肿大,居然已经有了脂肪肝,而造成这种悲剧的原因是,小弗格森患有一种先天性代谢缺陷,导致他的身体无法分解食物中的果糖。

当然,这个发现,并不能洗脱小弗格森父母的疏忽和责任。随着调查的深入,警方发现,弗格森的父亲虽然自称是医生,但他并不是一名接受过现代医学教育的正规大夫,而是一名“替代疗法”医生,说白了就是江湖郎中,宣称他能治愈癌症和其他疑难杂症。这位父亲还自作主张,给小弗格森制定了一套所谓的健康婴儿食谱,包括蜂蜜、豆奶、水果等等,而这些食物中的糖分,严重损害了孩子的肝功能,还引发了严重的腹泻和尿布疹。在小弗格森病情危重的时候,父亲依然不肯送他去医院抢救,最终导致了他的夭折。

谢泼德在书中写道:严格来说,小弗格森的死,是父母因为固执己见而导致的悲剧。由于婴儿的稚嫩脆弱和天真烂漫的特性,从而使每一起婴儿死亡案件,都让自己和警方的同事倍感沉重。但是,谢泼德警告我们,即使在技术发达、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现实社会,婴儿的死亡依旧频繁发生。这是因为从精子到卵子结合的那一刻,直到一周岁,是人类生命中最为脆弱、面临死亡风险最多的时间段之一。实际上,直到我们55岁之后,人类面临的死亡风险才会上升到一周岁之前的水平。谢泼德告诉我们,在这个年龄段,孩子面对的风险,来源可以说多种多样,比如父母遗传基因带来的先天性缺陷,母亲在受孕时拥有的不良生活习惯,或者遭遇的环境污染,以及父母在养育中的疏忽和过失,等等。在谢泼德的法医调查生涯中,曾见过各种各样导致婴儿死亡的意外:滑到墙壁和床垫之间窒息而死;被婴儿床边夜灯的电线勒住脖颈而死;由于大人失足跌倒,一起摔下楼梯而死,诸如此类。

然而,谢泼德说,自己也在调查中发现,另一些孩子,则是死于有计划有预谋的虐待,或者父母出于情绪崩溃导致的激情犯罪,甚至有时,父母并不心存谋杀的念头,但孩子的生命如此脆弱,使得父母的行为如同给了死神一记有力的助推。

在一些案例中,父母之所以失去耐心,对婴儿实施暴力虐待,导致自己的孩子不幸身亡,是因为他们认为,孩子无休止地哭闹,是在对自己的恶意挑衅。在另一起婴儿死亡案件中,谢泼德发现,这个四个月大的女婴凯蒂,患有病毒性心肌炎,但这依旧不能排除谋杀的可能。然而,还没等谢泼德得出结论,凯蒂的母亲萨拉就来到警局自首,承认是凯蒂持续的哭闹,让自己的情绪濒临崩溃,于是她来到卧室,把床单盖在了凯蒂脸上,并且隔着床单,用手捂住了凯蒂的嘴和鼻子。这个过程虽然感觉只有几秒钟,但萨拉随后发现,凯蒂已经没有了呼吸。然而,凯蒂的死因,究竟应该单独归咎于萨拉的过激行为,还是该同时归咎于病毒性心肌炎的突发,谢泼德也不能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

如果说婴儿的死亡,基本来自自身的脆弱无助,和来自成年人,以及环境的危险,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技能的增强,这些死亡风险的概率,确实在减退,然而另外一些不可预测的东西,则在悄然增长。

用谢泼德的话说,青少年总是倾向于证明自己的独立性,因而热衷于独自探索世界,急于离开父母的羽翼,去质疑规则和权威,这种热切,固然带来了更多的知识和创新,但也大大增强了他们遭遇危险的可能性,而相当一部分事故,则是以死亡为最终的结局。

青春期的孩子,为什么热衷于叛逆和冒险,做事冲动不计较后果呢?生物神经研究专家就分析说了,如果把青少年的大脑比作一台机器,那么这台机器的零部件还没有完成磨合期,有些需要更换,有些需要调整,随后才能达到理想的稳定高速运转状态。比如,大脑中负责躯体感觉运动和认知功能的顶叶和额叶,直到青春期末期,才能大致发育完全。这就给青少年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比如,未发育成熟的顶叶,会让青少年难以保持专注,容易分心,而未成熟的额叶,则会削弱青少年预测风险的能力,所以让他们做事冲动,不计后果,也难以抵挡那些看起来很美的诱惑,比如滥用药物、违法犯罪等等,即使犯了错,也很难吸取教训。

另外,大脑中还有一个区域,叫边缘系统,负责处理情绪。但是,在青少年阶段,这个区域由于无法得到额叶足够的支持,所以会轻易给各种各样的极端情绪开绿灯,这就造成了青少年容易情绪化、冲动,还专门爱找一些能够引发强烈刺激的事情来做,比如飙车,诸如此类。

有一年夏天,还在度假中的谢泼德,就被一通电话紧急召回。原来,在一处度假胜地的露营区,发生了一起命案,死者是一对青少年情侣,17岁的男孩杰伊和16岁的女孩阿梅利亚。阿梅利亚死在帐篷里,没有外伤的痕迹,而杰伊的遗体,则在附近一处悬崖下被发现,看起来像是失足坠落。

根据和死者生前同学好友进行的调查,警方认为这可能是一场激情谋杀案。根据同学透露的消息,阿梅利亚想和杰伊分手,因为她感觉男朋友的占有欲越来越强,而谋杀的方式,可能是一氧化碳投毒。这是因为,警察在帐篷里,发现了一个烧烤架,上面还有不少木炭的残余,而阿梅利亚体内的一氧化碳含量高达58%。

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后,会吸附在人体血红蛋白上,使血红蛋白不能执行它原本的任务,为身体各组织部分输送氧气,在一段时间后,人就会因为缺氧而死亡。只要人体血液内的一氧化碳浓度超过50%,就达到了致命标准。如果我们持续待在一氧化碳浓度较高的环境里,首先会感到头疼和轻微恶心,然后呕吐,最后陷入昏迷。

所以,警察的分析是:杰伊等阿梅利亚睡着后,点燃了烧烤架上的木炭,然后悄悄走出了帐篷,然而在逃跑的慌乱中,失足跌落悬崖而死。但是,谢泼德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十几岁的青少年,很难构思出这样缜密的杀人计划;如果杰伊是蓄意杀害女友,那么他体内的一氧化碳含量应该非常低,甚至为零,而尸检结果显示,杰伊体内的一氧化碳浓度,也有29%,已经非常危险,这就证明,他曾经和阿梅利亚,以及那个点燃木炭的烧烤架,一起在帐篷里待了相当长的时间,从而大大降低了蓄意谋杀的可能性。

不仅如此,在帐篷周边,警方还发现了一些两人抽过的烟头,里面同时含有尼古丁和大麻的成分。

于是,谢泼德把这些证据聚合在一起,提出了自己的推测:这对小情侣一起露营,也许有争吵,但并没有分手。由于夜间气温急剧下降,缺乏科学常识的他们,决定点燃烧烤盘里的木炭来取暖。在杰伊的怂恿下,一向听话的阿梅利亚也决心挑战自我,就和男朋友分享了含有大麻的香烟。在一氧化碳浓度急剧升高和大麻的效用下,阿梅利亚首先陷入了昏迷,而杰伊则感到了头疼和呕吐感,他以为是大麻中的违禁成分在作祟,于是离开了帐篷,想呼吸一口新鲜空气,但由于夜晚的黑暗和大麻引发的幻觉,失足跌下了悬崖。

当然,谢泼德做出这样的判断,还有一层考虑:两个不幸的家庭,已经失去了自己宝贵的孩子,如果再做出谋杀的推断,那么就是让双方不幸的父母,在承受伤痛之余,还要互相责怪与憎恨,同时被新闻媒体无休止地打扰,这种结局实在是太不人道了。

谢泼德在书中说,青少年的死亡,往往是莽撞和冲动的结果,令人惋惜。然而自己在调查许多死者是成年人的凶案时,则深刻地感觉到一种沉重和绝望。一方面,成年意味着心智上的成熟和迎来身体机能上的巅峰期,但另一方面,成年意味着放弃自己曾经拥有的大部分自由和快乐,转而被形形色色的压力所包围:比如婚姻危机、育儿负担、职场晋升的停滞,乃至裁员、债务、双亲的离去,诸如此类。通常,我们的前半生的行为,是由对未来的期望和对未知的探索来驱动的;而当人生进入下半场,我们往往会发现,未来已来,但它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意气风发。谢泼德总结说,也许正是这种深深的、无法挣脱的失望,才让40岁至44岁这个年龄段英国人的死亡总人数,是所有年龄段平均死亡人数的八倍。

在一个细雨蒙蒙的下午,谢泼德来到停尸房,死者是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罗伯特。警察说,罗伯特是被妻子送到医院的,他的妻子说,罗伯特喝醉了,可能在街上遭遇了抢劫,然后就被自己搀扶回了家,但一觉醒来后,罗伯特就已经停止了呼吸。

不过,谢泼德在验尸过程中,发现了许多疑点,首先罗伯特的伤势非常重,在脸部瘀伤的下面,是大面积的骨折,从头骨一直延伸到颧骨;他的双手也有严重的瘀伤,可能是在自卫时留下的。这样致命的伤势,会让罗伯特即使有妻子搀扶帮助,也无法走回家。另外,尸体皮下的血液坠积痕迹表明,罗伯特在死亡时的姿势,是坐姿,而且保持了很长时间;而他妻子的证词却是,自己和丈夫回家后,丈夫就直接躺在了地板上。

在这些明显的证据面前,罗伯特的妻子崩溃了,她告诉警方,自己才是杀死丈夫的凶手,但背后的原因令人绝望:罗伯特常年酗酒,酒瘾让他无法正常工作,经常处于失业状态,而自己的薪水只够支付房屋贷款的。更糟糕的是,罗伯特在酗酒之余,还会赌博,并且有家暴倾向。而在凶杀案发生前的一两周,整个家里已经找不出一点现金,罗伯特的妻子被迫在超市偷了一点食品,还被抓了。罗伯特的母亲倒是给夫妻俩,寄来了一些钱,让他们支付拖欠的账单,但钱却又被罗伯特拿去,用来买醉。终于,愤怒的妻子看着人事不省、醉醺醺的丈夫,失去了控制,用一把锤子反复击打罗伯特,导致了他的死亡。

谢泼德强调说,这起凶杀案,不仅仅是一个家庭不幸导致的悲剧,而是反映了英国社会与法治对类似情况管制无能的弊端:许多成年人,尤其是女性,无法脱离充斥着家暴的婚姻,然而警方和司法机关漫长的调查处理过程,让她们看不到法律保护自己的希望,最终铤而走险。

在本书靠近结尾的部分里,作者谢泼德就开始讲述那些涉及老年人意外死亡的案件。我们得到听书,也为大家解读过大量老年人健康风险的著作。例如,在《老而不衰的科学》一书中,作者就提出,衰老是一种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增加的死亡风险,人类的年龄每增长8岁,死亡风险就增加一倍。当一个人30岁的时候,他每年的死亡概率小于千分之一,而到了80岁的时候,每年的死亡概率就增加到百分之五。

提到衰老,我们更多关注的是高龄带来的疾病,比如心脏病、癌症、阿尔茨海默病等等,却往往忽略了衰老本身,毕竟衰老自身就是老年人突然死亡的最大风险因素。这是因为,老年人体内,衰老细胞的数量不断增加,所谓衰老细胞,就是残留在我们体内,无法发挥正常生物功能,但又没有死亡的细胞。然而它们依旧在分泌炎症分子,提醒免疫系统把自己清除掉,但由于我们年老后,免疫系统的功能也在逐渐减弱,所以体内的衰老细胞越积越多,分泌出的炎症分子就会对身体造成各种损害,让我们的器官系统更加脆弱,患上老年疾病的风险不断增加。根据统计,每天,在全球死亡的15万人中,超过10万都死于衰老。

实际上,在本书写作过程中,谢泼德也感到了衰老给自己带来的影响,自己的记忆力在减退,还因为前列腺癌做过放疗手术,半月板的磨损,让他在勘察案发现场的尸体时,很难下蹲,而早年养成的不良嗜好,吸烟和饮酒,则让谢泼德有了肝脏问题和心血管疾病。他在书中总结说,老年人身体的脆弱,会让任何微小的意外,都可能导致死亡。

例如,一位86岁的老太太多琳,在一次入室抢劫案发生后去世,但杀死她的并不是凶手的暴力行为;实际上,三个不满十八岁的年轻人入室之后,对多琳只是在言语上进行了威胁,多琳最终交出了自己的钱包,于是犯罪嫌疑人就心满意足地离开了。随后,多琳还打电话报了警;然而,当警察迅速赶到后,多琳却倒在了地上,骤然离世。

根据尸检结果,杀害多琳夫人的真正凶手,是她罹患多年的心脏冠状动脉硬化,以及慢性心力衰竭。当犯罪嫌疑人闯入时,她激动的情绪导致身体大量分泌肾上腺素,这种激素让她能够有气力和犯罪嫌疑人对峙、争辩,并支撑她完成了报警;但副作用却是骤然增高了心脏的负荷,扰乱了心率,让她的心脏不堪重负,再也无法继续跳动。

当然,虽然有验尸报告作为旁证,但三名犯罪嫌疑人依旧被判处有罪。这是因为法律有一条名为“蛋壳头骨”的规定,说白了就是,只要违法袭击行为发生,那么不管受害者的体质有多脆弱,或者犯罪嫌疑人不知道受害者的身体健康状况,嫌疑人同样要承担法律责任。谢泼德回忆说,自己为这三个年轻人感到遗憾,因为在法庭上,他们都无法接受这个结果,惊慌失措。如果这三个年轻人在破门而入之前,能够提前看到这一悲剧事件的结果,他们肯定会选择老老实实地待在家里。

谢泼德总结说,在所有类似案件中,老年人的去世,常常出现在一种令人困惑和尴尬的局面中。而自己的职责,就是抓住一切可能的线索,来厘清嫌疑人犯罪行为与受害者自己脆弱的健康,究竟是哪个,对于受害人的死亡要负更多的责任。

还有一次,谢泼德接到的案件,同样也发生在一栋住宅里,有一对70多岁的年迈夫妻,双双死亡。妻子格兰特夫人倒在距离大门不远的客厅里,而丈夫格兰特先生的尸体,穿着睡衣,躺在主卧的床上。

警方怀疑,有人进行了入室盗窃,并杀害了这对老夫妻,但谢泼德在验尸中,却找出了疑点:首先,两位老人身上没有暴力外伤的痕迹;其次,案发现场的室内温度非常低,而格兰特太太尸体的一些部位,皮肤变成了红褐色,这是人体长期在低温环境中才会出现的情况。而在解剖中,谢泼德发现,格兰特太太体内有相当多的转移肿瘤,癌细胞已经从她的肠道扩散到了肝脏和其他部位,而格兰特先生则患有严重的肝硬化,很可能是常年的饮酒习惯造成的。恰好,格兰特太太身边的购物袋里,有两瓶刚刚买回来的伏特加。因此,谢泼德的结论是,死亡当天,格兰特太太的身体已经非常虚弱,但她一方面遵守着自己常年的生活习惯,一方面因为丈夫的敦促,出门去购买日常生活用品,还要给自己的丈夫买酒;但是,在刚进门之后,她就因为病情突发,而倒下了;在这段时间里,五月的一阵反常寒流,让冷风通过没有关好的大门门缝,不断进入屋内,而格兰特夫妇也许是因为节俭,并没有打开暖气。所以,继续下降的室温,首先夺走了格兰特太太的生命;随后,腿脚不便,需要老伴儿照顾的格兰特先生,也迅速在低温和酒瘾发作引起的呼吸困难与癫痫中死于非命。

好了,这本《七种死亡》的主要内容,到这里,就基本为你介绍完了。本书和谢泼德的前作《非自然死亡》一样,都是以这位传奇法医参与侦破的奇案为主线,为读者揭露案情真相,科普相关法医医学知识,同时抒发自己的回忆和感悟。如果你有时间和耐性,按部就班地阅读完原书,你就会发现,谢泼德运用自己丰富的办案经验和医学常识,结合自己生动的笔法,仿佛把我们重新带回了一个个疑点重重的命案现场。

在前言中,作者直言不讳地说,自己的这两本著作,都是以死亡为核心内容。在他看来,死亡的威胁,平等地困扰着我们每一个人,但同时,死亡,也是一种激励人类在有限的生命尺度中,珍惜健康,努力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持续动力。而本书的目的,则是通过描写形形色色的非正常死亡,来向我们展示,在人生七个不同的年龄段中,各自会遇到哪些危害生命健康的高风险因素:从呱呱坠地的婴儿遭遇的漠视与虐待,青春期认知系统发育不平衡所带来的叛逆与冒险意识,再到中年人面临的生存压力,以及衰老带来的健康风险等等,堪称一部精彩的刑侦推理实录,加健康生存指南。按照他的话说,只有更加深入地了解死亡,我们才能学会如何有效保护自己的生命与健康,并在死亡最终来临之际,从容应对。

谢泼德警告我们说,虽然我们身处一个信息传播迅速,医疗相关技术迅猛发达的年代,但在真正进入老年之前,我们都或多或少地曾把自己放置在各种对健康有害的环境中,并且对可能引发的后果视而不见。毕竟,拒绝面对这些事实是人类的最大通病,直到灾难突发时,死亡的面目清晰可见时,才会感到由衷的懊悔,但事实上,只要做一些微小的改变和干预,我们就能极大延长我们的健康,提高生存概率;比如人人谈虎色变的阿尔茨海默病,完全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持低血压,经常做有氧运动,以及足够而适度的睡眠来降低它的患病风险。

以上,就是这本书的精华内容。此外,你还可以点击音频下方的“文稿”,查收我们为你准备的全文和脑图。你还可以点击右上角的“分享”按钮,把这本书免费分享给你的朋友,恭喜你,又听完了一本书。

划重点

  1. 死亡的威胁,平等地困扰着我们每一个人,但同时,死亡,也是一种激励人类在有限的生命尺度中,珍惜健康,努力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持续动力。

  2. 只有更加深入地了解死亡,我们才能学会如何有效保护自己的生命与健康,并在死亡最终来临之际,从容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