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孟德尔妖》 陈朝解读

《孟德尔妖》| 陈朝解读

关于作者

本书的作者马克·里德利,是一位动物学家,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的研究员。他在牛津和剑桥大学学习,师从著名的演化生物学家、《自私的基因》作者理查德·道金斯,写作了多本生物教材和科学著作。

关于本书

《孟德尔妖》是一本科普书,本书思考了一个大问题,生物是怎么变复杂的?作者认为,复杂的生物拥有更多的基因,基因复制时就更容易出现错误,不解决这个问题,复杂的生物就无法出现。作者解释了多种基因修复和纠错的机制,还指出两性的出现、防备自私基因的奇特本领,都是复杂生物解决基因错误的办法。

核心内容

第一,我们先来破除一个常见的误解:生命演化的历史,并不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这个单一的方向。第二,基因复制是一个不靠谱的过程,特别容易出错,对于这个问题,生物是如何解决的?第三,生物又是怎样对付这些自私基因的。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

今天为你解读的书叫《孟德尔妖》,这是一本破解生物演化真相的科普书。

关于生物演化这个问题,你可能听很多人说过,地球上的生物沿着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规律,不断发展。其实,真相没这么简单,这本书告诉我们,生物演化并不存在方向,从简单到复杂,完全是人们对演化论的误解。提醒一下,这里的演化论,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进化论。

那生物的演化,究竟有着怎样的规律呢?我们都知道,无论是哪种生物,想要生存和发展,本质上,都离不开基因的复制和传递,但在这个过程中,却麻烦不断,基因复制,经常出错。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生物必须有一整套办法,不断消灭新出现的基因错误。可以说,生物演化的过程,就是在不断解决基因复制出错的过程。今天我们要说的这本书,就是从“解决基因复制错误”这个角度,来剖析生命是如何变复杂的。

在作者看来,生物们解决基因错误的这些手段太精妙了,简直像是有一个精灵存在,在细胞中忙个不停。而最早思考基因混杂规律的,正是伟大的生物学家孟德尔,作者用他的名字,来给生物解决问题的这套机制命名,就叫做“孟德尔妖”,这也是本书名字的由来。

本书的作者,马克·里德利是英国的一位动物学家,现在在剑桥和牛津两所大学担任研究员。

接下来,我会分三部分为你解读这本书。

第一部分,我们先来破除一个常见的误解:生命演化的历史,并不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这个单一的方向。

第二部分,我们来说说,基因复制是一个不靠谱的过程,特别容易出错,对于这个问题,生物是如何解决的?

第三部分,我们说说最神奇的现象,还有一些自私的基因,只管自己复制,不管生物死活。在最后这一部分,我们就重点说说,生物又是怎样对付这些自私基因的。

好,下面我们进入第一部分。想要真正理解,生命是如何变复杂的这个大问题,我们首先要破除一个常见的误解。回忆一下咱们的生物学知识,你可能还记得这么几句话: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

你还别说,说生物越来越复杂,好像有点道理。有人说啊,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只是一些简单的细菌,后来渐渐有了多细胞生物,总算复杂了一点。然后出现了鱼类、两栖类、爬行类这些动物,也出现过恐龙统治地球的时代,生物是越来越复杂,不过还算低等动物。最后,终于出现了哺乳动物,出现了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你看,生物演化,不就是一个朝着复杂前进的阶梯吗?

可是,在作者看来,这个说法,把生物演化的历史给搞错了。我得给你讲讲,作者眼里真实的生命史是什么样子的。

科学家估计,生物最早出现在三十七亿年前,有确切的化石证据表明,到了三十五亿年前,地球上就有了类似于细菌的原核生物了。这些原核生物只有一个细胞,身体非常小,没有细胞核,也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官。不用说,这是一种非常简单的生物,生活在原始的海洋里。如果你从三十五亿年前开始观察地球,有可能会感觉很绝望。这是因为,生物好像没有变复杂的意思,就停留在简单的状态下打转,这一转就是十亿年。地球生命史有差不多四分之一的时间,就是泡在这样的细菌汤里。

十亿年过去,终于有一些生物变复杂了。这些生物叫做真核生物。它们和原核生物比,有了一个细胞核。不过,如果你仔细观察它们,它们和原核生物比,区别可大了。最早的真核生物还是只有一个细胞,但是这个细胞比原核生物大上一万倍。细胞里边器官的种类也变多了。这算是变复杂了吧?但别高兴太早,这些生物还是只有一个细胞。单细胞的真核生物又演化了十亿年,地球生命史又过了四分之一,最早的多细胞生物才出现。

你可能已经着急了,那像咱们人类一样复杂的生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科学家估计,直到五亿多年前,今天各种生物的祖先才突然出现。可以说,地球上的生命曾经长期在简单状态止步不前,今天这个丰富复杂的生物世界,历史并没有多长。真实的生命史,并不存在从简单到复杂的阶梯,更没有什么从低级到高级。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美国生物学家史蒂芬·古尔德打过一个比方,他说生物演化本来没什么方向,既可以向简单方向走,也可以向复杂方向走,就像是一个醉鬼走路,东倒西歪的。那什么力量让生物演化呢?这个力量,就是自然选择。生物不停变化,可能变简单也可能变复杂,只要变了之后,适应能力更强,这个变化就可能保留下来。要是没变好,适应能力弱了,这个变化就可能消失。

最早出现的生物确实是最简单的生物。随着时间推移,一些生物迈过了复杂的门槛,生存能力不错,就留存下来了。不过,也有不少生物还在简单状态里过活,活得也挺好。在生物学家眼里,人类虽然比细菌复杂太多了,可简单的细菌也不比咱们人类生存能力差。大自然背后更不存在一个设计师,没人指定生物必须要变复杂、变高级。

既然生物演化会越复杂、越高级是个误解。这个误解又是怎么来的呢?说起来,这个误解有两个源头。第一个啊,来自外国人。当年达尔文创立演化论,可没有说生物越来越复杂、高级的意思。可是,当时的人们解读的时候却免不了受到时代的影响。在很多人心里,人类肯定是最高级的生物,其他生物也可以搞个级别大排行。于是,有人在著作里加入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思想,甚至用这种思想解释人类社会。

这个思想传到中国,又有了另一个误解。那个时候,正是中国积贫积弱的时代,许多学者都在苦苦思索强国之路。比如,严复先生在介绍演化论思想的时候,就吸收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思想,还提出了“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口号。这两句话说的已经不光是生物演化了,严复是用优胜劣汰的思想,鞭策中国人要自强自立。

说起来,如果你在学习演化论的时候,也有这些误解,实在是情有可原。这个误解来自达尔文同时代的学者,不管在中国还是外国,都流传了上百年。《孟德尔妖》这本书讲的是最新的科学成果,自然可以帮助你打破误解。

咱们刚才讲的是生物演化的历史。生物演化的路走的可真不顺利,很长时间都是在简单的地方转来转去,泡在单细胞生物的汤里。在作者看来,这个现象是有原因。生物变复杂的时候,被一个难题卡住了,这个难题就是基因的复制不靠谱。

基因你一定不陌生,我再来简单解释一下:基因,其实是一套用分子编写的指令,组成这个指令的是一种叫碱基的结构,不同的碱基就像不同的字母,这些字母必须按一定顺序排列,才能保证指令的正确。

但是,这套指令有个问题,就是总要复制。生物的细胞要增殖,从一个变成两个,细胞里携带的基因也得一式两份,各取一份。因此,细胞里的基因必须不断复制自己。现在你身体里的一些细胞就在分裂,基因也在复制。可以说,自打有细胞生物,基因的复制就没停下来过。

既然复制这件事每天都在发生,它应该不是什么大事儿,生物体都能应付吧?你可能想不到了,其实,基因复制特别容易出问题。你可以把基因复制,想象成一个不太靠谱的抄写工,这个抄写工的任务,就是在不停地抄书。

而且,他在抄写的过程中,总会出不少的错误。有的时候是落下几个字,比如,把“孟德尔妖”给写成了“孟德尔”。有的时候是抄多了,“孟德尔妖”就成了“孟德尔妖妖妖”。这个抄写工,不会望文生义,自由发挥,但是经常多抄一点,少抄一点。科学家检查了不同生物的基因组,发现里边都有好多抄错留下的痕迹。

有的生物比较幸运,抄写的错误,没有严重影响基因的功能。这种情况下,生物体就带着一套满是错字的基因,还能正常的繁殖。

但是,还有些生物,运气就没那么好了。有时候,一个小错误就是致命的。有的错误会让生物得遗传病,有的错误更厉害,遇到了,生物连顺利出生都做不到。

这个问题,对于我们这些复杂生物来说,更加严重。因为复杂生物的基因太多,多了,就更容易出错。科学家统计过,一个细菌平均下来大约有2500个基因。复杂的生物就不一样了,要维持复杂的生命,需要的指令也多。比如咱们人类,基因是两万多个。

你可别小看这十倍的差距。刚才我们说了,基因复制好比抄书,免不了出错。如果抄写的只是几篇中学生作文,篇幅有限,再错也错不到哪儿去,有些小错可能还不影响理解。可如果他抄的是整套《大英百科全书》,那不得了,这儿错一点,那儿错一点,有些严重的错误让你书都看不明白。更何况,基因复制实在太频繁了,一遍一遍地抄写,小错也会堆积成大错。这种错误积累起来,就可能造成致命的后果。

在生命历史早期,地球上只有简单的生物,有些生物变复杂,基因也增多了,但是稍微复杂一点,就会被基因复制这个不靠谱的抄写工拖住后腿。抄写工的问题不解决,地球上就不会有复杂的生物了。怎么办呢?生物必须有纠错的办法。

请你想一想,如果你是这个马虎抄写工的领导,你会怎么处理?既然不信任抄写工,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他配一个编辑团队。生命演化真的打造了一套编辑团队,只不过组成这个团队的不是人,而是各种细胞内的分子。

团队中的第一类分子负责的是基因的健康,就像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图书管理员,自己虽然不怎么关心书里的内容,但是非常关心书是不是正确的摆放在书架上。这些分子能够帮助修复DNA,一旦发现DNA分子出现了破损,立刻就动手修理。甚至DNA出现了断裂,也可以重新接上。

再有一个办法,就是再请来一些编辑,做好校对工作。DNA复制的时候,会用自己当作模板,解开自己的双螺旋,用其中一条单链复制一条互补的单链,再次组成双链。因为复制要依靠模板,这办法尽可能保证复制的DNA不出差错。

最后,这个团队中,还有一些巡逻的守卫,负责找出基因中的那些严重错误。具体来说,许多生物体内都有一套机制,会发现那些基因严重错误的细胞,识别它们,逼迫它们停止复制,尽快自杀。听起来挺吓人吧?科学家发现,这套机制对于人类至关重要。比如,一旦有基因出错了,一些细胞就会放下手头的工作,不受控制地不断复制自己,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而我们人体自带抑制癌症的基因,一旦发现哪个细胞叛变成癌细胞了,就会启动,让这个细胞赶紧自杀。这套机制,是生物体自发抑制癌细胞的原因之一。

生物身上自带有这么多道保险,都是为了处理基因复制中的错误,多种方法一起保驾护航,生物才能放心地带着许多基因生存。

这就是第二部分的内容,基因复制并不靠谱,细胞不得不加上保险,防止这些错误。

刚才咱们讲了,细胞有好几道保险,但是这些保险力度够不够呢?作者说了,那得看情况。

生物的基因要是不多,这些保险就够了,细菌之类的生物,有的有这些保险,有的这几道保险都不全,照样顺顺当当地生存了亿万年。但是如果基因足够多,连这几道保险,都保不住万无一失了。要消除基因错误的危险,生物体还准备了两个大招。

第一个大招,你一定想不到,这个大招是有性生殖。在作者看来,地球上的生物有雌雄两性,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这和基因的错误有很大关系。为什么有性生殖能处理基因错误呢?这是因为,既然每个生物身上的基因都有这样那样的错误,而且错误还会积累,有个好办法,就是让两只生物,一雌一雄交换基因。这样一来,后代拿到的基因错误就少了。

科学家打了这样一个比方,如果你有两辆汽车,一辆坏了油门,一辆坏了刹车,一时半会没法修理,你会怎么做呢?你很可能会把其中一辆的好零件拆下来,换到坏掉的车上。这样,虽然有一辆车就彻底报废了,但是起码可以得到一辆完好的汽车。有性生殖就好像是这个图省事儿的修理工,总能拼好一些能开的汽车。

但是等等,你仔细想想,这是不是说有些汽车就只剩下坏零件了。有这个可能,一个后代运气不好,拿到的都是坏零件,这种情况在自然界也会发生。这个倒霉的后代,就成了大自然手头的替罪羊。就是人家把好的油门和刹车组合在了一起,而替罪羊却把坏的油门和刹车揽到了自己身上。这一类替罪羊生物无法健康长大、留下后代,不过没关系,有性生殖已经完成了任务,留下了其他健康的后代。

正是因为有性生殖可以用这种方法避开错误基因,小到真核生物酵母菌,大到人类和各种哺乳动物,这些复杂生物都具备有性生殖的能力。而且,越是复杂的生物,有性生殖就越重要。一些单细胞的复杂生物还能靠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交替,可各种脊椎动物,几乎不会进行无性生殖。这就是因为生物太复杂了,基因太多,要靠拼装好车的办法解决基因的错误。

还有一些复杂生物基因出了问题,偶然变回了无性生殖,下一代克隆了上一代,比如几种鲨鱼和蜥蜴就有这个本领。不过,咱们也千万别羡慕它们不用谈恋爱就能繁殖的本领。生物学家认为,这些生物只是演化历史上出现的小错误,经过一代代的繁殖,它们的基因就会积累大量错误,终于有一天,这些错误达到了要命的地步,这种生物也就会灭绝。在最复杂的生物这里,有性生殖才是主流,那是因为纯靠无性生殖,生物挺不过去基因错误累积这一关。

想不到吧,生物发展出两种性别,居然可以消除掉基因的错误。靠着这个大招,生物能承载更多基因了,也就更复杂了。可是,还有一类基因,叫做自私的基因,它们在生物身体里搞破坏,生物还要有个大招对付它们。

“自私的基因”这个词,来自著名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的名著《自私的基因》,本书作者,就是道金斯的学生,自然很熟悉这个理论。道金斯认为,越是能够让自己复制的基因,越有优势,可以传递下去。有时候,这种基因为了复制,甚至会和生物体自己的生存利益产生冲突。

举个例子,一些蜘蛛在交配的时候,雌性会吃掉雄性。这个时候矛盾就产生了,从雄性蜘蛛的角度说,保住小命才是利益所在。但是从它基因的角度来看,还是交配产生后代更重要。这场博弈里,肯定是基因占了上风,驱使雄蜘蛛牺牲生命去交配。当然,也许有一些惜命的蜘蛛,但是它们的这种惜命基因却很难传递给后代。

在蜘蛛的例子里,蜘蛛个体虽然牺牲了生命,但是保证了基因的传递。可是还有一些基因可就没那么乖巧了,它们特别自私,为了传递自己,甚至会影响生物的繁殖。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杀手基因,就是最自私的一类基因。

有性生殖的生物有来自父母双方的基因,本来,这两份基因各自平等,在后代的细胞里组合在一起。但是,杀手基因却想作弊,它们会攻击其他基因,把它们从DNA上拿下来,换上自己的拷贝。

如果把基因看成一副扑克牌,正常的基因应该有从妈妈这里得到的红桃K,也有从爸爸那里得到的黑桃K。但是,如果黑桃K是个杀手基因,它就会把红桃K弄坏,自己替换上去。这种自私行为和蜘蛛基因的例子不一样,杀手基因黑桃K很可能直接损害细胞。我想提醒一下,这不是说杀手基因有了自己的意识,心理扭曲,它只不过是一个分子,复制能力太强,不光自己复制,还开始把别的基因赶走了,你可以把它看成一种特殊的基因错误。

为了防止这种错误发生,细胞的大招是洗牌。这种自私的基因出手的时候,往往是攻击和自己对等的基因。比如黑桃K总想替换掉红桃K。可是,细胞会把爸爸和妈妈的基因混淆一次,来一个重新洗牌。这个时候,自私的基因就会找不着北了,它们自己的染色体和想攻击的染色体上都是既有红桃,又有黑桃。杀手基因为了防止误伤自己,就会抑制下来。生物通过这种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方式,处理了自私的基因造成的错误。

好,本书的内容我就解读完了,我们再来总结一下。这本书,咱们讲了三个想不到。

第一个想不到,是一个常见的误解,生物演化并不存在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方向。相反,地球生命史的大部分时间都只有简单生物,生物演化可以从简单到复杂,也可以从复杂到简单。

第二个想不到,基因复制很不靠谱,经常出错。生物有一整套防备基因出错的本领。比如,细胞会检查基因主动修复损坏;在基因复制的时候也会进行校对;甚至逼迫基因损坏的细胞自杀,防止癌变。

还有第三个想不到,复杂生物为了对付基因错误,使出了终极大招,一个是有性生殖,有性生殖,分化了雌雄两种性别,各自拿出一部分基因,组合成好的基因。另一个是基因混杂,为的是防止自私的基因搞破坏。为了防止基因错误,生物具备了这些意想不到的本领。靠着这些本领,复杂的生命才得以出现。

《孟德尔妖》这本书给我们什么启发呢?我认为有三点。

第一,生命的历史也是基因的历史,不要只把基因看成生命运行需要的指令。基因的复制、纠错和演化,本身也是生命变化的动力。基因不是工程师设计出来的最佳答案,它本身充满了缺陷。生命传递基因,也在完善基因复制的过程。

第二,学习生物学,可以从大问题入手。《孟德尔妖》这本书的大问题就是复杂的生命是怎么产生的。生物学家要收集大量的数据,要描述各种精妙的生物现象,但是,要想把这些观察和研究统一起来,还是要围绕大问题,各种生物学的发现才可以融会贯通。

最后,了解生命的历史,离不开实际的科学知识。过去,一些学者为了说明进步的观念,把生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观念引入了演化论。这种思想在鼓舞国人进步的时代有它的意义,但今天,学习科学,还是要回到科学本身。

在《孟德尔妖》这本书中,作者用精妙幽默的文笔,讲解了大量遗传生物学知识,其中一些需要静下心来,仔细思考才能领会。听完本书的解读,如果你想继续学习生物演化的奥秘,不妨读读原书。

划重点

1.生物演化并不存在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方向。相反,地球生命史的大部分时间都只有简单生物,生物演化可以从简单到复杂,也可以从复杂到简单。

2.基因复制很不靠谱,经常出错。生物有一整套防备基因出错的本领。

3.复杂生物为了对付基因错误,使出了终极大招,一个是有性生殖,有性生殖,分化了雌雄两种性别,各自拿出一部分基因,组合成好的基因。另一个是基因混杂,为的是防止自私的基因搞破坏。